临床医学
姜彦羽, 张月英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清醒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经鼻气管内插管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口腔手术,因困难气道需要清醒气管插管患者40 例,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中的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瑞芬右美托咪定组(RD组)(n=20 ) 和舒芬右美托咪定组(SD组)(n=20 )。2组患者均泵注0.1 μg·kg-1· min-1。右美托咪定持续5 min,并维持0.5 ug·kg-1· h-1至插管成功。瑞芬右美托咪定组(RD组),给予瑞芬太尼0.75 μg·kg-1·min-1(持续3 min),以0.075 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舒芬右美托咪定组(SD组),泵注舒芬太尼0.2 μg·kg-1(持续3 min),泵注生理盐水维持至插管成功。记录进入手术室时(基础值T0)、插管前(T1)、导管过鼻咽时(T2)、导管套囊充气时(T3)、导管进入气管后2 min (T4)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以及插管后患者的耐受性。结果 T1~T3时RD组的SpO2与SD组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内T1~T3时的SpO2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0,P<0.001)。SD组内T1~T3时的SpO2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P<0.001)。T2~T4时RD组的HR与SD组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组内T2~T3时的HR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92,P<0.001)。SD组内T2~T3时的HR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3,P=0.010)。T2~T3时RD组的MAP与SD组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组内T2~T3时的MAP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0,P<0.001)。SD组内T2~T3时的MAP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4,P<0.001)。RD组的呛咳发生率与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的体动发生率与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较强,有利于血流动力系统的稳定,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够更好完成困难气道的清醒经鼻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