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专栏
鲁震霆, 梁景宏, 张奕, 蒋家诺, 王若琳, 董子奇, 宋治莹, 宋欣俐, 袁雯, 秦阳, 张秀红, 宋逸, 杨田, 董彦会
目的 分析北方地区校园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为完善我国学校卫生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21—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数据,覆盖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量化卫生资源配置(经费、人员)、多部门协作政策与传染病报告率的关联性。结果 2021—2023年,甲乙类传染病中报告率最高的为肺结核,其次为布病和病毒性肝炎。丙类中以流感报告率最高,手足口病与流行性腮腺炎次之,报告率均超过70%。部分传染病如百日咳和手足口病(增长32.1%)呈明显上升趋势。关联性分析显示:卫生行政部门总人数与肺结核(P=0.041)、布病(P=0.007)报告率呈负相关;学校医务人员数量与流感(P=0.006)、梅毒(P=0.001)报告率显著相关;政策因素中,仅梅毒报告率与联合发文存在负相关(P=0.012)。结论 我国北方地区校园传染病防控需关注地域特异性和资源配置效率,建议加强教室空气质量监测、优化疫苗接种服务,并在牧区开展布病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