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
  •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
    何辉明, 李梦龙, 关梦颖, 李淼, 吴冰清, 胡翼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青少年听力损失疾病负担重,早期预防意义重大。为了解听力损失现状并提供听力保护参考依据,通过文献检索,本研究分别从听力损失相关定义、最新分级标准、分类、检查方法、国内外噪声限值、听力保护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儿童青少年期听力损失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中耳炎、噪声等为主,应提升听力健康素养,重视噪声性听力损失,预防药物性听力损失,定期听力检查,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
  •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
    吕小平, 李金秀, 陆佩妮, 董铭洺, 刘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在校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的流行现状与特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广西四地市12所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体中文版“童年期不良经历国际调查问卷(SC-ACE-IQ)”通过微信问卷星填写方式调查在校大学生的ACEs情况,使用潜类别分析法评价ACEs暴露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大学生ACEs不同暴露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获得1 801名在校大学生的有效问卷,经历至少一种ACEs检出率为64.7%,检出最高的前3种类型分别为:情感忽视(40.3%)、情感虐待(25.2%)和家庭暴力(23.5%)。潜类别分析显示:在校大学生ACEs暴露模式可分为2类:低ACEs暴露模式(占74.8%)和高ACEs暴露模式(占2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核心家庭类型增加了ACEs高暴露模式的风险(OR=1.648,95%CI :1.206~2.252),父亲职业非农民(OR=0.674,95%CI :0.487~0.932)、父亲受教育水平提升[初中(OR=0.692,95%CI :0.527~0.909);高中及以上(OR=0.669,95%CI :0.472~0.946)]降低大学生ACEs高暴露的发生风险。结论 广西在校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检出率较高,家庭社会经济水平及家庭类型为主要影响因素。应重视家庭因素在预防ACEs中的作用,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
    王悦栋, 方棨桓, 赵敏, 杨丽丽, 席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与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关系,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数据来源于2023年11—12月开展的“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调查。剔除研究变量缺失者后,共1 169名12~17岁青少年纳入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频率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过去7 d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0 d、1~2 d和≥3 d的青少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评分分别为3.0(2.0, 5.0)、4.0(3.0, 6.0)和5.0(3.0, 7.0)分。与过去7 d未在室内公共场所暴露于二手烟(0 d)的青少年相比,暴露≥3 d的青少年出现睡眠质量差的可能性增加(OR=4.19,95%CI=2.39~7.34;P<0.001)。性别分层分析得到类似的结果,但在女生中两者的关联强度(OR=7.62,95%CI=3.32~17.46;P<0.001)高于男生(OR=2.43,95%CI=1.12~5.28;P=0.025)。对睡眠质量的7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与青少年的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潜伏期长、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结论 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与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差存在正向关联。应加强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管理,以改善青少年睡眠质量。
  •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
    马传伟, 赵敏, 孙嘉鸿, 席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二手烟暴露、肠道菌群及儿童青少年(以下简称“儿童”)肥胖之间的关联,识别与二手烟暴露和肥胖均相关的特定菌属/种,初步揭示二手烟暴露致儿童肥胖的肠道菌群机制。方法 基于“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2021年的调查数据,随机选择44例肥胖儿童与按性别和年龄进行1∶1匹配的44例体重正常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物样本采集。对肠菌数据进行log转换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肠道菌群与二手烟暴露和肥胖相关指标间的关联。结果 控制混杂因素后,菌属(如UBA1819、UCG-005、Holdemania、Eisenbergiella、unclassified_ f_Eggerthellaceae和Tyzzerella)、菌种(如uncultured_organism_ g__UBA1819、unclassified_ g__UCG-005、uncultured_bacterium_ g__Holdemania等)和归属于Butyricicoccus、Coprococcus、Eisenbergiella、Alistipes、Ruminococcaceae菌属的OTU与二手烟暴露和儿童肥胖等相关指标均存在关联(P均<0.05)。二手烟暴露相关菌属在识别儿童肥胖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AUC:0.79~0.83)。结论 某些特定肠道菌群与二手烟暴露和儿童肥胖等指标均相关,提示肠道微生物稳态可能在二手烟暴露和儿童肥胖的关联中发挥重要作用。
  •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
    叶尔林·阿斯哈尔, 纪晓慧, 舒木水, 胡翼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作为环境持久性污染物,其暴露与健康危害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PFAS的暴露途径、内暴露基质及其多系统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环境监测数据显示:PFAS通过工业排放广泛存在于水体、食物、室内灰尘等介质中,其中短链及氟醚类替代物占比显著增加。人体生物监测表明:血清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为主要暴露标志物,尿液、母乳等基质可有效反映内暴露水平,且儿童暴露量高于成人。流行病学及毒理学研究证明,PFAS暴露与肝损伤、心血管疾病、生殖功能障碍、免疫抑制及神经系统渗透等存在关联。现有证据表明:传统PFAS的替代品健康风险仍需长期评估,未来需加强对暴露来源的监管、补充纵向队列研究,为制订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
    肖雨晴,刘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存在形式单一、互动性不足、时间空间有限等缺点,与“互联网+”、XR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相融合后,不仅有助于拓展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面性,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然而,在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资源分布不均、缺乏精准赋能及法律保障等挑战。展望未来,科技与传统的深度融合需以“精准赋能”为导向,逐步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 
  • 学生疾病防控
  • 学生疾病防控
    蒋雪峰, 庄惠, 李娜, 姚思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幼托儿童及中小学生群体接种流感疫苗保护效果,为学校机构流感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通过“学籍系统”获取平湖市2022年幼托儿童及中小学生人口学信息;通过“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2022年秋冬季流感疫苗接种信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流感诊断信息;对研究对象流感疫苗接种和流感发病情况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比较各年龄组流感发病率及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发病率,并计算流感疫苗保护率和效果指数。结果 2022年秋季全市幼托儿童及中小学生共接种9 506人,接种率为 11.32%,流感发病率为 7.25%;3~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0.82%,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步下降(χ2趋势=1 572.98,P< 0.001);接种组发病率为 3.53%,未接种组发病率为 7.73%,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275,P<0.001);疫苗保护率为 54.33%( 51.11%~60.90%),3~5岁保护效果最差,之后随年龄增加有所改善,12岁后趋于平稳;幼托儿童及中小学生群体接种后学校机构暴发疫情较疫情前(2019年)下降 72.22%。结论 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流感发病存在差异,其中幼儿园段和小学段最高;流感疫苗在该群体中保护效果较好,建议流行季节尽早接种疫苗。
  • 学生疾病防控
    赵万里, 朱胤博, 王倩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21—2024年莱山区中小学生伤害住院病例的发生特征,为制订中小学生伤害防控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伤害住院信息管理”子系统中关于2021—2024年中小学生伤害的住院病例,对伤害发生性别、年龄、原因、时间、地点、性质、部位、结局、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小学生伤害住院病例1 264例,占同期全人群伤害住院病例的6.3%,男女比为2.48∶1。年龄分布以6~11岁组占比最高(43.67%)。伤害原因以意外事故为主(98.90%),前3位依次为跌倒(71.30%)、交通意外(11.24%)和运动娱乐致伤(5.06%)。致伤物以钝器伤占比最高(84.25%)。发生时间为夏季高发(32.91%),日高峰时段为8:00 —10:00与14:00 —17:00;发生地点集中于学校(35.36%)、住宅(31.41%)、公路/街道(19.54%)。伤害部位以上肢(52.77%)和下肢(35.84%)为主,性质以骨折(72.15%)最常见。住院时间中位数[M(P25~P75)]为7(5~14)d,住院费用中位数[M(P25~P75)]为1.41(0.88~2.01)万元,总费用达1 916.72万元。结论 莱山区中小学生伤害住院病例呈现明显性别及时空分布特征,男生风险较高,意外跌倒和交通事故是主要诱因。需建立“时段—场所—人群—机制”四维防控体系,减少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 学生疾病防控
    龚丽文, 方春丽, 付军, 刘梦娇, 王希, 陈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2—2022年南昌市学校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学校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国家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2—2022年南昌市学生肺结核病案,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时空分析等对其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南昌市2012—2022年学生肺结核病例共登记2 429例,年均登记患病率为14.86/10万。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1);患病年龄集中于15~20岁;多发于春秋季。不同地区学生肺结核病例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16,P<0.01),其中红谷滩区最高,为11.55%;而南昌县与安义县相对较低,分别为2.41%和1.61%。结论 南昌市学校肺结核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有明显的性别及地域差异,应加强重点人群及高患病地区的防控工作。
  • 学生疾病防控
    平措, 马强, 达娃桑布, 旦增旺姆, 阿旺晋美, 潘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拉萨市城关区报告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20 —2024年拉萨市城关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信息,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20 —2024年拉萨市城关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32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6.84/10万。报告病例男性(1 856例)多于女性(1 466例),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153.67/10万)高于女性(139.0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4,P=0.004)。主要发病人群为幼托儿童(1 820例),占54.79%;发病年龄以≤5岁婴幼儿(2 491例)为主,占74.98%;随年龄增大,报告发病数逐渐减少。2021、2024年发病呈双峰分布,其余年份呈单峰分布,总体发病高峰为5—7月和9—11月。病原学监测诊断病例212例,占总报告病例的6.38%;其中Cox A16阳性88例(占41.5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64例(占30.19%),EV71阳性60例(占28.30%)。结论 拉萨市城关区报告手足口病主要累及≤5岁婴幼儿,春夏、秋季为报告发病的流行高峰,实验室诊断占比较低。今后需加强高发季节的防控工作,强化幼托机构的监管,针对低龄婴幼儿人群采取疫苗接种等防护措施,同时加强病毒流行型别的监测。
  • 学生疾病防控
    高风华, 李源, 孔祥达, 边文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8—2023年淄博市学生肺结核疫情特征及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现状,为评价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成效、制订更为有效的结核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登记的2018—2023年淄博市学生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取的18所学校71个班级共2 858名学生知晓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利用曲线回归趋势检验分析肺结核发病情况的年度趋势,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患者来源及核心知识知晓率的组间差异。结果 2018—2023年淄博市共登记大中小学生肺结核患者427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9.24/10万,呈先升后降趋势(F=47.843,P=0.041)。男女性别比为1.41∶1,15岁以上的患者占比95.32%。肺结核的高发月份为7月和5月,追踪和转诊来源的患者占比88.29%,且追踪来源占比逐年增加(F=13.165,P=0.022)。5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93.74%,核心信息全知晓率为76.22%,22.60%知晓3~4条,1.18%知晓少于3条。大学(χ2=12.153、13.749,P<0.001)、非寄宿制学校(χ2=15.451、23.414,P<0.001)及外省(χ2=26.390、20.513,P<0.001)学生总知晓率及全知晓率较高。结论 淄博市学生肺结核疫情处于低发态势,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较好,但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常规防控措施仍需提高落实质量,重点关注15岁以上及寄宿制学校学生。
  • 学校医学保健与实践
  • 学校医学保健与实践
    孙婷婷, 孙琳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23年驻马店市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监测结果,对驻马店市报告接种率监测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3年驻马店市NIP疫苗接种数据,采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比值(R)和脱漏率进行评价。结果 2023年驻马店市NIP疫苗接种率报表报告的完整率和及时率均为100.00%,全市NIP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3.10%~98.24%,估算接种率为69.89%~90.92%。全市HepB的D值评价结果为可疑,其余7个D值评价均为不可信。R值评价结果:R1(3MMR1/PV1-3)、R2(DTP2/PV3)、R3(MMR1/JE1)、R4(DTP4/HepA)为可信,R5(DT/MenA+C2)为可疑。全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和百白破疫苗脱漏率评价均为合理。结论 2023年驻马店市NIP疫苗报告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存在接种率报告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驻马店市NIP疫苗接种率监测报告的质量。
  • 学校医学保健与实践
    王元霞, 王庄, 朱立文, 潘艳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扬州市宝应县常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宝应县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调查,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宝应县≥15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共完成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9 770人,回收有效问卷9 764份。采用SPSS 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用趋势χ2检验分析变化趋势,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5.19%(3 436人),标化率为18.61%,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4.84,P=0.028)。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5.29%(2 587人)和46.07%(1 583人),标化率分别为55.56%和27.5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显示:年龄≥35岁(OR=3.13~6.25)、超重(OR=1.85)和肥胖(OR=2.98)、饮酒(OR=1.52)、吸烟(OR=1.13)、合并患有其他慢性病(OR=2.5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的提升(OR=0.44~0.77)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高血压患者中,年龄≥35岁(OR=2.87~3.90)、超重(OR=1.50)和肥胖(OR=1.64)、合并患有其他慢性病(OR=2.07)的知晓率较高;65岁以上人群(OR=3.84)的血压控制率较高、超重(OR=0.86)和肥胖(OR=0.72)者控制率较低。结论 宝应县常住居民高血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不同特征人群的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存在差异,要进一步强化高血压的个性化干预工作。
  • 学校医学保健与实践
    牛海彬, 吴佳斌, 杜红, 张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标记后延迟时间(PLD)为1.5 s及2.5 s时,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拥有完整的MRI平扫、ASL(PLD=1.5 s)、ASL(PLD=2.5 s)影像资料,临床有脑缺血症状,且T2FLAIR序列上显示为脑白质点状高信号的患者130例,病灶共308个;选取患者病灶对侧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在工作站上分别测量病灶区及对侧正常区域的脑血流量最小值(CBFmin),并比较组间差异及各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PLD=1.5 s时,病灶区CBFmin值[20(14~27)mL/(100 g·min)]和对侧正常区CBFmin值[23(16~32)mL/(100 g·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91,P<0.001);PLD=2.5 s时,病灶区CBFmin值[26(21~32)mL/(100 g·min)]和对侧正常区CBFmin值[31(25~38)mL/(100 g·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722,P<0.001)。PLD=1.5 s、PLD=2.5 s、PLD=1.5 s联合2.5 s对低灌注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69.8%、83.4%、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9,P<0.001)。结论 双PLD扫描有助于提高低灌注病灶的检出率,且PLD=2.5 s时低灌注病灶的检出率高于PLD=1.5 s。
  • 学校医学保健与实践
    薄其贵, 彭程, 何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2021—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的监测数据,分析当地空气雾霾(PM2.5)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变化趋势、污染物来源及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致癌风险。方法 2021—2023年每月在淄博市A区与B区的2个固定监测点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空气中的16种PAHs,送至检测室,通过固液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16种PAHs含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504份样品的检测分析,该地区2021—2023年2个监测点年均浓度:A区为12.67、11.36、10.97 ng/m3;B区为15.54 、15.27、13.49 ng/m3,每年的冬季PAHs浓度明显升高。两区儿童组的终身癌症风险增量(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ILCR)[A区(3.77~6.57)×10-7、B区(4.84~7.36)×10-7)]均低于成人组[A区(5.26~9.16)×10-7、B区(6.75~10.3)×10-7)],只有2021年B区成人组ILCR值高于阈值1.0×10-6,其余时间2组数值均低于阈值。该地区空气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煤炭及生物质燃烧。结论 该地区空气中的PAHs污染逐年降低,苯并[a]芘含量较高,供暖季与非供暖季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ILCR显示:该地区空气中的PAHs只有2021年B区成人组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其余时间对人体致癌风险可忽略。
  • 学校医学保健与实践
    苗士祥, 温萌, 梁慧萍, 梁杰, 徐闪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1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患儿接种卡介苗(BCG)后偶合死亡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预防接种和处置工作经验。方法 收集患儿就诊、疫苗、接种方和受种方等相关资料,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果 免疫缺陷患儿未能及时筛查发现并避免接种卡介苗;患儿SCID早期症状未得到重视;疫苗接种商业补充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补偿。结论 卡介苗接种工作中早期发现新生儿免疫缺陷十分重要,需加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的主动随访工作,研发更安全的卡介苗。同时加大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商业补充保险的宣传推广,完善补偿流程。
  • 综述
  • 综述
    益婷婷, 蔡雪, 郑月月, 尹敏, 洪梦思, 徐翠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从理论剖析的角度系统梳理了胃食管反流病自我管理中能力、机会、动机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影响能力的因素包括生理、知识、心理、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等,影响机会的因素有经济文化、社会支持、生活压力和医疗资源等,而疾病体验与自我效能则是激发自我管理动机的关键。据此,本文提出增强能力、激发动机及创造优化机会的策略建议,以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