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孙蕴 ;张琦 ;唐正彦 ;何乐;潘克
    2017, 31(5): 321-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郊区男女中学生体质量、全身骨密度、骨龄、肌肉、脂肪的特性,分析其差异性。 方法 采用美国Norland XR-800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130例正常城郊区中学生受试者全身骨密度(BMD)、腕骨骨密度、骨矿含量(BMC)、肌肉含量(LM)、脂肪含量(FM),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析体成分特性及差异。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Achieva3.0T核磁共振机,测量36例受试者全身体脂含量,评价DXA与MRI脂肪测量的一致性。 结果 ⑴所有130例受试者全身BMD与体质量、BMI、LM均呈线性正相关(分别为r体质量=0.770,P=0.000;r BMI =0.586,P=0.000;rLM= 0.654,P=0.000),而与FM无线性相关性(rFM=0.293,P=0.007)。⑵按性别分析,65例男生全身BMD与体质量、BMI、LM均呈线性正相关(分别为r体质量=0.818,P=0.000;r BMI=0.677,P=0.000;rLM= 0.847,P=0.000),而与FM无线性相关性(rFM=0.267,P=0.031);65例女生全身BMD与体质量、BMI、LM、FM均呈线性正相关(分别为r体质量=0.737,P=0.000;r BMI =0.407,P=0.001;rLM= 0.703,P=0.000;rFM=0.564,P=0.000)。⑶DXA测得城区男中学生全身BMD、BMC高于郊区男中学生,城区女中学生身高、全身BMD、BMC、肌肉含量高于郊区女中学生,其他体成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青少年全身BMD与体质量、BMI呈线性正相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肌肉组织,与脂肪组织关系不大。城郊区男女生仅在全身BMD、BMC上有差异,说明北京市城郊区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差异已较5年前缩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梅晓燕
    2017, 31(5): 324-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对高龄孕妇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2016年1月至10月为时间范围,选取100例在本院建卡生育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孕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孕妇产前产后的焦虑和抑郁变化与不同,以及2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结果 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妇产后的SAS 和SDS 评分明显低于产前,观察组孕妇产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对高龄孕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孕妇产前出现的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有效帮助高龄孕妇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生产,同时也能提高高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很好,值得更多推广。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邵新娜
    2017, 31(5): 326-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固尔苏(PS)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102例新生儿患者为护理对象,依据出生时间平均分为PS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各51例。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辅助治疗,PS治疗组在基础辅助治疗基础上使用PS治疗,经6 h的不同方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常规生理指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的Apgar评分、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治疗组相比,PS治疗组患儿Apgar评分、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并发症、用氧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固尔苏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效果明显,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新生儿出生后呼吸困难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尹仕红
    2017, 31(5): 328-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腰围与皮褶厚度的关系。 方法 对92名高校护理专业女生检测其身高、体质量、腰围及皮褶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高护专业女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率显著低于一般人群,体质量超标肥胖组的腰围、皮褶厚度显著大于正常体质量组。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指数与肩胛部、腹部皮褶厚度呈显著正关,腰围与上臂部、腹部皮褶厚度呈显著正关。 结论 高护专业女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率较低。评估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时,除了检测体质量指数与腰围以外,还应检测皮褶厚度,尤其是腹部皮褶厚度。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王海茹;陈逍天;褚晓芳;陈涛;沈冲;朱慧峰
    2017, 31(5): 330-3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口腔患病情况并探讨与血压的关系。 方法 招募某高校在校一~二年级大学生志愿者共793人(男性235人,女性558人)参与调查。自行设计问卷,收集人群人口学信息、口腔疾病史,并测量血压和身高、体质量。 结果 该人群中,患龋齿、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齿疼痛、牙齿过敏、牙齿松动和口腔异味的自我报告率分别为29.25%、13.24%、54.35%、33.29%、35.69%、20.81%、44.39%。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血压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2组学生口腔疾病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9,P=0.557;OR=0.80,P=0.303;OR=0.59,P=0.144;OR=0.96,P=0.895;OR=0.69,P=0.416;?字2=0.002,P=0.995)。 结论 大学生某些口腔疾病报告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本研究中未发现青年人群口腔疾病与血压升高存在关联。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庞道华;李永华;解瑞宁;隋云南
    2017, 31(5): 33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状况,为将来在大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KAP)调查问卷,对某高校2 2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 该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不好,在26个题中仅有9个题答对率在80%以上,有9个题答对率在60%以下;男女大学生除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和铁的良好食物来源两题答对率差别有显著性外,其他各题答对率差别均无显著性;大多数学生持有积极态度,男女生的营养态度无显著性差异;大学生饮食行为欠佳,且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该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一般,营养态度较积极,但饮食习惯欠佳。有必要在大学生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暖林;杨清荣;石波;陈碧霞
    2017, 31(5): 336-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纤支镜(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吸痰术对ICU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ICU诊治的肺部感染患者9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纤支镜下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音、咳嗽、发热等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治疗前PaCO2、PaO2、pH值、SaO2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pH值、SaO2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 对ICU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纤支镜下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利于患者恢复。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张彩峰 ;范舒云;寇永莉
    2017, 31(5): 338-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俞晓红;李凯;黄峰
    2017, 31(5): 339-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学生因病缺课分布特点,发挥因病缺课监测系统预警作用,探讨健康干预策略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方法 根据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网报数据,分析统计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因病缺课率及缺课时间、症状、病因等分布情况。 结果 2013—2014学年,张家港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20.71%,因病缺课率0.13%,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因病缺课原因前5位为一般感冒、其他、胃肠道疾病、水痘、意外伤害,症状前5位为发热、咳嗽、其他、头痛、腹痛。 结论 建立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平台,加强学生防病知识宣传和伤害干预,扩大疫苗预防接种,降低学生因病缺课发生率。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黄凯;张强;王元薇;李晓燕;朱晓庆;常微微
    2017, 31(5): 342-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某医学院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一般情况并分析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从本地区高校随机抽取并最终纳入94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其学业完成情况以及是否有学业拖延行为,并调查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结果 ⑴学业拖延分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男性高于女性,且高年级的学业拖延分数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业拖延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⑵学业拖延的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中,学业拖延分数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呈负相关,与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母亲过度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维度显著正相关。 结论 父母的积极温暖的教养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拖延情况,而严厉、拒绝等负面方式则会增加大学生拖延的程度。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沈梅云;张晴
    2017, 31(5): 345-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6年10月无锡市锡山区1起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查明原因,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及病例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开展调查工作。 结果 在1份凉菜、2份患者肛试子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将农村流动厨师进行备案登记,实行农村宴申报备案管理制度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关键。
  • 疾病控制
    张艳清;周翠林;丘永琼
    2017, 31(5): 346-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高血压患病现状及BMI分布状况,为制定大学生防治高血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13—2016年玉林师范学院共20 237名入学新生的血压和身高、体质量进行测定,并对高血压现状及BMI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大学新生高血压检出率分别比2013年增长0.4%、1.02%、0.91%。男生高血压总检出率高于女生(?字2=226.00,P<0.01)。男女生高血压检出率均表现出随BMI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低体质量组、正常组、体质量超标组和肥胖组男生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28%、2.48%、6.66%、16.55%,质量超标组和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组(?字2=111.83,P<0.01);在BMI分组中,女生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是低体质量组为0.33%、正常组为0.49%、体质量超标组为2.32%、肥胖组为9.43%,体质量超标组和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字2=180.46,P<0.01)。 结论 大学新生的高血压与BMI增高密切相关,可通过有针对性开展一、二级预防,控制大学生的体质量,降低BMI,减少高血压患病率。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闫五玲
    2017, 31(5): 348-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方法 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根据肝活检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3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结果 治疗12周、24周和48周后,3组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DNA 转阴率均有所提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组间差异(P>0.05);治疗12周、24周和48周后,3组患者ALT 复常率变异率均有所提高,且治疗48周后重度组、中度组ALT 复常率分别为74.00%和66.00%。显著高于轻度组的40%(P<0.05)。治疗12周、24周和48周后,3组YMDD 变异率均有所提高,组间差异(P>0.05)。 结论 抗病毒治疗疗效和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指导抗病毒治疗而言意义显著。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王以良
    2017, 31(5): 349-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泗洪县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该县2016年新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6年该县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均为100%。入托新生疫苗接种合格率高于入学新生(P<0.01)。农村入托入学新生疫苗接种合格率均高于县城(P<0.01)。县城入学新生补种合格率高于农村(P<0.01)。在所有应补种疫苗种类中占前3位的,入托新生依次为A+C群流脑疫苗、脊灰疫苗、甲肝疫苗,入学新生依次为A+C群流脑疫苗、白破疫苗、脊灰疫苗。 结论 应重点加强县城入托入学新生疫苗补种工作。应保证A+C群流脑、脊灰、白破等免疫规划疫苗正常供应,确保入托入学新生能及时补种到相关疫苗。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靳莉莉;李静
    2017, 31(5): 351-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人工气道专业护理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方法 病例选自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本院ICU病房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共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工气道专业护理。 观察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所需费用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人工气道所需费用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工气道专业护理明显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减少人工气道所需费用,且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医学
    罗宏山;任俊
    2017, 31(5): 353-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对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输血治疗的40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因特殊情况实施ABO、RhD配合型输血的2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型输血的2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输血后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4.5%、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3%,同期对照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7%、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血有效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等有效性的前提下配合型输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及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同型输血更低,为当前临床输血治疗方案的最佳选择。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林艾;陈珏;李毅
    2017, 31(5): 356-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胡亚莉
    2017, 31(5): 357-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某省在校学生肺结核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的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0—2015年该省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发病资料和结核病管理系统登记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 结果 和全人群相比,在校学生肺结核疫情逐年下降,2015年肺结核发病率为3.08/10万。学校肺结核疫情主要集中在15~23岁的学生人群,占在校生发病总人数的67.23%(从2010年的57.96%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78.63%)。发病率男、女生比例为1.29∶1,全人群肺结核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2.10∶1。 结论 学校结核病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要做好结核防控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 疾病控制
    王振平
    2017, 31(5): 358-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丰县某中学在校学生肺结核病发病基本情况,针对学校肺结核病疫情,提出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方法 对学校基本情况、发病情况、学习生活状况等进行调查,对全校师生进行X线胸透和结核菌素试验(以下简称PPD实验),异常者进一步做痰涂片相关检查,并进行后续治疗和管理。 结果 本次疫情发现7例肺结核病病例,罹患率0.42%,PPD实验学生阳性率14.34%,强阳性率7.06%,教职工阳性率为36.27%,强阳性率16.90%。 结论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所,一旦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出现,就要警惕聚集性疫情形成,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 疾病控制
    陈光明
    2017, 31(5): 360-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袁媛;邹强
    2017, 31(5): 361-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全瓷牙修复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对牙周组织保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 年 5月 至 2015年5月徐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单颗牙牙体缺损患者60例 ,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修复体颈缘位于龈上,B组颈缘平齐龈缘,C组颈缘位于龈下,均采用全瓷牙修复;在烤瓷牙修复过程中,注意保护牙周组织;于修复前及修复后1年行牙周状况检查,进行CI、PLI、GI的测定,并进行分析。 结果 龈上组全瓷冠修复后患牙的牙周指标CI、PLI、GI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98、0.547、1.135(P均 > 0.05),齐龈全瓷冠修复后患牙的牙周指标CI、PLI、GI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63、0.923、0.818,P 均> 0.05),龈下组全瓷冠修复后患牙的牙周指标CI、LI、GI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58、6.896、4.291,P 均<0.01)。 结论 全瓷冠修复过程中颈缘位于龈上组、平齐龈缘组对修复后的牙周组织无明显影响,龈下组研究发现对于修复后的牙周组织有明显不利影响。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郭郁莲;蔡立慧;刘智利
    2017, 31(5): 363-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项目管理的方法,制定跌倒项目整改进度表,培训并在全院各科室开展实施,定期收集结果、总结。观察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伤害率。 结果 项目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跌倒率由之前的2.93%降至1.54%,伤害率由之前的79.17%降至53.33%,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项目管理为护理管理人员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孙旺远;高蔚;翁婷;王丽芳;沈威;施斌
    2017, 31(5): 365-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血小板参数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检测102例肺癌患者、32 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以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以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水平。 结果 肺癌组PLT、PCT、MPV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部良性肿瘤组( P<0.05),而PDW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患者的MPV、PDW与其他类型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癌患者的PLT、PCT显著低于鳞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患者( 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PLT、PCT、MPV水平均高于Ⅰ期、Ⅱ期和Ⅲ期肺癌患者( P<0.05)。 结论 肺癌患者的PLT、PCT、MPV水平是升高的,并且TNM分期越高,PLT、PCT、MPV水平越高,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判断肺癌的预后情况和病情进展情况。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曾宾
    2017, 31(5): 367-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收集5 000份酶免检测为阴性的基层血站血液标本,对其进行核酸检测技术,且分析临床价值性。 结果 通过实施核酸检测技术后,发现5 000份血液标本中,4 990份为阴性标本,10份为阳性标本,和确诊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效果显著。
  • 临床药学
  • 临床药学
    步寿諝
    2017, 31(5): 368-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合理用药量化考核评价标准的实践效果。 方法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及病例医疗质量评定标准》、药品使用说明书等相关内容,根据“安全、经济、有效”的药品使用原则来制定临床合理用药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之中,同时对特殊药品、抗菌药物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 临床合理用药量化考核评价标准有着操作方便、内容全面等优点,能有效反映临床合理用药的实际情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量化考核评价标准的约束下,能更加准确、清楚地找到每一项工作的切入点,对于提高自身临床用药水平有着显著的帮助,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合民
    2017, 31(5): 370-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在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70例心肌梗死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卡维地洛,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LVEF、LVEDD和LVESD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卡维地洛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极具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临床医学
    林胜利
    2017, 31(5): 371-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为出血性转化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年2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1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 男性、有脑卒中病史、大脑中动脉梗死、颅内压升高、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体温上升、血压上升、入院高血糖、纤维蛋白原阳性的百分率均为病例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面积脑梗死OR=5.676,95%CI (13.964)、大脑中动脉梗死OR=2.764,95%CI (1.387~4.261)、体温上升OR=3.002,95%CI (1.672~6.261)、血压上升OR=2.431,95%CI(1.345~13.576)、入院高血糖OR=3.785,95%CI(1.874~20.571)、发病到溶栓时间<6 h OR=1.764,95%CI(1.275~5.67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影响因素较多,特别关注大面积梗死、中动脉梗死患者,加强急诊管理,提高溶栓的落实效率,同时积极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 临床医学
    林卓珊
    2017, 31(5): 373-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非热康谱照射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6年6—10月在本院经动静脉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6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栓形成(21.74%)、内瘘狭窄(13.04%)及内瘘闭塞(13.04%)发生率方面均高于观察组血栓形成(8.70%)、内瘘狭窄(4.35%)及内瘘闭塞(4.3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非热康谱照射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并发症的发生。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宗勇;凌文龙;郭伟;彭伟炜;谭介恒
    2017, 31(5): 374-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用微型腹腔镜通过胸壁入路治疗甲状腺疾病中所出现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诊的9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微型腹腔镜经胸壁入路手术治疗,对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防治和护理。 结果 在手术治疗的93例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包括2例吞咽疼痛,2例头晕呕吐,发音低沉、饮水呛咳、瘢痕增生、皮下积液、术中大出血各1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死亡或严重并发症情况。 结论 为减少或防治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医护人员要掌握甲状腺的解剖特点,能够熟练规范地进行微型腹腔镜手术操作,熟悉术中各环节的适应证。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蕾
    2017, 31(5): 376-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刘昊;栗红侠
    2017, 31(5): 377-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医患双方进行调查,找到引发医患矛盾与纠纷的诱因。 方法 对沈阳市3所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及患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 结果 医患双方在医疗服务、权利义务及卫生法律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 结论 产生医患矛盾、纠纷的主要因素是医患双方认知有差异,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举措进行调整和预防。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伦彩霞
    2017, 31(5): 380-3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卵巢癌病人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都在腹腔镜下进行分期:其中,7例Ⅰa,3例为Ⅰb,2例为Ⅰc;3例为Ⅱa,1例为Ⅱb,1例为Ⅱc;1例为Ⅲa,1例为Ⅲc,1例为mLⅣ期。除了Ⅲc以及Ⅳ期各1 例患者以外,都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手术的时间为260±30.24)min,失血量为( 240±24.56)mL,淋巴结切除的数目为(11±2.38) 个,住院的时间为(7±1.45) d,有1例患者合并气肿的并发症。 结论 对卵巢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准确的分期,并且安全性比较高、创伤比较小,住院的时间比较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应用价值。
  • 临床医学
    岳洪春
    2017, 31(5): 381-3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任明明
    2017, 31(5): 382-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对照组7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都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给予胫骨骨折患者实施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而且骨折愈合时间也相对较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医院管理
  • 医院管理
    卢艳芳;翟晓连
    2017, 31(5): 384-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统计分析本院儿科护理投诉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儿科的护理投诉资料,分析投诉原因。 结果 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儿科共接到护理投诉72例,其中有效投诉41(56.94%)例,投诉原因包括医院设施、管理、护理人员、患者等多方面的因素。 结论 通过改善医院基础设施,加强管理力度,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与患者沟通,提高护理质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辛勇 ;郭雯雯;黄倩;周凤娟
    2017, 31(5): 386-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患者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的表达及其与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晚期MM患者中ERCC1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替莫唑胺化疗耐药性的关系。 结果 检测30例患者中ERCC1 mRNA的高表达率为56.7%(17/30),其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中无明显差异。在ERCC1 mRNA低表达组替莫唑胺化疗有效率为46.2%,而在高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2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4个月,ERCC1 mRNA低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6个月,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CC1 mRNA高表达的MM患者较其低表达患者在使用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时疗效差,提示ERCC1 mRNA高表达的MM患者对替莫唑胺具有耐药性。同时ERCC1 mRNA低表达的患者在使用替莫唑胺化疗时有效率更高,提示我们应用ERCC1 mRNA进行检测时,患者可获得更大的益处。 
  • 临床医学
    李洁燕
    2017, 31(5): 389-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收治的74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CO2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 结果 2组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和随访,无失访病例。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89.19%(33/37),高于对照组的62.16%(2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PV清除、伤口愈合及伤口结痂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0%和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郑映芝
    2017, 31(5): 391-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新生儿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与体会。 方法 对59例新生儿行颈内静脉置管,给予新生儿深静脉置管护理管理,观察护理效果并总结体会。 结果 59例新生儿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术后有1例出现穿刺点少许渗血,量约5 mL,局部进行压迫止血后好转,有3例出现局部发红,更换敷料后好转,59例新生儿均未出现穿刺部位皮疹、水泡、皮肤破损,也未出现局部细菌感染。 结论 良好的护理能够减少置管中和置管后并发症,效果满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史鲁斌;王燕;吕宛玉
    2017, 31(5): 392-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1—2016年河南省的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6年河南省共报告水痘952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84/10万;同期共报告水痘突发事件34起,发生地均在学校或幼托机构;2个发病高峰为5—6月和11—次年1月;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郑州市、开封市、平顶山市等地区;水痘发病年龄集中在3~10岁,占58.12%;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 结论 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应加强水痘监测尤其是中小学和幼托机构,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专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专栏
    郑晓丽
    2017, 31(5): 395-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孙晶晶
    2017, 31(5): 397-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18例临床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护理中出现不安全隐患的原因,提出有效应对措施。 结果 对妇产科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3方面,分别为患者、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通过实施合理化、全面的护理安全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相比于实施前,得到显著改善与提升。 结论 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树立创新型安全意识,可实现医疗护理差错发生概率的最大程度降低,提升护护效果与水平。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聂金霞
    2017, 31(5): 399-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妇产康复治疗仪对产妇产后泌乳、子宫收缩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90例产妇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妇产康复治疗仪,再比较2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24 h泌乳量、48 h泌乳量及72 h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妇产康复治疗仪可促进产妇产后泌乳,促进子宫收缩,效果良好。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赵明
    2017, 31(5): 40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2例危重病例的主次诊断选择与疾病分类编码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高疾病主次诊断与编码的选择正确性。 方法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的主要诊断选择原则与编码的规则,对2例危重病例的主要诊断与编码选择进行检查。 结果 2例危重病例的主要诊断与编码选择均错误。 结论 加强临床医师对于疾病主要诊断选择的定期培训,加强编码员专业知识及临床知识学习,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编码水平,力争使病案编码正确率达到三级医院等级评审要求90%以上。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