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护
王猛猛,解晔,李秋梅,孙蕾,时巧梅,赵培,蒋萌,王琦玮,胡乃元
2024, 38(4): 244-246,263.
目的 了解扬州市某医院出生的小学生近视情况,分析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近视队列追踪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招募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扬州市某医院出生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3— 6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使用室内灯箱式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所有被调查对象的双眼视力,分析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此次调查的1 472名小学生中,近视检出143人(9.71%)。单一因素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低小阶段学生的近视检出率,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父母是否近视、每周参加体育课是否≥3次、电子产品使用时间(≥2 h/d)、睡眠时间(≥10 h)、课后写字及阅读时间(≥3 h/d)以及进行眼保健操的次数(>2次/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6.998)、电子产品使用时间(≥2 h/d)(OR=2.295)、课后写字及阅读时间(≥3 h/d)(OR=1.679)是出生队列中的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眼保健操(OR=0.233)被证实是一项视力保护措施。结论 扬州市某医院出生的小学生近视进展比较快,同时近视发生与父母近视、保健操、每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课后写字及阅读时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