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医学教育
  • 医学教育
    王旗,徐莉春,张美荣
    2020, 34(10): -2--3,7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我国高校预防医学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及教学覆盖面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因此预防医学课程应当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强化网络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出符合“健康中国”发展需求的创新实践型公共卫生人才。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孙志强,郭关生,孙晨明,李俊,范晔
    2020, 34(10): 721-723,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山西省大同市中学生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及过敏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调查大同市某中学学生中几种常见过敏性疾病的患病和防治情况,对过敏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共调查451位山西省中学生,按照自述患病情况诊断分组,339例病例组,112例对照组。病例组的过敏原因有30.09%为食物过敏,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吸入物占17.40%;过敏症状以皮疹比例最高28.61%;过敏症状知晓率,过敏原知晓率,对过敏现象了解程度和对过敏疾病认知率,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该校中学生对过敏知识认知率低,应在中学生中普及过敏知识。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庄荟瑛,赵宏林,王丽梅,王凤英
    2020, 34(10): 724-726,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7~18岁蒙古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及维尔维克指数,为探讨各项指标与维尔维克指数的影响作用,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体质情况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通辽市2 949名7~18岁蒙古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18个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蒙古族青少年的维尔维克指数及各种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生组与女生组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身高:男生为124.3~170.7,女生为123.2~156.9;体重:男生为26.4~63.2,女生为24.8~53.3;体质指数:男生为16.9~21.6,女生为16.3~21.6;维尔维克指数:男生为60.3~86.9,女生为67.4~85.3,发展规律正常。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进入男生组维尔维克指数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有4个,分别为脉搏、握力、力量和坐高;进入女生组维尔维克指数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有7个,分别为城乡、年龄、脉搏、握力、力量、耐力和坐高。结论 脉搏、握力、坐高和力量对维尔维克指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贾利,高伯彦
    2020, 34(10): 727-728,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与掌握2016—2019年新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并整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新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线资料,对事件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6—2019年新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29起,全部为传染病事件,其中乙类占3.45%(1/29),丙类占72.41%(21/29),其他类占24.14%(7/29)。病例累计2088人,波及人口为91272人,罹患率为22.8‰,未出现死亡病例。报告月份为3—6月,10月—次年1月 。学校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应予以高度关注。以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结论 预防控制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为新沂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工作。 
  • 临床检验
  • 临床检验
    戈文娟,台桦,张东军
    2020, 34(10): 729-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2018年12 月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院内感染病例资料,采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标准分离、培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医院感染情况,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8 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 192株,其中G-菌124株,占64.58%( 124/192),G+菌56株,占29.17% (56/192);真菌12株,占6.25%(12/192)。G-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25%),铜绿假单胞菌占18.75%、鲍曼不动杆菌占17.19%。G-杆菌大多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G+)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结论 妇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指导合理用药。 
  • 临床检验
    刘文静,张毛为,李元芹,孙宜田,张晓娇,朱洁晨,刘亚南,陈碧
    2020, 34(10): 732-734,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4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扩症患者481例,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191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116例,年龄17~86岁,平均(59.23±13.34)岁。分析NLR、血红蛋白(HB)、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和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bronchiectasis severity index,BSI)以及FAECD积分的相关性;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别分析BSI及FACED积分的影响因素;分别根据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BSI)、FACED积分将入组患者分为轻、中、重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NLR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血清NLR(r=0.67)、PLR(r=0.45)、CRP(r=0.56) 和BSI积分呈正相关(P值均<0.01)。血清NLR(r=0.53)、PLR(r=0.43)、CRP(r=0.45)和FACED积分呈正相关(P值均<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LR(β系数1.29,95%CI 0.95~1.72,P=0.01)、CRP(β系数1.24,95%CI 0.68~1.55,P<0.01)对BSI积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NLR(β系数1.25,95%CI 0.70~1.66,P=0.02)、CRP(β系数1.20,95%CI 0.53~1.60,P=0.01)对FACED积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BSI及FACED积分越高NLR水平越高,NLR分别在两种积分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LR是预测支扩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陶宁蔚,邓传秀
    2020, 34(10): 735-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感官刺激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和自知力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多感官刺激训练干预。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使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测量各组自我效能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结果 进行多感官刺激训练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GSES评分为(22.03±2.67)分,对照组为(16.13±1.89)分;研究组ITAQ评分为(8.23±1.31)分,对照组为(7.3±1.62)分,2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感官刺激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秦立霞,高美娟,武剑
    2020, 34(10): 738-740,7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某高校教职工血尿酸(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HUA)检出情况,为预防HUA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和2016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教职工血尿酸及有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本校教职工各年龄组2016年血尿酸水平均高于2014年(P<0.05),其中老年组血尿酸水平高于中年组、青年组(P<0.05)。老年组2014年、2016年HUA检出率分别为11.21%、14.08%,中年组分别为7.48%、11.56%,青年组分别为5.35%、9.36%,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血糖、肌酐、血脂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HUA患病率较高,但青中年人群HUA患病率增长较快,应加强中青年人群健康教育,尽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HUA患病率,有利于多种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许睿,李存禄,张双龙
    2020, 34(10): 741-742,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和分析连云港市某区2018 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特点,为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内2018年某区中小学生视力检查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某区2018 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71.58%;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和学段依次增高,各学段的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城区视力不良检出率(75.22%)高于郊区(5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某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全社会要群策群力,拿出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和措施,明确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部门等各方面责任,提高全社会对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与健康意识,形成多方合力,共同维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李晓
    2020, 34(10): 743-744,8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小切口坚固内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咬合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小切口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咬合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SNB角(88.54±2.41)°、SNA角(85.54±2.87)°,均较对照组高[(85.64±2.36)°、(82.64±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躯体(77.26±9.01)分、社会(72.45±7.65)分、心理(76.54±7.53)分、环境(80.26±5.26)分、综合(82.54±6.03)分,均较对照组高[(65.45±8.11)分、(64.35±7.13)分、(67.58±7.78)分、(71.12±5.46)分、(73.65±5.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小切口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可促进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 临床医学
    刘开勋,齐共健,辛鑫,胡丹,杨佳,张新庆
    2020, 34(10): 745-747,7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实变患儿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诊断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实变诊断的患儿308例,均行支气管镜检查。根据镜下表现分为塑型性支气管炎组(28例)和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280例)。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塑型性支气管炎组超高热9例,占比(32.14%)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6.43%),(χ2=21.05,P<0.01)。塑型性支气管炎组符合RMPP诊断的患儿10例,占比35.71%,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的10.00%(28例),(χ2=15.56,P<0.01)。塑型性支气管炎组多项指标均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乳酸脱氢酶(LDH)(IU/L)(579.92±256.90 VS 394.70±171.07,t=3.40,P<0.01)、肌酸激酶(CK)(IU/L)[89(23~543)VS 48(26~137),Z=-3.49,P<0.01]、血沉(mm/h)[32(4~54)VS 26(12~36),Z=-2.89,P<0.05]。塑型性支气管炎组肺部影像学进行性加重发生比例为85.71%,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的26.43% (χ2=41.24,P<0.01),塑型性支气管炎组胸腔积液发生比例为57.14%,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的30.00% (χ2=8.55,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实变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患者病程中有超高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沉明显升高的特征;胸部CT表现有胸腔积液。 
  • 临床医学
    胡祖霞,杨中桥
    2020, 34(10): 748-749,7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腹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7.45±1.42)d、(6.21±1.33)d、(6.85±1.23)d、(8.15±1.32)d、(7.55±1.68)d,短于对照组的(11.65±1.67)d、(9.36±1.35)d、(10.55±1.11)d、(12.36±1.18)d、(11.45±1.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较对照组(7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治疗后对2组患儿随访5个月,观察组患儿复发率(4.0%)低于对照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和小剂量的红霉素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康复时间,降低其复发率。 
  • 临床医学
    张立亚
    2020, 34(10): 750-751,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4.27±5.2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5.54±5.17)较对照组(52.35±5.56、53.45±5.86)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 临床医学
    曹汇林
    2020, 34(10): 752-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某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75)与治疗组(n=75)。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和神经损伤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s)、凝血酶时间(TT/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水平分别为(14.35±2.11)s、(20.71±2.95)s、(36.36±4.23)s,高于治疗前的(11.29±1.73)s、(6.48±2.62)s、(27.18±3.60)s,对照组治疗后PT、TT、APPT水平为(13.30±2.12)s、(19.88±1.18)s、(34.42±4.31)s,高于治疗前(11.42±1.81)s、(6.35±2.53)s、(27.81±4.25)s,治疗后,治疗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S100β、NSE、NIHSS分别为(27.33±4.16)ng/mL、(21.56±4.32)ng/mL、(7.42±1.12)分,低于治疗前的(30.45±4.37)ng/mL、(30.99±4.27)ng/mL、(14.57±2.21)分,对照组治疗后S100β、NSE、NIHSS为(29.01±4.46)ng/mL、(23.12±4.23)ng/mL、(10.11±1.58)分,低于治疗前的(30.23±4.35)ng/mL、(32.31±4.45)ng/mL、(14.48±2.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延长凝血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 临床医学
    王红千
    2020, 34(10): 75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四肢骨关节骨折经可吸收螺钉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88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研究组行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金属螺钉固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2次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0.45%(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4,P=0.002);研究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4.48±1.35)月,短于对照组的(8.32±2.09)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7,P=0.000);研究组2次手术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可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2次手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临床医学
    卜庆云,郑雅各
    2020, 34(10): 758-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复经皮穿刺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30例病例,采用重复经皮穿刺介入药物灌注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治疗周期2~4月,记录治疗前后的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arris评分和生活质量相关参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后VAS评分为(1.13±0.62),低于治疗前的(4.13±0.56),(t=2.564,P<0.05);Harris评分为(87.96±1.81),高于治疗前的(68.76±3.24),(t=2.136,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的各个项目(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角色限制)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P值均<0.05);治疗后不同髋关节活动度分级(I度 5:4例、Ⅱ度 7:3例、Ⅲ度 10:0例和IV度 8:0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后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密度的改善及股骨头供血血管增多。结论 重复经皮穿刺药物灌注能够改善股骨头及周围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血运,软组织肿胀减轻,关节积液减少,降低疼痛评分,提高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杜晓培,王婷婷
    2020, 34(10): 761-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搭桥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比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35.62±5.51)分、SAS评分(36.51±5.78)分均低于对照组[(42.13±4.76)分、(44.33±4.43)分],(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29.84±4.72)分高于对照组(24.64±4.58)分,(t=5.124,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较常规护理,有助于心脏搭桥术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 临床医学
    熊蕾蕾,李会娟,常会娟,靳秀红
    2020, 34(10): 764-7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硫酸镁与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为(60.32±6.11)pg/mL、降钙素原为(0.80±0.26)μg/L、肿瘤坏死因子-α为(1.56±0.54)ng/mL、C-反应蛋白为(5.02±0.41)mg/L,均低于对照组[(85.14±8.25)pg/mL、(1.71±0.41)μg/L、(2.64±0.42)ng/mL、(8.04±0.56)mg/L],(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为(28.65±4.32)次/min、有效呼吸道阻力为(2.98±1.17)kPa/(L/S)、功能残气量为(134.85±35.41)mL,低于对照组[(31.22±6.45)次/min、(4.52±2.44)kPa/(L/S)、(171.78±41.58)mL],潮气量(VT)(7.04±1.05)mL/kg高于对照组(6.42±1.01)mL/kg,(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可有效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 临床医学
    高珊,郁海燕
    2020, 34(10): 767-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脂水平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甘油三酯(1.48±0.28)mmol/L、胆固醇(4.21±0.64)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2.54±0.3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66±0.31)mmol/L、(4.72±0.61)mmol/L、(2.87±0.4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χ2=5.126,P<0.05)。结论 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鹏,徐婉,张才溢,耿德勤
    2020, 34(10): 770-7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流行期公众的心理状态,便于早发现异常,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并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压力感受量表(PSS-10)对5 097位群众采用线上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5 09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 1 608 名(31.55%),女性 3 489 名(68.45%)。焦虑标准分为(40.06±9.03)分,抑郁标准分为(42.94±12.29)分,压力知觉得分为(14.66±5.83)分。调查人群焦虑的发生率为 12.1%、抑郁的发生率为 2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上、已婚、丧偶、受教育在高中以上、焦虑是压力知觉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疫情期间普通民众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及压力应激问题,应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杨悦,王素琴
    2020, 34(10): 774-7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及观察组(n=40,常规护理联合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2.05±0.34)分低于对照组的(3.84±0.42)分(t=0.130,P=0.449),生活质量QOL评分(48.75±3.51)分高于对照组的(37.26±3.27)分,护理后疼痛控制活动效果高于对照组(t=15.148,20.950,P值均<0.05)。结论 对癌痛患者采取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疼痛管理,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赵磊
    2020, 34(10): 77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肺部真菌感染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药学部择取7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以伊曲康唑治疗,研究组36例患者行以氟康唑治疗,对所选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感染诱发原因,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两组因长时间服用抗菌药物、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接受放化疗、其他原因发生感染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生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光滑念珠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2.22%)(χ2=6.400,P=0.011)。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7.01±1.01)d]短于对照组[(9.23±1.25)d](t=8.288,P=0.000)。研究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743)。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通常是因长时间服用抗菌药物而导致,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通过氟康唑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临床医学
    李燕燕
    2020, 34(10): 780-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减少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比2组手术指标和激素水平。结果 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112.37±5.27)mL VS (128.03±3.21)mL],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较低,血清卵泡刺激激素水平较高[(7.34±1.31)U/L VS (6.92±1.2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阻断术相较单独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激素水平。 
  • 临床医学
    王佳,张书娟
    2020, 34(10): 782-783,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量化评估策略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某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量化评估策略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生命体征。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2.36±5.33)min 、(52.48±4.16)mL、(16.29±2.61)h、(6.55±0.93)d,均少于对照组的(86.25±6.33)min 、(60.28±5.26)mL、(21.11±3.15)h、(8.45±1.03)d,(P值均<0.5);观察组术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127.28±6.36)mmHg 、(79.23±4.45)mmHg、(77.16±5.1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33.75±6.71)mmHg 、(90.63±4.48)mmHg、(87.27±6.30)次/min,(P值均<0.05)。结论 以量化评估策略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 
  • 临床医学
    崔勇波
    2020, 34(10): 784-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术前服用尼可地尔,对比2组炎症反应、心肌损伤情况。结果 术后12 h、24 h,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均较术前提升,但观察组hs-CRP、NLR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2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较术前提升,但观察组cTnI、CK-MB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周萌,程明凤,汪倩倩,陈滢
    2020, 34(10): 786-788,8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是目前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因其高效性和准确性,在多种行业中都已开展应用。本文就人脸识别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阐述了人脸识别技术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和弊端。重点对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 综述与讲座
    黄佳,王琛琛,张荣,祝宇铭,马品江,张晨
    2020, 34(10): 789-793,7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孕妇妊娠期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常容易被忽视,因为该疾病发病隐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主要表现在对母体自身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对后代智力和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情况、对孕妇自身和子代的危害,以及目前定论的研究进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预防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及卫生决策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 综述与讲座
    曹迪
    2020, 34(10): 794-7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除了积极治疗之外,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脑梗死可依据病情变化和发展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和护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就脑梗死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滕晓梅,张凯
    2020, 34(10): 796-7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蒋冠
    2020, 34(10): 798-8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mcedural skius,DOPS)方法在皮肤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签选取某高校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在皮肤镜教学中,实验组采取DOPS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皮肤镜检技能考核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皮肤镜教学完成之后,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皮肤镜检辨识率分别为80%(16/20)、65%(1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85%(17/20)的实验组学生对DOPS方法更满意。结论 在皮肤镜教学中引入DOPS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