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张文君
    2019, 33(2): -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校园环境中可能对学生健康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为制定在校学生的健康管理方法与疫情预警及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学校校医院门诊病历记录及“全国各类院校疫情报告”相结合,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分析在校学生常见病发病诱因与校园环境各因素之间关系。结果 2017—2018学年,本校校医院累计接诊18 672名病人,发病前三位分别为流行性感冒(10 568例)、急性胃肠炎(4 286例)、过敏性鼻炎(1 284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6.60%、22.95%、6.88%。结论 学生健康与校园环境中温度骤变、宿舍通风情况、饮食卫生、空气漂浮物等因素密切相关。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庄荟瑛,赵宏林,王丽梅,王凤英
    2019, 33(2): 81-84,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1995—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蒙古族与汉族青少年维尔维克指数中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蒙古族与汉族青少年维尔维克指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索20年来蒙古族与汉族青少年维尔维克指数的差异。方法 对比法,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 20.0 软件,维尔维克指数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在20年的维尔维克指数变化趋势来看,蒙古族城市男维尔维克指数从低于汉族平均水平到基本一致。蒙古族城市女维尔维克指数在15~17岁普遍大于汉族。乡村男维尔维克指数在7~10岁普遍大于汉族。乡村女维尔维克指数在7~18岁普遍大于汉族。20年间蒙古族维尔维克指数青少年男性在7~10岁和18岁普遍大于女性,但是青少年女性维尔维克指数在13~16岁普遍大于男性。然而在2011—2014年,13~16岁女性与男性维尔维克指数基本相等。汉族维尔维克指数青少年男性在7~18岁普遍大于女性。蒙古族维尔维克指数青少年男性与汉族基本一致,而蒙古族青少年女性维尔维克指数普遍大于汉族。结论 我国7~18岁青少年维尔维克指数蒙古族整体水平高于汉族,蒙古族青少年男性普遍高于女性,汉族青少年男性普遍高于女性。 
  • 生长发育
    张秋燕
    2019, 33(2):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潮州市农村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为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潮州市4所农村高中2 064名学生2015年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结果 2 064名学生中,肥胖、超重和低体质量检出率分别为3.29%、3.63%和17.39%;男女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分别占85.02%和86.10%,高一男女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均在90%以上,与高二、高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潮州市农村高中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并存,高二、高三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和干预,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势在必行。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李笑,易国辉,周利民,范志刚
    2019, 33(2):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接受粪类圆线虫宣传的大学生对粪类圆线虫的畏惧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对粪类圆线虫畏惧情况的问卷对6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481份,大学生的畏惧率为58.41%。女大学生的畏惧率为64.96%,高于男大学生的4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76,P<0.01)。海南籍贯的大学生的畏惧率最高(66.67%),长江以南的大学生的畏惧率最低(5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5,P<0.05)。大学生对粪类圆线虫的畏惧与其现居住地、专业、是否学过《人体寄生虫学》、是否听说过粪类圆线虫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通过本次宣传,部分大学生已经对粪类圆线虫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大学生对粪类圆线虫畏惧情况可以推测其在之后的生活中未必会做好相关防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 健康教育与管理
    王婷,卢镇章,李叶林,项鑫健,万宇辉
    2019, 33(2): 92-9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合肥市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信行”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9~11月,对合肥市4所高校1 513名大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知信行”问卷调查,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不同变量间无偿献血“知信行”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女生、医学生无偿献血知识掌握得分高于低年级、男生、非医学院校学生,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无献血史、是否医学专业大学生其献血意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不同性别、年级、父亲文化程度组间献血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女生、高年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知晓了解情况较好;男生、低年级、医学专业以及有献血史的学生有无偿献血意愿较高;男生、低年级、医学专业、有献血意愿学生无偿献血率较高。结论 合肥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知信行”现况不容乐观,需开展针对性干预,提高其“知信行”水平。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乜金茹,王少康,叶雨婷,邵晨昕
    2019, 33(2): 95-9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高职护理专业女生的铁营养状况,贫血患病率,分析贫血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的膳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获取600名高职护理女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相关指标含量检测。结果 本校高职护理女生贫血患病率为15.0%;贫血组女生血清铁(SI)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显著低于非贫血组,未结合铁(UIBC)和总铁结合力(TIBC)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值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源地为城市、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正常吃晚餐、肉类食物摄入量较高的女学生贫血的患病率相对较低(P<0.05),且均为贫血的保护因素(OR>1)。结论 南京地区高职护理专业女学生贫血发生率相对较高,贫血组女生血清铁贮备量显著少于非贫血组,需要进一步的指导与改善。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栾丽萍,丁瑶萍,贺亚玲
    2019, 33(2): 98-10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差异,为制定长效、灵活、完善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经验启示。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Probit计量模型方法。结果 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导致大学生对医疗保险需求也呈差异化特征,表现为家境富裕的大学生对商业医疗保险需求强于贫困的大学生。而对医保的需求则相反;此外,性别、家庭规模等因素均会对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需求产生正向影响,认知水平影响则是消极的。结论 为满足大学生差异化多样化保险需求,应继续完善大学生医保的筹资与补偿机制,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意愿。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孔红梅,吴跃伟,陈箫洁
    2019, 33(2): 101-102,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儿童孤独症患儿实施家庭综合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康复中心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采用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家庭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在孤独行为方面对照组得分为(89.1±11.2)分,观察组为(72.4±8.7)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7,P<0.05);在孤独治疗后评比方面对照组得分为(91.4±12.8)分,观察组为(79.6±11.3)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1,P<0.05)。结论 对患儿实施家庭综合护理,能够使患儿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得到有效改善,增强患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积极融入社会,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马伊梅
    2019, 33(2):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高校离退休糖尿病职工护理干预分析。方法 选定高校离退休职工中患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选定的这60例患者参加每月1次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两周实施1次护理干预。本项研究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的控制及其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糖控制要比对照组的理想,满意度的各项调查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年来的护理干预,提高了高校离退休职工糖尿病患者对疾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血糖控制明显,得到患者认可,具有积极的意义。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汪思逸,曹长春
    2019, 33(2): 106-10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分析结合JCI标准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效果。方法 对医院员工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采用国际公认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SOPSC)实施调查。结果 本次共计发放400分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92份。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3,各条目得分和其所属维度总得分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总体积极反应率为56.52%,其中人员配置、事件的报告频率以及对患者安全的总体感受是需要改进的维度;专科、本科学历的人员总分高于硕士学历的人员(P<0.05);在“科室内团队合作”维度中,工龄<1年的人员得分高于工龄≥21年的人员(P<0.05);在员工岗位方面,护理人员总分高于医生、医技、行政后勤人员(P<0.05)。结论 结合JCI标准更利于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吕霞霞,徐艳慧
    2019, 33(2):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女性无先兆偏头痛的相关因素,为女性无先兆偏头痛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女性原发性头痛的96例患者分为无先兆的月经相关性偏头痛(MRM)组、无先兆的单纯月经性偏头痛(PMM)组、月经性无先兆偏头痛(NMM)组共3个组,观察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年)、家族史(直系亲属);头痛性质:头痛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共病(情绪改变)及伴随症状。所得数据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多个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⑴MRM组、PMM组患者家族史阳性率高于N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1,P<0.01),MRM组、PMM组患者重度疼痛阳性率高于N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4,P<0.05);⑵MRM组和PMM组头痛程度VAS评分、持续时间均高/长于NMM组(P<0.05),NMM组患者发作频率低于MRM组发作频率(P<0.01)。结论 女性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家族史、重度疼痛阳性率及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高/长于非月经性头痛,对指导女性无先兆偏头痛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临床医学
    杨春华,王侠,章龙珍,陈洁,唐天友,刘桂红
    2019, 33(2):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时骨盆受照射剂量、体积与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性,探讨放射治疗中骨盆骨髓保护的必要性,降低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行盆腔调强放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有无发生≥2级急性骨髓抑制,分为急性骨髓抑制组(试验组)40例、无骨髓抑制组(对照组)40倒。比较2组间骨盆剂量体积参数(Dmax、Dmean、V5、V10、V15、V20、V30、V40、V50)与≥2级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骨髓抑制组骨盆Dmax、Dmean、V5、V10、V15、V20、V30、V40高于无骨髓抑制组,2组间Dmean、V5、V10、V15、V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65、2.157、2.127、2.251、4.800,P<0.05)。结论 盆体外照射时急性骨髓抑制与骨盆受照射剂量、体积有关,骨盆对放射线较敏感,应注意保护。 
  • 临床医学
    张艳红
    2019, 33(2):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调查研究,为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强化患儿的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围术期相关数据指标,同时护理人员做好患儿的饮食护理干预、口腔护理干预和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88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没有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 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通过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并对患儿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儿顺利完成手术,并且降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 临床医学
    肖冰
    2019, 33(2):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试管婴儿的孕产妇手术分娩护理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实施试管婴儿且妊娠成功的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观察组从孕期初期开始就进行人性化护理,例如,进行试管婴儿方面的相关知识教育了解、及时疏导孕妇不良情绪、注重她们的生活习惯、产前指导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采取十分制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人性化护理后试管婴儿孕产妇手术分娩的妊娠情况:观察组护理后的自然分娩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试管婴儿孕产妇进行的手术分娩前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提升她们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更能对其妊娠进行有效的临床指导,以帮助孕妇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临床医学
    叶优花,刘芳
    2019, 33(2): 120-12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ICU病房内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自2015年6月—2016年11月在本院ICU病房住院并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77名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2015年6月—2016年2月住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2016年3月及以后住院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予以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忧郁自评量表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及忧郁情绪进行打分,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另外,患者出院后采用自制的问卷对住院期间护理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脱管、皮下气肿和气道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忧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医学教育与实验
  • 医学教育与实验
    方盼盼,王颍源,杨俊文,高凯杰,杨俊梅
    2019, 33(2):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部肺炎克雷伯分离株的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肺炎克雷伯分离株,采用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革兰阴性菌板条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对主要抗菌药物敏感率。结果 收集了1 627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2015年431株、2016年572株、2017年624株,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童感染1 066例,女童感染561例;标本来源以来自上呼吸道、脓液和血液居前3位,分别占比78.3%、5.6%、3.8%。近3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5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有增长趋势。结论 1 627例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69.1%,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并远高于全国水平,该院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MDR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内的流行。 
  • 医学教育与实验
    杨春生,王纯,吴瑾
    2019, 33(2): 126-127,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18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包括2014级96名学生,采用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B组包括2013级88名学生,采用多媒体联合基础教学法,分别对学生进行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授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满意度调查两项指标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教学完成后,考试测评结果显示,A组学生成绩总体优于B组(t=13.537,P<0.05),A组学生满意度总体优于B组(χ2=9.350,P<0.05)。结论 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比多媒体联合基础教学法更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陈思玎,马庆华,马亚娜,劳雅琴
    2019, 33(2): 128-130,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苏州市某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现状,探讨大学生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苏州市某高校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性行为发生现状,性相关行为及态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0份,回收问卷919份,有效回收率96.7%。结果 ⑴调查的学生中,17.7%有过性行为。男生发生性行为的比率要高于女生(24.1%>11.9%),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性行为的比率升高(24.0%>12.1>7.8%)。在校外住宿及曾有过离家外出居住史的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率高于其他。⑵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组、男生、每月消费支出较低、喜欢社交、有过自慰、接受恋人有过性行为、认为不怀孕发生性关系没有影响、愿意与友人分享性经历是影响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普遍存在,引起的不良后果已不能忽视,应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刘晓晨,吴浩楠,王想迪,祝丽玲
    2019, 33(2): 131-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对狂犬病认知与行为现况,为开展狂犬病健康教育和宣传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佳木斯大学医药类学生304名和非医药类(理工类、文管类、艺体类)学生1 53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839份(99.7%),大多数学生掌握关于狂犬病的基础知识,在应对狂犬病时持谨慎态度。结论 大学生自身对于狂犬病知识有一定了解,男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更好,在多数题目上与女同学存在差异,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提供狂犬病知信行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 健康教育与管理
    王珺
    2019, 33(2):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学院校教职工的健康体检数据。方法 选取2016年某医学院校教职工275份健康体检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人群异常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骨质减少(64.63%),屈光不正(46.41%),甲状腺异常(41.34%),超重(33.20%),血脂异常(31.50%)。男性体检人群骨质减少(53.19%)在异常指标中居首位。女性体检人群中乳腺增生(83.50%)在异常指标中居首位。结论 医学院校教职工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医学知识完成对自身的健康维护,坚持每年健康体检,改善膳食营养,加强户外锻炼及郊游等活动是最有效的健康促进。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刘鹏
    2019, 33(2):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保护青少年视力。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2017年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小学生,根据《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的视力检查要求对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结果 2013—2017年度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长,且不同学段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的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比男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7年度中小学生轻度视力不良比例持续下降且重度视力不良比例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段的增加,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提高,重度视力不良的中小学生较多,因此需重视视力不良防控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潘希平
    2019, 33(2): 137-13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汤慧萍
    2019, 33(2): 138-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狂犬病Ⅲ级暴露的有效预防处置方式,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中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收治的55例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涉及的数据资料,均实行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以及伤口处理等处置,同时予以患者健康教育、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结果 此次收治的55例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经过正确的预防处置以及护理之后均痊愈,其中实施规范化伤口处理以及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占54.54%,同时进行狂犬患者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占45.46%,且均未生狂犬病以及医疗纠纷事件。结论 在治疗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中予以伤口的及时处置,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以及注射足量免疫球蛋白,并结合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最大限度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接种疫苗的依从性,有利于积极预防狂犬病。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杨开艳,刘志龙,王国栋
    2019, 33(2): 140-14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应用归脾丸联合谷维素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就诊的存在睡眠障碍的62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归脾丸联合谷维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谷维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睡眠改善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12,P<0.01)。结论 归脾丸联合谷维素治疗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临床医学
    王勇
    2019, 33(2):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选取X线与CT扫描两种常用影像学手段,对其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于2014年4月—2017年7月采用定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在获得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需同时进行X线与CT扫描检查,采用ROC受试者特征曲线及其相关的应用参数对X线与CT扫描诊断价值进行总体评估及效果对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观察对象为105例;结果显示X线与CT扫描对结果分型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5,P<0.05);CT诊断结果曲线下面积0.904(95%CI:0.823~0.984),X线诊断结果曲线下面积0.615(95%CI:0.494~0.768)。结论 CT扫描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总体价值优于X线,但二者在临床上均具有各自的诊断优势,可以考虑联合应用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 临床医学
    杨柳,陈凤民
    2019, 33(2): 14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临床中婴幼儿腹泻病相关的良性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随机选取78例抽搐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有腹泻伴良性惊厥的48例患儿设为腹泻组,无腹泻的30例患儿设为无腹泻组,经过常规处理后,随访6个月、12个月,对其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泻伴良性惊厥与无明显诱因抽搐患儿对比,有腹泻诱因的良性惊厥在未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情况下愈后良好,其6个月、12个月反复抽搐发作频率明显低于无腹泻病史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93、χ2=24.375,P<0.01)。结论 婴幼儿腹泻伴良性惊厥在儿科越来越常见,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家庭压力。
  • 临床医学
    李海波
    2019, 33(2): 145-146,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手术相关情况、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短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引流管拔除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4.007,P<0.05);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评定总得分为(75.8±1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12.4)分(t=2.281,P<0.05)。结论 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其疗效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 临床医学
    袁海红,王喜聪
    2019, 33(2): 147-147,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茯苓饮治疗小儿厌食64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0 月—2017年10 月就诊的小儿厌食症者,以茯苓饮为主方,随症加减,5d 后统计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53 例,显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37%。结论 应用茯苓饮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
  • 临床医学
    杨国华
    2019, 33(2): 148-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2组均进行1个月护理,护理完毕后对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2组结核病控制率及依从性;采用WHOQol-BREF生活量表对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护理前后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1个月后痰涂片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用药依从性、定期复查率及主动交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1个月后IFN-γ、IL-2水平,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1个月后IL-10、IL-18水平,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IL-10、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结核病患者中有助于提高结核病控制率、依从性及患者生活质量,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何潜祖,秦春华
    2019, 33(2):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同型半胱氨酸(HCY)由人体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转甲基后生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由叶酸(FA)及维生素B12缺乏而产生。许多临床疾患中都存在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痴呆、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及癫痫、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许多实验室及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同型半胱氨酸能对血管、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均有直接的毒性作用。本文就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焦虑抑郁患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王立蓉
    2019, 33(2): 153-154,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适应人们对医疗和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医院须及时调整服务理念和方向。院外医疗保健是高校医院走出医院,服务社区,加强健康宣教和院前救治的具体体现,此文探讨院外医疗保健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方法 从人员选派、药品物品准备、院外救治等方面制定统一规范流程,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和急救演练,以及院外医疗保健工作的分析总结,做好健康宣教和现场救治工作。结果 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健康状况和身体伤害,全力维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结论 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院外医疗保健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敖艳丽,胡秀平
    2019, 33(2): 155-155,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患者(χ2=6.3529,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患者(χ2=4.8913,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其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护理中的推广。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范丽蓉
    2019, 33(2): 156-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类型,为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的41例跌倒、坠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年龄、如厕、夜班和凌晨等因素是发生跌倒、坠床的主要原因;患有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肾内科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病患者。结论 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易发生跌倒、坠床的高风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
  • 经验交流
    陈昉琳,李惠芬,谢玮,蔡琼娣
    2019, 33(2):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