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11, 25(3): 158-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中国校医》杂志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贯彻党的卫生工作和教育工作方针为宗旨,以及时报道和推广学校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为已任,以提高校医的业务水平、交流学校卫生工作经验及推动学校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开展学术交流和政策研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璐;桑青松;
    2011, 25(3):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方法以266名高一和高二学生为被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和亲社会倾向量表(PTM)进行测试。结果年级与是否独生在亲社会行为的利他的和紧急的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高二年级得分高于高一年级;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积极的,其他因子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消极的。其中亲社会行为的公开的维度与母亲教养方式中过度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维度呈现极其显著地正相关。结论父母应经常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使孩子更好的发展亲社会行为。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陈强;沈忠;
    2011, 25(3): 163-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中小学生是结核病易感染的群体,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疫情有回升的趋势,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学生结核病的人数也有所增加,甚至我国部分地区学校出现结核病爆发流行。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防止出现学校肺结核病的爆发疫情,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于2009年9月25日至11月10日对市区4所中学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马莉;高云;楚岩;冯小明;董延芳;杨荔平;全红娟;
    2011, 25(3): 164-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追踪观察大学生自入学至毕业4年内生活事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方法以群体分层抽样法,共抽取受试样本800人,实际有效样本688人;采用中国身心健康量表(CPSH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于大学生入学体检、入学6个月和毕业前分别进行测试。结果毕业前学生心身障碍的检出率(15%)高于入学时(8%),且随校龄增加而递增,并以毕业前分值最高从入学6个月开始,大学生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动用频率逐步增高。毕业前大学生的生活事件明显多于其它时段,并以家庭问题为主,而入学时则以社交问题为多。结论大学生在校期间以毕业前心身障碍的检出率最高,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主要与其个性、家庭有关的生活事件数量、主观社会支持、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心身健康的保护因素。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何云岩;邓仕标;王敏;
    2011, 25(3): 16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我国人体肠道线虫感染普遍,线虫虫种的流行分布及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有差异。为了解我院医学生肠道线虫感染情况,笔者对2008级、2009级部分学生进行了肠道线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学生1 546名,年龄16~21岁,其中2009级(一年级)学生745名(男生356名,女生389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朱蕾;桑青松;
    2011, 25(3): 16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进一步确定团体辅导对中职学生网络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方法本文通过团体辅导公开招募和推荐的形式,对职业中学学生网络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的小样本应用研究。结果经过面谈确定作为团体辅导的对象,共进行6次团体辅导,对改善男生精神卫生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有积极作用,对改善女生强迫症效果明显。结论通过辅导说明团体辅导对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网络文化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谢建安;李赞;张鲁耀;
    2011, 25(3): 168-168,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某学院干部的健康状况,以便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方法对635名干部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干部检出率较高的疾病依次为超重、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等。结论该院干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重点干预其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对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指导。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雍克勤;
    2011, 25(3): 169-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本文通过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尝试对该求助者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加以理论的解释与指导,力争使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所认识。经过咨询,使求助者问题明显改善,咨询效果良好。1案例资料1.1一般情况张某,男,汉族,19岁,新闻学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家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为农民,文化程度均不高,有2个哥哥,大哥已成家,但与父母关系不好,二哥在当兵。从小
  • 精神卫生
    魏叶莹;严由伟;林荣茂;刘灵;
    2011, 25(3): 172-173,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大学生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福州地区3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SDS总均分为0.47±0.10,抑郁检出率为38.6%,说明大学生抑郁较为严重。PSQI总均分为5.33±2.35,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7.1%,说明大学生睡眠状况一般。(2)抑郁严重度与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显著正相关(r=0.32、r=0.23、r=0.28、r=0.21、r=0.29;P均<0.01),说明抑郁和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3)抑郁严重度对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分别解释了这些因变量方差的10%,5%,8%,4%,8%。结论大学生抑郁对睡眠质量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抑郁是睡眠问题的有效预测指标。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陈映琼;黄月英;刘丽珠;陈如冰;
    2011, 25(3):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骨折的诱发因素、以往含钙相关饮食、运动锻炼等情况,并提出健康教育。结果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缺乏认识,营养摄入减少是主要诱因,跌倒是导致其髋部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性老年患者受轻微外力作用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率。
  • 健康教育
    徐小林;吴秀娟;刘立忠;张佳龙;王慧;张婷;时影影;丁慧;
    2011, 25(3): 176-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普及《食品安全法》和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抽样选取宿迁市宿城区的780位居民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居民食品安全KAP的及格率为84.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态度居民KAP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居民食品安全KAP的因素主要为文化程度(OR=1.623);食品安全KAP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居民具有较强食品安全的知识需求,但在法律诉求方面仍有欠缺。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普及《食品安全法》和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吴宇红;陈献雄;崔嗣庚;
    2011, 25(3): 179-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掌握学生对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认知方面的薄弱环节,探讨健康教育教学思路。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控基础知识、校园重点监控、传染病认知与行为等3方面知识点的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市内3所高校入学新生中随机整群抽取文理科不同专业学生。结果 3方面知识点合格率均低于50%,并呈现依次递减趋势,总合格率仅2.56%,合格率与学生在读学历、入学前常住地、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以往获取传染病知识的渠道等因素无关。结论该市大学新生普遍缺乏传染病预防知识,说明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高校应探讨、创新健康教育教学思路与方法,使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健康教育
    沈倩;刘亚鹏;孙兴盛;刘利;
    2011, 25(3): 182-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徐州市区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徐州市区1所大学、2所职业中专的1 136名在校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答对率83.80%,大学组与职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19.35%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其中65.55%的学生首次性行为使用了安全套。最近1年内52.31%的学生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宣传,44.90%的学生参加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结论青年时期是健康性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加强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等方面的教育。
  • 健康教育
    丁亚萍;
    2011, 25(3): 184-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有机磷农药具有杀虫效果好、应用范围广、使用成本低、对植物毒害小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但它对人畜的毒害也很大,在使用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护,有可能发生中毒事故。在日常生活中,自服或污染食物而发生中毒的相当常见。本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其中年龄最大82岁,最小17岁,孕
  • 健康教育
    梁立超;吕维香;
    2011, 25(3): 185-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和相关态度,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共514名,并于健康教育前后2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等。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掌握较好(96.1%~98.8%),对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其知晓率较低(41.7%~47.0%),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防治知识仍模糊不清,对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是非常害怕及歧视的,干预后选择积极应对者所占比例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但比例还是偏低。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影像视屏资料、网络。结论高校开展AIDS健康教育,不仅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而且也改变他们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进而遏制艾滋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栗红侠;
    2011, 25(3): 187-187,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大学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人际关系的重新审视、学习与恋爱的矛盾、对未来职业的选择等,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也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因此,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1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医学生的心
  • 环境卫生
  • 环境卫生
    周晓明;张建新;孙强;陈宝英;
    2011, 25(3): 188-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生活饮用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有着直接关系。为确保市民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对本市生活饮用水做了全面检测,监测范围覆盖市、镇、村。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昆山市2009年生活饮用水质检测报告。1.2方法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方法严格按照现行的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曹楠楠;尹勤;
    2011, 25(3): 190-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近视是我国青少年中最普遍、最主要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还严重影响我国的人口素质。为进一步了解各种环境因素对中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以及学校、家长参与预防近视的程度,本文以威海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以山东省威海市中学生为研究总体。2010年1—3月,应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从威海市4所中学中随机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胡艳;
    2011, 25(3): 191-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医院危机是指能够对医院正常运营或声誉造成潜在破坏的事件。所谓危机管理,就是为应付各种危机情景所进行的规划、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员工训练等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现代医院面临危机的种类与发生的频率与日俱增,危机管理作为管理者的一种新思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急诊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急、危、重病人救护的首要任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马燕;
    2011, 25(3): 192-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南京大学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更好地做好高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法对2005—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南京大学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大学从2006年开始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而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细菌性痢疾、水痘、肺结核5年来均居于前3位。本科生和研究生传染病的构成大致相同,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均呈季节性分布。结论积极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高校的传染病管理和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对控制传染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 疾病控制
    王志芳;
    2011, 25(3): 194-194,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随着高校规模扩大、在校生人数快速的增长,传染病在校内时有发生、爆发、流行,学校传染病防控任务日趋艰巨。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流行期间,按照卫生部、教育部的要求临时设置校内医学观察治疗点,是特殊时期学校的防控手段之一。校内医学观察治疗点的设立,既减轻了定点医院的压力、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紧张、恐怖心理,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校内大规模爆发和流行起到了
  • 疾病控制
    曹宏;
    2011, 25(3): 195-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2009年4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了墨西哥与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情,甲流疫情快速蔓延,6月11日WHO已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这是全世界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甲流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虽然WHO宣布目前甲流大流行阶段基本结束,但学校人口密集,一旦有传染病易爆发流行,学校仍是今后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为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现将某高校甲流防控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 疾病控制
    聂庆东;
    2011, 25(3): 197-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入学本、硕、博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的可靠数据,为学生保健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对2004—2009年北京某高校入学本、硕、博新生应用快速胶体金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 2004—2009年北京某高校入学本、硕、博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率从2007年开始有所降低,但2009年有升高的迹象。结论对高校新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预防HBV的传播。
  • 疾病控制
    吴同浩;许倩青;马进;臧丽;王相化;陈晓;
    2011, 25(3): 198-198,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加,到高疟区人员增多,在这部分人群中每年都有疟疾病例发生,2004—2009年我县共输入37例,既往在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专家指导下,东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人员对疫情的处理都比较及时、准确,保证了群众的健康安全。今年4月份出现的1例病例,在处理上存在一定的教训,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经过患者,男性,21岁,江苏省东海县人,2009年12月25日
  • 疾病控制
    傅剑羽;黄亚铭;黄林光;阙光阳;邓绍甫;邹春燕;区德锦;
    2011, 25(3): 199-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天峨县一边远乡中学2008年4月发生1起甲型肝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校师生283人及学校周围群众193人进行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甲型肝炎病例及疑似病例人数。结果共发现甲型肝炎确诊病例25例,疑似病例65例,发病率为18.91%,该校3个年级6个班均有病人发现;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起甲型肝炎爆发系住校生日常密切接触所致。
  • 疾病控制
    冯婉玲;
    2011, 25(3): 20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4—2009年的76所中、小学一年级学生的HBsA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阳性检出率,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高;小学一年级学生2009年与其他各年度的HBsAg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6年分别与2007、2008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组学生的HBsAg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初中一年级组学生HBsAg阳性检出率进行年度的两两比较,除了2006年与2007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P>0.05),2008年与2009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05)外,其余各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一年级组学生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790.21,P<0.01)。小学一年级组HBsAg阳性检出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高中一年组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对预防乙肝具有重要意义。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曾健铭;
    2011, 25(3): 202-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52岁,2010年3月2日因牙周红肿疼痛、牙龈出血反复发作就诊,在排除过敏史后处方:口服糠甾醇片240 mg,3次/d。连续服用20 d后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而停药。停药1周后在患者的左小腿腓肠肌内侧中段、上腹部左侧、左手腕关节内侧上方、左侧腹股沟、脊柱第12胸椎左侧等处皮肤相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心芳;郭丽;
    2011, 25(3): 203-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某高校肺结核发病情况,提出防治建议。方法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和胸透,PPD强阳性(硬结直径≥15 mm或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知情同意后进行预防性治疗。结果 2006—2009年新登记肺结核51例,年均肺结核新登记率34.7/10万,涂阳新登记率8.8/10万;密切接触者PPD检测,阳性率39%,强阳性率27.2%。结论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采取及时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PPD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健康教育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例、降低诊断延误和接触传染的危险。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丁继侠;
    2011, 25(3): 204-204,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法分析2010年教职工体检结果。结果 2010年体检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41.27%,处于较高水平;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在60~69岁。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重视每年的体检,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观念及习惯的干预,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发生及发展。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卢燕君;郭郁莲;
    2011, 25(3): 205-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和医疗仪器的使用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干预对策。方法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各种操作和医疗仪器使用等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减少不良影响,增进新生儿舒适度,促进其身心健康。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等进行有效的干预,能减少对新生儿不良影响,对新生儿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 临床医学
    张伟;张浜;
    2011, 25(3): 207-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为掌握大学生下肺结核病的不同X线表现,提高正确诊断率。作者收集本校2006级至2009级学生中18例下肺结核病人,对他们在X线片中不同表现结合临床、CT及痰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收集我校2006级至2009级大学生中18例确诊的下肺结核病人,均指单纯发生于下肺的结核。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岁。临床表现多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何随富;
    2011, 25(3): 208-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结核病蔓延的有效措施。根据第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当前的结核病疫情呈现青壮年患病多的特点,大学生群居的地方只要出现1例传染性肺结核就极易引起爆发性流行。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卢冰贤;
    2011, 25(3): 209-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清淀粉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淀粉酶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淀粉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例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与24例无呼吸衰竭患者血清淀粉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淀粉酶测定能客观反映肺心病病情,可以成为判定慢性肺心病病情轻重的一项指标。
  • 临床医学
    刘秀娟;
    2011, 25(3): 210-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8~10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前者在用丙泊酚行无痛人工流产前2 d米非司酮50 mg口服1次;后者不用米非司酮。观察2组镇痛效果及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丙泊酚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1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充分软化率高,术中用药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丙泊酚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卢程;
    2011, 25(3): 211-21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高校医院主要为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具有服务对象相对稳定,患者文化素质较高等特点,"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广大师生员工"是学校医院的服务宗旨,医院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是体现医疗服务质量的一部分。现通过几例不合理用药点评谈谈高校医院药师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时的一些体会。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潘文;韦莹;
    2011, 25(3): 212-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青年学生人群的咳嗽状况及病因。方法对大学社区2 588名学生进行体检,同时进行统一的问诊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青年学生人群咳嗽的发生率为8.07%,急、慢性咳嗽的发生率分别为5.06%、2.24%;急性咳嗽的病因中以普通感冒多见,占43.40%,慢性咳嗽的病因中以感冒后咳嗽为多见,占46.55%,其次是鼻后滴漏综合症占37.93%。结论普通感冒是青年学生急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感冒后咳嗽、鼻后滴漏综合症是青年学生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
  • 临床医学
    韩芳;范明芝;
    2011, 25(3): 214-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小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不足,体内能量储备远低于成人,故在严重烧伤后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临床上又常将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列于休克复苏、抗感染、创面处理之后,由此可引起各种并发症。根据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通过的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2006年1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患儿85名,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罗秀凤;杨燕琳;
    2011, 25(3): 215-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是我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病毒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我国HB-sAg阳性患者中35%~50%源于母婴传播。本研究运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的方法,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现将效果分析如下。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余娟;
    2011, 25(3): 216-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和樟脑苯酚作为根管消毒药物的疗效。方法 168颗慢性牙髓炎或慢性根尖炎的患牙做常规根管处理后,随机分2组:试验组84颗,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封药;对照组84颗,用樟脑苯酚棉捻消毒根管,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封药7 d根管充填率70.24%,高于对照组(54.76%)。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较樟脑苯酚在根管消毒方面更为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见,适合临床推广。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池景泉;刘新霞;
    2011, 25(3): 217-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准确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规律和水平,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相应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体质健康监测站,对在校学生按城、乡、男、女4类,每岁1组,共20个组,每类每个年龄组110人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实际抽样总数为2 086人。结果华南师范大学1 910名学生的平均收缩压是119.16 mmHg,平均舒张压是74.94 mmHg,平均脉搏是83.82次/min,均在正常范围内。大学生平均身高男生为169.24 cm,女生为158.18 cm;大学生平均体质量男生为56.47 kg,女生为48.02 kg。华南师范大学正常体质量的学生占总检测人数的57.96%,有36.29%的学生体质量过低,3.88%的学生处于肥胖前期,1.78%的学生为Ⅰ度肥胖,0.11%的学生为Ⅱ度肥胖。女生体质量过低占总检测人数的22.36%,明显比体质量过低的男生比例(14.04%)高;处于肥胖前期和肥胖期的男女生比例差别不大。另外,大学生体质量城乡差别也不明显。结论本校学生部分出现体质量过低现象,应该教导学生加强饮食营养,争取保持正常体质量,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极少学生体质量超过正常值,应该教导这部分学生减少摄入量,增加运动量,以消耗多余的脂肪,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生。另外,建议在广东高校应增加大学生出早操的制度,以确保整体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唐遇;向长江;黄晓岚;杨铁凡;
    2011, 25(3): 218-218,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高校门诊部医疗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深度访谈,编制医疗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并采用等距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校学生的意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学生对学校门诊部医疗服务不太满意,其中医疗服务有效性对学生满意度影响最大、响应性次之;最难解决的医疗服务收费和医疗设备条件却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结论为了改变门诊部医疗服务工作的被动局面,必须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从制度上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王艳彩;郭维;
    2011, 25(3): 219-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了解全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医技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0名受检者中共发现各类疾病和指标异常161例,占53.67%,无任何异常症状和体征者共139人,占46.33%。不同年龄组中以高血脂的检出率最高(26.33%),其次为脂肪肝(14.67%)。结论全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 健康管理
    杨瑞卿;刘小舟;曾健铭;胡煌辉;陈祥华;宋玲玲;
    2011, 25(3): 221-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师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学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某高校350名教师(部分教师)中检出的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主要慢性病检出率:颈椎病24.3%、高血压9.4%、高血脂8.9%、脂肪肝5.7%、冠心病4.6%、糖尿病0.6%。结论某高校教师中主要慢性病检出颈椎病最突出,应加强对颈椎病的防治工作。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刘鹏;张颖;
    2011, 25(3): 222-22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2010年1月15日至3月21日,沈阳市某中学发生1起流行性腮腺炎疑似病例爆发。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小学保健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现将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张洁;丁亚萍;
    2011, 25(3): 223-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月经现状,为开展高校女性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浙江农林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月经初潮年龄在12~16岁的占86.5%,痛经者占75%,月经认知度较低,经期伴随症状发生率较高,学生最常采取的缓解方式为喝红糖姜茶和敷热水袋,而服用过中药或中成药者占20.38%,西药则占15.88%,女大学生非健康促进行为诱发痛经。结论针对女大学生的月经现状,学校应加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健康管理
    张香兰;王广岚;
    2011, 25(3): 225-225,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为了解铁路已婚女工妇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给妇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本文作者将2008年5—12月妇科病普查的结果作了统计分析。1资料和方法1.1资料2008年5月至12月,我体检中心对铁路女工3 844人进行健康体检,其中未婚84人,已婚女工3 760人进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许志力;
    2011, 25(3): 226-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结合护理管理的实践经验,从人员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实施。结果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病房管理及人力物力管理中,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充分利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效应的重要途径。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专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专栏
    李兴英;魏先艳;
    2011, 25(3): 228-228,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模式的改变,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营养过剩性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为全面了解枣庄市第八中学教职工的身体状况,于2009年8月对该校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谢建安;张贞霞;马晓玲;晁阳;
    2011, 25(3): 229-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某院校门急诊医生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检查2010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9 360张,发现门急诊用药存在的安全问题。结果 417例为不合理处方,不合格率为4.5%,其中不规范处方175例(42%),用药不适宜处方242例(58%),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单人值班未执行双签名、用法用量不适宜和适应证不适宜。结论该门诊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处方,药师应深入临床,为医师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加强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药物和评审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杨小华;
    2011, 25(3): 231-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5 S管理起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5 S指的是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TSU(清洁)、SHITSUKE(素养)这5个单词,因5个单词前面发音都是"S",故统称为"5 S"。换药室是外科清创、包扎、换药及拆线等治疗护理的场所。换药
  • 经验交流
    宋志英;
    2011, 25(3): 23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心理咨询引入我国之后,其形式不断得到发展,常见的有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和团体咨询等传统形式,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上会议等形式的出现,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咨询方式——网络心理咨询。目前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定义不一。美国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协会(NBCC,2001)把网络心理咨询(Internet counsel-
  • 经验交流
    程大宏;
    2011, 25(3): 235-235,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近20年来,现代临床医学实践和研究的新模式——循证医学,对包括高血压研究领域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理论和临床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高血压的定义和水平分级上,老一辈基层医生还可以回忆起,自1959年在西安召开"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首次颁布高血压诊断标准,到2009年基层版《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发布,至少有3次大的修订。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基层一直沿
  • 经验交流
    高静;
    2011, 25(3): 236-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规范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方法按照疾病的特点实施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路径。结果提高了护理健康教育的主流性、针对性,规范了各个病种的护理健康教育计划以及健康教育的实施和记录方法,使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并减少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时间。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主流性、规范性和护理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经验交流
    陈艳华;
    2011, 25(3): 238-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病人长期面临着疾病的折磨,加上经济压力巨大、家庭角色的转变、社会价值的降低等原因,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悲观,失望、脾气暴躁,对生活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疗,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针对这些问题,予以相应护理对策。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焦玉娟;范文静;曹婧媛;覃岳香;杨吉成;缪竞诚;盛伟华;
    2011, 25(3): 239-2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ING4基因(简称Ad-ING4)体外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携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空载体Ad(简称Ad-GFP)及Ad-ING4分别感染PC-3细胞,RT-PCR检测ING4基因的转录;荧光显微镜观察Ad-ING4对PC-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d-ING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 33258核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核形态学变化。结果 RT-PCR显示Ad-ING4能在PC-3细胞内转录;MTT结果提示Ad-ING4感染72 h和96 h后对细胞生长抑制率达39.29%和50.00%;FCM检测Ad-ING4感染细胞72 h后凋亡率为76.19%;核荧光染色结果进一步证明Ad-ING4对PC-3细胞可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核形态学改变。结论 Ad-ING4能够明显抑制PC-3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