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10, 24(4): 238-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秦丹丹;张红梅;蔡静平;
    2010, 24(4): 241-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高校入校新生结核病患病情况,使结核患者能进行早期规范治疗,减少结核菌在学生中的传播,并讨论学校采取适当预防结核病流行的措施。方法以该校1981名入学新生作为受检对象,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试验,检出强阳性者,对其进行胸透,胸部异常者进一步检查后确诊。结果在被检的大学生PPD试验中,阳性率为10.50%;强阳性率为3.38%。男生阳性率为10.69%,女生阳性率为1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而女生强阳性率高于男生(χ2=4.58,P<0.05)。乙肝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为6.80%,强阳性率为1.94%;非乙肝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为10.70%,强阳性率为3.46%。结论大学生是结核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应从新生入校时就加以控制,学校要做好早发现、早控制、加强体检、健康教育等工作。
  • 疾病控制
    隋英杰;王景刚;赵磊;汤美霞;韩玲;
    2010, 24(4): 243-243,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谢景慧;
    2010, 24(4): 24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胡小兵;刘娜;
    2010, 24(4): 246-246,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霍斌;高岚;邱柏红;
    2010, 24(4): 247-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926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采用SDS自评量表,被试者抑郁检出率为24.30%;采用EPQ个性问卷,初中男生较全国男性分低,高中男生较全国男性N分低,高中女生较全国女性E分高,EPQ与SDS得分间存在相关关系。学习成绩与SDS得分间呈负相关。结论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 精神卫生
    曹亢;宣宾;王玲玲;
    2010, 24(4): 249-250,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情绪影响时间知觉的性别差异。方法让38名大学生志愿者完成时间等分任务。结果在低唤醒图片,800 ms时距条件下,男性较女性高估时间;相对于低唤醒图片及中性图片,男性与女性均高估高唤醒图片的持续时间,但没有发现男性或女性被试估计低唤醒图片与中性图片持续时间的差异。结论性别因素影响情绪在时间知觉上的作用;情绪唤醒主要通过唤醒机制影响时间知觉。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许小玲;方慈爱;
    2010, 24(4): 251-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早期防护对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危险因素的作用,并给予相应预防及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医院2001~2004年早期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得到的危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2005~2008年采用预防护理措施后脑出血早期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与2001~2004年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后早期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取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王继玉;
    2010, 24(4): 254-256,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文理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P<0.05),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5),大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338,P<0.01),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1,P<0.01);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326,P<0.01)。自尊对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均呈显著相关。自尊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李晶;李景辉;李延龙;詹杰;夏楠;马丽杰;任刚;
    2010, 24(4): 257-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目前营养知识水平及饮食习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398名医学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习惯调查。结果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除了对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来源食品回答正确率较高外,对其余营养素铁、钙、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来源食品了解甚少。多数学生饮食习惯不合理,处于中下等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饮食不规律,男生海藻类食品、水果和奶摄入量少,盐较重;女生普遍不考虑食物构成,不能合理选择食物,蛋、鱼、肉、奶等动物性食品摄入频率少、海藻类食品摄入少。多数同学对营养与疾病关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大部分同学无运动习惯。结论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意识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俞婷婷;
    2010, 24(4): 260-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湖州市中学生自我表露状况,为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对浙江省湖州市53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自我表露的学校经历、亲密友谊维度评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表露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学校经历、观点态度、身体发育维度评分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表露的兴趣爱好、学校经历、观点态度、亲子关系、亲密友谊维度评分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标人为最要好的同性朋友性别和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标人为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学生自我表露状况一般,需对不同性别、年级、生源中学生自我表露进行分别引导。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裴贤淑;张冬青;袁艳;
    2010, 24(4): 262-262,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林修全;黄子杰;
    2010, 24(4): 263-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选定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条目8最优处理方法。方法对679名大学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条目8以明确否定语气表述的自尊量表的测试,并对修订后的自尊量表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探索性因子等分析。结果条目8删除或者以明确否定语气表述处理后,自尊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52、0.849,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2种方法处理后,自尊量表均抽取了2个因子,其在各自量表中所能解释的方差变异分别为0.588、0.557。二种方法处理后,自尊量表的得分与SAS相关系数分别为-0.389、-0.393,与SD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4、-0.58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统计分析结果以及量表设计者的理论假设,将条目8以明确的否定语气进行中文表述处理较合适。
  • 精神卫生
    王丹;胡芳;邓遥;
    2010, 24(4): 266-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理保健操对初中生考试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考试焦虑自陈量表,对江西省余干县某中学132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实验班与控制班训练后的考试焦虑和译码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心理保健操对译码的调控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考试焦虑的调控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保健操能有效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恢复认知加工水平。
  • 精神卫生
    潘友兰;
    2010, 24(4): 268-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中学毕业班学生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针对2所中学在校191名毕业班学生进行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34.6%的中学毕业班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59.7%)、入睡时间(58.6%)、主观睡眠质量占31.4%、睡眠障碍占15.2%4个成分上。初三、高三学生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毕业班学生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性正相关,但在睡眠效率与睡眠时间二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无显著相关。结论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质量不尽人意,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各个部门及学生自身应高度关注。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彭学宏;陈暖;赵小建;
    2010, 24(4): 271-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NO在肺挫伤后动态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通过酶法检测56例肺挫伤、30例肋骨骨折患者、30例正常人血清NO。结果多数肺挫伤患者血清中NO水平在伤后1 d明显升高,3 d后回落,7 d后逐渐恢复正常,肺挫伤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肋骨骨折患者及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挫伤后血清NO水平升高,NO在肺挫伤后继发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临床医学
    柳蕊;
    2010, 24(4): 273-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章琴;
    2010, 24(4): 274-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洪光;
    2010, 24(4): 275-275,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高频电离子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雀斑患者在局部冷冻麻醉下采用高频电离子球形电极对皮损进行碳化治疗,术后配合应用防晒乳及美白凝胶。结果30例中痊愈27例,显效2例,好转1例。2例术后出现轻度素沉着,无1例出现疤痕,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结论离频电离子治疗雀斑配合防晒乳及美白凝胶的应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戴月;袁宝君;
    2010, 24(4): 276-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的饮酒状况以及饮酒行为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8年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江苏省南京、徐州、苏州、扬州、盐城5市60所初中、60所高中、30所职业中学、10所大学共160所学校的33 427名在校生进行调查,以是否喝过1杯酒、第1次饮酒的年龄及过去30 d内饮酒的天数来描述学生饮酒行为。结果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59.2%,第1次饮酒年龄为8~15岁的比例最高,为29.6%,住校学生喝过1杯酒率为62.7%,经济状好好的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60.0%,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60.7%。结论加强对饮酒行为的早期预防教育和干预刻不容缓。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王畔领;
    2010, 24(4): 278-279,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幼儿师范女生体质健康变化规律。方法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三方面分别对高等幼师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全国相应年龄段对应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分析了幼师女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结论科学地指导高等幼儿师范学生进行健康锻炼,有的放矢的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吴国英;陈步红;张海云;
    2010, 24(4): 280-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工妇科病的发病情况,为做好妇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对778名女教工进行妇科病普查,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女常见病检出率为71.59%(557/778),各种病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疾病54.24%(422/778)、慢性宫颈炎8.62%(67/778)、阴道炎4.50%(35/778)、子宫肌瘤2.83(22/778)。结论了解常见妇科病发病情况,进行及时诊治及预防,从而降低妇科病的患病率,提高女教工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程宇;孙要武;衣英欣;李海燕;
    2010, 24(4): 282-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况,为开展其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调查员在班主任的配合下,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由学生的抚养人填写调查问卷。结果91.0%的学生总是/经常吃早餐,44.0%的学生总是/经常吃零食,8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边看电视边吃食物的现象,46.3%的小学生、49.0%的中学生有特别不喜欢或从来不吃的食物。结论齐齐哈尔市初中学生偶尔/从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城市中学生;中小学生吃零食的比例均分别低于4城市;中小学生特别不喜欢或从来不吃的食物比例均低于4城市,还需要进一步对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作进一步的指导。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许钧;郭珏华;耿雪荞;
    2010, 24(4): 284-284,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刘小方;崔宁;陈梅男;汪萃萃;陈道俊;
    2010, 24(4): 285-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学校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宿州泗县3所中学547名学生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态度、行为的认知水平调查。结果学生传染病相关KAP得分总体一般,知识、态度、行为合格率分别为20.38%,34.48%,28.75%;优良率分别为2.48%,6.67%,27.05%;不合格率分别为77.14%,58.86%,44.38%;学生传染病相关KAP得分初、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与城镇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学生在传染病相关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良好行为形成率不完全一致,且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学生传染病相关KAP得分水平一般,需要加强相关卫生知识干预。
  • 健康教育
    张成学;伊艳敏;李新华;
    2010, 24(4): 288-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资料提供科学有力的根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当地户籍和居住6个月以上居民1 0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1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5.5%;20~4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3.8%;50~6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7%,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0.6%。结论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 健康教育
    陈培培;娄培安;余加席;张雷;张宁;林敬德;
    2010, 24(4): 290-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徐州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吸烟现状及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探讨控烟策略。方法于2009年6月,采用《2009年度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烟草流行监测工作试点方案》设计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调查表》对抽取的520名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徐州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吸烟率、现在吸烟率依次为20.62%、16.34%,男性吸烟率(50.48%)、现在吸烟率(40.38%)均高于女性吸烟率(0.33%)、现在吸烟率(0.00%)(χ2吸烟率=190.28,χ2现在吸烟率=147.72,P均<0.01)。行政管理人员吸烟率(28.72%)、现在吸烟率(24.47%)与后勤人员吸烟率(29.41%)、现在吸烟率(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徐州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吸烟率、现在吸烟率较高,烟草及其相关疾病知识较为匮乏,单位的禁烟规定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今后应加大单位禁烟规定的执行力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烟草相关知识、专业戒烟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戒烟率、戒烟成功率,从而降低现在吸烟率,为社会人群提供良好的示范。
  • 健康教育
    张世伟;凤玉英;
    2010, 24(4): 293-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闵行区颛桥镇居民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了解精神卫生健康促进效果,为下阶段精神卫生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样调查3个居委会2 550名居民。结果精神卫生知识基本知晓率为43.55%;部份知晓率为44.66%。知晓率与职业、教育、年龄、居住时间相关。结论本镇居民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比较高,但个别项目知晓情况较差,仍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
  • 健康教育
    张成学;李新华;伊艳敏;
    2010, 24(4): 295-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掌握不同人群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方式和希望取得健康知识的方式,以便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科学、更有力的证据,组织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当地户籍和居住6个月以上居民1 0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9%的居民是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传播方式获得健康知识。通过散发宣传单、折页等个体传播方式获得健康知识最少,平均占40.4%。98.1%的居民希望通过大众媒体获得健康知识,而仅有43.6%的居民希望通过宣传单、折页等个体传播方式获得健康知识。结论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和横幅、墙字、壁画、展板等公共载体是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而散发宣传单、折页等宣传形式所获得健康知识的比例很低,不应大力推崇。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李建;朱琳;纽慧;
    2010, 24(4): 297-297,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2006~2008学年铜山县学生因病休学情况调查,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为针对性地做好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全县中小学提供的2006~2008学年学生休学登记表,按照小学、中学两个学段对各种疾病发病情况和致病可能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中小学生253 571人,因病休学275人,休学率为1.08‰,小学生、中学生因病休学率分别为0.64‰和1.21‰,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休学原因居前2位的是小学为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初中是精神疾病、意外伤害。结论应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常规卫生保健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整体健康水平,保证其学习、生活质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廷建;
    2010, 24(4): 298-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杨意;
    2010, 24(4): 300-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邹玉琴;
    2010, 24(4): 301-301,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医学教育
  • 医学教育
    李天娇;于淼;高修卫;
    2010, 24(4): 302-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PBL教学是否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促进作用,为PBL教学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取某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大三临床专业学生1 258人,以自编信效度较高的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卷为调查工具。结果PBL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问题意识、问题定义和表征、监控3个方面优于传统教学学生,并且PBL教学的问卷总分优于传统教学。人口学特征对PBL教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PBL教学应加强对医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发展更好的评估方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肖桂香;
    2010, 24(4): 305-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邱晓蔚;郝晓英;黄英;罗月华;
    2010, 24(4): 306-306,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医学教育
  • 医学教育
    周菊芝;陈芙蓉;
    2010, 24(4): 307-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兼职护理教师的培训需求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随机抽取本院受聘兼职教师65名对其培训需求内容及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兼职教师具有较高的培训需求,较多被兼职教师采纳的培训方法为读书报告、实例讨论、观摩教学、合作教学、参与或进行教育科研等形式,普遍认为影响参加培训的原因包括缺少相关的培训,医院和或学校不重视,没有时间、培训经费不足等。结论应严格兼职教师聘用准入机制,拓展聘用范围;重视兼职教师的培养、切实纳入本校师资培养建设范畴;加强培训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培养方式多样化。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姜银兴;马学伶;
    2010, 24(4): 310-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朱萌纾;董选时;何晓菁;
    2010, 24(4): 312-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读者作者编者
  • 读者作者编者
    2010, 24(4): 314-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邹玉琴;
    2010, 24(4): 315-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杨玉苹;白光辉;
    2010, 24(4): 316-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和讲座
    辛莘;何成森;
    2010, 24(4): 318-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