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专栏
王若琳, 张奕, 黎晓蕾, 罗月梅, 邓鹭, 尹子光, 杨俊芬, 汤佳, 吴琼, 何静丽, 孔凡国, 任彪, 罗春燕, 冯录召, 吴双胜, 马军, 董彦会
目的 调查中国15个城市学校健康管理人员的校园流感防控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升校园流感防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4年7—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调研城市及学校进行抽样,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所选学校的健康管理人员(包括校长/副校长、校医、班主任等)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流感防控的基础知识、态度和行为知信行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群体知信行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回收有效问卷2 892份。学校健康管理人员总体知信行水平较高(知识合格率93.91%、态度88.62%、行为84.85%),但区域与岗位差异显著。学历为大专及本科学校的健康管理人员(OR=2.83,95%CI=1.71~4.68,P<0.001)的知识水平更高;而西南地区(OR=0.51,95%CI=0.34~0.78,P=0.002)、西北地区(OR=0.47,95%CI=0.23~0.98,P=0.043)、其他岗位教师(OR=0.53,95%CI=0.36~0.79,P=0.002)的知识水平较低。学历为大专/本科的学校健康管理人员(OR=1.75,95%CI=1.15~2.67,P=0.009)是态度合格率的正向影响因素,而西南地区(OR=0.64,95%CI=0.47~0.87,P=0.005)则为负向影响因素。华北(OR=6.59,95%CI=3.29~13.20,P<0.001)和西北地区(OR=3.28,95%CI=1.49~7.21,P=0.003)行为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女性(OR=0.65,95%CI=0.47~0.89,P=0.008)、初级职称者(OR=0.73,95%CI=0.54~0.98,P=0.038)和中级职称者(OR=0.65,95%CI=0.47~0.90,P=0.009)行为合格率较低。90.92%的学校因“卫生部门对接”开展培训,80.54%因“教育部门政策部署”开展培训。结论 学校健康管理人员流感防控知信行整体水平较高,但区域资源不均、岗位及学历差异显著。部门对接机制和政策部署是开展相关培训的主要原因。需加强跨部门协作、区域资源均衡配置、岗位适配的精准培训,并将防控成效纳入激励机制,推动校园流感防控向“主动防控”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