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苏建宏,林彩霞,杨业洲,吴达成,黎健萍,廖雅芬
    2024, 38(5): -2--3,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肇庆市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现状,为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随机抽取肇庆市8个县(市、区)的46所学校,按学段及地区分层、整群抽取17 689名小学到高中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脊柱弯曲筛查,采用EpiData 3.0软件构建数据库,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不同学段的脊柱弯曲异常变化趋势用趋势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2年肇庆市6~18岁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为7.72 %,其中脊柱侧弯为7.67%,脊柱前后凸为0.05%。小学、初中、高中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60%、9.68%、12.67%,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升高(χ2趋势=280.16,P<0.001)。男生和女生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20%、1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11,P<0.001) 。城区和郊县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12%、7.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 P=0.091)。结论 肇庆市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率检出较高,且高中>初中>小学,女性高于男性,以侧弯检出为主,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张红,田芬,蔡春连,任永丰
    2024, 38(5): 321-325,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高度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高度近视的风险模型,为大学生视力健康分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方法,于2022年9月对本校大一新生进行视力筛查、视力健康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度近视的影响因素,运用R语言rms程序进行计算,建立人群高度近视Nomogram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结果 1 776名调查对象中近视检出率为84.45%,其中高度近视占46.8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白天户外活动时间≥1.5 h(OR=0.197,95%CI:0.138~0.281)、每天总是坚持做眼保健操(OR=0.225,95%CI:0.152~0.332)是高度近视的保护因素(P<0.01);女性(OR=3.097,95%CI:2.378~4.033)、每天课后读写时间≥3.0h(OR=2.524,95%CI:1.477~4.311)、每天玩手机时间≥3.0h(OR=7.080,95%CI:4.434~11.305)、生源地是城镇(OR=3.062,95%CI:2.349~3.990)是高度近视的危险因素(P<0.01)。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分析:AUC值为0.992(95%CI:0.988~0.996)。结论 该校新生高度近视发病率高,模型预测准确度和区分度较高,可量化高度近视的发生风险。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张雪,杨岩岩,胡艳
    2024, 38(5): 326-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6 —2022年信阳市学生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传染病监测系统”和“结核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2016 —2022年信阳市学生肺结核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 —2022年信阳市共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1 2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63/10万,不同年份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83.965,P<0.01);男女性别发病人数比为1.80:1;16岁及以上年龄段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均排在前两位;每年3 —4月为报告高峰,9 —10月为报告次高峰;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县区是光山县。结论 学生仍然是信阳市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提示今后应重点加强新生入学体检、患者主动发现、高中生和大学生健康管理等工作,降低学生结核病发病率。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黄若酩,李红,徐幽琼
    2024, 38(5): 330-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福州市城乡居民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个县区1 686名60岁及以上的居民通过问卷、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形式收集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膳食摄入情况及血清学信息。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慢性病患者HUA患病率,通过因子分析获得膳食模型,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 686名调查对象中共有579名HUA患者,HUA患病率为34.3%,其中,男性为32.9%,女性为35.6%。不同年龄以及是否患有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居民HUA患病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因子分析获得4个膳食模型即饮料零食类膳食模式、均衡膳食模式、谷蔬菜膳食模式、酒类畜禽水产膳食模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衡膳食模式为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Q3:Q1 OR=0.743,95%CI :0.559~0.998,P=0.041),酒类畜禽水产膳食模式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Q4:Q1 OR=1.577,95%CI :1.184~2.101,P=0.0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酒类畜禽水产膳食模式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均衡膳食模式为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福州市老年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建议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脂,均衡膳食、保持健康体质,控制饮酒,减少红肉、海产类食品的摄入。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陈尹
    2024, 38(5): 335-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高校2018级入学新生健康状况,为做好学生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2018级4 432名新生实施体检,并对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体检中发现的病种、患病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参检的4 432名新生中,检出指标异常者979人,异常率为22.09%。男、女生低血压检出率分别为2.26%、14.35%;男、女生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6.94%、0.77%;男、女生肝损害检出率分别为3.85%、1.13%;男、女生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0.75%、0.32%;男、女生气胸检出率分别为0.60%、0.00%;上述5项指标男生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女生脊椎侧凸检出率分别为0.23%、0.58%;男、女生四肢关节外伤检出率分别为0.68%、0.35%;男、女生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分别为0.23%、0.19%;上述3项指标男生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校新生常见病检出率较高,其中男生高血压、肝损害、心律失常、气胸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低血压检出率高于男生,不同性别脊椎侧凸、四肢关节外伤、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相近,针对此现状,学校需要重点开展多种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并采取干预措施,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改善其健康状况。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徐婷珊,林锦峰,何海琳,施丽婷,李静怡,刘祥铨
    2024, 38(5): 338-341,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福建省在校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的知信行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健康管理和癌症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福建高校1 75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学生HPV及其疫苗知晓率、接种意愿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 调查对象对HPV及其疫苗的总知晓率为62.24%,接种意愿率为95.44%,女大学生接种率为19.78%。不同性别、专业及知晓率的学生接种意愿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生活费、性行为经历的学生接种意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生相较于男生(OR=0.085,95%CI=0.047~0.155)、了解男生也会感染HPV的同学(OR=6.524,95%CI=3.934~10.818)及身边有人接种过HPV疫苗的同学(OR=1.952,95%CI=1.184~3.218)更愿意接种疫苗。结论 大学生对HPV及疫苗知识的知晓率和疫苗接种意愿较高,但接种率偏低。建议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加强财政支持、完善疫苗产业链等,以进一步提高HPV疫苗的接种率。 
  • 医学教育
  • 医学教育
    殷德辉,陈颜夙
    2024, 38(5): 342-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江苏省某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效果,了解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完善预防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访问某高校本科生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法,选取某高校2016级预防医学普通班49人和定向班69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校培养方案总体情况、培养成效、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以及学习成绩。结果 2016级定向生中,对预防医学培养目标不清晰的占比为18.84%,普通生为14.29%;更多定向班学生未制订职业规划(27.54% vs 18.37%)和个人学习规划(28.99% vs 16.33%)。除大三外,定向班其余年级必修课程平均成绩均显著低于普通班(P<0.05)。结论 预防医学农村订单定向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不足的问题。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同时关注学生的学风建设和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曦,李东,魏晓梅,何佳燕,叶艳萍,张红强,吴丽清
    2024, 38(5): 345-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对献血者初筛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 —2021年玉溪市献血者血液检测数据和2011—2021年玉溪市法定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报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016 —2021年献血人群身份证为玉溪市的献血人次占75.29%,身份证登记为云南省的献血人次占94.95%;与2011 —2021年玉溪市法定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报告资料进行比对,筛出献血前患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37例,重复献血率达72.97%。献血人群传染病发病率为44.91/10万,占玉溪市法定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报告发病率的62.14%。结论 保障血液安全除高水平检验技术方法外,加强宣传教育,采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献血者是否曾经患过血液传染病,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避免消耗大量采供血机构的资源,确保采供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应用价值显著。 
  • 疾病控制
    黄小琴,熊永香,杨兴锦,龙英
    2024, 38(5): 348-3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黔东南州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该人群制订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黔东南州2007—2022 年上报的15~24 岁学生HIV/AIDS病例,分析其传播途径、发现途径等;下载2021—2022年黔东南州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分析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危险行为特征。结果 2007—2022 年黔东南州累计报告15~24 岁HIV/AIDS病例142例,报告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男性为主(占93.66%),以同性传播为主(占62.68%)。哨点监测显示:2021、2022年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9.63%、99.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 >0.05);2021、2022年青年学生有过性行为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5.13%、30.13 % ,首次性行为最小年龄为15岁;最近1次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同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5.56 %、17.82 %、0.38 %、0.38%;从未做过HIV检测的青年学生占调查对象的90.13%。结论 男男同性性接触是黔东南州青年学生感染HIV/AIDS的主要途径。青年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存在感染、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费俊彦,赵思宇,赵婧宇,孙妍珺,吕逸丽,万宇辉,王伟
    2024, 38(5): 352-355,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童年期虐待与高校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关联,为制订防控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10 —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苏州某高校大一、大二6 366名在校大学生,使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量表”评价童年期虐待,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对自杀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检出率分别为8.4%、1.4%。其中,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率分别为21.8%、3.7%,而无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率分别为4.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19、69.980,P均<0.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影响,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童年期虐待是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OR=5.790,95%CI :4.800~6.963;OR=4.611,95%CI : 3.012~7.061;P均<0.001)。结论 童年期虐待是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童年期虐待有利于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防控。 
  • 精神卫生
    李飞,赵文娟,屈丽芹,李蔓莎,刘丁瑜,李志华,朱博,赵科颖,沈凌
    2024, 38(5): 356-359,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缓解期间边疆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突发公共事件后学生情绪疏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3— 6月,采用分层随机比例抽样调查云南省某医学院校4 22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使用问卷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缓解期边疆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和睡眠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运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在校医学生抑郁评分为(37.29±5.45)分,低于中国常模[(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07,P<0.001);睡眠质量评分为[(5.04±2.92)分],低于中国常模[(5.26±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6,P<0.001);焦虑评分为[(43.77±5.43)分],高于中国常模[(29.78±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73,P<0.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中睡眠状况异常者(OR=0.350,95%CI :0.311~0.392),性别中男生(OR=0.678,95%CI :0.564~0.814)更容易出现焦虑(P均<0.001)。结论 突发公共事件缓解期边疆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为主,其中医学生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睡眠状况,男生在这一时期更容易出现焦虑。此外,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明显,需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韧性。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南慧,周莹莹
    2024, 38(5): 360-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发肺不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肺不张患儿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43例(3例未签字同意)患儿接受常规方案的治疗,观察组44例(2例未签字同意)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治疗后,记录2组咳嗽咳痰与气促气短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P=0.021);观察组咳嗽咳痰与气促气短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56±1.33)d、(6.25±0.75)d、(18.16±3.15)d,对照组分别为(12.34±1.89)d、(9.04±1.45)d、(24.15±3.4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08、11.310、8.447,P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8水平分别为(17.26±3.47)ng/L、(3.46±0.87)ng/L、(5.98±0.85)ng/L,对照组分别为(23.55±3.91)ng/L、(5.78±1.21)ng/L、(9.12±1.1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41、10.286、14.669,P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Cdyn为(35.74±6.14)mL/cmH2O,对照组为(29.66±5.32)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1,P<0.001),观察组Raw为(9.64±1.91)cmH2O/(L·s),对照组为(12.45±2.47)cmH2O/(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4,P<0.001)。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并发肺不张患儿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缓解炎症反应并改善肺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临床医学
    姜晓燕,金鑫,王楠楠
    2024, 38(5): 364-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颜面部烧伤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7例)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2组均干预8周。对比分析2组负面情绪、社交回避及苦恼、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评分,C-PTGI量表中人际关系评分、新的可能性评分、个人力量评分、精神变化评分、对生活的欣赏评分及C-PTGI总评分,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PE)评分、生理职能(RP)评分、躯体功能(BP)评分、一般健康状况(GH)评分、精力(VT)评分、社会功能(SF)评分、情感职能(RE)评分、精神健康(MH)评分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28、5.172、5.710、5.700、12.169、7.617、12.248、6.513、8.233、11.269、6.757、7.896、8.494、12.247、7.081、6.290、8.233,P均<0.001)。结论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缓解颜面部烧伤患者负面情绪,减轻其对社交的回避与苦恼,改善创伤后成长水平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临床医学
    时磊,杨好远
    2024, 38(5): 369-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CAM-1)、血清钙卫蛋白A4(S100A4)及脂代谢水平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良好组(71例未发生)和不良组(27例发生)。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清sCAM-1、S100A4及血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进行2组比较,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以上指标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 不良组血清sCAM-1、S100A4及TC、LDL-C、HDL-C水平分别为(329.38±33.86)μg/L、(99.15±11.22)pg/mL、(4.92±1.15)mmol/L、(2.62±0.48)mmol/L、(1.06±0.27)mmol/L,良好组分别为(303.70±36.64)μg/L、(86.23±8.76)pg/mL、(3.92±0.89)mmol/L、(2.36±0.52)mmol/L、(1.28±0.3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3、6.022、4.572、2.257、2.946,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AM-1、S100A4及TC、HDL-C、LDL-C水平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敏感度为96.30%,特异度为59.15%。结论 血清sCAM-1、S100A4及血脂变化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MACE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 临床医学
    张征
    2024, 38(5): 373-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心肌纤维化指标,分析心功能与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2022年本院收治的173例CHF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CHF患者分为NYHA Ⅲ级组、NYHA Ⅳ级组,比较2组的心功能与心肌纤维化指标,分析CHF患者心功能与心肌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YHA Ⅳ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42.63±5.47)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61.24±9.26)mm,高于NYHA Ⅲ级组的(37.55±4.55)mm、(50.72±8.6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3.18±3.41)%,低于NYHA Ⅲ级组的(39.18±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82、7.747、11.086,P均<0.001)。NYHA Ⅳ级组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为(18.74±4.13)ng/mL、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为(55.25±9.01)ng/mL、Ⅲ型前胶原(PCⅢ)为(121.76±14.45)μg/L,高于NYHA Ⅲ级组的(15.91±3.07)ng/mL、(47.82±7.50)ng/mL、(106.43±16.0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91、5.916、6.578,P均<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F患者LVESD、LVEDD与Galectin-3、sST2、PC Ⅲ呈正相关(r>0,P<0.001); LVEF与Galectin-3、sST2、PC Ⅲ呈负相关(r<0,P<0.001)。绘制ROC曲线发现,Galectin-3、sST2、PC Ⅲ评估CHF患者心功能的AUC分别为0.700、0.735、0.769。结论 心肌纤维化指标Galectin-3、sST2、PC Ⅲ与CHF患者心功能恶化有关,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心功能。 
  • 临床医学
    李政举,胥发鹏,周晖
    2024, 38(5): 377-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与左室肥厚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 —2021年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组(68例)和单纯高血压组(52例),检测血清sST2、Gal-3、MMP-9水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上述指标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效能。结果 合并左室肥厚组血清sST2[(46.89±5.23)ng/mL]、Gal-3[(7.12±1.72)ng/mL]、MMP-9[(319.26±52.36)ng/mL]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41.98±3.62)ng/mL、(5.28±1.03)ng/mL、(266.35±36.5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2、4.477、4.059,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sST2、Gal-3、MMP-9水平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独立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ST2、Gal-3及MMP-9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AUC均>0.70,且联合检查可提高特异度。当血清sST2、Gal-3与MMP-9的cut-off值分别取43.15、5.56、290.23 ng/mL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单个sST2、Gal-3、MMP-9检测时,68例合并左室肥厚组检出阳性48、53、50,52例单纯高血压组检出阳性25、31、28例;三者联合检测时,合并左室肥厚组、单纯高血压组检出阳性56、3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sST2、Gal-3、MMP-9水平明显增高与左室肥厚有良好相关性,早期监测有利于左室肥厚的预防和诊断。 
  • 临床医学
    赵启君,王永军,王舒颖,李万怡,王文媛,张涛
    2024, 38(5): 381-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打鼾儿童的临床及睡眠结构特点。方法 以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因打鼾就诊的28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打鼾组),选择同时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60名无打鼾儿童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学龄前期组及学龄期组,收集打鼾就诊儿童的临床资料及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结果 学龄前期打鼾组儿童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比例为88.9%,鼻炎/鼻窦炎比例为31.5%,相比于学龄期打鼾组的16.0%、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打鼾组儿童张口呼吸比例为75.3%,呼吸费力比例为35.7%,呼吸暂停比例为28.5%,夜尿比例为55.3%,相比于学龄前期对照组的43.3%、10.0%、10.0%及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期打鼾组儿童张口呼吸比例为80.0%,呼吸暂停比例为24.0%,注意力不集中比例为68.0%,相较于学龄期对照组的46.7%、6.7%及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打鼾组和学龄期打鼾组儿童非快动眼睡眠(NREM)1期比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睡眠效率(SE)、NREM3期比例及鼾声指数相较于学龄前期对照组和学龄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打鼾组儿童总睡眠时间(TST)、NREM1期比例相较于学龄期打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打鼾组儿童鼾声指数与AHI、ODI及NREM1期比例呈正相关,与NREM3期比例呈负相关(P均<0.05);学龄期打鼾组儿童鼾声指数与AHI、ODI及NREM1期比例呈正相关,与NREM3期比例、快动眼睡眠(REM)期比例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打鼾儿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不同。不同年龄段打鼾儿童均存在睡眠结构紊乱,且学龄期打鼾儿童睡眠结构紊乱程度高于学龄前期。打鼾程度可作为评价儿童睡眠障碍的重要指标。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刘晓燕,陈红艳
    2024, 38(5): 386-38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主要心理健康状况,深度剖析其原因并对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提出了应对措施。高校医院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措施中起核心作用,可以更好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提供思路。 
  • 综述与讲座
    李双
    2024, 38(5): 390-392,3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到来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传统的青春健康教育模式受到冲击。青春健康教育工作者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利用共享云资源,创新性地提出了“CASE”模式,协同“家校社”,利用多方资源、协同多个机制,为青少年建立一个共治共享的“教育生态圈”,提供全方面、多角度的青春期健康教育。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毛秦风,刘翠
    2024, 38(5): 393-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与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CSSD 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职的护理人员50名,采用问卷调查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并依此实施相应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质量。结果 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前3位分别为认知不足(88.00%)、工作量大(86.00%)及消毒液对皮肤的损伤(76.00%)。干预后护理人员手卫生概念、手卫生意义、手卫生重要性、七步洗手法评分分别为(90.89±5.71)分、(91.96±5.75)分、(92.93±4.65)分、(93.96±5.59)分,以及手卫生依从性为(94.98±5.01)%,均高于干预前的(82.79±5.63)分、(83.86±5.34)分、(85.17±4.75)分、(86.87±5.13)分、(89.82±5.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干预后护理人员洗手后手卫生检测菌落数为(3.06±0.78)CFU/cm2,低于干预前的(6.12±1.05)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CSSD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提升其手卫生质量。 
  • 经验交流
    刘玉勤,王留针,范荣娥,张辉,张昕欣
    2024, 38(5): 396-3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质量改进模式的集束化护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BPH患者7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入院的3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21年7月—2022年6月入院的3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基于质量改进模式的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42.15±2.76)分、抑郁评分(43.29±2.50)分,低于对照组的(46.39±2.48)分、(48.31±2.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51、8.233,P均<0.001)。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心理功能维度评分(75.24±5.18)分、躯体功能维度评分(78.46±5.59)分、社会功能维度评分(78.95±7.03)分、物质生活维度评分(77.54±5.26)分,高于对照组的(68.79±4.26)分、(70.71±5.20)分、(72.35±6.14)分、(71.96±4.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50、6.175、4.301、4.867,P均<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22)。结论 基于质量改进模式的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BPH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