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
李飞,赵文娟,屈丽芹,李蔓莎,刘丁瑜,李志华,朱博,赵科颖,沈凌
2024, 38(5): 356-359,376.
目的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缓解期间边疆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突发公共事件后学生情绪疏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3— 6月,采用分层随机比例抽样调查云南省某医学院校4 22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使用问卷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缓解期边疆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和睡眠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运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在校医学生抑郁评分为(37.29±5.45)分,低于中国常模[(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07,P<0.001);睡眠质量评分为[(5.04±2.92)分],低于中国常模[(5.26±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6,P<0.001);焦虑评分为[(43.77±5.43)分],高于中国常模[(29.78±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73,P<0.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中睡眠状况异常者(OR=0.350,95%CI :0.311~0.392),性别中男生(OR=0.678,95%CI :0.564~0.814)更容易出现焦虑(P均<0.001)。结论 突发公共事件缓解期边疆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为主,其中医学生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睡眠状况,男生在这一时期更容易出现焦虑。此外,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明显,需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