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祁晓玥,祁建飞,白桦,路成吉,周艳琳
    2023, 37(8): -2--3,639-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乡市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渠道及期待掌握的相关知识内容,为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3月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专家审核通过的问卷对新乡市医学类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χ2检验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新乡市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83.33%)较低。在不同性别比较中,只与一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χ2=6.339,P=0.042),男性间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可能增加感染 HIV 的风险(χ2=6.794,P=0.03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积极治疗可延长寿命(χ2=13.025,P=0.001),男生与女生的认知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不同,但对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均持接受态度。76.67%的学生最希望掌握艾滋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其次是掌握艾滋病传播与不传播的途径,占比75.96%。结论 新乡市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且存在男女生认知差异,应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对艾滋病本身及患者态度的转变。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唐欣欣,代珍,吴思芮,何浪,韩佳禹,余彬
    2023, 37(8): 561-564,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成都市低年级大学生对学校艾滋病防治社团性教育服务满意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高社团服务质量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成都11所高校大一、大二年级中抽取1 053名大学生,以其中过去一年中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社团性教育服务的9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高校青年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社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成都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社团性教育服务满意度得分为(9.68±2.96)分。年级为大学二年级(相比大学一年级,β=-0.711,95%CI=-1.196~-0.226,P=0.004),性取向为双性恋偏同性(相比异性恋,β=-1.770,95%CI=-3.236~-0.304,P=0.018)是学生对社团性教育服务满意度的危险因素;学习的性知识内容数量(β=0.287,95%CI=0.033~0.542,P=0.027)是学生对社团服务满意度的保护因素。结论 不同特征的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社团性教育满意度得分有差异,高校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性教育内容。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冀晓冲
    2023, 37(8): 565-567,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残障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应用新媒体平台获取健康知识的频率情况,为提升残障大学生健康素养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学院的1 218名残障大学生,对其健康素养水平及应用新媒体平台获取健康知识的频率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结果 残障大学生高健康素养者342人(28.1%),边际健康素养者640人(52.5%),低健康素养者236人(19.4%);性别、残障类别、家庭教育背景、年级以及选修健康教育课程方面不同的残障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健康素养者经常55.0%、有时应用新媒体平台获取健康知识33.0%的比例分别高于低健康素养者的51.3%、26.7%,而低健康素养者几乎无应用新媒体平台获取健康知识的比例(22.0%)明显高于高健康素养者(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该院残障大学生整体健康素养处于边际水平,高健康素养大学生较低健康素养大学生应用新媒体平台获取健康知识的频率更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残障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是值得探索的新途径。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李建行,王静,慕婷婷,梁艳哲,杨海霞
    2023, 37(8): 568-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甘肃省天水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与控制伤害相关行为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天水市4所初中、4所高中和2所职高,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整班调查,共计2 082名中学生接受有关伤害行为的影响因素专项调查。结果 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步行违规(34.6%)、家庭欺凌(28.5%)、打架行为(13.4%)、校园欺凌(2.1%)、非安全场所游泳(1.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住校(OR=1.514,P=0.002)、吸烟(OR=1.552,P=0.004)和饮酒(OR=1.926,P<0.001)是中学生步行违规的危险因素,相对于主城区来说,郊县(OR=0.574,P<0.001)是步行违规的保护因素;男生(OR=2.658,P=0.010)和郊县(OR=2.713,P=0.017)是非安全场所游泳行为的危险因素。男生(OR=2.747,P<0.001)、吸烟(OR=3.454,P<0.001)和饮酒(OR=1.723,P=0.001)是打架行为的危险因素,高中(OR=0.407,P<0.001)、职高(OR=0.238,P<0.001)是打架行为的保护因素;不住校(OR=1.562,P=0.008)、抑郁(OR=2.492,P<0.001)、吸烟(OR=1.752,P=0.001)和饮酒(OR=1.511,P=0.001)是家庭欺凌的危险因素,高中(OR=0.289,P<0.001)和职高(OR=0.317,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 中学生的伤害行为主要是步行违规、家庭欺凌,男生高于女生,初中是主要的防范学段,为避免发生伤害, 必须针对重点人群和学段采取干预措施,重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陈梓怡,周丹,许宇佳,钱星怡,高宁静,王通,李影
    2023, 37(8): 573-575,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线上教学条件下大学生眼相关调节参数情况,探讨密集线上教学对大学生眼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校内招募方式,随机抽取2022年4 — 6月徐州医科大学进行线上教学的在校生57名,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任一线上教学日,记录当日调查对象线上学习时长,根据当日线上教学的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短时长组、中时长组、长时长组。测量当日线上教学前后各组的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对线上学习时间与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进行一日线上学习后,每日线上学习长时长组傍晚调节幅度为(16.40±3.68)D,学习时间少于6 h的学生(短时长、中时长组)傍晚调节幅度为(20.67±7.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线上学习时间大于6 h者傍晚调节幅度较少于6 h者降低(P=0.032),短时长组和中时长组的清晨、傍晚调节幅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35、0.275),3组测试者清晨、傍晚眼调节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65、0.590)。结论 长时长密集线上教学使大学生眼调节幅度下降。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孙政,侯书莹,刘洋
    2023, 37(8): 576-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徐州市铜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流行特征,为制订本地老年人伤害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徐州市铜山区2012—2021年老年人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伤害的死亡率和构成比,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2—2021年徐州市铜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为123.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8.52/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χ2=207.060,P<0.001)。铜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前5位死亡原因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和溺水,死亡率分别为66.34/10万、36.45/10万、20.48/10万、9.78/10万和9.50/10万。随着年龄的增加,伤害死亡率也逐步升高。结论 伤害已严重威胁铜山区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死亡。 
  • 疾病控制
    覃常宇,李涛,唐德亮,徐成,杨全杰,陈怀艳,毛琦
    2023, 37(8): 579-581,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黔东南州某中学一起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原因,为科学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2—5月黔东南州某中学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发生原因等。结果 该起疫情共筛查学校师生2 293人,共报告学生肺结核13例,所有病例均集中于高一(3)班,该班级的罹患率达24.53%,病例分布呈班级和寝室聚集现象;指示病例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达64.15%,高于一般接触者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4,P<0.01);除指示病例为因症就诊外,其余病例为主动筛查发现,均无肺结核相关症状。结论 导致该起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未按要求开展晨午检,体检机构也未按照国家体检标准开展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欠缺,患病学生带病上课,班级空调的使用也加大了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 疾病控制
    李娣,巩方文,陈玉格
    2023, 37(8): 582-5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教育和卫生等部门联合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授权使用的2020学年连云港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健康监测系统中学生常见病体检数据,对不同学段、性别、地区视力不良、龋齿、体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连云港市2020学年710 407名中小学生中视力不良率为 68.13%,总龋患率为19.78%,超重率为17.81%,肥胖率为17.60 %,生长迟缓率为0.98%,轻度消瘦率为1.58%,中重度消瘦率为1.52%。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不良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长迟缓率为1.53%,小学为0.78%,高中为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肥胖率为20.49%,初中为14.96%,高中为1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视力不良率、恒龋患率、超重率随着学段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Z值分别为248.994、147.814、4.964,P均<0.05);而中重度消瘦、肥胖率则随着学段的增加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Z值分别为-18.064、-78.256,P均<0.05)。城区学生视力不良率、超重、肥胖率分别为68.56% 、18.92% 、20.44%,郊县的分别为58 .92%、16.93%、15.30%(P均<0.05),郊县总龋患率、生长迟缓率、轻度消瘦和中重度消瘦率分别为26.82%、1.16%、1.77%、1.68%,城区的分别为10.99%、0.76%、1.36%、1.33%(P均<0.05)。结论 连云港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应该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差异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 
  • 疾病控制
    李世华,王会永
    2023, 37(8): 585-587,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3—2022年鄢陵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进行分析,为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鄢陵县的布鲁氏菌病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22年鄢陵县报告布鲁氏菌病6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3/10万。春夏季为发病高峰,集中在3—8月。鄢陵县12个镇有11个镇有布病病例,累计发病数较多的镇为马栏镇(1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亦最高,为1.56/10万,最低的为只乐镇(0.16/10万)。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6,P<0.001),以>50~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3.22/10万,其次是>70岁年龄组为2.43/10万。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范围为0~747 d,中位数为12 d。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65.00%),男女性别比为2.75∶1,职业主要为农民(81.67%)。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范围为0~747 d,中位数为12 d。55.00%(33/60)的病例由外地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结论 2013年以来鄢陵县人间布病以男性、农民、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时间多集中在春夏季,有地区差异,需加强布病防治知识的宣教。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郝花,朱兵晓,王杰莹
    2023, 37(8): 588-5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以提升首发抑郁症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干预模式,并对该模式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首次确诊接受住院治疗的96例抑郁症出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本研究构建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不同干预方法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患者复发率的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HAMD和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HAMD评分[(12.08±5.95)]分低于对照组[(19.46±7.09)分](t=5.056,P<0.001),干预组GSES评分[(24.58±8.21)分]高于对照组[(11.56±5.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79,P<0.001)。干预组在干预半年后复发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55,P<0.001) 。结论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的首发抑郁症出院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增强首发抑郁症患者康复期的自我效能感,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下降。 
  • 环境卫生
  • 环境卫生
    胡欣恺
    2023, 37(8): 592-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安源区2020年城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与影响水质的相关因素,为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20年5月下旬到10月底,在丰水期、枯水期共收集农村与城区96份水样,进行水质监测,统计分析2020年安源区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与影响水质的有关因素。结果 42个农饮水采集点共采集水样84份,而6个城区饮用水采集点共采集水样12份;检测结果显示,城区饮用水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100%(12/12),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80.95%(68/84);城区饮用水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与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总合格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3,P=0.214)。城区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的合格率均为100%,而农村的出厂水检测合格率为100%,末梢水检测合格率为66.67%(32/48);丰水期、枯水期,城区的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的合格率均为100%,而农村在丰水期、枯水期的出厂水检测合格率为100%,但末梢水在丰水期的检测合格率为33.33%(8/24),与枯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P=0.007);丰水期时,农村生活饮用水31项检测指标中,除硝酸盐氮(95.83%)、总大肠菌群(37.5%)、游离氯(37.5%)三项外,其余指标检测合格率均为100%;枯水期时,农村生活饮用水的31项指标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2020年安源区的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总体较好,而游离氯缺乏与微生物污染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需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日常监测与管理工作。 
  • 食品卫生
  • 食品卫生
    宋学敏,朱伟光,刁习习,张璇,蔡丹丹
    2023, 37(8): 596-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宿迁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宿迁市2017—2021年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共报告病例10 320例,14~55岁年龄段报告病例数最多(58.53%),6 —10月为报告高峰(79.83%),家庭是主要进食场所(68.06%),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最多(33.22%),可疑暴露食品种类主要包括肉与肉制品(20.86%)和水果及其制品(12.75%)。总体病原体检出率为8.16%,不同年份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78,P<0.001)。结论 2017—2021年宿迁市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口腔卫生
  • 口腔卫生
    孙路平,代莹,连园园,刘阳
    2023, 37(8): 600-601,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漯河市城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患龋、窝沟封闭及龋病充填情况,为促进儿童第一恒磨牙的早预防、早治疗及儿童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1年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漯河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1年漯河市城区 7~9 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率为 86.47%,患龋率为 28.71%,龋均0.54;患龋儿童已接受充填的有31人,充填率为5.1%。女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34.13%)高于男生(23.89%)(χ2=27.14,P<0.001)。人均窝沟封闭牙数为3.1颗,男生窝沟封闭率(96.98%)高于女生(9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 >0.05)。结论 漯河市城区7~9 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而充填率相对较低。儿童和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时培苗,范光德,杨大成
    2023, 37(8): 602-605,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58例2020 年 6月— 202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1∶1)将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接受替格瑞洛(每日180 mg,分2次)或氯吡格雷(每日75 mg)治疗。术后观察2组的ST段回落、心肌灌注显像分级、心肌梗死溶栓帧数以及生化特征。对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6个月,分别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出血并发症。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的ST段回落绝对值和完全ST段回落率均较高,心肌灌注显像分级显著增加,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减少,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和肌钙蛋白I峰值明显降低(P<0.05)。随访6个月时,替格瑞洛组LEVF为(55.01±8.44)%,高于氯吡格雷组的(52.34±9.05)%(t=2.450,P<0.05)。随访1个月、6个月时,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5.43%、7.75%,低于氯吡格雷组的13.18%、19.38%(χ2=4.594、7.438,P均<0.05)。替格瑞洛组出血发生率为14.73%,氯吡格雷组为1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9,P >0.05)。Kaplan-Meier分析表明,随访6个月时,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的无MACE生存率显著更高(P=0.003)。未使用替格瑞洛给药、合并糖尿病、出现症状到球囊扩张时间长、心肌灌注显像分级低、ST回落率≥70%均是6个月随访时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替格瑞洛改善了STEMI患者在接受PCI后的心肌灌注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了MACE发生率,但未显著增加出血。 
  • 临床医学
    李可,常素霞
    2023, 37(8): 606-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联合手术室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实施急救护理联合手术室护理的4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急救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科救治时间、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别为(16.28±3.42)min、(11.36±1.9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54±4.09)min、(15.03±2.31)min(t=6.470、7.961,P均<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58.13%(P<0.001);观察组处置后KPS评分为(86.36±6.38)分,高于对照组的(79.81±7.61)分(t=4.325,P<0.001);观察组护理技能、护理态度、病房环境、病情解释等维度评分及总分分别为(3.40±0.49)分、(3.49±0.55)分、(3.44±0.55)分、(3.51±0.51)分、(13.4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98±0.56)分、(3.02±0.60)分、(2.98±0.41)分、(3.07±0.46)分、(12.05±1.64)分(t=3.701、3.787、4.397、4.201、4.484,P均<0.001)。结论 急救护理联合手术室护理能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临床医学
    姚培培,黄晓娟,王晓敏
    2023, 37(8): 610-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许昌医院收治的CSP患者102例,按照是否行预防性UAE分为UAE组(n=29)和非UAE组(n=73),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进行配对,主要观察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生殖结局等指标。结果 未进行PSM前,UAE组子宫肌层厚度M(P25~P75)为2.0(1.3~3.0)mm,瘢痕大小为2.9(1.6~4.0)cm,血清β-hCG水平为45 935.0(23 135.1~126 935.2)mIU/mL,均低于非UAE组的3.0(1.9~4.0)mm、1.8(1.2~2.9)cm、27 940.0(9 367.5~72 322.3)m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37、5.391、155.235,P均<0.05);UAE组妊娠率、活产率分别为55.2%、62.1%,低于非UAE组的61.6%、6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2、0.235,P均>0.05)。采用PSM匹配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UAE组妊娠率为52.4%,活产率为61.9%,低于非UAE组的71.4%、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5、0.429,P均>0.05)。结论 预防性UAE较未行预防性UAE的CSP患者生殖结局无显著性差异,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验证UAE对CSP生殖结局的影响。 
  • 临床医学
    何晶,刘平
    2023, 37(8): 614-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两种用药方案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电脑随机抽签方式将2021年1月—2022年9月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13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予以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经8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总有效率、血压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的85.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1,P<0.05),观察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分别为(88.51±6.34)mmHg、(143.72±10.05)mmHg,与对照组的(92.37±6.76)mmHg、(148.93±10.46)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0,2.98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较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更佳,血压控制更理想,同时具有良好安全性。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佟飞
    2023, 37(8): 617-619,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9年和2021年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人才队伍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优化疾控机构人才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 2019 年和 2021年徐州市 11 家疾控机构的核定编制数、编制内/外人员数、年龄、学历、职称、招录流失情况,对徐州市疾控机构人才队伍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1年徐州市疾控机构核定编制数为1 444个,而在编人员数量仅为713人,空编率为45.11%。虽然核定编制数较2019年增加828个,但到位率仅为52.7%,离职率为2.0%,其中,县疾控2021年离职率较2019年升高。2021年徐州疾控机构人员以大学本科、35岁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占比分别为62.41%、43.48%、85.41%,但县疾控本科以下人员占42.95%,明显高于市、区的8.92%、23.59%。结论 徐州市疾控机构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化,但在编人员不足,空编率较高,且县疾控中心仍以本科以下人员为主,应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和配置,稳定队伍,全面提升疾控机构人才素质。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张静,李卫宁
    2023, 37(8): 620-622,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可,实践者和研究者都在努力提升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文系统回顾2018年以来的相关研究,发现高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干预对象已关注到特定人群,干预的形式更为多样,结局的选择和测量更多元,现有研究均报告了积极的干预结果。但现有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分组、干预方案的构建、结局变量及其测量工具和偏倚控制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应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干预方案的可推广性。 
  • 综述与讲座
    李晓琳,孔伶俐,王春霞
    2023, 37(8): 623-626,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家庭作为儿童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功能、结构、教养方式及家庭虐待与青少年抑郁症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家庭层面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视,就家庭因素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 综述与讲座
    宁艳秋
    2023, 37(8): 627-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胃癌为常见恶性肿瘤,手术为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手术根治效果、减轻手术创伤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术式,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其无须开腹,仅需做几个小孔即可开展手术操作,并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同时腹腔镜下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化,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符合当代微创理念。腹腔镜手术近年来在胃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深入探索。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润婕,史亚伟
    2023, 37(8): 631-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院收治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癌术后复发伴下颌及上腭鳞形细胞癌患者,入院后行左侧腓骨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多重耐药菌感染、持续性低血压状态。该患者入院前已出现感染性瘘管,肺功能不佳,口内存在3处病变(2种不同病理分型的恶性肿瘤细胞),全身营养状态差。通过多学科科室联合诊疗,采取体位护理、湿性愈合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康复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完全恢复,皮瓣色质良好,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出院。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王玮,陆艺,李宝丽,冉云,米国琳,夏伟丽,刘娅飞,任国强
    2023, 37(8): 635-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心理治疗在重性精神障碍治疗中的独特价值,本文对1例双相情感障碍共病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过程进行报道。针对本例复杂的共病情况,治疗师全面、系统地评估病情,制订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多种心理治疗方法,结合药物治疗,治疗时长34个月,在治疗结束后通过第三方精神科医师检查评估,患者情绪平稳,达到临床痊愈。本病例为解决重性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共病以及复杂心理问题,提供新的联合治疗视角和长程治疗模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