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乔巍,刘方方,黄丽丽,柯本
    2023, 37(6): -2--3,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瑜伽锻炼对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影响,为提升高校女大学生预防保健意识及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南昌师范学院卫生所就诊的180名经前期综合征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对照研究,进行为期3个月的瑜伽锻炼,每周3次,每次60 min。瑜伽锻炼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女大学生通过瑜伽锻炼,PMS中重度的构成比分别从锻炼前的63.89%和26.67%,降低至锻炼后的34.44%和11.67%,且各常见症状评分较锻炼前明显降低,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χ2=77.986,P<0.001);瑜伽锻炼后8 h以上睡眠时间构成比增加至33.33%,睡眠质量有明显提高(χ2=24.842,P<0.001)。结论 瑜伽锻炼能减少PMS症状的发生,能解除精神紧张,放松心情,调节睡眠,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郑静,黄少丹,余珍珍
    2023, 37(6): 401-404,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宁德市某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现状,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某高校护理专业在校生375名,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校护理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平均分为(118.74±14.91)分,健康危害行为得分最高,运动锻炼行为得分最低。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在性别、健康知识关注度、生活方式及自觉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8、20.680、17.334、20.760,P=0.003、<0.001、<0.001、<0.001)。不同性别护理学生在规律生活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关系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7、2.001、2.243、2.963、2.636、2.094,P=0.045、0.046、0.028、0.004、0.009、0.037)。结论 本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应针对护理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高健康水平。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张烨
    2023, 37(6): 405-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学生无偿献血意愿,为做好医学生无偿献血宣教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1 125名医学生进行未来3年参与无偿献血意愿、无偿献血知识要点知晓情况调查,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本次共调查医学生1 125名,其中男生501名(44.53%),女生624名(55.47%),未来3年的无偿献血意愿为79.47%(894/1 125)。其中,男、女生无偿献血意愿分别为81.44%、7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5,P=0.620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年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分别为56.76%、73.24%、81.38%、89.08%、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5,P<0.01);临床、口腔、护理、康复、药学专业医学生无偿献血意愿分别为93.70%、71.36%、90.91%、70.65%、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3,P<0.05);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一般群众的医学生无偿献血意愿分别为96.55%、81.82%、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4,P<0.01)。医学生5项无偿献血的认知点知晓率均达到85%以上。结论 滨州医学院医学生在疫情影响下无偿献血的意愿强,相关认知点的知晓率高,宣传动员应注重面向低年级、非临床专业的学生。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杨檬,周丹,王璐
    2023, 37(6): 408-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和分析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020年9月—2022年3月从某院选取92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高脂血症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QOL生活质量评分值、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QOL生活质量评分为(49.34±6.33)分,高于对照组的(38.40±4.78)分(t=9.657,P=0.008)。观察组护理后面对维度评分为(20.28±4.59)分,高于对照组的(15.22±2.65)分(t=3.658,P=0.00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78%(χ2=23.215,P=0.004)。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后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依从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有助于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胡晓凤,刘力勇,安欣华
    2023, 37(6): 411-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石景山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现况,为当地中小学生的肥胖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石景山区7所学校的2 469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进行超重和肥胖的判定,分析石景山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情况。结果 石景山区中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9.2%和24.9%。男生、女生超重率分别为21.1%、17.4%,肥胖率分别为30.7%、18.9%,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60、45.753,P=0.021、<0.001)。不同学段学生的肥胖率表现为小学(29.2%)>高中/职高(21.7%)>初中(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61,P<0.001)。结论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问题比较严重,且主要集中在男生和小学生,提示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进行干预。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石健敏,王科霖,刘洋洋,王唯彤,吴钦城,曲飞
    2023, 37(6): 414-415,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起幼儿园内札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为札如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核实搜索病例,分析疫情特征。采集肛拭子标本,运用三重实时荧光PCR法(RT-PCR)检测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札如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等常见肠道病毒核酸。结果 共检索到疑似病例13例,罹患率59.09%(13/22)。13例病例均集中在KC3班。采集7例病例的肛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5份样本札如病毒核酸阳性,其中1份样本札如病毒与腺病毒核酸双阳性,其余病毒核酸均为阴性。结论 本次疫情是由札如病毒引起,需要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防病意识,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控力度,有效控制札如病毒传播。 
  • 疾病控制
    陈玉格,杨皓舒,李娣,郑艳泽,谢冰艳
    2023, 37(6): 416-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订学校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1年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1年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共报告25种,累计报告25 826例,发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水痘11 607例(44.94%)、手足口病5 979例(23.15%)、流行性感冒3 525例(13.65%)、流行性腮腺炎2 823例(10.93%)、猩红热802例(3.11%)。年均发病率为562.09/10万。发病呈现季节性双峰,11月—次年1月为主高峰、5 — 6月次高峰;男女生发病率比为1.27∶1,学校类型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托幼机构(972.66/10万)、小学(503.17/10万),初中(327.84/10万)、高中(119.79/10万)。累计报告学校暴发疫情102起,以水痘、流行性感冒为主,分别为49起(48.04%)、26起(25.49%);主要集中在小学68起(66.67%)和中学21起(20.59%);12月31起(30.39%)和11月21起(20.59%)。结论 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发病水平高于周边地区,需加强同教育部门合作,以托幼机构、小学人群为重点,落实水痘、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控制学校传染病流行和暴发。 
  • 疾病控制
    孙宗永,耿营,白羽,袁孟瑶
    2023, 37(6): 420-4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水痘的流行特征并预测发病趋势,为制订东营市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2—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水痘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ARIMA模型预测2022年发病情况。结果 2012—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共报告10 104例水痘病例,平均发病率为47.54/10万;2019年报告发病数最多,发病率为90.19/10万;东营市东营区报告病例最多,占报告总数的53.20%,平均发病率为67.46/10万;一年中有两次发病高峰,分别为4 — 6月(25.12%)和11月—次年1月(38.47%),呈双峰分布;男性发病率(26.43/10万)高于女性(21.11/10万);年龄分布上,>10~15岁、>15~20岁两个组报告发病4 266例,占发病总例数的42.22%;职业分布上,以在校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水痘病例6 492例,占发病总数的62.39%;东营市2012—2021年10年间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之后发病率较2019年有所下降。使用ARIMA模型预测;2022年水痘病例发病时间分布与往年一致,主要集中在4 — 6月份及11—次年1月份;2022年预测值较实际值稍高。结论 东营市近年水痘发病呈上升趋势,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应加强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和学校等重点场所管理。 
  • 疾病控制
    杭蕾,刘洋,顾少华
    2023, 37(6): 424-426,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昆山高新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20年1月24日江苏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为时间节点,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新冠疫情前(2018年1月24日—2020年1月23日)和新冠疫情后(2020年1月24日—2022年1月23日),在该区学校内发生的传染病聚集疫情的流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冠疫情后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大幅减少,由新冠疫情前的91起降至60起,共涉及5个病种,其中流感样病例和手足口病下降最为明显,疱疹性咽峡炎聚集性疫情在新冠疫情后出现增长趋势,新冠疫情前后不同病种聚集性疫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73,P=0.019)。各病种聚集性疫情罹患率在新冠疫情后均下降,其中水痘和流感样病例疫情的罹患率下降最明显,分别由14.35%降至7.49%(χ2=14.256,P<0.001)、28.73%降至25.02% (χ2=4.673,P=0.031)。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小学是流感样病例疫情高发场所。11月—次年1月和4 —5月出现2个发病高峰,分别以流感样病例和肠道感染聚集性疫情为主。结论 新冠疫情后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有下降趋势,应根据各级学校不同传染病、时间集聚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 疾病控制
    李筱蟠,龚略,贺小梅,王钦
    2023, 37(6): 427-429,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吉安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两区6所幼儿园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1个班,以抽中班级的所有儿童家长作为在线调查对象。结果 共调查567名学龄前儿童,过去1年内发生意外伤害109例,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9.22% 。男、女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2.54%、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害类型排前5名的是跌伤(49.72%)、砸伤/碰伤/挤压伤(14.36%)、扭伤(10.49%)、烧烫伤(6.63%)、动物咬伤/抓伤(4.97%);男童烧烫伤发生率高于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99,P=0.021);女童动物咬伤/抓伤发生率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9,P=0.034);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40.99%),常见受伤部位为头面部(52.11%),受伤后在家自行处理(56.60%)、赴医院处理(32.08%)。掌握应急处理技能中排前3位的分别是烫伤(69.86%)、外伤出血(60.28%)、动物咬伤/抓伤(47.70%);掌握急救手法,海姆立克急救法(43.26%)、心肺复苏(30.85%)、骨折绷带固定(15.25%)。家长(83.42%)认为开展安全教育及急救培训的理想场所是学校;意外伤害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性格、家庭收入、子女数量、母亲学历是学龄前期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吉安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对儿童和家长进行规范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利于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王艺璇,张海燕,张珊珊,阮飞燕
    2023, 37(6): 430-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科护生情绪调节策略、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涯决策困难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合肥市和南京市两所高等院校541名本科护生,采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生涯决策困难问卷(CDDQ)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的认知重评、表达抑制、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涯决策困难得分为(29.28±5.21)分、(15.37±4.48)分、(61.64±11.40)分和(153.68±37.05)分;生涯决策困难评分与表达抑制评分呈正相关(r=0.278, P<0.001),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141,P=0.001),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分维度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评分均呈负相关(r=-0.145、-0.140、-0.100,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本科护生的表达抑制、家庭支持、疫情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以及疫情期间感到焦虑、悲伤可以预测生涯决策困难(R=0.385,F=18.634,P<0.001)。结论 本科护生的表达抑制、家庭支持是生涯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高校教育者或教育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护生,提高其心理素质,正确应对生涯决策挑战。 
  • 精神卫生
    高立雅,吴浩
    2023, 37(6): 435-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某高校成人学历教育部分药学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学业成就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2022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145名首都医科大学成人学历教育药学专业大学生,通过网络问卷星给调查对象发送幸福感指数量表和大学生学业成就量表。结果 本次调查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为(9.42±2.13)分,学业成就总分为(68.12±7.79)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就总分及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工作年限在5~<10年的学生学业成就中的沟通能力维度明显高于5年以下的学生;成人学历教育药学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就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18~0.34,P<0.01);学业成就的四个维度:学习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促进能力对主观幸福感都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 某高校145名成人学历教育药学专业大学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就均处于中等水平,且两者密切相关,为了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应着力关注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促进能力。 
  • 精神卫生
    宋明华,连红杰,许金凤
    2023, 37(6): 439-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宽恕、自尊、网络欺凌的关系以及自尊在人际宽恕与网络欺凌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所高校1 252名大学生,采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自尊量表和网络欺凌量表进行线上测评,使用SPSS-PROCESS宏程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 人际宽恕与网络欺凌呈负相关(r=-0.057,P<0.05),与自尊呈正相关(r=0.155,P<0.001),自尊与网络欺凌呈负相关(r=-0.144,P<0.001)。大学生人际宽恕通过自尊为中介对网络欺凌的间接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022[95%CI=(-0.034~-0.01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7.85%。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显示,人际宽恕正向预测自尊(β=0.171,P<0.001),自尊与性别的交互项对网络欺凌的预测作用显著(β=0.074,P=0.007),且相比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自尊与其网络欺凌的关系更加密切[ β男=-0.211,t=-4.960, 95%CI=(-0.295~-0.128),P<0.001; β女=-0.068,t=-1.964, 95%CI=(-0.135~-0.0001),P<0.05]。结论 大学生人际宽恕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欺凌,自尊在人际宽恕与网络欺凌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调节“人际宽恕→自尊→网络欺凌”这一中介模型的后半路径。 
  • 精神卫生
    马冬梅
    2023, 37(6): 443-445,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病情控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心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服药依从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χ2=4.493,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PANSS评分为(36.21±1.56)分、RSES评分为(33.26±2.1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47.21±2.84)分、(30.05±1.87)分(P<0.01);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10.03±0.87)分、交往及始动性(13.21±1.19)分、社会技能评分(12.98±1.12)分,高于对照组的(9.11±0.76)分、(11.85±1.07)分、(11.15±1.05)分(P均<0.05);研究组WMS、MoCA评分分别为(22.31±2.03)分、(24.21±1.96)分,高于对照组的(19.54±1.88)分、(21.05±1.89)分(P<0.01)。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控制疾病进展,并能提升患者自尊感,改善社会功能和记忆认知功能。 
  • 口腔卫生
  • 口腔卫生
    房斌,周猛,张雪林,王冠
    2023, 37(6): 446-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治器应用于青少年错--畸形正畸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纳入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口腔科门诊收治的青少年骨性Ⅰ类畸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意愿分为无托槽隐形矫治组(实验组)与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治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正畸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疼痛性质、牙根吸收、牙釉质脱矿、牙周健康情况和溃疡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佩戴矫治器后6 h、24 h、48 h、120 h及168 h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性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26,P >0.05);实验组釉质脱矿指数(ED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均低于对照组(P<0.05);矫治完成后,实验组右上颌中切牙牙根无吸收例数多于对照组,轻、中度吸收例数少于对照组,2组牙根吸收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1,P<0.05);实验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55.00%(χ2=12.170,P<0.01)。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能够降低疼痛、减轻牙釉质与牙周组织的损伤、减少牙根吸收、减少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 医院管理
  • 医院管理
    张雯,高燕萍,曾庆芳,林琳
    2023, 37(6): 450-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口腔专科医院对预检分诊人员采用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效果。方法 2021年7—12月对42名预检分诊人员进行多元化感控培训,比较培训前后院感防控理论知识总分及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执行率。结果 多元化培训后,预检分诊人员的院感防控理论考核总均分从培训前的(69.67±11.85)分提升至(82.55±11.42)分(t=6.102,P<0.001),合格率从35.71%提升至83.33%(χ2=19.765,P<0.001);七步洗手法依从率及正确执行率分别由59.52%、57.14%提升至 88.10 %、80.95%(χ2=8.868、5.570,P<0.05)。结论 通过多元化的培训及监管,提高了预检分诊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规范了操作行为,有效地提高预检分诊效率,预防新冠疫情在医院内传播。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谢晓媛,郭学斌,吉秀亮,杨君胜,曹玉洁,刘慧慧
    2023, 37(6): 453-45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宁市中小学和各级疾控机构中学校卫生队伍人员构成、工作开展现况,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队伍素质和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西宁市8家疾控机构、257所公立中小学校及266名校医/保健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疾控机构及中小学卫生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构成、工作开展与落实、卫生室/保健室配备等,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检出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西宁市8家疾控机构均未设立独立的学校卫生科,其中专职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仅有4名。中小学卫生室配备率为3.89%(10/257),中小学卫生室配备率有差异(χ2=9.266,P<0.05);专业人员配备达标的学校仅有2所(0.78%);校医及保健教师队伍中医学类专业占比仅为9.02%,有医学执业资格证者仅有6.39%;专业知识不足为工作落实最大的困难(83.08%),另外经费不足的情况中学比小学严重(χ2=5.515,P<0.05)。结论 目前西宁市学校卫生队伍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薄弱、配置较低,建议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和卫生机构共同协作以改善学校卫生工作,提高校医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吴云朋,冉利娟,何雪贞
    2023, 37(6): 457-459,4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回归家庭护理的康复效果,为今后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肾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给予回归家庭护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癌症康复、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负性情绪、社会支持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癌症康复、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负性情绪、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维度[(13.35±3.65)分]、心理社会维度[(15.26±4.32)分]、婚姻关系维度[(7.85±1.26)分]得分以及总分[(45.66±5.56)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6.59±2.74)分、(19.86±4.26)分、(9.95±2.42)分、(55.90±6.62)分(t=4.709、5.029、5.106、7.857,P均<0.001);观察组家庭亲密度[(71.18±4.95)分]、适应性[(52.56±4.85)分]得分以及总分[(123.74±5.85 )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7.75±3.62)分、(46.68±3.68)分、(114.43±5.35)分(t=3.710、6.407、7.790,P均<0.001);观察组焦虑[(40.68±8.29)分]、抑郁[(44.63±7.56)分]得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0.65±8.26)分、(57.89±6.59)分(t=5.651、8.770,P均<0.001);观察组主观支持[(19.95±3.22)分]、客观支持[(8.25±1.31)分]、对支持利用度[(8.56±1.91)分]得分以及总分[(36.76±4.2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5.48±2.73)分、(7.27±1.23)分、(7.09±1.96)分、(29.84±3.36)分(t=7.024、3.618、3.563、8.473,P均<0.01)。结论 回归家庭护理干预应用于肾癌根治术后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的癌症康复,提高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社会支持。 
  • 临床医学
    韩凌颖,刘倩,李娜娜
    2023, 37(6): 460-462,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处理(FOCUS-PDCA)程序护理管理的集束化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自我效能、睡眠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105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53例联合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干预,对比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睡眠质量和自我效能。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分别为(56.55±1.08)mm、(46.86±1.24)mm,均低于对照组的(58.47±1.17)mm、(48.42±1.13)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3.42±2.58)%高于对照组的(50.35±2.86)%(F=8.740、6.734、5.778,P均<0.01);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评分分别为(1.25±0.56)分、(1.50±0.52)分、(1.61±0.53)分、(1.41±0.5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5±0.51)分、(1.89±0.54)分、(1.83±0.55)分、(1.81±0.57)分(F=3.825、3.770、2.087、3.725,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分别为(31.42±2.79)分、(69.56±4.6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59±2.68)分、(63.88±4.89)分(F=5.299、6.094,P均<0.01)。结论 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睡眠质量,增强自我效能,避免心功能持续降低。 
  • 临床医学
    赵勇辉,彭辉,张国庆
    2023, 37(6): 463-465,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联合丙泊酚麻醉在经腹结直肠癌(CRC)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经腹CRC根治术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腰麻联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QLB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2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后1 h,研究组皮质醇(Cor)[(471.91±27.34)nmol/L]、肾上腺素(E)[(53.61±5.92)pg/mL]分别低于对照组[(490.59±28.02)nmol/L、(59.76±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5、4.621,P=0.003、<0.001);切片后5 min(T2)、切片后2 h(T3)、手术结束时(T4),研究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值分别为5.2次/min、5.74次/min、5.37次/min和6.58 mmHg、6.67 mmHg、5.67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对照组(差值分别为0.44分、0.48分、0.56分、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苏醒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差值分别为5.03 min、7.58 h、6.71 h、1.0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联合丙泊酚麻醉可起到良好镇痛之效,能够减轻经腹CRC根治术患者机体应激,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利于术后恢复,且麻醉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张珂儿,张静,薛雨婵,李慧颖,孙梦园,孙世宏,尹克峰
    2023, 37(6): 46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护生理应具备较高的健康素养,但目前医护生的健康素养并不高。鉴于其缺少专门的健康素养培养途径,建议通过构建健康文化理念路径、深化医护生体育课程改革、加强医护生人文素养培养等途径,助力新时代医护生健康素养提升。 
  • 综述与讲座
    刘洁,奚嘉,秦文敏
    2023, 37(6): 469-4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慢性低度炎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之间的关系、中医对其认识以及中医药在该领域的治疗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PCOS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中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PCOS与炎症关系密切,但是其具体因果关系及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药对PCOS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中药单方、单体以及中医外治法等方面,有部分研究表示单纯中医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相当甚至更好,说明中医药治疗对PCOS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改善具有一定优势。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汪善金,信中贵
    2023, 37(6): 473-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学校医院首诊医生诊疗水平, 对3例急诊学生的病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引起首诊医生误诊的原因。其中首诊误诊为哮喘急性发作1例,误诊为颅脑疾病1例,误诊为冠心病1例。首诊医生在缺少设备检查的情况下,对患者提供的临床信息,要进行仔细分析辩证、详细地问诊和必要的体格检查,避免误诊发生。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梁虹,王明霞,李省三,李洪杰,李吉平
    2023, 37(6): 476-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BOPPPS教学模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在BOPPPS教学模式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BOPPPS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3.1% vs 10.7%),学生更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65.5% vs 11.9%),课堂参与度更好(67.9% vs 14.3%),更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69.0% vs 4.8%)、培养团队合作精神(73.8% vs 6.0%)、提高自主学习能力(70.2% vs 16.7%)、提高科学思维能力(69.0% vs 4.8%)、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69.0% vs 8.3%)、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69.0% vs 15.5%)(P均<0.001)。学生更喜欢BOPPPS教学模式(61.9% vs 32.1%)(P<0.001)。结论 BOPPPS教学模式可深化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思维,有效提高学生处理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