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丽,苏松,成玲,赵煜伟
    2023, 37(4): -2--3,319-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初中生父母心理控制、应对方式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父母心理控制、应对方式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3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父母心理控制总均分为(1.87±0.57)分,应对方式总分为(79.00±14.44)分,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为(70.53±9.72)分;父母心理控制、父亲心理控制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113、-0.121,均P<0.05),应对方式、问题解决维度、求助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339、0.480、0.289,均P<0.01)。成绩排名、应对方式、居住地、父母心理控制、担任班干部经历、年级6个因子进入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方程(F=41.379,P<0.001),共解释35.9%的变异量。结论 434名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为中等水平,受到父母心理控制、应对方式的独立影响。父母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避免过度控制,家校合作,在日常生活和素质教育中锻炼、提高初中生的问题解决、求助能力,有助于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 
  • 精神卫生
    李嘉远,栾晶,张文艳,李洪杰
    2023, 37(4): 241-244,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齐齐哈尔市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现状,探究影响睡眠拖延的相关因素,了解睡眠拖延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作息观念,为今后改善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及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在2022年1—3月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对齐齐哈尔市839名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睡眠拖延行为现状及自我控制情况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有54.14%的大学生睡眠类型倾向于晚睡型;睡眠质量得分为(1.18±0.93)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睡眠质量这一维度在专业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7,P<0.001);大学生睡眠拖延的总体得分为(3.34±0.6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睡眠拖延量表得分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2个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专业类型(F=2.609,P=0.034)和不同年级间(F=3.354,P=0.007)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受电子设备和娱乐活动的影响,看视频、打游戏居首位,占比21.81%,其次是聊天、饮茶与喝咖啡、反复思考某件事,分别占比14.05%、12.88%、12.66%,最后是在娱乐活动方面,社交软件、网上购物,分别占比10.01%和8.58%。经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是睡眠拖延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抵制诱惑、健康习惯、节制娱乐三个维度可解释6.8%的睡眠拖延行为。结论 调查的839名大学生的睡眠拖延行为较严重,导致睡眠拖延行为的主要因素有自我控制力不足,不能抵制外界的诱惑,过度网络游戏和社交,做事拖延等。大学生睡眠拖延会对入睡时间与睡眠质量造成显著影响。 
  • 精神卫生
    胡盼钰,张金荣,熊文斐,张惠桢
    2023, 37(4): 245-247,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临海市乡镇四至六年级小学生焦虑障碍的现状,为降低乡镇学生焦虑水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临海市14所乡镇小学4 719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四至六年级小学生总体焦虑障碍检出率为15.11%,其中学习焦虑为22.27%、对人焦虑为18.08%、孤独倾向为8.29%、自责倾向为16.53%、过敏倾向为16.80%、身体症状为15.45%、恐怖倾向为15.05%、冲动倾向为13.90%。四至六年级小学生焦虑障碍检出率分别为14.77%、17.46%、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7,P<0.01),3个年级学生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焦虑障碍总体检出率为14.88% ,女生为1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72,P>0.05);但男生孤独倾向检出率为8.94%,高于女生的7.38% (χ2=3.661,P<0.05),女生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检出率分别为16.38%、16.13%,均高于男生的14.07%、12.28%(χ2=4.809、14.293,P<0.01)。结论 临海市乡镇四至六年级小学生焦虑障碍问题较为突出,尤其要关注五年级小学生的焦虑障碍问题,应及早对乡镇小学生展开综合干预以降低其焦虑障碍发生率。 
  • 精神卫生
    黄翠虹,时光多吉,郑欣雨,华依林,马剑平,郭蓝
    2023, 37(4): 248-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广州市大学生2种常见焦虑症状(社交焦虑和错失恐惧症)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建设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广州市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社交焦虑量表(IAS)、错失恐惧量表(FoMOs);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693名在校大学生,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未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对社交焦虑(未标准化系数B=1.510,95%CI:0.093~2.927;P<0.05)和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错失恐惧症(未标准化系数B=1.680,95%CI:0.394~2.966;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生心理测评对改善广州市693名大学生的焦虑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魏小丹
    2023, 37(4): 252-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并分析近几年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及发展趋势,早发现视力不良,及时干预,为幼儿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收集2017—2021年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在院幼儿视力筛查的结果,对筛查视力异常者进一步动态跟踪医院就诊视力检查结果、后续幼儿视力发展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17—2021年3~6岁学龄前幼儿总视力异常率为8.8%,有逐年升高趋势(χ2趋势=11.275,P<0.05),总近视率为1.54%,亦呈逐年递增趋势(χ2趋势=24.673,P<0.001); 3岁学龄前幼儿远视储备不足率呈递增趋势(χ2=35.339,P<0.01);随着年龄增长,学龄前幼儿近视发生率逐渐上升(χ2趋势=14.058,P<0.05)。结论 学龄前幼儿视力异常逐年增多,应加强学龄前幼儿用眼卫生和保健,控制视力异常的增长,降低高度近视的风险。 
  • 视力保护
    王益蓉,赵洵颖,刘欢,申芙蓉
    2023, 37(4): 255-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民航招飞体检中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检测的屈光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选择最有效的验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招收的飞行学生2 567名,散瞳后采用电脑和检影验光检测双眼屈光度 [球镜(diopter of sphere,DS)、柱镜(diopter of cylinder,DC)和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 值,统计分析其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对检影验光屈光度值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散瞳后检影验光、电脑验光DS值(D)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0.750(-2.250,0.250)、-0.750(-2.000,0.000),其差值(D)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0.250(-0.500,0.250),电脑验光检测的DS值低于检影验光(Z=14.868,P<0.001)。检影验光、电脑验光DC值/D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0.250(-0.500,-0.250)、-0.500(-0.750,-0.250),电脑验光检测的DC值高于检影验光(Z=-19.530,P<0.001)。2种方法测得的SE值(D)中位数(四分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3,P=0.488)。2种检测方法检测DS值和SE值的结果相关性和一致性在高度近视、远视组较低(r <0.600,ICC<0.600),而DC值则在高度近视组中相关性和一致性最高(r>0.600,ICC>0.800)。结论 在招飞体检中可采取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结合的方式。在屈光度靠近筛选界值的中高度近视人群中,应以插片试镜以核实检影正确性。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刘馨蔚,崇祥莲,王国红,闫文山,张格祥
    2023, 37(4): 259-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甘肃永靖县2019 —2021年在校9~18岁学生发育状况变化,结合饮食行为情况,为针对性开展学生体质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永靖县9~18岁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监测2019 —2021连续3年身高和体质量数据,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绘制生长发育曲线,计算消瘦、超重肥胖人群占比,并对学生过去一周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过去3年分性别对应年龄段的生长发育曲线与2009年全国九省/市体格发育接近,营养不良检出率在30.75%~31.12%,其中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在23.3%以上;各年龄间BMI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饮食行为分析,发现“过去1周每天吃新鲜水果”频次越高(2019年度),越有利于控制总体超重肥胖(运动:χ2=5.217,P=0.022;饮食行为:χ2=5.563,P=0.018);“过去1周每天吃早餐”频次(2021年度)对16~18岁人群超重肥胖有影响。结论 甘肃永靖县城市化进程的近3年,9~18岁在校学生生长发育水平与全国持平,但营养不良,特别是超重肥胖比例有扩大现象,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影响发育状况。 
  • 生长发育
    史宏,桂裕龙,刘文龙,孙贵龙,廖欣,邹诗雨
    2023, 37(4): 263-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寻2011—2016年基诺族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分析趋势发生原因,为基诺族聚居区儿童体质与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1—2016年同批基诺族7~12岁儿童50 m跑、坐位体前屈、1 min仰卧起坐、1 min跳绳的增长率,纵向和横向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年份、不同性别基诺族儿童身体素质发展趋势。结果 基诺族男童7、8、12岁和女童7、8、10、11岁的速度素质增长率均处于0.06%左右;基诺族男童7~10岁和女童7~11岁的柔韧素质增长率均高于0.15%;基诺族男童8~12岁和女童7~12岁的耐力素质增长率均高于0.04%;基诺族男童9~12岁和女童10~12岁的力量素质增长率均高于0.15%。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年份、不同性别的基诺族儿童身体素质发育过程中,体现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增长率均呈现正值,基诺族儿童身体素质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王亚楠,秦延平,韩露,崔瑜,程帅
    2023, 37(4): 268-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专科护士健康教育方式在冠心病患者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专科护士健康教育。分析比较患者的冠心病药物知识掌握程度情况、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健康教育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药物种类评分、服用剂量评分、服用时间及次数评分、不良反应评分、禁忌及注意事项评分,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5.58%(χ2=17.657,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χ2=4.440,P<0.05)。结论 实施专科护士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医院冠心病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张苗苗,龚晓宇,郭旭
    2023, 37(4): 271-275,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和专业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2021年2 — 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全日制本科男大学生,进行无记名电子自填问卷,调查该校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以及个体性行为状况,最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导出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 (1)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存在年级和专业的差异,不同年级间男大学生对学校应如何对待同性恋立场明显不同(χ2=17.763,P<0.05):选择明文禁止、严厉打击的一至四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12.84%、7.97%、12.84%、4.41%;对于同性恋是否给社会带来影响,不同年级间意见明显不一致(χ2=26.500,P<0.01),认为同性恋会带来不良影响的一至四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35.41%、19.57%、33.94%、20.59%;高达89.11%的一年级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同性恋方面的健康教育,明显高于其他年级(χ2=26.665,P<0.01)。不同专业对同性恋的看法亦不一致:认为同性恋存在生理缺陷(1.06%vs.6.15%)、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26.26%vs.35.90%)和认为有必要增加健康教育(76.92%vs.88.21%)的医学专业学生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非医学专业(χ2=12.880,χ2=11.886,χ2=13.116;P均<0.01)。(2)男大学生的行为状况在不同年级间存在差异,在不同专业间无明显差异:性取向选择同性恋的一至四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1.95%、3.62%、2.75%、8.82%;有过同性性行为的一至四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2.72%、2.17%、2.75%、8.82%,但总体上不同年级间的性取向及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学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将来发生性行为,是否坚持使用安全套,不同年级间差异明显(χ2=30.753,P<0.01),四年级学生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79.41%)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不一定使用安全套的比例(17.65%)又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上述行为状况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年级和专业男大学生对同性恋认知和态度明显不同,四年级男大学生同性性取向及同性性行为发生比例有明显增加趋势,提示学校应针对低年级学生及早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对高年级学生不分专业均应加入安全性行为教育内容,多管齐下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刘瑶,罗娇,郑安棋,汪凝秋,李姝瑾,陈润
    2023, 37(4): 276-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泸州市大学生防艾生活技能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更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泸州市3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基本情况、防艾生活技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结果 共调查62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43人,女生382人。防艾生活技能总分为(119.18±14.66)分,合格率仅为48.8%;在8个维度中,合格率最高为毒品严重性感知(78.2%),最低为协商能力(4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常居住地、健康教育是防艾生活技能的影响因素,防艾生活技能合格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OR=1.577,95%CI=1.130~2.203),经常接受防艾健康教育的学生高于未经常接受健康教育的学生(OR=1.737,95%CI=1.209~2.494)。专业、健康教育是协商能力的影响因素,协商能力合格率医学生低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OR=0.492,95%CI=0.347~0.699),经常接受防艾健康教育的学生高于未经常接受健康教育的学生(OR=2.016,95%CI=1.380~2.946)。结论 高校在防艾健康教育上应注重对医学生、农村地区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及其协商能力的提升。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郑如意,余昕雅,瞿文艳,朱新星,龚洁,陆荣柱,华亚芳,陆益民,王铁英
    2023, 37(4): 280-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信念、行为的现况,为各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制订防控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班级,向全班同学发放问卷,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慢阻肺症状的知晓率在73.8%~86.6%,并发症的知晓率在65.3%~82.4%,且不同专业对症状和并发症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43);对慢阻肺早期筛查方法的知晓率为41.0%。当前大学生有慢阻肺危险因素暴露:吸烟者12人(1.2%),53人(5.3%)在空气污染严重时依然坚持外出,185人(18.5%)在呼吸性传染病流行期间缺乏自我保护措施,不同专业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114人(11.4%)从不锻炼,不同专业间锻炼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获取相关知识并加入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论 大学生有慢阻肺危险因素暴露的危险,同时具有健康教育宣传行动者的潜质,加强高校慢阻肺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慢阻肺的预防。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陈金生,余建文,陆璐,谭覃
    2023, 37(4): 284-286,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佛山市顺德区水痘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顺德区2012 —2020年水痘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2012—2020 年顺德区共报告病例21 948例,年均发病率为94.61/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 040,P<0.001);11月—次年1月出现发病高峰,4 —6月出现小高峰;发病人群年龄中位数为9岁,6岁人群发病率最高;全人群平均发病年龄由9.96岁增长至13.55岁,30岁以上病例占比由2.14%上升至9.39%(χ2趋势=196.43,P<0.001)。结论 顺德区水痘发病率升高,发病年龄向大年龄组位移,应适时推出大年龄人群水痘疫苗接种程序。 
  • 疾病控制
    李颖雪,杨慧敏
    2023, 37(4): 287-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洛阳市某高校学生肺结核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筛查结果,为高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2021 年洛阳市某高校学生肺结核散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结核菌素(PPD)试验、X线胸片检查。结果 2018—2021年洛阳市某高校学生肺结核散发病例共20例,密切接触者共2 313例,密切接触者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率为100%,PPD 筛查率为99.44%,X 线胸片筛查率为99.91%;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PPD一般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强阳性率(12.77%、12.48%、6.39%)及X线胸片异常率(1.37%)均高于涂阴肺结核密切接触者(10.30%、8.19%、3.90%、0.54%)(χ2=26.980,P<0.001,χ2=4.328,P=0.037);筛查发现的4例肺结核病例均由定点医疗机构收治,18位单纯PPD强阳性密切接触者接受预防性服药。结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对其密切接触者造成的感染风险高于涂阴患者。高校应加强学校肺结核疫情监测、及时规范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对于发现的有可疑症状、PPD强阳性和胸片异常者,应告知其进一步检查、预防性服药或定期复查。 
  • 疾病控制
    饶小玲,唐晓荣,廖文澜
    2023, 37(4): 290-292,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7—2021年广昌县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置情况,为广昌县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昌县县城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2017—2021年狂犬病暴露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1年狂犬病暴露人员数量分别为675、806、869、968、923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全年均有报告,5月、8月为暴露高峰;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0~15岁最多(46.47%);暴露部位下肢膝以下最多(35.89%),其次为手部(32.10%);暴露分级以Ⅲ级暴露最多(50.88%);2020 —2021年自行处理率较高,与2017—2019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06,P<0.05);Ⅲ级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低(42.12%);伤人动物免疫率低(9.05%)。结论 广昌县应加强0~15岁儿童及家长狂犬病暴露前后预防处置知识的健康教育;应尽快出台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纳入医保或其他经费补助等惠民政策;应加强动物接种疫苗配套措施。 
  • 疾病控制
    李亚龙,李红
    2023, 37(4): 293-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福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状况,为政府部门及时提出防控举措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了2021 年福州市各级医院所报告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数据,并利用Excel和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析2021年福州市报告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全市报告发病率为536.42/105,男性报告发病率为623.89/105,大于女性报告发病率447.99/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9.08,P<0.001);全市报告死亡率为 85.36/105,男性报告死亡率为97.54/105,大于女性报告死亡率 73.04/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22,P<0.001);2021年福州市心脑血管疾病分性别、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不同,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 785.02,P<0.001),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报告发病率为5 660.57/105;2021年福州市心脑血管疾病分性别、年龄组的报告死亡率不同,在25岁及以后年龄组中,各年龄组男性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5.02,P<0.001),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报告死亡率为1 869.49/105。结论 福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对男性居民及老年人的危害不容忽视,针对影响福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干预,按照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科学防治,做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及时预防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姜彦羽
    2023, 37(4): 296-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某院消化科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ASA分级Ⅰ~Ⅱ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处理,实验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处理。结果 麻醉肠镜检查过程中肌僵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血压、呼吸抑制、体动、低氧血症等发生率分别为9.09%、6.06%、6.06%、3.03%,均低于对照组的60.61%、36.36%、27.27%、24.24%(χ2分别为19.286、9.066、5.345、6.304,P均<0.005);实验组术后苏醒时间为(5.576±0.030) min,短于对照组的(15.121±0.192)min(t=7.32,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无痛肠镜检查时采用单纯的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降低了严重低血压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苏醒及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临床医学
    范艳秋,李明鑫,张云贺
    2023, 37(4): 299-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尼麦角林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对其神经细胞因子及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127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64例增加尼麦角林治疗,对比2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细胞因子、运动功能、事件相关电位,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MMSE评分、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MMSE评分、MoCA评分分别为(24.36±4.74)分、(16.58±4.63)分,观察组MMSE评分、MoCA评分分别为(27.58±3.48)分、(18.74±5.34)分,2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F=4.358,P<0.001;MoCA评分比较F=2.434,P=0.016。治疗后,2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Fugl-Meyer 运动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GF、BDNF水平、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NGF、BDNF水平、FMA评分分别为(8.85±0.78)ng/L、(13.23±1.45)ng/L、(45.87±6.34)分,观察组NGF、BDNF水平、FMA评分分别为(13.23±1.66)ng/L、(17.67±2.03)ng/L、(58.28±6.24)分,2组患者治疗后NGF水平比较F=19.077,P<0.001;BDNF水平比较F=14.200,P<0.001;FMA评分比较F=11.117,P<0.001。治疗后,2组P300波幅较治疗前升高、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P300波幅、潜伏期分别为(4.57±1.53)μV、(331.36±15.32)ms,观察组P300波幅、潜伏期分别为(5.74±1.48)μV、(308.32±14.55)ms,2组患者治疗后P300波幅比较F=4.380,P<0.001;P300潜伏期比较F=8.691,P<0.001。2组不良反应均少且无差异。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老年脑梗死,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功能、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缩短P300潜伏期,增大P300波幅,提高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临床医学
    李岩,郭洋
    2023, 37(4): 303-305,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温针灸配合中药熏药治疗寒湿型膝关节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寒湿型膝关节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予以醋氯芬酸缓释片,实验组予以温针灸配合中药熏药。对比2组疗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健康调查简易表(MOS SF-36)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常规组的73.33%(22/30)(χ2=4.706 ,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为(2.83±0.26),低于常规组的(5.79±0.68)(t=22.270,P<0.05);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为(25.13±3.01),高于常规组的(21.26±2.14)(t=5.739,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PR)、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评分分别为(70.27±6.58)、(70.27±6.58)、(53.47±5.06)、(80.46±8.32)、(66.25±6.14),高于常规组的(61.53±5.61)、(61.53±5.61)、(48.52±4.12)、(71.33±7.18)、(57.37±5.26)(t=5.536、4.461、4.155、4.550、6.016,P均<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中药熏药治疗寒湿型膝关节痛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膝关节功能。 
  • 临床医学
    杨福娜,石红英,徐晓霞,米艳芝,郭兰伟,何家欣
    2023, 37(4): 306-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设计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执行单,嵌入护理信息系统后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设计食管癌ERAS护理执行单,并进行信息化构建。执行单上线使用3个月后,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92名胸外科护士的使用接受度,以及执行单对护士ERAS知信行的影响;调取367份护理执行单数据,分析ERAS护理项目执行情况。结果 执行单信息上线使用后,护士对表单的使用接受度为91.21%(82.41%~96.55%),ERAS知信行水平为(4.36±1.07)分,较使用前的(3.27±1.00)分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9,P<0.001);食管癌围手术期执行单各项目执行率为19.4%~95.4%,平均执行率为80.24%,各项目执行情况差异较大。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护理执行单上线使用后,使用护士接受度高,有助于改善使用护士的ERAS认知和行为,并了解临床ERAS执行情况。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王智勇,王锦,刘晓婷
    2023, 37(4): 310-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绪性进食是指并非因生理性饥饿,而是为了填补情绪需求而进食的一种行为模式。通过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了青少年情绪性进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基因水平)、心理因素(人格特质、负性情绪)、社会文化因素(“瘦”文化背景)和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喂养方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晶晶,朱美
    2023, 37(4): 314-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 improving quality,EPIQ)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8—11月NICU收治的97例早产新生儿临床资料。97例早产新生儿均接受EPIQ模式。记录97例早产新生儿在NICU内感染率、医护人员手卫生达标率、住院时间、有创通气天数、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天数、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7例早产新生儿尿路感染、败血症、VAP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0%、3.09%、1.03%;医生和护士手卫生达标率分别为92.59%、93.94%;住院时间、有创通气天数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天数分别为(21.59±5.28)d、(2.79±0.63)d、(13.14±3.86)d;死亡总发生率为1.03%,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06%、4.12%、2.06%。结论 对NICU内新生儿采取基于循证的质量改进模式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NICU内感染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预后。 
  • 经验交流
    蒋苗,包满珍,朱琴
    2023, 37(4): 317-318,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一例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儿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成立多学科协作治疗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个体化快速康复并实施卡铂+依托泊苷+博来霉素方案化疗,PICC管道的护理,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出院宣教及延续性护理等,经过30 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及术后规律化疗,患儿现病情稳定,病灶得到明显控制。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