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田奔,李婷婷,张凯,李易晓,祝丽玲
    2023, 37(2): -2--3,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安市未央区某小学学生视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某小学一至六年级1 606人开展裸眼视力检查和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发放视觉健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筛查性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1 606名小学生中视力不良986人,占61.39%,其中筛查性近视772人,占48.07%。女生筛查性近视率(51.19%)高于男生(44.99%)(χ2=6.179,P=0.013);年级越高筛查性近视率越高(χ2趋势=169.904,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读写姿势正确是筛查性近视的保护因素(OR=0.643,P=0.004),教室无黑板灯(OR=1.591)、桌椅高度不合适(OR=2.007)、昏暗光线下看书不开灯(OR=2.588)、在家不做眼保健操(OR=1.453)、学校做眼保健操无人监督(OR=1.882)是筛查性近视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西安市某小学视力不良率和筛查性近视率较高,家长和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石晶,赵春艳,孙远洁,邓艳春,崔婷
    2023, 37(2): 8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大学生关于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认知情况和接种意愿,为HPV疫苗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通州区1 76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大学生HPV及相关疾病知识、HPV疫苗知识和接种意愿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的大学生HPV及其疫苗认知水平。结果 本次调查1 760人,男女性别比1.13∶1,平均年龄(19.12±1.39)岁。35.91%(632/1 760)听说过HPV,40.45%(712/1 760)听说过HPV疫苗。HPV及相关疾病知识认知合格率为54.94%,本科生(56.74%)高于专科生(46.15%,χ2=11.240,P=0.001);北京户籍学生(56.86%)高于非京户籍(52.01%,χ2=3.997,P=0.046);有性生活经历者(59.22%)高于无性生活经历者(53.64%,χ2=3.981,P=0.046)。HPV疫苗知识认知合格率为31.02%,男性(33.69%)高于女性(28.00%,χ2=6.631,P=0.010);有性生活经历者(36.65%)高于无性生活经历者(29.30%,χ2=7.962,P=0.005)。女大学生HPV疫苗调查接种率仅2.91%,HPV疫苗意愿接种率为44.76%。没有意识到自身感染风险(54.54%)、担心疫苗的安全性(47.97%)及有效性(35.56%)是不愿意接种HPV疫苗的主要原因。结论 通州区大学生对HPV及其疫苗认知不足,接种意愿较低。应加强HPV感染风险、疫苗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提高对HPV及其疫苗的正确认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马伊梅,郑军
    2023, 37(2):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应用“知信行”模式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综合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得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得分总分(86.98±8.01,172.20±24.82,73.05±6.36)均明显高于干预前(59.03±17.24,138.84±28.27,61.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1、2.353、2.021,P=0.031、0.022、0.04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7.08±12.21,153.49±25.32,65.39±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2.008、2.242,P=0.027、0.044、0.033)。结论 应用“知信行”模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吴习蕾
    2023, 37(2):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济南市某学校初中生视力不良、龋齿、营养状况,为常见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某中学2021—2022年全部在校初中生的健康体检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该校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9.92%,其中女生(83.26%)高于男生(76.97%)(χ2=11.145,P=0.001);视力不良检出率初三(86.63%)>初二(80.85%)>初一(71.83%)(χ2=40.840,P<0.001)。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7.59%、21.40%和50.94%;超重检出率为19.14%,肥胖检出率为23.54%;消瘦检出率为1.6%。男生超重和肥胖合计检出率为50.41%(486/964),高于女生的33.96%(290/854)(χ2=50.131,P<0.001);男生消瘦检出率为2.28%(22/964),亦高于女生的0.82%(7/854)(χ2=6.170,P=0.013)。女生龋患率为22.95%,高于男生的15.35%(χ2=17.041,P<0.001)。结论 该学校初中生常见病以视力不良最为突出,并且女生的视力不良率较高。男生超重、肥胖、消瘦检出率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 
  • 疾病控制
    封海红,庄华
    2023, 37(2):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灌云县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2011—2020年灌云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人口资料(来源于灌云县统计年鉴),采用发病率(/10万)与构成比(%)对疾病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2组或多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2011—2020年灌云县共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530例,年均发病率为5.12/10万,无重症、死亡病例报告。2012年发病率最低,以后每年发病率均较该年高,各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58,P<0.001)。男女性别发病数之比为1.66∶1,15岁以下人群仅报告1例,20岁以后乙肝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χ2=10.278,P<0.001 )。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待业为主。城镇发病率为7.79/10万,农村发病率为4.66/10万,城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99,P<0.001)。结论 乙肝在灌云县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灌云县乙肝防控除继续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加强男性青壮年、农民等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工作。 
  • 疾病控制
    周志伟,孙传武,徐荣艳
    2023, 37(2):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5 —2020年徐州市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感染的变化趋势、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为制定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 —2020年徐州市新报告的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信息,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5 —2020年徐州市累计报告青年学生病例76例,其中18~24岁青年学生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占比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1,P=0.017),以2019年青年学生病例新发报告率最高,为11.9/10万。青年学生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75∶1,高于非学生病例的10.5∶1(χ2=4.867,P=0.027)。青年学生病例以18~24岁组占比最多,为96.8%,高于青年非学生病例的88.2%(χ2=8.158,P=0.004)。青年学生病例在徐州市区占72.4%,高于青年非学生病例的41.7%(χ2=21.143,P<0.001)。青年学生病例主要发现于自愿检测咨询、医疗机构,分别占 59.2%、30.3%。青年学生报告率观测值Joinpoint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15~24岁年龄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5.8,新报告率保持平稳。结论 2015 —2020年徐州市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疫情趋势相对平稳,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应加强青年学生群体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 疾病控制
    庄华,颜晓今
    2023, 37(2): 100-102,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灌云县猩红热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 —2021年灌云县猩红热报告病例进行趋势和特征分析。结果 2019 —2021年,灌云县共计报告猩红热178例,发病率分别为6.59/10万、4.19/10万、6.57/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78/10万,三年猩红热报告发病情况经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534)。病例报告呈双峰型分布,集中在10—12月和 4—6月,占比分别为33.71%(60例)、29.78%(55例)。男性、女性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33/10万、5.17/10万,男女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7,P=0.181)。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人群,4~6岁年龄组为高发年龄组(56.74%)。职业构成以幼托儿童(46.07%)和学生(34.83%)为主。13个镇街除燕尾港镇外,均有猩红热病例报告,病例主要其中在城关镇(伊山镇)及周边2个镇街(东王集镇、侍庄街道),占比达77.53%。结论 灌云县猩红热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增长趋势,有较明显的季节、人群、地域特征,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疾病控制
    刘洋,戚珊,孙晓妍,王咏梅
    2023, 37(2): 103-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徐州市铜山区丙肝病例流行病学史和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丙肝防控策略制定及防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铜山区2011—2020年诊断并报告的丙肝病例,对存活的323例丙肝病例开展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调查丙肝323例, 其中男性 174 例(53.87%),女性 149例(46.13%);平均年龄为(55.43±0.89)岁,≥50岁占70.28%。丙肝病例首次被诊断的检测原因中,因临床症状/肝功异常的比例最高,为42.41%(137/323)。流行病学史中有过在个体诊所打针、输液、针灸经历的最多,为109例(33.75%);<50岁年龄组有过损伤性美容或治疗的经历和在个体诊所打针、输液、针灸的经历分别占12.50%、42.71%,高于≥50岁年龄组的2.64%、29.96 %(χ2=12.457、4.907,P<0.05);<50岁年龄组有过内窥镜检查的经历和曾输过血或接受过血液制品分别占15.63%、23.96%,低于≥50岁年龄组的26.87%、36.56%(χ2=4.734、4.862,P<0.05)。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0.34%,文化程度(χ2=18.143,P<0.001) 、个人月均收入(χ2=11.301,P=0.023)、医保类型(χ2=6.902,P=0.032)不同的患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患者丙肝知晓率比文盲高(P<0.01)。结论 在铜山区丙肝防控工作中,应重视丙肝集中筛查项目,规范辖区医疗行为,针对重点人群强化宣教力度,并扩大宣传教育的普及范围,提高辖区人群的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丹丹,张耕瑞
    2023, 37(2): 108-11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正念联合自我洞察疗法对头颈部肿瘤老年放疗患者癌症宿命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16例在南阳市某三甲医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老年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放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正念联合自我洞察疗法,干预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应用癌症宿命论量表(FSC)与希望水平量表(HHI)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症宿命及希望水平。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FSC与HH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FSC总分=0.006,P FSC总分=0.995;t HHI总分=0.082,P HHI总分=0.93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SC总分及先定、运气、悲观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FSC总分=9.351,P FSC总分<0.001;t 先定=5.475,P 先定<0.001;t 运气=4.331,P 运气<0.001;t 悲观=6.883,P 悲观<0.001);观察组患者HHI总分及亲密关系、积极行为、行为态度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HHI总分=7.519,P HHI总分<0.001;t 亲密关系=6.012,P 亲密关系<0.001;t 积极行为=6.114,P 积极行为<0.001;t 行为态度=3.684,P 行为态度<0.001)。结论 正念联合自我洞察疗法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癌症宿命水平,提升其希望水平。 
  • 食品与营养卫生
  • 食品与营养卫生
    朱建勋,金玉燕,周瑞颖,周爱萍
    2023, 37(2):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小学生营养健康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为学校制定营养健康宣教和校园肥胖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小学三至六年级1 61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对其营养健康相关认知及行为习惯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性别、学段间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比较应用四格表χ2检验。结果 18项知识总知晓率为65.7%,最高达94.5%、最低仅34.9%;不同学段、性别之间总知晓率比较,高年级为68.4%,高于中年级的62.9%、女生为67.5%,高于男生的64.2%,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108、34.423,P均<0.001)。饮食行为总体上,每周吃早餐>5 d为89.4%、喝牛奶>5 d为69.9%,从不挑食偏食为82.0%;不同学段、性别之间比较,吃早餐>5 d/周,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343、0.814,P均>0.05),喝牛奶>5 d高年级高于中年级,差异有显著性(χ2=10.191,P<0.001),不挑食偏食高年级高于中年级,差异有显著性(χ2=16.899,P<0.001)。结论 学生的营养认知方面不够理想,行为形成率有待提升。 
  • 食品与营养卫生
    牟善强,王改利,刘超
    2023, 37(2):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日照市东港区集中配送小学生午餐食物营养素摄入状况,为改善集中配送的学生午餐膳食结构,以及在日照市内全面开展集中配送学生营养午餐,保障学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已开展集中配送午餐的659 名小学四至五年级学生进行连续5 d的午餐食物摄入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小学生摄入午餐的膳食结构、能量与营养素、三大营养素供能构成。结果 受调查的男、女小学生每日午餐摄入的谷薯类分别为(180.2±86.7)g、(153.5±47.8)g,畜禽肉类为(41.7±20.3)g、 (32.6±10.9)g,蛋类为(31.5±10.5)g、(28.3±19.8)g,均超过推荐量,男、女小学生每日午餐摄入的水果类为(17.6±7.9)g、(18.2±6.7)g、鱼虾类为(2.9±1.6)g、(3.2±1.9)g、大豆类及其制品和坚果为(16.3±5.3)g、(15.2±2.9)g均低于推荐量,摄入的蔬菜类为(151.8±54.8)g、(147.2±37.9)g、奶及奶制品为(79.5±30.5)g、(78.3±20.9)g,这些食物量适中,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充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供能比适宜,脂肪供能比接近推荐标准上限;男、女小学生午餐中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 B1和膳食纤维平均摄入量均低于推荐量;而铁、维生素 B2、维生素C 摄入量均达到或超过推荐量。男、女小学生平均每日午餐锌、维生素B1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2、5.90,P均<0.05)。结论 日照市东港区部分小学生集中配送午餐摄入食物结构不够合理,存在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情况,提示供餐公司集中配送的小学生午餐仍需改善。 
  • 口腔卫生
  • 口腔卫生
    门庆林,周宪华,王伟
    2023, 37(2): 118-120,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铸瓷高嵌体修复不同牙体壁厚度MOD缺损的成功率、存活率。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本院修复科就诊患者的牙体MOD缺损并行根管治疗后的磨牙93颗,根据剩余颊舌牙体壁厚度分为 2组:A组均<2 mm,B组均≥2 mm,再分别随机分2个亚组:A1组(24颗)、A2组(23颗),B1组(22颗)、B2组(24颗)。A1 和B1组直接进行树脂充填后铸瓷高嵌体修复,A2和 B2组采用纤维桩加树脂充填后铸瓷高嵌体修复。比较修复后2年不同组的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 A1组的成功率为 66.7%,存活率为83.3%; A2组分别为 69.6%、8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5,P=0.831;P=1.000)。B1组的成功率为 100%,存活率为100%;B2组分别为 95.8%、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P=1.000)。A组成功率为 68.1%,存活率为85.1%,分别低于B组的 97.8%、100%(χ2=14.436,P<0.001;P=0.012)。结论 对于根管治疗后磨牙MOD缺损,铸瓷高嵌体修复时,剩余颊舌轴壁厚度≥2 mm者优于<2 mm的修复效果,是否使用纤维桩对修复效果无影响。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深泉,杨帝宽,吴保忠,梁灿煌,林泽森,陈彩眉,刘玉简
    2023, 37(2): 121-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比较简化三步法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以评估简化三步法剜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BPH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4例,电切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剜除组采用简化改良三步法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质量、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数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IPSS-QOL)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52.14±11.76)分vs(89.93±9.02)分]及术中出血量[(47.80±13.62)mL vs(74.84±12.07)mL]比较,剜除组明显优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10、9.855,P均<0.001);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 Qmax、 IPSS-QOL 评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5~1.742,P=0.085~0.489)。2组患者术中无包膜穿孔及明显低钠血症的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2种手术方式对BPH患者均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但对身体状态较差的高龄患者,简化三步法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临床医学
    梁子谦,唐宇星,孙浩嘉,林运华,付婧玮,唐玉露,唐邓,黄志广,罗嘉嫄,龙禹,陈罡
    2023, 37(2): 125-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合评价编码富含亮氨酸的重复神经元蛋白3(LRRN3)在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表达水平,以探究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本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3例PAS患者与5例正常妊娠产妇的胎盘组织用于RNA测序,t检验用于比较2组之间LRRN3的表达水平。同时,收集来自SRA和GEO数据库的高通量数据集,固定效应模型合并SMD并综合计算LRRN3在胎盘植入和正常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共表达分析及KEGG、Reactome和GO富集分析用于探究LRRN3在胎盘植入谱系疾病中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 本院样本RNA测序的结果显示,与正常胎盘组织相比,LRRN3在胎盘植入组织中表达上升(t=2.913,P=0.027)。通过整合计算所有纳入的数据集,LRRN3在胎盘植入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胎盘组织(SMD=1.017,95%CI [0.143~1.892],P=0.023)。共表达和富集分析表明,LRRN3可能参与细胞黏附。结论 LRRN3在胎盘植入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并可能通过细胞黏附来参与胎盘植入谱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临床医学
    赵盼利,濮晓欢,魏俊逸
    2023, 37(2): 13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患者相关凝血风险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CB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专科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相关凝血风险、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度、仪器操作精准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D-D水平分别为(13.14±3.23)s、(43.38±9.69)s、(4.74±0.56)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9±3.72)s、(39.74±7.31)s、(6.28±1.17)μg/mL,TT水平(32.77±6.30)s明显高于对照组(26.94±5.9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64、2.418、5.428、20.345,P=0.005、0.017、<0.001、<0.001)。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度、仪器操作准确性评分分别为(95.29±15.26)分、(96.37±17.98)分、(94.41±1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8.60±13.65)分、(89.55±15.88)分、(85.41±9.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4、2.292、4.393,P=0.009、0.024、<0.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3,P=0.008)。结论 在CBP治疗的同时配合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凝血发生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 临床医学
    丁可,王乐,郑秋炯
    2023, 37(2): 134-136,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临床观察指标及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 76.36%(t=5.636,P=0.018);观察组临床观察指标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5.748,P<0.001;t=-6.724,P<0.001;t=-2.752,P=0.007;t=-2.378,P=0.019);干预前,2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护理知识、预防措施方面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81.82%、87.27%、89.09%、76.36%、83.64%,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1.82%、67.27%、72.73%、56.36%、63.64%(P均<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儿病情恢复进程,提升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 临床医学
    孙娟娟
    2023, 37(2): 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术前正性暗示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4月本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常规组(130例),2021年5—8月本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组(1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术前实施正性暗示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收缩压为(142.52±18.44)mmHg、舒张压为(82.41±12.25)mmHg,心率为(72.20±10.44)次/min,分别低于常规组的(153.66±20.14)mmHg、(94.56±15.20)mmHg、(80.45±12.40)次/min,(t=4.652、7.096、5.803,P均<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25±1.05)、(1.85±0.47)均低于常规组(7.14±1.22)、(4.85±0.89)(t=20.471、33.985,P值均<0.001);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为(40.25±6.5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为(43.20±6.55),均低于常规组(48.22±6.89)、(50.11±6.18)(t=18.748、29.075,P均<0.00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2%,高于常规组的88.46%(χ2=6.870,P=0.009)。结论 术前正性暗示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同时有利于缓解负面情绪以及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 临床检验
  • 临床检验
    易强,陈佳玥,钟春明,罗会会
    2023, 37(2):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华漕社区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检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851例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晨尿ACR检测,同时抽取空腹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脂、血肌酐等。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ACR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851例糖尿病患者ACR均值为(47.16±1.73)mg/g,ACR异常率为37.76%。ACR异常组病程(t=5.065,P<0.001)、HbA1c(t=5.199,P<0.001)、血肌酐(t=2.344,P=0.019) 的均值大于正常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 ACR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年龄、患糖尿病病程、HbA1c异常及血脂异常(P<0.05)。结论 ACR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有参考价值;年龄越大,病程越长,ACR异常率越高;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血脂,有助于降低ACR,从而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或者进一步加重。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张道玉
    2023, 37(2): 144-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流动分析仪测定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挥发酚、氰化物的方法。方法 按照流动分析仪的操作步骤,进行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挥发酚及氰化物的检测。结果 该方法在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1~0.8 mg/L、挥发酚0.002~0.03 mg/L、氰化物0.01~0.08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0);低、中、高三种浓度水平加标,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挥发酚、氰化物回收率分别为92.0%~103.0%、85.0%~105.0%、88.0%~105.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9%~3.13%、5.07%~7.44%、2.90%~7.11%。结论 流动分析仪测定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挥发酚及氰化物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可满足于基层实验室大批量的饮用水测定。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童心,周梦洁,温丽影,常微微
    2023, 37(2): 148-150,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昼夜节律类型反映了睡眠-觉醒周期的个体差异,主要有清晨型、夜晚型和中间型。有研究显示,具体的节律类型与心理的健康有一定关联。就近年来有关昼夜节律类型与青少年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综述与讲座
    范加奇,张雪松
    2023, 37(2): 151-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足口病自2008年5月被纳入中国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以来,其发病数已经位列丙类传染病之首,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考虑到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目前国内外环境流行病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开展了研究,以该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为探讨重点,对每种方法的特点以及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史亚伟,丁倩,张然,张瑾,李润婕
    2023, 37(2): 156-158,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已成为各医院的重要工作。口腔颌面外科病区将护理管理与新冠防控工作有机结合,根据省级各类文件及院感科疫情防控管理的相关规定,制订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住院期间的管理流程、发现疑似病例的应急处理流程,强化医护人员防控知识培训,加强患者、陪护人员以及病区环境的管理与防护物资管理,做好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的心理护理,总体防控管理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加强护理流程的科学制订、重点环节的闭环管理及防控措施的精准落实,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确保口腔颌面外科病区护理工作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