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郑连雪,王恪辉,孙真真,刘姝,马淑焕,秦元梅
    2022, 36(9): -2--3,719-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高校开展大学生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南某医学院校大一新生进行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国八条”、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等。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新生知晓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影响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4 520名新生对“艾滋病国八条”以及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120.733,P<0.001)、生源地(χ2=236.379,P<0.001)、专业类别(χ2=34.051,P<0.001)、父母学历(χ2=51.408,P<0.001)、是否有过性行为(χ2=5.409,P<0.05)、是否愿意在学校加入宣传艾滋病学生社团(χ2=29.679,P<0.001)、是否愿意在学校参加艾滋病相关讲座(χ2=15.735,P<0.001)、艾滋病在学生群体中的形势很严峻(χ2=114.371,P<0.001)等因素影响学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法结果显示:性别(OR=2.574)、生源地(OR=3.740)、愿意加入艾滋病学生社团(OR=1.643)、愿意参加艾滋病知识讲座(OR=1.288)是大学新生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促进因素。结论 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偏低,应结合新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宣教,从而为高校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聂蕙斌,占煜,辛梅,张雪梅,刘倩茜,万学梅,王晓翔,邹兴伟,白云丹,田茜溪,杨杰,罗俊,陈泽君
    2022, 36(9): 641-644,6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成都市高新区4~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8—11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成都市高新区202所学校82 024名4~18岁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及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近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高新区儿童青少年总近视患病率为40.42%,不同性别(男38.76%vs女42.21%,χ2=101.529,P<0.001)、不同学龄段之间近视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1%、34.44%、79.73%、83.25%,χ2=22099.288,P<0.001)。4~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90%、1.25%、9.04%、17.20%、31.22%、42.10%、55.79%、65.15%、73.43%、79.95%、84.44%、84.45%、83.25%、81.95%、77.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均近视、初次使用电子产品年龄≤3岁、节假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较长、阅读学习用眼持续时间≥30 min、有不良用眼习惯、户外活动及睡眠时间不足等是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成都高新区儿童青少年学龄初期近视患病率增长速度快,其影响因素可能与遗传及个人习惯等多个方面有关,早期筛查及预防十分重要。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李思倩,王菊霞,赵丹丹
    2022, 36(9): 645-647,7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医疗机构联合学校进行健康教育的模式对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信行模式干预的效果,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1年4月选取阜阳市颍州区2所小学所有四年级学生共526人,实施3个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信行模式干预后,对干预前后的知信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总知晓率、总正确态度拥有率、总正确行为依从率分别从45.59%(1 199)、53.52%(1 126)、38.94%(1 229)上升至97.76%(2 571)、97.43%(2 050)、89.83%(2 835)(χ2分别为1 762.65、1 096.12、1 781.72,P值均<0.001)。小学生健康教育接受程度比较:最受小学生欢迎的是开展洗手、戴口罩等比赛,学生的喜欢程度为92.78%。结论 校园内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信行情况,有利于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陈贻承,谢晓钿,聂雅婷
    2022, 36(9): 648-650,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伤行为量表对2 178名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9.37%(442名),女生(22.87%)高于男生(1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P<0.001);不同年级、学业成绩、朋友个数、父母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收入之间自伤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99,24.57,22.43,28.70,11.03,P值均<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二年级(OR=1.49)、女生(OR=1.60)、没有朋友(OR=2.61)、学业成绩较差(OR=1.89)、父母离异(OR=2.20)、父母再婚(OR=1.59)是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情况不乐观,人际、学业、家庭等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黄艳威,宋晶园,蔡季煜,李晓旭
    2022, 36(9): 651-6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乳腺癌病人支持性照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和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总分为(192.96±54.95)分,其中卫生系统服务与信息需求维度得分最高,为(55.21±16.75)分。98例患者(61.25%)表示卫生系统服务与信息需求未满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支持性照护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化疗次数和自我管理效能感是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程度较高;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的评估和干预,从而降低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水平。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郭闯闯,范天昊,李桂圆,高修银
    2022, 36(9): 656-659,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徐州市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抑郁心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及营造良性生活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徐州市多个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查的2 345名新城镇老年人中,554名CES-D10抑郁量表得分≥12分,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3.6%。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有配偶、是否有宗教信仰、经常运动锻炼、较好就业机会、较好基础设施等因素可以减少新城镇老年居民抑郁状况的发生(P均<0.05);有宗教信仰、较高住房价格、较高生活成本、与原住地跨省、恋乡情结较重是新城镇老年居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存在抑郁症状,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对高危人群从不同维度、有重点地进行防控,以确保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姚锦,万媛媛,袁先星
    2022, 36(9): 660-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在校大学生对安全套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其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对待自己恋爱时的态度和性行为发展现状,为加强大学生性教育及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马鞍山市某高校中抽取1 89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让调查对象通过微信App扫码的方式进行匿名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大学生中安全套的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0.8%,四个年级学生总知晓率最高为88.5%。性取向为与自己不同性别的占88.8%,同一性别的占2.0%,既有同性又有异性取向的占4.7%;其中男性为同一性别取向的占73.6%,女性为26.3%;双性取向中女生居多,占58.8%。主动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的占9.8%(发生过性行为的人数/调查总人数),女生性行为发生率(6.38%)低于男生(1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0,P<0.001)。首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63.9%。结论 1 897名大学生对安全套知识的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发生性行为的情况较多,但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不安全性行为。 
  • 健康教育与管理
    蒋会莉,苗萍,付珊珊,李海燕
    2022, 36(9): 664-666,6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儿童心理行为状况,为改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针对本院医务人员子女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手机端发放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电子版进行调查,收集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相关信息。结果 本研究纳入观察病例共562份,年龄均值(8.06±3.251)岁。其中,男275名(48.9%),女287名(51.1%);学龄期儿童311名(55.3%),学龄前期儿童251名(44.7%)。SDQ困难总分评定异常者12.9%,边缘状态者18.1%,正常者69%。情绪问题 、品行问题 、同伴关系问题 、多动问题 、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各因子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6%、9.8%、19.2%、18.1%、12.9%、7.8%。不同性别儿童SDQ困难总分、情绪症状、亲社会行为、品行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多动问题、同伴关系问题评分分别为(3.87±1.471)分、(4.53±1.542)分,分别高于女生的(3.65±1.415)分、(4.31±1.5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6、7.65,P<0.05)。学龄前期儿童与学龄期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亲社会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儿童同伴关系问题、多动问题、困难总分评分分别为(4.53±1.507)分、(3.85±1.298)分、(12.15±3.613)分,分别高于学龄前期儿童的(4.26±1.652)分、(3.54±1.402)分、(11.45±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6.57、14.32,P<0.05)。结论 调查发现,本院医务人员子女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应进一步核实诊断,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年龄分类,及早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并由心理医生对这一群体进行长期随访。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李秀,郑寰,柯灿,李琼林
    2022, 36(9): 667-668,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某高校研究生BMI和血红蛋白含量状况,以期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卫生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武汉某高校2019年—2020年医学研究生新生入学体检资料,对BMI和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生新生中,不同性别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中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为31.93%(372/1 165),高于女生的6.94%(153/2 204)(χ2=361.794,P<0.001)。而新生中女生体重过低的检出率为21.46%(473/2 204),较男生的6.44%(75/1 16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93,P<0.001)。不同性别之间体重指数分型总体分布不全相同(Z=19.641,P<0.001)。新生中男生和女生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检出率分别是1.38%(16/1 163)和7.72%(260/2 204),女生中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检出率明显比男生中检出率高(χ2=109.81,P<0.001)。在BMI分型中,除肥胖组外(χ2=0.032,P=0.858),在体重过低、正常、超重的学生中,女生的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99,P=0.007、χ2=71.385,P<0.001、χ2=8.963,P=0.003)。此外,男、女生中血红蛋白偏低的检出率在不同BMI类型中的分布均无差异(H=1.569,P=0.666、H=5.005,P=0.171)。结论 2019—2020年入学医学研究生新生中,体重过低、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的女生比男生多,而在超重和肥胖的男生比女生多,因此,对研究生新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干预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汪双月,唐浪娟,吴利,谢蓉蓉
    2022, 36(9): 669-6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且呈低龄化、重度化趋势;严重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焦点。近视危险因素众多,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且病程进展具有渐进、叠加和不可逆等特征。发现及控制近视的危险因素,对近视防控意义重大。以国内外近视相关的大量研究为基础,总结中小学生近视及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近视防控干预工作提供思路和科学依据。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武,刘兰兰
    2022, 36(9): 673-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中国澳门居民2007—2020年期望寿命、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为医疗资源配置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澳门政府官网搜集相关数据并整理,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对2007—2020年中国澳门居民的出生期望寿命、标化总死亡率、死因标化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并根据各主要死因的拟合方程预测2025年中国澳门居民主要死因的死亡率。结果 2007—2020年,中国澳门居民期望寿命从81.9岁增至84.1岁,AAPC=0.202%(t=20.160,P<0.001),标化死亡率从290.5/10万降至226.0/10万,AAPC=-1.752%(t=-2.698,P=0.007);恶性肿瘤、肺炎、心脏病和高血压一直居死因顺位的前四位,除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无明显下降外,其余死因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预测2025年,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脏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脑血管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澳门居民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是未来干预的重点方向。 
  • 疾病控制
    吴建,谢屹,贾宁
    2022, 36(9): 678-680,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初高中新生的体重现状,以及血清转氨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对2019—2020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 135名初、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肝功能转氨酶的检测,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并对不同BMI组的ALT和A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被调查的参检学生中,初中新生超重检出率为16.8%,肥胖检出率为11.0%,分别高于高中新生的14.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098, P<0.001,χ2=26.468,P<0.001); 男生超重检出率为20.5%,肥胖检出率为13.1%,分别高于女生的10.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39, P<0.001,χ2=88.526,P<0.001);肥胖组ALT、AST高于超重组,超重组高于体重正常和消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和肥胖组的ALT与AST异常升高检出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地区初高中新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低年级和男生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超重和肥胖与转氨酶异常升高密切相关,应重视超重、肥胖对肝脏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早期防控。 
  • 疾病控制
    李学锋,马良良,吕婷,李欣欣,余峰玲
    2022, 36(9): 681-683,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某高校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索和溯源,探讨其中毒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方法 对相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同时对腹泻病原进行检索,对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技术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结果 有流行病学相关病例15例,共分离出9株罗米他沙门氏菌(Salmonella romita,6,7:e,h:1,5),其中4株来自病例,1株来自从业人员,4株来自可疑食品西红柿汤汁。9株菌的生化表型、血清型及药敏试验结果一致,PFGE 条带聚类分析显示菌株属于同一克隆。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由罗米他沙门菌引起,PFGE分型技术实现了对不同样品来源的罗米他沙门菌溯源。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郭艳丽
    2022, 36(9): 684-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程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9月—2020年5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的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45例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组47例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初产妇产程情况、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及产后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各分产程及总产程所用时间分别为(329.47±12.64)min、(48.82±9.75)min、(6.48±2.06)min、(368.13±19.96)min,分别短于单一组的(337.52±11.91)min、(55.57±9.88)min、(8.06±2.61)min、(381.15±19.31)min,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1、3.298、3.230、3.178,P均<0.05);联合组产程开始VAS评分、分娩后1 h VAS评分分别为(7.62±2.13)分、(4.41±1.58)分,分别低于单一组的(8.83±2.06)分、(5.46±1.73)分,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68、3.042,P均<0.05);联合组满意度为(91.69±6.71)分,高于单一组的(87.42±6.35),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2,P<0.05)。结论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可减轻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疼痛程度,并缩短产程所用时间,且该方法有利于提高产妇满意度。 
  • 临床医学
    陈晓亮
    2022, 36(9): 687-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保乳术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比较2组疗效、计划靶区剂量学、肌钙蛋白水平、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3.67%,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37);观察组计划靶区V100%、V105%分别为(9.68±0.65)%、(1.03±0.0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2.02±4.87)%、(24.51±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076、64.691,P值均<0.001);放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肌钙蛋白分别为(0.116±0.012)ng/mL、(0.260±0.019)ng/mL,分别高于放疗前的(0.059±0.010)ng/mL、(0.057±0.00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肌钙蛋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55,P<0.001);观察组的无瘤生存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P=0.036)。结论 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辅以调强放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靶区照射剂量均匀性、适应性,避免心肌及其他周围组织损伤,并提高无瘤生存率,改善预后。 
  • 临床医学
    张萌
    2022, 36(9): 691-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化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2组Piper癌因性疲乏自评修正量表(RPF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7、0.169、0.220,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RPFS评分为(13.44±2.85)分,低于对照组的(18.35±3.46)分,ESCA评分为(152.95±18.63)分,高于对照组的(126.63±16.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63、6.459,P值均<0.001);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为(70.28±9.67)分,高于对照组的(61.23±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7,P<0.001)。结论 Orem自理理论能够减轻宫颈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临床医学
    邵慧娟
    2022, 36(9): 694-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坤泰胶囊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排卵率、妊娠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H、T、FSH水平分别为(3.18±1.01)U/L、(0.71±0.22)U/L、(3.78±1.23)mmol/L,分别低于治疗前的(8.10±2.59)U/L、(1.92±0.61)U/L、(7.29±2.38)mmol/L,且分别低于治疗后对照组的(4.17±1.20)U/L、(0.95±0.31)U/L、(5.01±1.6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91、4.092、3.888,P均<0.001);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95.24%、64.2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43%、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10.769,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2,P<0.05)。结论 与单独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相比,坤泰胶囊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能更有效地降低LH、T、FSH水平,提高患者排卵率、妊娠率。 
  • 临床医学
    刘俊灵,丘爱华,覃福宽
    2022, 36(9): 697-700,7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并伴有焦虑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干预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等;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状况程度进行考察。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等方面评分均上升(P<0.05),同时观察组各项评分分别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16.8±6.1)分,低于护理前的(26.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的(23.7±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15,P=0.005)。结论 冠心病伴随焦虑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患者的疾病状况具有缓解作用,且对治疗效果具有提升作用,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值得推广。 
  • 临床医学
    刘玲
    2022, 36(9): 701-7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甲氨蝶呤(MTX)在瘢痕子宫妊娠行宫腔镜微创清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宫腔镜治疗的108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HIFU预处理,研究组则使用HIFU联合MTX的方式预处理,处理后两组均行宫腔镜辅助微创清宫术。通过随访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术后7 d血清β-HCG水平为(28 598.38±2 176.52)U/L,低于对照组的(32 423.13±2 734.6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2,P<0.001);研究组血清β-H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33±3.78)d、(28.21±3.83)d、(6.53±2.12)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6.72±4.83)d、(33.82±4.91)d、(9.53±2.6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58、6.620、6.466,P均<0.001)。两组均随访≥24个月,宫内妊娠、未孕、流产、再次瘢痕子宫妊娠、异位妊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5,P>0.05);宫内妊娠中足月分娩与早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6,P=0.021)。结论 在宫腔镜辅助微创清宫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前使用HIFU联合MTX预处理的效果优于单一使用HIFU预处理,可明显缩短患者血清β-H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但对女性的妊娠结局无影响,妇产科临床治疗前可结合患者需求择取最合适的预处理方案。 
  • 临床医学
    谭伟,张辉
    2022, 36(9): 705-7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1β、SCr、BU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4例,分为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2.3%,大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36)。治疗后,研究组SCr、BUN小于对照组(t=15.218、P=0.036,t=12.255、P=0.047),研究组TNF-α、IL-1β小于对照组(t=13.475、P=0.036、t=15.170、P=0.034)。研究组安全性大于对照组(5.8% vs 23.1%,χ2=6.023,P=0.037)。结论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吴娅君,吴谦,赖莎,王丽荣,刘焕楠,赵轩
    2022, 36(9): 708-711,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卫生工作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学校卫生工作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市幼儿园、小、中、大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关键人物进行访谈。结果 共调查378所学校卫生的工作人员,学校校医配备率为86.2%,校医配备合格率为8.4%。按学段比较,幼儿园校医配备率为96.4%,高于小学的79.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034,P<0.001);按城乡比较,城市学校配备率为96.1%,高于乡村的 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1.216,P<0.001);按学校规模比较,学生人数≥600的大规模学校校医配备率可达91.6%,高于小规模学校的81.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500,P<0.001)。校医医学专业背景者占42.1%,校医新冠知识知晓率为55.0%。校医务室配备率为63.0%,中学配备率为79.3%,要高于小学的54.5%(χ2=14.671,P<0.001);城市学校配备率为69.4%,高于乡村学校的49.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975,P<0.001)。定性访谈结果显示校医非专业人员多,职称评定体系需改善;社会、高校对学校医疗建设不够重视。结论 疫情期间西安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量大,但校医及医务室资源配备不足,且存在显著的学段、城乡及规模差异,校医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应解决短板问题保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长期顺利开展。 
  • 劳动卫生
  • 劳动卫生
    杨兰增
    2022, 36(9): 712-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某地区钢铁工人静脉血铅水平,为某地区制订职业性铅中毒的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4月—2021年7月,随机选取共60名本地区钢铁企业工人,调查工人基本资料,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血铅含量、活动场所铅烟浓度。结果 60名工人血铅含量为(253.31±21.48)μg/L,其中铅中毒7例,占11.67%,血铅偏高16例,占26.67%,正常37人,占61.66%。男性工人血铅含量为(263.49±19.87)μg/L,高于女性的(252.55±19.56)μg/L(t=2.128,P<0.05);随着年龄、工龄的增大,血铅含量逐渐升高,不同年龄组、工龄组工人血铅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炉炉前岗位、休息室岗位空气样本超标率分别为100 %(9/9)、44.44%(4/9)。结论 工人活动场所铅烟污染较重,随着年龄、工龄的增加,钢铁工人血铅含量会逐渐升高。因此,企业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加强钢铁工人个体防护与健康监护。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谭炜
    2022, 36(9): 715-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糖类抗原199(CA199)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以35 074例体检人员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19 073人,女性16 001人。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对参检人员进行分组(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和>80岁组,共8组),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CA199,并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CA199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参检人员总体CA199阳性检出率为5.44%,其中男性为4.08%,低于女性的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63,P<0.001);男性和女性的0~20,>70~80和>80岁三个年龄组,CA199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30,>30~40,>40~50,>50~60,>60~70岁5个年龄组女性CA199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5%、6.25%、5.96%、7.92%、10.91%,均高于男性的0.72%、1.68%、2.57%、4.63%、6.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0、86.365、62.935、31.665、22.136,P值均<0.001);另外,男性CA199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呈现递增趋势(趋势性检验χ2=404.875,P<0.001),女性无明显规律。结论 不同性别CA199阳性检出率有差异,女性在>20~70岁年龄段高于男性;男性CA199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则无明显规律。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