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李卉,费丽萍,刘娅,张容,鲁露,周忠贤,刘雨会,余颖,叶运莉
    2022, 36(5): -2--3,399-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低年级大学生HIV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教育措施,提高HIV检测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月,在四川省泸州市某医学院校对4门选修课共11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自评感染风险、性态度、HIV检测情况、恋爱及性行为经历等。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大一、大二学生862例。6.4%(55/853)的调查对象有过HIV检测史。89.8%(767/854)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在每次高危行为后都主动进行HIV检测。年龄>18岁(OR=1.990,95%CI:1.021~3.878)、自评有HIV感染风险(OR=1.940,95%CI:1.073~3.509)、知道HIV检测可快速实现(OR=2.401,95%CI:1.329~4.337)、发生过性行为(OR=2.591,95%CI:1.208~5.560)是HIV检测的促进因素。结论 应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HIV检测知识和可及性的宣传,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HIV感染风险意识。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陈龙,萧松建,张雪宝,阮峰
    2022, 36(5): 321-32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18—2020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疫情规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特征,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疫情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0年珠海市学校累计报告6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累计发病人数1 746例。发病高峰为每年3月—6月和12月—次年1月,主要发生在小学,流感样病例的发病年龄高峰为6~8岁。病原体主要为B型、A(H3N2)亚型和A(H1N1)亚型流感病毒。暴发疫情涉及病例咽痛发生率>50%的学校发生大规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风险是咽痛发生率≤50%学校的4.308倍(95%CI:1.100~16.864)。结论 2018—2020年珠海市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的小学,高咽痛发生率是学校发生大规模疫情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唐福星,汪淼,徐胜,胡绿林,王自林
    2022, 36(5): 324-326,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淮南市高校学生对结核病认知情况并进行干预效果分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有关部门开展大学生防结核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淮南市五所高校中随机抽取3 500名学生,调查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通过不同干预途径进行防治教育干预,并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学生普遍喜欢通过前往医院见习,学习结核病相关知识(75.70%);经过教育干预后,结核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从干预前的50.32%提高到干预后的87.33%(χ2=10 929.34,P<0.001)。结论 淮南市高校学生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通过对高校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防治教育干预,学生普遍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对于结核病的认知,落实各项防治原则,学生们自身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从而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张平,任达飞,郭建光,王惠群
    2022, 36(5): 327-329,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近9年铜仁市城区15~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现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每年随机抽取城区1~2所中学对15~18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456-2014)标准进行评价,分析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6年铜仁市城区15~18岁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51.497,P<0.001),营养不良检出率由2008年9.47%下降到为5.47%,其中生长迟缓、轻度消瘦与中重度消瘦分别由2008年的3.24%、4.13%、2.39%下降到 1.68%、2.93%、0.86%。学生营养不良主要以轻度消瘦为主,占比53.56%。不同性别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P<0.001)。不同年份营养不良检出率男生均高于女生(χ2值介于5.334~31.219,P<0.001)。结论 铜仁市城区15~18岁学生营养不良状况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但仍有一定较高的比例,同时存在性别差异,建议相关部门采取针对不同性别营养不良干预措施。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吴迪,王烨星,王睿,刁琳婧,江磊,张兆成,冯现明,王小娟,邵继红
    2022, 36(5): 330-332,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徐州市直属小学学生近视现状,分析教室光环境及学龄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运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直属小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测;随机抽取4所学校,使用TES-1332A照度计测定教室光环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 2018年徐州市小学生近视检出率总体为49.84%(男生45.81%,女生53.88%),女生高于男生(χ2=52.001,P<0.05),且重度近视检出率更高(Z=7.795,P<0.05)。市直属小学生近视检出率54.18%,县区直属小学46.45%,市区高于县区(χ2=47.247,P<0.05)。不同年级近视发生情况不同,二~六年级近视检出率分别为36.03%,40.5%,48.45%,58.77%,65.4%,高年级近视发生率高于低年级(χ2趋势=384.766,P<0.05),且重度近视高于低年级(χ2=742.673,P<0.05)。各检测小学不同楼层间教室黑板以及桌面照度不同 (F=3.894,P<0.05) ,但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徐州市直属小学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并随学龄延长而加重,女生更严重;监测学校教室光环境符合要求。改善和保护学生视力除了保障教室光环境合格和定期监测外,应进一步探讨影响学生视力的其他因素,共同促进学生视力健康。 
  • 食品卫生
  • 食品卫生
    李海杰,张锦宏,陈艳芳,蔡茂荣,陈锦钟,林巧妹,陈棽
    2022, 36(5): 33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2017年漳州沿海一起赤潮引起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中毒事件为研究起点,研究贝类海产品中的PSP在自然条件下的衰减情况。方法 在漳浦佛昙和龙海港尾海域采集牡蛎和贻贝进行PSP检测。结果 2017年6月8日相关海域海产品最大毒素总毒力为21 056.7 μg/kg,2017年6月26日海产品PSP总毒力值衰减86%以上,2017年7月20日海产品PSP总毒力值衰减97%以上,2018年12月所有海产品中PSP均未检出。结论 本次赤潮发生后,漳浦佛昙和龙海港尾两个海域贝类海产品约需45天净化周期方可食用,相关海域约需18个月净化至贝类毒素完全消失。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孙铃钧,李一澄,黄泽伦,刘亚晖
    2022, 36(5): 336-338,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大一新生睡眠质量及其维度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类大一新生抑郁情绪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珠海市某医学院校669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睡眠质量各维度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PSQI平均总分为(4.9±2.2)分,PHQ-9平均总分为(6.0±3.4)分。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调查对象抑郁情绪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女性(OR=1.496,P=0.028)、农村生源地(OR=1.640,P=0.013)、主观睡眠质量差(OR=1.620,P=0.025)、入睡时间长(OR=1.588,P=0.020)、有睡眠障碍(OR=2.260,P=0.001)、存在日间功能障碍(OR=3.292,P<0.001)以及PSQI总分≥6.5(OR=2.157,P=0.008)。结论 医学院校大一新生抑郁情绪发生率偏高,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存在相关性,对来自农村的女性学生需重点关注。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韩卫民,郁兆仓,李建辉
    2022, 36(5): 339-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3197名学生的营养状况动态变化,为通州区开展学生营养状况重点人群干预找到切入点。方法 从2011—2019学年全区学生常规体检数据中,按照城乡及性别的学生人数比例选取有9年完整体检信息的3 197名学生的体检数据,对营养状况各检出率的变化,分性别和城乡在不同学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营养不良检出率在小学阶段基本呈下降趋势(17.06%~5.88%),初一阶段检出率最低(4.69%),低于小学各年级(χ2均大于3.84,P<0.05);超重检出率在小学阶段随年级而增加(10.26%~18.64%),初中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肥胖检出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4.92%~24.93%~18.74%),在四年级时检出率最高(24.93%),初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03%~0.19%~1.13%),在四年级时检出率最低(0.19%),初中阶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结论 结合通州区学生营养状况的现状,重点关注初中男生的营养不良、小学时期超重和肥胖,建立以低年级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干预模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如春,宗启群,邹延峰
    2022, 36(5): 343-344,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太湖县疟疾流行情况,总结流行趋势及特点,探讨下一步疟疾防控工作重点。方法 利用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等收集整理太湖县1950—2020年疟疾疫情数据等资料,描述性分析太湖县疟疾流行情况。结果 1950—2020年70年间太湖县共发生疟疾162 542例,死亡54例。2011年发现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病例(间日疟)。2012—2020年共报告6例境外输入病例,包括5例输入性恶性疟,1例输入性卵形疟。结论 现阶段太湖县疟疾的发病模式已由本地感染间日疟转变为境外输入性恶性疟为主,今后应加强对输入性疟疾防控。 
  • 疾病控制
    高虹,李月雯,王智勇,安庆玉,杨新元,韩雪榕
    2022, 36(5): 345-346,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大连市瓦房店地区在2016—2019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具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双随机抽检要求,2016—2019年在大连市瓦房店地区内抽查公共场所共计352家,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6—2019年共抽检公共用品用具1 057份,微生物指标合格率92.62%(978/1 057),四年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46),以2018年最高,为94.61%(158/167);不同种类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P<0.001),其中毛巾最低,为87.34%(276/316);不同公共场所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P=0.003),以沐浴场所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最低,为50.00(3/6)。结论 大连市瓦房店地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整体良好,沐浴场所以及毛巾类样品超标严重,需要加强消毒管理。 
  • 疾病控制
    郭辉,吴美平,王峰,陈鸿钧,王霞
    2022, 36(5): 347-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食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膳食指导。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8年2月—2020年10月南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报告系统中527例疑似食源性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阳性确诊率,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在外就餐、是否食用海产品等信息,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527例疑似食源性感染患者中,阳性163例,阴性364例;阳性率30.93%(163/527)。年龄、季节、是否在外就餐和是否食用畜肉、海产品、水果蔬菜是发生食源性感染的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岁(95%CI 2.258~9.125,OR=4.539)、夏秋季节(95%CI 1.136~7.426,OR=2.904)、在外就餐(95%CI 2.269~30.416,OR=8.307)、食用畜肉(95%CI 1.854~32.169,OR=7.723)、食用海产品(95%CI 2.398~24.387,OR=7.647)是发生食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食用水果蔬菜(95%CI 0.251~0.876,OR=0.876)是发生食源性感染的保护因素(P=0.005)。结论 年龄<5岁、夏秋季节、在外就餐、食用畜肉、食用海产品是食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食用水果蔬菜是其保护因素。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茜茜,赵士兴,王登芹,赵会丽,邓现培
    2022, 36(5): 350-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影响因素,研究乳果糖治疗MHE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消化病医院的246例肝硬化患者。通过数字连接实试验-A(NCT-A)和数字符号试验(DST)对MHE进行筛查,分析发生MHE的危险因素,研究乳果糖对MHE的治疗效果。结果 血氨(P<0.001)、血清白蛋白(P=0.002)、凝血酶原时间(P<0.001)、血钙(P=0.005)、血钠(P<0.001)、腹水史(P=0.043)、上消化道出血史(P=0.002)是发生MHE的独立危险因素。乳果糖治疗MHE可改善病人NCT-A(t=2.363,P=0.020)、DST(t=2.369,P=0.020)测试结果。结论 临床上应密切监测与MHE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MHE,可应用乳果糖进行治疗。 
  • 临床医学
    李华,张芳,刘焕瑛
    2022, 36(5): 355-357,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体温、苏醒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4月—2020年4月本院确诊并进行根治术治疗的14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研究组给予充气式保温毯保温。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体温变化,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低体温、寒战、苏醒延迟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46.52±15.24)min]、住院时间[(7.56±2.44)d ]比对照组[(58.63±16.44)min、(9.62±3.52)d]更短(t=4.647,4.138;P<0.001);研究组入室30 min[(36.63±0.85)℃]、出室时的体温[(36.61±0.76)℃]比对照组[(36.22±1.01)℃、(36.28±1.08)℃]更高(t=2.672、2.150,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低体温(6.76%)、寒战(1.35% )、苏醒延迟发生率(2.70%)比对照组(21.62%、10.81%、13.51%)更低(χ2=6.715、4.259、5.804,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但研究组IL-6[(118.52±8.52)pg/ml ]、TNF-α[(44.45±6.20)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140.52±8.74)pg/ml、(58.74±6.70)pg/ml](t=15.505、13.466、P<0.001)。结论 手术过程中使用充气式保温毯能够缩短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同时降低患者低体温、寒战、苏醒延迟发生率,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临床医学
    周留东
    2022, 36(5): 358-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润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78例CVA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润肺止咳汤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状况、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咳嗽、气急、咽干、咽痒积分为(0.79±0.12)分、(0.35±0.07)分、(0.28±0.05)分、(0.62±0.1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3、13.958、10.312、12.627,P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为(52.33±5.14)ng/L、(3.02±0.41)n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2、8.500,P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FEV1(1.89±0.38)L、PEF(3.96±0.48)L/mi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4、3.932,P均<0.00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P=0.01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395)。结论 润肺止咳汤治疗CVA可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增强肺功能,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安全可靠。 
  • 临床医学
    李杏
    2022, 36(5): 361-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Autar)量表的小组护理管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科收治的96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Autar量表的小组护理管理干预,均连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院内DVT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测定两组干预前及出院时下肢血流速度。结果 研究组院内DVT发生率为0%、下肢肿胀发生率4.17%,均较对照组的13.33%、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1、5.583,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下肢血流速度为(98.65±7.02)cm/s,较对照组的(72.35±6.44)cm/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89,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较对照组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3,P<0.05)。结论 基于Autar量表的小组护理管理干预可提高下肢骨折患者下肢血流速度,降低DVT及下肢肿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临床医学
    王华
    2022, 36(5): 364-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和缩宫素对阴道分娩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170例阴道分娩宫缩乏力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5例,两组各有1例因后续胎盘因素脱落。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即刻用药,对照组行缩宫素治疗,研究组行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80/84),高于对照组的84.52%(7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1,P<0.05);研究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为(200.39±32.28)mL、(302.31±39.37)mL,低于对照组的(273.20±43.18)mL、(366.19±36.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8、10.829,P<0.05);研究组恶露持续时间为(14.68±2.24)d,短于对照组的(20.01±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75,P<0.05);两组产后1 d宫底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5 d宫底高度为(13.82±2.60)cm,低于对照组的(16.14±2.7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9,P<0.05)。研究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8%(13/84)、17.86%(15/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能有效预防阴道分娩宫缩乏力型产妇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医学
    杨芬
    2022, 36(5): 367-368,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仿生物电刺激联合核心运动训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超声下腹直肌间距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1月本院住院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9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及核心运动训练,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仿生物电刺激,观察两组患者腹直肌分离距离、腹围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联合组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分别为(85.74±4.86)、(87.81±5.72)、(92.68±5.62)cm,与常规组的(85.33±4.21)、(87.44±5.09)、( 92.14±5.82)cm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联合组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分别为(81.82±3.81)、(79.91±4.67)、(84.62±5.07)cm,均短于常规组的(83.92±3.97)、(85.83±5.01)、(90.14±5.21)cm,(t=2.560、14.613、5.094,P值均<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82.22%,(χ2=4.050,P=0.044);产后4周联合组腹直肌距离为(3.66±0.18)cm,短于常规组的(4.14±0.14)cm,(t=14.120,P<0.001),产后6周联合组腹直肌距离为(3.10±0.28)cm,短于常规组的(3.47±0.21)cm,(t=7.092,P<0.001)。结论 仿生物电刺激联合核心运动训练可有效缩短腹直肌间距,减轻产妇腰背部负担,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 临床医学
    尚海方
    2022, 36(5): 369-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剂型克霉唑在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98例轻中度VVC患者予以分组,观察组49例,给予克霉唑乳膏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依从性予以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93.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6,P=0.581);观察组外阴肿胀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2.63±0.51vs2.97±0.65 d,t=2.88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外阴瘙痒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2.35±0.47vs2.71±0.59 d,t=3.341,P=0.001);观察组阴道分泌物异常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2.92±0.63vs3.28±0.67 d,t=2.740,P=0.00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与对照组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62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100.00%稍高于对照组91.84%(χ2=2.346,P=0.168)。结论 在轻中度VVC治疗中,克霉唑阴道片与克霉唑乳膏均为安全、有效剂型,但克霉唑阴道乳膏起效相对较快,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好,更具推广价值。 
  • 临床医学
    段利伟
    2022, 36(5): 373-375,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9例感染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符合本次纳入、排除标准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集束化治疗,研究组接受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集束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炎症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和动脉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12.15±6.28,9.25±4.28)低于对照组(20.14±5.16,14.17±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4、4.946,P<0.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IL-10水平(38.25±15.24,4.21±0.89)低于对照组(64.21±18.21,6.25±1.31),研究组降钙素原PCT水平(9.81±3.94)低于对照组(11.1±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5、8.641、7.830,P<0.001);治疗后,研究组6 h、12 h、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2,P=0.002)。结论 对感染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采取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集束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调节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PCT水平的同时,促进患者乳酸清除率的提高,临床价值明显。 
  • 临床医学
    吴凤霞,王树俊
    2022, 36(5): 376-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托伐普坦组各43例,托伐普坦组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进行联合治疗,两组均以三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为(85.69±15.58)mm Hg、(76.52±8.06)次/分,低于对照组的(97.51±17.52)mm Hg 、(85.73±9.11)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6、4.965,P值均<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HVPG为(10.41±1.74)mm Hg,低于托伐普坦组的(12.73±1.98)mm Hg,(t=5.772,P<0.001)。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托伐普坦组为34.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64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门静脉高压,且无不良反应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樊亚慧
    2022, 36(5): 379-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上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情况、肠胃功能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头围、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04、t=0.211,P=0.833、t=1.472,P=0.144);护理后2周,观察组头围(28.44±1.35)cm、身高(44.86±2.05)cm、体质量(2 336.93±12.47)g,高于对照组的(27.76±1.87)cm、(42.46±2.43)cm、(2 310.14±13.5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46、t=5.175,P<0.001、t=9.970,P<0.001);观察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21.74±7.35)h、(58.91±12.44)h,短于对照组的(25.02±8.13)h、(63.87±13.74)h,排便次数及进奶量的增加分别为(5.67±1.32)次/d、(3.38±1.43)mL/d,高于对照组的(4.21±1.84)次/d、(2.13±0.27)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2,P=0.043、t=4.420,P<0.001、t=2.205,P=0.030、t=5.889,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模式可减少早产儿体温波动幅度,提供适宜的恒温环境,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漫格库丽·哈提木拉提,黄佳,加娜尔·胡沙英汗
    2022, 36(5): 383-384,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和掌握新疆伊犁州2020年砖茶饮用情况及地氟病流行情况。方法 在伊犁州9个县市根据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自然村1个作为固定监测点,每个监测村抽取10户家庭采集砖茶叶样品,监测氟含量,在各监测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并对25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结果 450份砖茶样品氟含量为116.32~1 481.41 mg/kg,中位数(M)为439.53 mg/kg。168份砖茶氟含量合格,合格率为37.33%。日均茶氟摄入量为2.76 mg,日均茶氟摄入量超过3.5 mg的村有9个。检查8~12岁儿童7 811人,氟斑牙176例,检出率为2.25%;氟骨症X线检查共71人,无新发氟骨症患者,检出率为0%。结论 伊犁州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砖茶氟含量合格率较低,存在儿童氟斑牙患者。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农牧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饮茶型氟中毒。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高立,周艳芳,张秋梅
    2022, 36(5): 385-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生课程负担较重,就业竞争较为激烈,已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心身健康临床医学卓越人才的有力保障。对医学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不仅可以帮助医学院校充分了解当前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更可为今后开展科学、规范、高效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引。 
  • 综述与讲座
    董大维
    2022, 36(5): 388-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布鲁杆菌病是一类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热、多汗、乏力以及肌肉疼痛是常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布鲁杆菌病并发受累的部位是骨关节,以骶尾部以及脊柱关节最常见;脊柱炎及脊柱椎间盘炎是布鲁杆菌病最常见脊柱关节并发症,脊柱椎间盘炎是布氏杆菌脊柱病最严重的类型,可单发或多发;硬膜外脓肿是较为罕见的并发症,但是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布氏杆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对诊断有重要作用,MRI对鉴别化脓性脊柱炎和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有很大帮助;药物治疗和手术是仅有的治疗手段。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瑞恒,周杨绘
    2022, 36(5): 392-393,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已从超常规应急防控阶段转变为常态化防控阶段,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逐步落地,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取得实效,学校常见传染病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可是,由于不同地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软硬件条件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在多病共防传染病防控体制机制及具体措施落实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通过对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多病共防重点工作的梳理,总结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新冠肺炎常态防控背景下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 经验交流
    张圆圆,石明亮
    2022, 36(5): 394-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其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8月—2018年1月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Henr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3.18±5.32)min,长于对照组的(50.13±7.21)min,术后恢复(住院、下床活动、排气)时间分别为(3.54±1.51)d、(11.54±5.26)h、(14.83±3.13)h,均短于对照组的(6.52±2.56)d、(25.82±4.09)h、(30.23±4.62)h,(P值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3.21±8.31)mL,少于对照组的(138.03±8.45)mL。观察组术后Prince-Henry评分低于对照组(Z=3.72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1.05%(χ2=2.879,P=0.090)。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减轻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 经验交流
    李小利,苏领彦,吴劲
    2022, 36(5): 396-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不合格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管理措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1月—2019年6月微生物检验科检验的210份样本的检验质量,强化管理前104份为强化管理措施实施前(2018年1月—2018年6月),强化管理后为106份为强化管理措施实施后(2019年1月—2019年6月),分析不合格工作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强化管理后不合格工作发生率(3.77%)低于强化管理前(23.08%),(χ2=16.928,P<0.05)。食品类样本及传染病类样本不符合工作发生率较高。导致实验室不合格工作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人员因素10份(35.71%)、样本因素9份(32.14%)、仪器因素5份(17.86%)。结论 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强化质量管理,可及时地发现问题,有效减少不符合格工作,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