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张华敏,胡巧凤,王玉龙,刘瑞峰,陈建
    2022, 36(12): -2--3,959-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成都市部分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治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优化大学生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滚雪球方法,网络邀请成都市10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包含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正确回答率≥80%者视为具备新冠肺炎防治健康素养;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问卷2 315份,其中有效问卷2 137份,有效率为92.31%。成都市2 137名大学生新冠肺炎健康素养水平为74.78%,知识、态度、行为素养水平分别为69.77%、79.64%和77.45%。新冠肺炎总体健康素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于女生(OR=2.43,95%CI:1.73~3.41);与大一学生相比,大四及以上学生最高(OR=1.96,95%CI:1.08~3.56);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OR=33.59,95%CI:24.5~46.05);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OR=1.88,95%CI:1.4~2.51);与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学生相比,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学生最高(OR=7.72,95%CI:4.37~13.64)。结论 成都市2 137名大学生新冠肺炎健康素养总体较好,但知识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加强对女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非医学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黄韵,刘艳红,黄莉,晏瑞琳,李彦柔
    2022, 36(12): 881-883,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二年级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宝安区10所学校二年级共918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饮食相关行为调查,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年级小学生每周食用 6 d及以上牛奶、蔬菜、水果的报告率分别为60.24%、69.28%、60.02%;经常看生产日期、阅读营养标签、参与买菜和做饭的报告率分别为66.45%、59.04%、25.05%,仅有11.22%的学生从不偏食、挑食。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的饮食行为好于男生(β的95%CI=0~0.67,P=0.048),学生营养知识(β的 95%CI=0.17~0.33,P<0.001)、家长饮食行为(β 的95%CI=0.16~0.34,P<0.001)、学生运动时间(β 的95%CI=0.29~0.63,P<0.001)和学生认为营养知识的重要性(β 的95%CI=1.14~2.23,P<0.001)等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结论 本区二年级小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其饮食行为主要受性别、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家长行为的影响。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金戈,董宗美,娄荷清,朱娟,张盼,王琦,乔程,李婷,朱璇
    2022, 36(12): 884-888,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944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随访,研究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开展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比较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用密西根糖尿病自我管理评定量表(DCP)评估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干预前后2组自身情况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干预后的组间比较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HbAlc值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7±1.92)% vs (7.25±1.39)%;F=45.673,P<0.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HbAl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2±1.77)% vs (7.68±1.93) % ;F=3.691,P=0.055]。干预前后2组自身比较,研究组除患者自我管理的坚持性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618),其他9个自我管理水平因子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P值均<0.05),对照组患者仅药物治疗问题、运动锻炼、病情控制、糖尿病知识理解自评和对疾病的态度5个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P均<0.001);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饮食的依从性、病情控制问题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乔适雨,赵峰,王旭,向全永
    2022, 36(12): 889-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中学生高血压患病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县县城3所中学所有在校初中生开展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的年龄、性别、疾病史和家族史等基本情况,同时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结果 共调查5 126名在校初一至初三学生,其中男生2 711名,女生2 505名。随着学生身高和体重的增加,男生和女生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增加。男生和女生的高血压总检出率分别为4.83%和3.95%,随着年级的增加,男生和女生的高血压检出率均明显增加(χ2=11.229,P<0.001)。学生的高血压知晓率为9.13%。2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为27.27%,主要用药为卡托普利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结论 该县的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与国内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学生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较低,需改善药物治疗。
  • 疾病控制
    巢婷婷,栾琳,张钧,刘娜,徐娟,张云艳,王文瑜,郑本锋,邓景景,崔光辉
    2022, 36(12): 893-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苏州市2017—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苏州市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 6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55/10万。2017—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发病率为9.09/10万,2020 —2021年平均发病率较之有所降低,为7.87/10万(χ2=14.07,P<0.05)。4 —6月以及10 —12月为发病高峰。2017—2021年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太仓市,其次为常熟市、吴中区。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9.98/10万,高于女性的6.90/10万(χ2=44.08,P<0.05)。发病人群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6.08%、35.00%、8.89%。结论 自2020年以后,苏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有所下降,接种2剂次麻腮风疫苗可有效减少并推迟流腮的发生。
  • 疾病控制
    赖静文,郭婉如
    2022, 36(12): 897-899,9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番禺区学生结核病临床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5—2020年番禺区学校的479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病案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2020年番禺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为45.93%,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0(1.0,28.0)d,就诊延迟率为39.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病原学阴性为对照,病原学阳性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的风险低[OR(95%CI)=0.679(0.468~0.986)];以接触者检查为对照,被动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风险低[OR(95%CI)=0.334(0.134~0.832)];以高中/中专为对照,大学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风险高[OR(95%CI)=2.705(1.098~6.665)]。结论 番禺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迟较为普遍,对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要加强干预,重点关注学校定期健康体检制度等学校相关因素的干预,减少延误的发生。
  • 疾病控制
    洪霞,陈雨欣,傅晓菊,陈敏燕,牟卿睿, 钟梦书
    2022, 36(12): 900-9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的现状,提出促进青年学生主动检测意愿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艾滋病检测意愿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促进大学生HIV主动检测意愿调查问卷,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某高校778名在校大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778名大学生中,91.6%的学生有艾滋主动检测意愿,在不同年级(χ2=11.416,P=0.010)、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风险情况(χ2=18.615,P<0.001)等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级为大二或大三、认为自己艾滋病感染风险为非常低或比较低或一般(P均<0.05)的青年学生更愿意进行艾滋病主动检测。结论 该高校大学生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较高。应该结合该高校学生的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大学生HIV主动检测率。
  • 疾病控制
    刘新业,陆建奎,吴长玉
    2022, 36(12): 904-906,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灌云县2016—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灌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及病原学变化等。结果 2016 —2021年灌云县手足口病 4 205例,呈现出“隔年高发”特征,年平均发病率为67.50/10万;4 —6月和10 —12月为高发期;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0~4岁散居儿童居多;伊山镇、侍庄街道和东王集镇发病率位居前三。2016 —2017年确诊患儿病原以EV71为主,2018—2021年以Cox A6为主。8例重症病例集中在1~5岁,确诊的重症患者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 灌云县手足口病疫情具有“隔年高发”和季节性“双峰流行”特征,以0~4岁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和灌云县县城及周边镇(街)为高发区域。EV71灭活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赵猛,张娟,郑雪嫚,苗升浩
    2022, 36(12): 907-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徐州市区6~18岁青少年身体素质情况。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2019—2021年6~18岁徐州市区青少年共168 390人,依据《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测量身高、体重,采用WS/T 456-2014《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及WS/T 586-2018《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评估营养状况,采用t/F检验、卡方检验和趋势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徐州市区6~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同性别青少年身高、体重3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9年、2021年青少年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47%、4.28%,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χ2趋势=49.035、24.848,P<0.01),但各年度生长迟缓率随年龄的增加变化无明显趋势(P >0.05)。2020年、2021年度青少年的超重率分别为16.33%、16.61%,随年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 (χ2趋势=39.146、201.279,P<0.01),2019—2021年度学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61%、23.81%、23.30%,随年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 (χ2趋势=1 244.410、125.782、419.438,P<0.01)。结论 该地区3年来各年龄段青少年身高、体重趋于平稳,但青少年营养不良及肥胖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改善。
  • 劳动卫生
  • 劳动卫生
    钱如倍,王喜玥,薛诚
    2022, 36(12): 912-9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采用热释光剂量测读系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将每年监测4次及以上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共收集3 010人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11 mSv·a-1。98.84% 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1.0 mSv;5人年有效剂量>5.0 mSv。2019年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10 mSv·a-1,低于2017年的0.11 mSv·a-1、2018年的0.12 mSv·a-1和2020年的0.12 mSv·a-1(P均<0.05);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08 mSv·a-1,低于诊断放射学的0.11 mSv·a-1、牙科放射学的0.14 mSv·a-1、放射治疗的0.10 mSv·a-1和介入放射学的0.12 mSv·a-1,介入放射学高于诊断放射学(P均<0.05);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11 mSv·a-1,高于一级医院(P<0.05)。结论 2017—2021年某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处于低水平,应重点关注三级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管理以及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刘悦,刘欣,邢梦杰,周昆
    2022, 36(12): 916-9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芜湖市镜湖区2017—2020年辖区内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完善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0年镜湖区辖区内肺结核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17—2020年镜湖区共报告肺结核752例,年均肺结核发病率为32.85/10万,不同年份肺结核发病率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67.315,P<0.001;χ2趋势=10.541,P=0.014);镜湖新城社区发病人数最多,荆山社区发病人数最少;4个季度均有病例报告,不同季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7,P<0.001);18~60岁组结核病患者481例(占63.96%),男性患者532例(占70.74%),不同年份肺结核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90,P=0.745;χ2=1.097,P=0.778);登记分类中,新患者613例(占81.52%),初治患者613例(占81.52%),不同年份肺结核患者登记来源构成比和治疗史分类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3,P=0.026;χ2趋势=10.442,P=0.015);Ⅲ型肺结核发病680例(占90.43%),不同诊断分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801,P=0.133);不同年份病原学阳性病例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1,P=0.365)。结论 近4年镜湖区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个别社区年均发病人数相对较多,各季度发病人数差异无显著性,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60岁,以男性患者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初治新患者,继发性肺结核(Ⅲ型)患者人数最多。应针对重点社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等加强监测、重点管理并采取必要防治措施。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肖小月,王涯旭,张敏哲,饶伟明,何启强
    2022, 36(12): 920-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订辖区视力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新洲区5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其用眼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 002人,其中小学生385人,初中生432人,高中生185人。2020年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总近视率为56.5%,其中小学生为43.4%,初中生为60.0%,高中生为75.7%,比较各学段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9,P<0.001);按照性别分层,女生的近视率为62.4%,男生的近视率为51.6%,比较男女生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可能性较大(OR=1.510,1.846,3.206;95%CI=1.150~1.923,1.261~2.703,1.878~5.472);近距离用眼时间≥1 h才休息、平均每天看电脑≥2 h是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OR=1.745,1.835;95%CI=1.315~2.315,1.271~2.649),每天户外运动时间≥2 h和睡眠时间≥8 h是防止中小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OR=0.508,0.626;95%CI=0.371~0.695,0.431~0.910)。结论 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中小学生保障睡眠、减少电子屏幕和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并增加户外运动。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毛成晔,周洋洋,罗小梅
    2022, 36(12): 924-9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10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1 s率(FEV1/FVC),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血清CRP与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血清CRP与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为(0.66±0.02)% ,高于对照组的(0.60±0.10)%(t=9.90,P=0.030)。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分别为(39.29±12.50)mg/L、(17.00±6.3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0.97±13.52)mg/L、(36.03±9.74)pg/mL,(t=-5.35、-10.31,P均<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可显著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张才溢
    2022, 36(12): 927-9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教育行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个方面是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即由原来传统面对面的教学,转变为网络依赖的线上教学模式。本研究发现新冠疫情下临床医学线上教学存在授课软件操作不熟练、网络设施不完善和教学过程缺乏直观性等多种问题,并结合线上教学实际,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为保障疫情环境下医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 医院管理
  • 医院管理
    刘新丰
    2022, 36(12): 930-933,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19—2020年500例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合理性,为更安全有效地使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00例门诊抗高血压用药处方,从药物品种选择、药物经济学、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药品品种选择以CCB、ARB及其复方制剂为主,氨氯地平的使用频度最高,品种和WHO推荐及相关研究相符;DDDs排名前10位的药物DUI均处于0.9~1.0,药品用量基本合理且相对稳定;合理性点评中发现不合理处方28份(占总处方比例的5.60%),最主要的不合理类型为联合用药不适宜,共12例(占比42.86%);联合用药处方占比偏高(占比89.00%),联合用药中以二联用药为主(占比64.27%),以CCB联合ACEI/ARB为主,较为合理。结论 本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处方较为规范,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尤其是联合用药占比较高。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药师需要加强处方审核和临床宣教,进一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淡华臣,汤斌,沈百庆,张瑞娟,曹晨
    2022, 36(12): 934-936,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急诊创新绿色通道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进行急诊创新绿色通道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通道干预,对比2组抢救效果、不同诊疗时间指标、2组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抢救室平均停留时间、完善CT时间、到达科室时间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时间比对照组短(2组差值分别为18.76±0.87、2.92±0.63、3.82±0.15、23.00±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1,2.665,4.248,8.545,P<0.001,=0.009,<0.001,<0.001);干预后2组中枢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差值分别为6 h时为2.49±0.08、1 d时为3.22±0.35、1周时为2.3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6.132,F时间=4.983,F交互=5.477,P均<0.001);观察组致残率8%和病死率2%均低于对照组(χ2=9.524,7.680,P=0.003,0.006)。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干预中,采用急诊创新绿色通道干预,对提高患者抢救效果、改善神经损伤、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等具有积极意义。 
  • 临床医学
    曹侠,李扬
    2022, 36(12): 937-938,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抗组胺药治疗PD-1抗体诱发的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3例,口服普瑞巴林,150 mg/次,2次/d,和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对照组23例,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2组均外用皮肤屏障乳液体敷料,连续用药2周。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3.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2,P<0.05),治疗后瘙痒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F=28.96,P<0.001)。2组不良反应类似,均较轻微,未做特殊处理。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抗组胺药治疗PD-1抗体诱发的皮肤瘙痒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 
  • 临床医学
    席悦,张京铮
    2022, 36(12): 939-941,9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2组患儿均接受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辅助呼吸及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4.31%,(χ2=3.991,P<0.05)。观察组用药次数、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为(1.21±0.26)次、(14.42±2.14)d、(79.25±7.36)h、(65.24±5.01)h,短于对照组的(1.58±0.45)次、(18.74±3.87)d、(88.24±7.85)h、(74.17±6.21)h(t=5.084、6.976、5.966、7.993,P均<0.05);观察组治疗3 d后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分别为(88.45±6.21)mm Hg、(350.21±12.25)mm Hg,高于对照组的(81.36±5.14)mm Hg、(336.14±11.41)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为(43.14±3.65)mm Hg,低于对照组的(50.21±4.35)mm Hg,(t=6.281、6.002、8.892,F=39.446、79.042、36.026,P值均<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利于改善患儿氧合指数,进而减少机械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潘东华
    2022, 36(12): 942-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某高校教职工眼底疾病情况,为后期改善和预防眼底疾病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应用免散瞳眼底照相对参加2019年度健康体检的3 284名教职工进行眼底检查,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校正卡方检验等。结果 共调查3 284人,眼底疾病检出1 199例,检出率为36.51%。检出率前5位眼底疾病依次为视网膜动脉硬化(9.56%)、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7.25%)、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4.17%)、黄斑病变性质待查(3.47%)及近视眼底改变(2.92%)。男性眼底疾病检出率38.66%,高于女性的34.82%(χ2=5.143,P=0.023)。≥60 岁年龄组眼底疾病检出率68.90%,高于<60岁组的14.07%(χ2=1 029.585,P<0.001)。结论 该校教职工眼底疾病检出率总体较高,特别是≥60岁群体。每年采用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进行眼底疾病筛查,有助于教职工眼底疾病的早期干预与诊治。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林兴亚
    2022, 36(12): 945-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直接滴定法与氧化还原法在食用盐检测结果中的差异,为合理选择居民碘盐的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用直接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法同时检测国家标准物质、市场销售碘盐和居民食用碘盐中碘的含量,分析结果差异。结果 直接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法测定国家标准物质中碘含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1,P=0.376);直接滴定法测得市场销售碘盐碘含量为(25.28±2.14)mg/kg,氧化还原法测得市场销售碘盐碘含量为(25.77±2.58)mg/kg,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09,P=0.151);直接滴定法测得的居民食用中碘盐碘含量是(19.12±2.52)mg/kg,低于氧化还原法测得的居民食用中碘盐碘含量为(23.03±3.41)mg/kg(t=20.906,P<0.001)。结论 在居民食用中盐的碘检测中,应用直接滴定法检测食用盐碘的含量较低。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战玲,宋杰,杨姗姗
    2022, 36(12): 948-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析应用联合策略(达格列净+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对其降压、降糖及控制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2020年11月—2021年8月就诊的12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2组患者血压控制指标[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室重构相关参数[右心室的收缩末期容积(RVESV)、舒张末期容积(RVEDV)、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分别为(7.11±1.47)mmol/L、 (7.22±1.52)%,低于对照组的(7.93±2.05)mmol/L、(8.14±1.67)%(t=2.518、3.156,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分别为(126.35±5.41)mm Hg、(75.49±4.37)mm Hg,低于对照组的(130.03±5.56)mm Hg 、(84.29±5.18)mm Hg(t=3.674、10.058,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0.00%、3.33% 、不良反应率发生率分别为6.67%、5.00%(P均>0.05)。结论 联合策略(达格列净+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控制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有效地降糖、降压。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宋友志,王宝慧,张晶晶,钱祺,庞国梁,宇寰
    2022, 36(12): 952-9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成功老龄化理论,引出国内外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测评工具,阐述各种测评工具的特点及应用现状,旨在为开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测评工具提供参考和依据,提升中国国情下老龄人群的成功老龄化程度。 
  • 综述与讲座
    许梓宸,业宇帆,杨硕,丁冠彭,丁钰涵,韩立赤
    2022, 36(12): 956-958,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感染率较高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胃部疾病,也与口腔疾病相关。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使其极易诱发口腔疾病,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口腔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牙周袋可被视为Hp定植的潜在危险因素,牙菌斑也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庇护所。因此,Hp感染的治疗必须同时进行局部口腔治疗。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