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吴华,李琪珂,蓝天锋,秦亚方,袁苗,汤挺兵
    2022, 36(11): -2--3,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现阶段某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为开展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医学生2020级、2021级749名医学生(男生261名,女生488名),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 本次调查医学生SCL-90总分平均为(136.92±39.97)分,男生为(130.88±39.34)分,女生为(140±39.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4,P<0.05);女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8个因子均分及SCL-90总分均高于男生(P<0.05)。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虽然医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2个因子均分较低(P<0.05),但是强迫症、抑郁症、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均分、总分及平均分较高(P<0.05)。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6.84%,其中男生24.14%,女生2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8,P<0.01)。结论 某高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应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干预。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萧金长,汤庆方,梁碧绿,李庆权,曾火兰
    2022, 36(11): 801-803,8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粤西某市城区寄宿的中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为探索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2021年10月对某城区全部有食宿条件的10所中学,用分层抽样法现场调查547名初一至高二学生,对5种饮食行为与相关因素进行描述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饮食的5种行为不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吃外卖(49.0%)、不吃早餐(31.7%)、喝奶茶(24.3%)、吃夜宵(11.8%)、零食代餐(1.3%);“学生可支配费用少于100元/星期”“学校饭堂饮食口味评价——不满意”两个因素均能促成5种不良饮食行为发生(P<0.05),“饮食重要性感知意识——不重要”因素对“喝奶茶”“吃夜宵”行为影响强度最大(OR=4.386,P=0.019;OR=5.780,P=0.006);女生能促成“吃外卖”(OR=1.586,P=0.015)和“喝奶茶”(OR=1.770,P=0.010),“每星期可支配消费超过200元以上”能促成“吃外卖”和“吃夜宵”(OR=2.346,P=0.001;OR=2.585,P=0.009)。结论 城区寄宿学校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不满学校饭堂饮食口味对促发不良饮食行为影响最广,“认为饮食不重要”是促发不良行为产生的最强因素,亟须加强寄宿中学饮食支持条件的管理,加强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控制当前城市寄宿学校中学的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刘新业,单永梅,陆建奎
    2022, 36(11): 804-8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近年来灌云县的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灌云县的肺结核疫情数据,描述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和地区分布,肺结核发病时间、耐药性以及合并肺外结核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5—2021年灌云县共报告肺结核1 871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从34.63/10 万下降至 20.45/10 万,年均25.78/10 万。每月均有肺结核报告病例,月发病占比率在5.83% ~10.53%波动,以第二季度4月份占比率最高(10.53%);男性发病率(37.50/10万 高于女性( 12.7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22,P<0.001);患者年龄从11岁到92岁,发病年龄呈现出双高峰,分别为≥20~30岁青壮年和≥70~80岁老年人;农民患病率占比最高(73.06%),五图河农场肺结核发病率最高(118.03/10 万)。本调查还发现2.89%耐利福平结核病和6.57%耐异烟肼结核病以及9.19%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病例。结论 2015—2021年灌云县的肺结核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存在一定数量的耐利福平或异烟肼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例,因此,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高危人群预防和干预,减少耐药肺结核的发生。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侯春艳,韦磊
    2022, 36(11): 808-810,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院外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患者遵医行为及Hp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8月,选取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检出的90例Hp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5,实施常规健康护理)与研究组(n=45,实施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院外健康教育)。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素养,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Hp转阴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总分为(35.16±3.53)分,低于常规组的(48.59±4.37)分(t=11.085,P<0.001),健康素养总分为(51.95±6.93),高于常规组的(42.49±5.32)分(t=16.037,P<0.001),遵医行为率为100.00%、Hp转阴率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80.00%、71.11%(χ2遵医行为=9.680、χ2Hp转阴率=10.000,P=0.002、0.002)。结论 基于认知平衡理论的院外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体检Hp阳性患者的疾病认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Hp转阴率。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郭丽,张秀花,朱旻
    2022, 36(11): 811-813,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21年10月参加入学体检的11 858名大学新生,收集人口学特征和身高、体质、血压等体格检查数据,检测空腹血清ALT、尿酸、肌酐等水平。根据血清ALT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其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11 858名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1.9±4.5)岁,其中男生5 907名(49.8%),高血压者314人(2.7%)。高尿酸血症检出3 372例(28.4%),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随血清ALT水平上升而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不论是按ALT水平四分位数分组还是按连续性变量分组,ALT水平都与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成正相关,OR(95%CI)值分别为3.24(2.80~3.76)(Q4 vs Q1)和2.12(1.97~2.29)。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发现该关联呈线性关系。结论 高血清ALT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增加存在独立关联。 
  • 健康教育与管理
    聂俊峰
    2022, 36(11): 814-8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9年13所中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共10 734人份进行统计分析,检出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总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低下(48.46%)、龋齿(50.15%)、沙眼(2.74%)、营养不良 (12.32%)、肥胖(4.65%)、超重(7.98%)。其中,男女学生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χ2=50.05,P<0.001);肥胖、超重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χ2=41.83,P<0.001;χ2=45.42,P<0.001);小学生和中学生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等几个方面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超重检出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χ2=1 101.73,P<0.001,χ2=5.23,P=0.010);龋齿、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χ2=206.19,P<0.001;χ2=52.11,P<0.001;χ2=5.68,P=0.020);不同类别的小学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城区小学的学生高于乡村小学和民工小学(χ2=109.89,8.98,27.98,均P<0.001);龋齿、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民工小学的学生高于城区小学和乡村小学(χ2=107.93,44.21,均P<0.001;)。结论 番禺区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的还是视力低下及龋齿、营养不佳及肥胖和超重等,其中民工小学的学生尤为严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闫丽宇,陈寒
    2022, 36(11): 817-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并分析本校异常子宫出血女生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诊断,为高校女生制定适宜的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11月—2021年11月在中国农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137例异常子宫出血的高校女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特征、生活习惯及心理特征,并依据异常子宫出血的诊疗流程,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研究及探讨本校女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出血模式、病因及特征。结果 本校137例异常子宫出血女生的月经出血模式主要为:不规律月经(28.5%)和月经稀发(27.7%)。病因学诊断中,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最为常见,占所有异常子宫出血的72.26%,而多囊卵巢综合征又占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41.4%。异常子宫出血女生普遍存在生活不规律,97.1%的患者存在入睡时间晚,睡眠不良;83.9%的患者合并压力大;59.9%的患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表现为压抑及焦虑;45.5%的患者饮食不均衡。结论 本校异常子宫出血女生主要表现为不规律月经和月经稀发,其中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为最主要原因。社区卫生保健机构及学校,对女学生应加强妇科病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她们的身心健康。 
  • 疾病控制
    窦彦蓉,刘小青,王西兰,许长沙
    2022, 36(11): 821-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宿迁市水痘疫情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水痘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共计报告水痘病例28 25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8.06/10万,整体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8 132.55,P<0.001)。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5—7月和11—12月。宿城区年均报告发病率和累计报告发病数最高,男女比为1.23∶1,最高峰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的3~10岁年龄组,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4.86%。结论 2011—2020年宿迁市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应采取措施保持高水平的2剂水痘疫苗接种率。 
  • 疾病控制
    渠漫漫,吴苏宁
    2022, 36(11): 824-826,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云龙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为疫苗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收集2015—2019年云龙区AEFI监测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云龙区累计报告AEFI 病例364例,报告发生率为30.93/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286例(78.57%),异常反应74例(20.33%),偶合症4例(1.1%),严重异常反应1例(0.27%)。4月至9月份累计报告AEFI病例236例,占报告总数的64.84%;0岁组和1岁组累计报告300例,占报告总数的82.42%。一般反应中,发热166例(58.04%),反应时间间隔M(P25~P75)为9.2(5.8~16.0)h;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36例(48.65%),反应时间间隔M(P25~P75)为7.6(3.9~24.0)h。一般反应中,免疫规划疫苗AEFI报告率前三位为无细胞百白破(86.25/10万剂)、麻风疫苗(78.71/10万剂)、A群脑膜炎疫苗(65.81/10万剂);异常反应中,免疫规划疫苗AEFI报告率前三位为麻风(86.20/10万剂)、麻腮风(20.04/10万剂)、无细胞百白破(10.43/10万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AEFI报告率(52.15/10万剂)最高,产科门诊报告率(1.52/10万剂)最低。结论 2015—2019年云龙区AEFI总体报告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针对产科门诊报告率偏低的情况,需要强化人员培训和日常监管,进一步提高全区AEFI监测网络的敏感性。 
  • 疾病控制
    温萌,苗士祥
    2022, 36(11): 827-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扬州市宝应县水痘的流行特征,为水痘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监测系统相关数据的方式,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1年扬州市宝应县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扬州市宝应县累计报告水痘病例3 841例,年均发病率为105.74/10万,5年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12.92,P<0.01);有2个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7月及10月至次年的2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7.65%、51.54%;人群以15岁及以下学生及幼托儿童为主,占79.24%;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痘发生的高峰期;疫苗首针剂的接种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χ2=37.37,P<0.01)。结论 扬州市宝应县水痘的发生情况有明显的季节、年龄、职业和地区差异,加强15岁及以下人群的水痘二针剂疫苗的接种及防护知识宣传,这是预防水痘疫情发生和扩散的关键。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吕聪英,潘国焰
    2022, 36(11): 831-832,8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5月—2021年5月接诊的9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纳入观察组(n=48)、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运动康复护理,对比2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2组护理前后6 min步行距离。结果 护理24周后,观察组ESCA评分为(90.33±8.54)分,高于对照组的(84.65±8.06)分,6 min步行距离为(186.22±21.02)m,长于对照组的(173.65±20.38)m,(t=3.351、2.975,P<0.05)。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升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临床医学
    张频,熊金睿,邹婷婷,涂嘉欣,龚韧,吴磊
    2022, 36(11): 833-8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19年在某院首次接受PCI手术的AMI患者信息,随访2年至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观察终点,单因素分析后构建Cox回归模型,并用列线图模型展示。结果 ⑴共收集病例1 362例,出现MACE 250例;随访对象PCI术后30 d、6个月、1年、2年的MACE阳性率分别为4.63%、11.38%、14.54%和18.36%;⑵Cox回归发现有外周和脑血管病史(HR=0.755,95%CI:0.587~0.970,P=0.028)是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保护因素;心电图有异常性Q波表现(HR=1.322)、病变冠脉支数为两支(HR=1.911)、B型脑钠肽(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100 pg/μL(HR=1.481)、β2微球蛋白(Beta 2 microglobulin, β2-MG)>3.0 mg/L(HR=1.416)与葡萄糖(Glucose,GLU)>6.1 mmol/L(HR=1.353)是其危险因素(P均<0.05),模型预测精度为88.72%,AUC值为0.778。结论 影响新发AMI患者PCI手术预后的因素有外周和脑血管病史、心电图异常Q波、病变冠脉支数、BNP、β2-MG和GLU。 
  • 临床医学
    周方圆
    2022, 36(11): 838-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本院肝硬化腹水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对比2组遵医行为(合理饮食、戒烟戒酒、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定期复查)、干预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结果 研究组合理饮食率为95.65%(44/46)、戒烟戒酒率为91.30%(42/46)、遵医嘱用药率为95.65%(44/46)、合理运动率为91.30%(42/46)、定期复查率为100.00%(46/4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3.91%(34/46)、69.57%(32/46)、76.09%(35/46)、63.04%(29/46)、71.74%(33/46)(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ALT为(30.68±4.13)U/L 、AST为(33.72±4.03)U/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6.26±4.59)U/L、(52.08±4.46)U/L(t=17.114,20.716,P<0.001);干预后,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为(19.56±1.78)分、心理功能评分为(19.23±1.68)分,高于较对照组的(15.56±1.39)分、(15.74±1.42)分(t=12.013、10.761,P均<0.001)。结论 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可提高遵医行为,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临床医学
    王小全
    2022, 36(11): 841-844,8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血浆转铁蛋白、P-选择素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早期体液复苏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13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转铁蛋白、P-选择素水平,通过t检验和Spearman检验分析血浆转铁蛋白、P-选择素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疗效、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转铁蛋白、P-选择素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早期体液复苏疗效评估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转铁蛋白水平明显下降[(2.97±0.73)g/L vs(1.02±0.30)g/L](t=7.850,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上升[(9.48±2.41)μg/mL vs(57.74±7.15)μg/mL](t=-67.991,P<0.001)。与轻中度、治疗有效、生存患者比较,重度、治疗无效、死亡患者血浆转铁蛋白水平明显下降[(1.32±0.46)、(2.89±0.75)、(2.93±0.69)g/Lvs(0.84±0.19)、(1.05±0.37)、(0.98±0.33)g/L](t=7.850、17.402、20.274,P<0.001),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上升[(52.11±5.27)、(9.56±2.38)、(9.49±2.43)μg/mL vs(72.18±8.86)、(58.17±7.32)、(61.12±7.24)μg/mL](t=-12.156、-37.343、-40.046,P<0.001)。转铁蛋白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疗效、预后均相关(r=-0.740、0.823、0.765,P<0.001),P-选择素水平亦与其相关(r=0.842、-0.778、-0.648,P<0.001)。血浆转铁蛋白、P-选择素联合评估患者疗效的AUC值(0.874)>P-选择素(0.788)>转铁蛋白(0.726)。结论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中转铁蛋白呈低表达水平,P-选择素呈高表达水平,2项指标水平与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疗效及预后情况关联密切,对其早期体液复苏疗效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临床医学
    任希
    2022, 36(11): 845-8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止嗽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对老年肺炎的总疗效及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75)与对照组(n=7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嗽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7.292,P=0.007);实验组咳痰咳嗽消失时间、炎症吸收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12±0.42)d、(8.10±0.58)d、(8.68±0.53)d,均短于对照组的(7.15±0.65)d、(11.02±0.89)d、(6.98±0.46)d(t=22.717、23.805、20.979,P<0.01);治疗后,实验组FEV1、FVC分别为(2.87±0.18)L、(4.02±0.25)L,均大于对照组的(1.76±0.14)L、(2.65±0.21)L(t=42.155、36.339,P<0.01)。结论 止嗽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临床医学
    张伟伟,李园园
    2022, 36(11): 848-850,8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分别联合维生素B6治疗难治性小儿癫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78例难治性癫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维生素B6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左乙拉西坦+维生素B6进行治疗,比较2组总体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4.622,P=0.032)。治疗后,观察组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全智商(FIQ)评分分别为(95.16±8.53)分、(98.62±8.17)分、(97.02±8.4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9.41±9.16)分、(92.45±8.99)分、(90.63±9.54)分(t=2.869、3.172、3.126,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GFAP水平分别为(9.07±2.85)μg/L、(0.35±0.09)μg/L、(1.95±0.56)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31±3.42)μg/L、(0.51±0.18)μg/L、(2.78±0.82)ng/L(t=4.545、4.965、5.22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为1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4,P=0.530)。结论 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B6治疗难治性小儿癫痫,与丙戊酸钠联合维生素B6相比,安全性相当,但疗效更佳,可更显著改善患儿血清NSE、S100β、GFAP水平及认知功能,更值得推广。 
  • 临床医学
    贾理博,张春侠,唐龙
    2022, 36(11): 851-8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在某专科医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门诊随访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对患儿进行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结果 干预前2组患儿焦虑、抑郁评分和PAQLQ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6.04±1.44)分,低于对照组的(9.11±2.55)分(t=6.630,P<0.001),观察组抑郁评分(5.85±1.78)分,低于对照组(9.06±2.28)分(t=7.019,P<0.001)。观察组PAQLQ的症状(54.16±11.09)分、活动(28.62±5.14)分、情感功能(46.26±7.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3.88±10.06)分、(20.82±4.46)分、(33.76±5.91)分(t=4.342、7.249、8.622,P<0.001)。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袁振英
    2022, 36(11): 855-8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与定坤丹序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本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补肾活血汤与定坤丹进行序贯治疗。对比2组疗效、排卵情况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最大卵泡直径变化,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等。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29)。治疗后,研究组LH为(7.26±2.08)mIU/L、T为(1.87±0.59)nmol/L,低于对照组的(9.59±2.26)mIU/L、(2.29±0.48)nmol/L(t=4.737、3.449,P<0.001),FSH为(5.87±2.74)IU/L,高于对照组的(4.80±1.86)IU/L(t=2.018,P=0.047)。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卵泡直径(20.66±4.13)mm,长于对照组的(15.62±3.35)mm(t=5.919,P<0.001);研究组排卵率为71.79%,高于对照组的48.72%(χ2=4.336,P=0.037)。结论 补肾活血汤与定坤丹序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提高疗效,改善性激素分泌情况,促进卵泡发育,提高排卵率。 
  • 临床医学
    陈云洁
    2022, 36(11): 858-859,8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定君生治疗绝经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就诊60例绝经一年以上且具有老年性阴道炎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定君生治疗,观察组采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定君生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阴道健康评分、阴道微生态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705,P=0.030);观察组阴道健康评分为(15.54±3.36)分,高于对照组的(12.17±2.43)分(t=4.451,P<0.001),阴道微生态评分为(3.72±1.01)分,优于对照组的(5.83±1.54)分,(t=6.275,P<0.001);观察组分泌物异常消失时间为(8.46±1.15)d,短于对照组的(11.22±1.43)d,(t=8.238,P<0.001)、观察组阴道干涩消失时间为(8.68±1.52)d,短于对照组的(11.31±1.63)d,(t=6.643,P<0.001);6个月内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5.880,P=0.01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定君生治疗绝经老年性阴道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医学教育
  • 医学教育
    袁梦梦,李嘉欣,李恵萍
    2022, 36(11): 860-8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下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护生专业承诺量表对安徽某院校的588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认同总分为(58.17±11.27);护生专业承诺总分为(86.55±20.01);职业认同与专业承诺呈显著正相关(r=0.790,P<0.05);专业承诺总分、“有无您崇拜的护理前辈或老师”、“如果有机会,您是否会调换专业”两条目得分对职业认同有影响。结论 新冠疫情下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 医院管理
  • 医院管理
    马静华,马新衡
    2022, 36(11): 865-86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山东某省级肿瘤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项目实施后的成效,为此类中心的建设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2021年该诊疗中心出院患者核心统计及服务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019年出院患者中区域外患者占32.00%,2021提高到46.87%(χ2=511.3,P=0.0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在2021年降至最低,为(7.22±3.83)d,(F=460.65,P<0.05)。2019—2021年收治患者中DRGs组数及在全院占比从21.47%上升到了33.98%,(χ2趋势=6.43,P=0.01)2019年采用纯中医方法治疗疑难危重病例的比例为14.69% ,2021年提高到21.92%,(χ2=127.67,P<0.001)。结论 该省级肿瘤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在服务规模、服务能力、中医药特色诊疗等方面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升,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 食品卫生
  • 食品卫生
    李学平,刘贝琴,樊婧玉,何丽丽
    2022, 36(11): 867-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庆阳市某学校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危险因素、可疑食品及传播途径,为今后预防此类事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对学生发病情况,可疑餐次、可疑食物暴露情况,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对发病学生呕吐物、肛拭子及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检测、鉴定。结果 6月2日以来,共发病23人,罹患率为2.15%。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学校午餐为可疑餐次(OR=13.77,95%CI:3.53~53.74),烩菜为可疑食物(OR=18.89,95%CI:4.75~75.11),不同班级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P=0.003),男女之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10)。共检测肛拭子及环境样本21份,肛拭子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阳性8份、氟劳地枸橼酸杆菌阳性1份。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一起由致泄性大肠埃希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和留样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与培训,不断提升师生食源性疾病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程凤,王媛媛,李美璇,张蕙麟
    2022, 36(11): 871-873,8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目标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接收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组(给予目标为导向的护理),各55例,比较2组患者3个月后的疾病认知及行为水平、心功能及生活质量(MLHFQ)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6MWT干预组为(442.64±131.53),高于对照组的(332.58±119.82),t=4.588,P<0.001;干预组的BNP为(539.54±193.57),低于对照组的(812.37±127.65),t=-8.726,P<0.001;干预组的LVEF为(54.46±5.86),高于对照组的(48.58±3.47),t=6.40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疾病认知评分为(51.46±3.73),高于对照组的(45.62±3.25),t=8.754,P<0.001;干预组的行为评分为(50.11±3.32),高于对照组的(36.38±3.14),t=-22.28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MLHFQ评分为(18.45±8.69),低于对照组的(41.25±7.15),t=-15.02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目标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转变患者日常行为,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水平。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余月嫚,孙士佳,张之烽
    2022, 36(11): 874-8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诺卡菌感染临床症状常不典型,病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若诊治不及时,病死率会比较高,病原学诊断是确诊该病的重要依据。乔治教堂诺卡菌是常见的人类诺卡菌病原体,革兰阳性需氧杆菌,其形态独特,具有弱抗酸性,但是酒精可脱色,且生长缓慢。2020年10月发现1例乔治教堂诺卡菌引发肺诺卡菌病,通过涂片革兰染色发现大量呈90°分枝甚至缠绕成团丝状的革兰染色阳性杆菌,弱抗酸染色为阳性,现对该病例的实验室诊断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王为民,王燕萍
    2022, 36(11): 87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东海县农村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评估农村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278名农村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方法。结果 278名农村中小学生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14.50±0.50)ng/mL,男生为(14.86±0.39)ng/mL,女生为(14.15±0.61)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7,P >0.05 );4个年龄组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17, P<0.001),其中6~8岁组最高,为(18.19±0.38)ng/mL,12~14岁组最低,为(10.59±0.36)ng/mL。25-(OH)D营养状况正常率仅为13.31%,不足率为24.82%,缺乏率为60.79%,严重缺乏率为1.08%;男女生血清25-(OH)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0,P<0.05 ),农村中小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D营养状况缺乏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9.932,P<0.001)。结论 东海县农村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差,应倡导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合理饮食,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