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兰佳庆,李伟梅,张蓓,张立华,段爱旭
    2021, 35(8): -2--3,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健商与其亚健康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为探索基于校园平台的亚健康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 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商、亚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895名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率为64.69%,疾病、亚健康、健康3组大学生健商得分分别为(7.14±1.29)分、(7.35±0.88)分、(8.00±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32,P<0.01),健康组健商水平显著高于亚健康组和疾病组(P<0.05),亚健康组和疾病组健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亚健康大学生健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12,P>0.05);在校大学生健商水平与亚健康状态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健商与其亚健康状态之间密切相关,健商水平越高,发生亚健康的概率越小,健康程度越高。 
  • 健康教育与管理
    王硕,李红,蔡雨轩,甄悦,张迎凤,王旗
    2021, 35(8): 561-565,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疫情期间徐州市部分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防控的认知、态度、行为(简称知信行,KAP)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徐州市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大学生对COVID-19的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查的2 842名大学生新冠肺炎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85%,高认知占比为70.8%,87.7%的大学生呈积极态度,97.2%在疫情期间采取良好防护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对疫情的关注程度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年级、专业、疫情期间居住地、以往是否关注过传染病防控、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疫情期间健康情况、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认知情况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年级、有无亲属从事医学相关工作、以往是否关注过传染病防控、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疫情期间健康情况、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认知情况、态度情况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 842名大学生在 COVID-19 的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高校应当采取多策略的健康教育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包满珍,吴丹,米钰,任娟,赵茜芸,姚海燕
    2021, 35(8): 566-568,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合肥市社区居民健康行为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健康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4个行政区中的8个社区内15~69岁2019名居民,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健康行为总分149.21±28.69分,各维度得分从低到高分别为健康责任行为(19.83±6.35)分、运动锻炼行为(22.57±5.13)分、饮食营养行为(25.38±5.56)分、人际关系行为(25.87±6.14)分、压力应对行为(26.85±5.64)分和自我实现(28.71±5.38)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和是否接受过健康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可共同解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20.6%的变异量。结论 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学历和是否接受过健康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是社区居民健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需面向不同人群在社区内有针对性的加强健康教育,以改善居民的健康行为,年龄在40岁以上和中专以下学历人群更是健康行为指导的重点人群。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陈晓,郭燕,朱小霞
    2021, 35(8): 569-571,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探索适合小学生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普陀区2所公办学校二至四年级88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3天24小时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进行评价。结果 普陀区小学生膳食中蔬菜类、水果类、奶类和豆类摄入量存在不同程度摄入不足,摄入量低于膳食指南最低推荐量的小学生比例分别为91.0%、77.8%、83.1%和67.8%;而畜禽肉水产类食物的摄入过多,摄入量超过推荐量的学生比例为99.0%;男生早餐的能量摄入量为(523.2±241.1)k cal,高于女生的(468.7±196.1)k cal,(t=2.169,P=0.031);膳食营养素中能量摄入超过推荐量的小学生比例为31.4%;钙的摄入低于推荐量的小学生比例为86.8%。蛋白质(20.2%)和脂肪(35.2%)的供能比均高于膳食指南推荐量,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44.6%)低于推荐量。结论 上海市普陀区小学生膳食结构中,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指导学生均衡饮食。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安伟锋,戚敏杰,田惠子,李卉,范雷,康锴
    2021, 35(8): 572-575,5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8年河南省超重肥胖成年人体重水平低估情况,为制定健康体重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河南省调查18岁以上成人共计8 710人。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体重自我评价等信息,体格测量获取个人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信息,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和血脂四项。选取收集到的5 387例超重肥胖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群体体重水平低估情况。结果 河南省超重肥胖成人体重水平低估率、轻度低估率、重度低估率分别为74.1%、59.5%和14.6%,标化后分别为67.7%、55.9%和11.8%。体重水平低估率和重度低估率存在农村(77.8%,17.7%)高于城市(71.2%,12.2%)(χ2=29.835、31.947,P值均<0.001)、BMI肥胖者(91.8%,33.8%)高于超重者(64.8%,4.5%)(χ2=461.514、839.945,P值均<0.001)、高血压患者(77.2%,16.6%)高于非高血压患者(70.7%,12.3%)(χ2=29.650、20.163,P值均<0.001)、糖尿病患者(79.5%,20.3%)高于非糖尿病患者(72.3%,12.7%)(χ2=27.433、47.274,P值均<0.001)的现象,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151.270、52.219,P值均<0.001),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χ2趋势=113.758、128.967,P值均<0.001),未婚、已婚/同居、丧偶/离婚/分居者逐渐升高(χ2趋势=9.032、12.063,P=0.003、0.001)。结论 河南省大部分超重肥胖成年人低估自身体重水平,在文化程度、年龄、地区、婚姻状况、BMI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方面存在差异,应对超重肥胖人群加强健康体重教育。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巩平平,许静,翟金国,高燕
    2021, 35(8): 576-578,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高校医学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此类人群心理问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在山东省范围内随机抽取3所医学高校和3所非医学高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462份,医学专业教师SDS评分为(59.33±11.68),高于非医学专业教师的(55.47±12.24),(t=2.486,P=0.006);SAS评分为(53.73±11.26),高于非医学专业教师的(50.88±10.86),(t=2.514,P=0.006),基础医学教师各SF-36评分均高于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5.86±15.20)和(82.66±15.68),(t=2.254,P=0.041);躯体疼痛评分为(68.55±16.73)和(64.84±15.84),(t=2.683,P=0.006);总体健康感评分为(66.33±17.63)和(62.88±16.78),(t=2.765,P=0.007);SDS评分为(54.67±12.46)和(62.54±13.80),(t=-3.366,P=0.001);SAS评分为(54.98±13.22)和(63.46±13.96),(t=-3.568,P=0.001)。高级职称专业教师SF-36评分各维度均低于中初级职称: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2.77±12.35)和(86.76±14.68),(t=-2.684,P=0.006)、躯体疼痛评分为(66.56±13. 46)和(69.44±15.74),(t=-2.166,P=0.041)、精神健康评分为(63.73±16.29)和(68.68±16.88),(t=-2.424,P=0.007)。结论 高校医学专业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张寿锋,王慧
    2021, 35(8): 579-5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沂源县高中生的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高中生生视力不良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沂源县高中生体检数据,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视力不良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沂源县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2.1%。不同学校类型中,沂源一中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90.1%),职业教育中心最低(69.4%)(χ2=621.55,P<0.001);高三年级最高(87.3%),高二年级最低(76.6%)(χ2=153.37,P<0.001);女性(86.5%)高于男性(77.3%)(χ2=174.57,P<0.001);城市生源学生(88.2%)高于农村学生(80.5%)(χ2=78.3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三年级(OR=1.20,95%CI:1.05~1.37)和城市生源地(OR=1.16,95%CI:1.00~1.33)是高中生视力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沂源二中(OR=0.52,95%CI:0.45~0.59)、鲁山学校(OR=0.41,95%CI:0.33~0.49)、职业教育学校(OR=0.28,95%CI:0.25~0.31)和男性(OR=0.61,95%CI:0.56~0.68)是保护因素。结论 沂源县高中生视力不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保护高中生视力。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王雪静
    2021, 35(8): 582-584,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家庭医师责任制结合知信行教育对提高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孕妇之丈夫(简称“地贫孕阳丈夫”)行地贫筛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某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地贫孕阳丈夫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进行家庭医师责任制结合知信行教育模式宣教。对比分析两种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地贫孕阳丈夫行地贫筛查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两组地贫孕阳丈夫对地贫的相关知识、健康信念和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进行干预后,研究组地贫的相关知识得分为(19.46±2.23)分、健康信念得分为(16.32±1.70)分、行为依从性为88%,均高于对照组的(14.62±3.20)分、(16.32±1.70)分、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77,-6.52,χ2=10.8,P值均<0.05)。结论 将家庭医师服务结合知信行教育模式应用于地贫防控工作中,可有效提高地贫孕阳丈夫筛查依从性。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胡喜梅,宋现,聂宇涛
    2021, 35(8): 585-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某小学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PCR实验室检测方法查明原因,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疫情出现病例12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2例,班级罹患率25.00%(12/48)。2份肛试子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检测阳性。首发病例可能为食源性感染,续发病例呈点源暴发特征,发病曲线有一明显单峰。主要危险因素为近距离(1 m内)暴露呕吐物(OR=15.00,P<0.01))和参与呕吐物清理(OR=15.40,P<0.05)。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原因可能是首发病例发生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其呕吐物污染教室环境,引起诺如病毒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的点源暴发。 
  • 疾病控制
    马颖
    2021, 35(8): 589-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起校园内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从而明确诊断,有效防控流感疫情。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核实搜索病例,分析疫情特征;采集咽拭子标本,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63例,罹患率为1.53%。63例病例分布于10个班级,其中1(9)班病例数最多14例,有明显的聚集性。采集11例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病毒核酸检测显示,8份样本乙型B-Victoria流感病毒阳性,2份样本甲型H3流感病毒阳性,1份阴性。结论 本次疫情暴发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提高学生防病意识,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力度,可有效控制流感暴发疫情。 
  • 疾病控制
    黄耀
    2021, 35(8): 593-595,6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铜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9年的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9年铜山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 191例,年均发病率18.40/10万,居铜山区甲乙类传染病第2位,其中乙肝年均发病率最高(8.10/10万),其次为丙肝(5.04/10万)和戊肝(4.55/10万),再次为甲肝(0.54/10万)和未分型肝炎(0.17/10万),未报告丁肝;各型肝炎全年均有发病,除丙肝和戊肝表现出明显季节性外,其他型别肝炎无明显季节性;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40,P=0.975);发病集中在20~74岁(2025例,占92.42%);男女发病比为2.08:1,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40,P<0.00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1.75%)。结论 今后工作除重点防控乙肝外,要加强丙、戊肝的防控,在做好卫生宣传和甲、乙肝疫苗的常规接种外,扩大接种人群,继续强化对食品、饮用水和医院消毒监管。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萍,周琼
    2021, 35(8): 596-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普外科收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癌症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SCNS-59)调查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观察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病程与SCNS-59得分呈正相关,与教育程度和优质护理方案呈负相关(R2=0.216,P=0.005);教育程度、病程及优质护理方案与患者健康信息需求呈负相关(R2=0.110,P=0.005);年龄与患者照顾与支持需求呈正相关,KPS评分和优质护理方案与患者照顾与支持需求呈负相关(R2=0.310,P<0.001);教育程度和优质护理方案与患者心理需求呈负相关,病程与临床分期与患者心理需求呈正相关(R2=0.262,P<0.001);病程与治疗方式与患者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呈正相关(R2=0.204,P=0.030);年龄与患者性支持需求呈负相关(R2=0.402,P<0.001)。结论 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相对迫切,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并予以筛查,给予专业的护理照顾和指导,尤其是患者心理需求,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临床医学
    党国伟,韩晓霞
    2021, 35(8): 600-601,6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产妇在分娩镇痛产程中采用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82例足月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镇痛效果、阵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顺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97.56%)相比对照组(80.49%)高,阵痛持续时间(61.24±4.36)min,短于对照组的(82.26±5.43)min,VAS评分(2.88±0.69)低于对照组(5.51±1.13),顺产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缩短产妇阵痛持续时间,且产妇顺产率得到显著提高,效果显著。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刘凤芹,王蕴佳,欧碧阳,胡悒萍
    2021, 35(8): 602-6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高校教工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发现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在2013年、2015年、2017年单纯随机抽样广州某高校非心脑血管疾病教工,收集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3年的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糖尿病前期患病率: 2013年至2017年50~59岁男性波动于10.5%~21.8%,女性4.9%~10.1%;60岁以上男性15.8%~24.2%,女性14.7%~21.3%。临界高血压患病率:50~59岁男性3年患病率波动于48.4%~61.5%,女性30.9%~41.6%;60岁以上男性波动于60.5%~66.8%,女性64.1%~65.1%。男性尿酸异常分布集中于40~49岁,女性集中于50岁以上的人群。超重和TG升高集中分布于40~59岁的男性,以及50岁以上的女性;LDL升高集中于40岁以上男性以及50岁以上女性人群。3年高血压新诊断率分别为8.4%、5.0%、5.7%,糖尿病分别为2.1%、1.3%、0.7%。结论 高校教工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率较高,部分危险因素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需要采取多渠道的方法积极发现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并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延缓其进展为心脑血管疾病。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贺超才
    2021, 35(8): 605-606,6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的防护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某院收治的50例尘肺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常规组)以及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低剂量组)检查,对比2种不同剂量检查的肺区小阴影密集度以及尘肺病的诊断结果。结果 50例患者经常规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小阴影总体密集度:0级21例、1级13例、2级6例、3级10例;经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小阴影总体密集度:0级20例、1级11例、2级4例、3级9例,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28)。2种不同剂量诊断各期尘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可以获得接近常规剂量摄影图像质量,对诊断尘肺病的分期具有较高价值,可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 疾病控制
    张丽丽,吴向青,王文敬,张昌磊
    2021, 35(8): 607-608,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相城区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更优的水痘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相城区水痘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20年共报告水痘病例8 063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72.49/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为0.68/10万(2006年)~376.68/10万(2019年);发病高峰为每年的10月—次年1月;4~6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男性报告发病率(72.76/10万)稍高于女性(72.21/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30);共报告30起暴发疫情,涉及幼儿园7起(涉及病例40例,罹患率8.99/10万)、小学22起(涉及病例175例,罹患率22.01/10万),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87,P<0.001)。结论 相城区水痘报告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以幼托儿童和小学生为主,2020年水痘疫苗“2剂次”纳入地方扩大免疫规划后,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持续加强水痘疫苗2剂次接种。 
  • 疾病控制
    杨建亮
    2021, 35(8): 609-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鼓楼区2017—2020年学校及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鼓楼区2017—2020年学校及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0年鼓楼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累计60起,累计病例1 636例,疫情涉及人数79 679人,罹患率2.05%。2017—2020年鼓楼区学校突发疫情罹患率呈下降趋势(χ2=319.912,P<0.001)。60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中涉及呼吸道传染病2种47起,为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水痘。呼吸道类传染病、肠道类传染病的罹患率分别为1.9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687,P<0.001)。疫情发生的高峰时间为6月和12月,小学最多,共30起,占总数的50%。结论 传染病是导致徐州市中小学及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其中呼吸道类传染病是传染病防控重点。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金燕,刘盈盈,王莎
    2021, 35(8): 612-6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及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10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的不同时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于产后61~74 d进行治疗;观察组54例,于产后44~57 d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盆底收缩压(57.68±3.86)cmH2O、静息压(52.71±3.13)cmH2O、盆底肌最大肌电位置(11.97±0.96)μV、阴道肌电压(23.15±3.03)cmH2O、阴道肌张力(136.56±11.09)μV,均高于对照组的(42.86±4.01)cmH2O、(46.66±3.16)cmH2O、(9.35±1.01)μV、(21.03±3.17)cmH2O、(128.74±13.7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脱落、直肠脱垂、膀胱脱垂及尿失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9.26%)低于对照组(2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39)。结论 于产后44~57 d进行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 临床医学
    宁美,高洪军
    2021, 35(8): 615-616,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于本院2018年7月—2019年11月行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切除术的67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3个月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121分的48例患者纳入生活质量良好组,将术后3个月GIQLI评分<121分的19例患者纳入生活质量较差组。设计临床资料调查问卷,统计2组患者有无三高症、手术方式、有无饮酒史等,分析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选出可能影响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高症(OR=4.333)、无早晨用餐习惯(OR=5.958)、无运动习惯(OR=3.737)是导致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三高症、无早晨用餐习惯、无运动习惯可能是影响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临床需积极予以对症干预措施,以预防胆囊结石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临床医学
    李金贵,龚利平
    2021, 35(8): 617-618,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实施常规管理期间行CBP治疗的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期间行CBP治疗的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87.71±5.69)分、病历书写(85.54±5.84)分、仪器操作(84.36±6.22)分、病区管理(83.95±6.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56±5.67)分、(79.82±5.74)分、(78.92±6.15)分、(76.64±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结论 行CBP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经护理风险管理后,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临床医学
    田娟
    2021, 35(8): 619-620,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2019年月年度体检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的92例离、退休员工,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红桃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骨密度、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骨密度分别(0.32±0.09)、(0.33±0.08)g/cm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骨密度指标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骨密度为(0.59±0.06)g/cm2,高于对照组的(0.45±0.08)g/cm2,(t=9.495,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为(8.12±0.79)、(8.09±0.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评分为(0.87±0.25),低于对照组的(1.75±0.64),(t=8.687,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22%与对照组10.8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3,P=0.536)。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改善骨密度,减轻疼痛程度,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 临床医学
    冯书芳
    2021, 35(8): 621-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抗肿瘤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抗肿瘤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的22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的28例患者纳入B组。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A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8,P=0.017);治疗后,B组CD4+(37.21±5.16)%、CD4+/CD8+(1.81±0.24),分别高于A组的(31.87±4.32)%、(1.35±0.22);B组CD8+(20.57±2.42)%,低于A组的(23.54±2.98)%(t=3.891,P<0.00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略高于A组的18.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抗肿瘤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力,改善肝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疗效显著。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刘珍珍
    2021, 35(8): 623-6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输配水设备中挥发酚,评价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将输配水设备依规范处理浸泡后,采用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根据样品在酸性条件下蒸馏,蒸馏物与4-氨基安替吡啉和铁氰化钾反应来测定游离酚和取代酚,生成的红色反应产物原理,对浸泡水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连续流动分析法在输配水设备浸泡水中挥发酚浓度为0~40.00 u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 0.999,检出限为0.431 u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40%~105.45%。结论 连续流动分析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输配水设备中挥发酚的快速、痕量分析。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盛旭,章新琼,陆静茹,朱晶,胡杏花
    2021, 35(8): 626-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大学生抑郁情绪高发已成为全球共识。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大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分析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相关的早期预防措施,并指出目前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 综述与讲座
    黄星炯,黄雅铃
    2021, 35(8): 630-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艾滋病流行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年学生艾滋病累计报告逐年增多。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小学生性与艾滋病教育现状及对国内小学艾滋病教育探索路径进行阐述,提出在小学阶段开展性与艾滋病教育的必要性,在高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家校联动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值得探讨和研究。 
  • 综述与讲座
    李雯
    2021, 35(8): 633-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一种睡眠时发生的呼吸疾病,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上呼吸道狭窄、觉醒阈值低、上呼吸道扩张肌功能紊乱、呼吸调控不稳定及肺容量小等有关。近年来,OSAHS的生物学标志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OSAHS血清学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与讲座
    罗凌,李超乾,游坤,龙淑珍,薛丽平
    2021, 35(8): 637-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校是传染病防控重点单位,学生是传染病防控重点人群,校园内设置医学观察区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做到合法、合规、合理设置和管理,以期达到最佳性价比是各学校正在面临的实际问题。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