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高加鑫,朱硕征,刘晓遵,蔡晨阳,郭言彦,刘树芳
    2021, 35(6): -2--3,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保定市城区小学生蔬菜消费现状,为针对性开展营养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1]蔬果食用参考标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保定市某小学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共计476人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周中,能每天吃蔬菜的小学生占59.9%,每天早上吃蔬菜的仅占48.5%;符合每日蔬菜摄入量和摄入种类的小学生分别占43.3%和34.0%;小学生获得蔬果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父母教育占64.7%,学校食育教育仅占27.5%。结论 保定市某小学学生在蔬菜消费数量和种类上与推荐摄入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学校应加强相关营养与食品卫生教育。 
  • 营养卫生
    杨晓莹,闫昊惠,赵润祥,谢晨琪,徐希柱,安康
    2021, 35(6): 401-404,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对高尿酸血症的认知情况及膳食中嘌呤摄入情况。方法 对364名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膳食营养、食物中嘌呤含量认知和高尿酸血症认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在膳食结构中嘌呤风险(28.18%)、超重率(41.82%)高于女生(P<0.05),而女生的偏瘦率(18.90%)高于男生(χ2=5.51,P<0.05)。高尿酸血症认知率(85.44%)高于食物中嘌呤含量认知率(47.80%)(P<0.05),医学及相关专业、高年级的学生食物中嘌呤含量认知率和高尿酸血症认知率分别为51.16%、59.18%、88.12%、88.78%,均较高(P<0.05)。认知正确的(17.24%)、偏瘦(18.97%)和体重正常(14.55%)的学生饮酒率较低(P<0.05)。结论 在膳食中嘌呤风险的健康教育方面应重点关注男生、非医学专业和低年级,戒酒的健康教育应关注缺乏健康素养和超重的学生。要注重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健康教育的知识转化为行为。 
  • 学校卫生
  • 学校卫生
    夏慧娴,张凤凤,陈秀云,袁梦,张强惠子,李嫣然,胡锦蕊
    2021, 35(6): 405-408,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影响其主观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及中学生感知学校气氛问卷,于2019年7月—9月间调查安徽省不同地区五所中学300名初中生,采用分层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总分为(152.96±22.70)分。300人中,男生148人(49.3%),主观生活质量总分为(151.58±21.25)分;女生152人(50.7%),主观生活质量总分为(154.30±24.02)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月总收入(P=0.027)、师生关系维度(P=0.000)、同学关系维度(P=0.037)和学业压力维度(P=0.005)。结论 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总分整体偏低,且与家庭月总收入,学校气氛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业压力因素有关。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陈佳玥,陆莉英,刘萍,王维思,张庆聪
    2021, 35(6): 409-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颛桥镇中小学生视力与屈光状况,为社区中小学生眼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年上海市颛桥镇6~16周岁中小学生视力与屈光状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颛桥镇中小学生裸眼视力异常发生率为32.69%;屈光异常近视发生率为63.07%,远视发生率为1.40%,散光发生率为8.88%。9、11、12、13岁组男女生裸眼视力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颛桥镇中小学生左右眼等效球镜(SE)值分别为(-0.70±1.75)、(-0.82±1.77),各年龄组右眼SE值低于左眼,除16岁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父母近视状态、屈光状态是影响学生裸眼视力筛查异常的主要因素。结论 颛桥社区中小学生视力与屈光状态现状不容乐观。屈光异常以近视居多,且右眼近视程度高于左眼。应继续巩固中小学眼保健的宣教、常规视力检测和屈光状态筛查。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苏灼容,李文安,何志坚,郭惠娟,周玲
    2021, 35(6): 412-414,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儿科手足口病(HFMD)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9月—2019 年 9月,选择4 个月~5 岁确诊为HFMD的2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15例,2组患儿在临床治疗和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CNP护理,观察指标包括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焦虑水平、依从性、监护人HFMD知识掌握率与健康行为率、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2.98±0.46)d、皮疹消退(3.82±0.54)d、溃疡愈合(4.69±0.72)d和住院时间(4.85±0.8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1±0.51)d、(4.90±0.46)d、(5.06±0.81)d、(5.52±0.99)d (P<0.05);观察组焦虑水平(48.61±6.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53±6.59)分(t=8.233,P<0.05),而依从性却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95,P<0.05);知识掌握率及健康行为率,观察组较对照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5.62% VS 86.09%,93.91% VS 80.87%,P<0.05)。结论 在儿童手足口病护理中,采用CNP模式,可行有效,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 学校卫生
  • 学校卫生
    李阳梅,谭惠仪
    2021, 35(6): 415-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学校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综合运用WOS自带引文分析功能软件对学校卫生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并运用分析可视化citespace 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学校卫生领域研究呈波浪型增长态势,《JOURNAL OF SCHOOL HEALTH》刊载量最大(240篇),Baker JL 、Sorensen TIA 、Gamborg M等是高产作者,美国疾病防治与控制中心、哥本哈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高产机构。青少年、儿童、肥胖、体育活动、健康、项目、风险、干预、流行、行为、教育、学校健康服务、预防、BMI、健康促进等是领域高频关键词。结论 学校健康服务、成长发育、实验研究效度、健康教育者、吸烟、体育活动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主题。学校卫生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学者可以从完善工作模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健康行为知信行等方面进行研究。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玉萍
    2021, 35(6): 420-421,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一学生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业成绩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学业成绩满意度自我评定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84名大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284名大一学生学习动机均分(12.6±10.2)、自主学习能力均分(255.9±37.0)、学业成绩满意度(3.1±0.9),大一学生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业满意度均无性别、学科差异(P>0.05)。大一学生学习动机总分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呈正相关(r=0.396,P<0.01)、与学业成绩满意度总分呈正相关(r=0.299,P<0.01);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与学业成绩满意度呈正相关(r=0.547,P<0.01)。大一学生学习动机中的认识因子能有效预测学业成绩满意度(t=3.232,P<0.01),自主学习能力中学习动机因素(t=2.054,P<0.05)、学习过程因子(t=2.731,P<0.01)能有效预测学业成绩满意度。结论 认识、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能有效预测大一学生的学业成绩满意度。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王宁
    2021, 35(6): 422-423,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济南市某校6~14岁小学生超重肥胖情况进行分析,为小学生超重肥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济南市某学校2019—2020年度的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结果 济南市某校6~14岁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7.8% ,肥胖检出率30.2% 。其中男生超重检出率19.3%,肥胖检出率36.6%;女生超重检出率16.2%,肥胖检出率23.4%。各年级超重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二年级(22.1%)>五年级(18.5%)>六年级(17.5%)>三年级(17.1%)>四年级(15.9%)>一年级(15.3%);肥胖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三年级(36.5%)>五年级(33.6%)>四年级(31.0%)>一年级(29.4%)>六年级(26.5%)>二年级(25.8%)。汉族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7.8%,肥胖检出率30.2%。城市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7.9%,肥胖检出率30.1%。结论 济南市某校6~14岁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需要教育、卫生、家庭等多部门联合干预,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培养良好饮食行为习惯,增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甘立勤,王荀
    2021, 35(6): 424-426,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国香港居民2008—2017年出生期望寿命及死因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死因变化。方法 通过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卫生署等获取香港居民2008—2017年出生期望寿命及死因登记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Joinpoint回归分析其全人群、各性别的死因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7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2.4%(t=-13.533,P<0.01);男性出生期望寿命从2008年的79.4岁上升至2017年的81.9岁,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0.3%(P<0.05),其中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2008—2013年出生期望寿命增长较快,APC 为0.4%(t=7.164,P<0.05),2013—2017年出生期望寿命增加速度减缓,APC为0.2%(t=2.841,P<0.05);女性出生期望寿命的变化平缓无转折点,APC 为0.3%(t=11.652,P<0.05);自2013年肺炎取代心脏病成为全人群第二大死因,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死因顺位的前四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肺炎、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其中认知障碍症标化死亡率上升迅速,APC为5.4%(t=8.081,P<0.01);根据Joinpoint回归预测,至2022年认知障碍症将成为全人群死因的第六位,标化死亡率达8.0/10万。结论 中国香港居民出生期望寿命呈延长趋势,而也随之变化,预测肺炎、认知障碍所致的死亡将会增加。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高林
    2021, 35(6): 427-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改良小切口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改良小切口重睑术的43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将同期行传统埋线重睑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自我评价、自信心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手术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5,P<0.05);两组患者自我评价、自信心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1,4.422;P<0.0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切口瘢痕的发生率(2.33%、2.33%、4.65%)均低于对照组(17.50%、22.5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5,6.170,5.743;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效果满意,能提高患者自我评价及自信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临床检验
  • 临床检验
    房亚哲,周宝鑫,马萍,张秀梅
    2021, 35(6): 430-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素(Urea)、肌酐(Crea)新的参考区间在本地区健康成人中的适用情况,并探讨这5项指标的年龄特征。方法 按照行业标准要求,筛选在本院体检的20~79岁健康成人6 593名,采用罗氏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分析ALT、GGT、ALP、Crea、Urea的性别、年龄特征,统计超出参考区间的情况。结果 5项指标均有小于10%的参考个体落在新参考区间之外。所有指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和GGT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达到高峰后下降。男性ALP在不同年龄组变化不大,女性ALP在中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Crea和Urea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WS/T404《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中规定的5个生化常规项目参考区间适用于本实验室。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冯月明,张杰,滕克强,宋晓立
    2021, 35(6): 434-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密云区农村学校中小学生校园午餐剩饭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学生营养午餐改善政策、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8年6月对密云区农村6所中小学校的779名在校用午餐的学生开展校园午餐剩饭现状调查。结果 779名农村中小学生校园午餐剩饭率为26.8%,其中素菜剩饭率最高为20.9%。午餐时有老师陪餐的学生剩饭率24.9%,低于无老师陪餐剩饭率的33.9%(χ2=5.391,P<0.05)。学生剩饭率随着老师提醒频率的增加显著降低(χ2=46.380,P<0.01)。学生剩饭原因主要为不喜欢某些食物和饭菜给的多吃不完。结论 中小学生校园午餐剩饭行为普遍存在,学生午餐浪费情况严重。应加强学生营养教育,改善农村学校食堂营养配餐,降低午餐剩饭率。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李贵英,杨明辉,姚杏娟
    2021, 35(6): 436-438,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常州市钟楼区小学生视力不良发展趋势,了解视力防控效果。方法 收集2014—2018年小学一至六年级入学检查的有效视力共136 957份,评价实施视力综合防控措施效果。结果 2014—2018年小学生总视力不良率为51.91%,随着年级升高,轻度视力不良率逐渐降低,重度视力不良率逐渐升高,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373.926,P<0.01)。2014—2018年小学生各年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5.27%,53.55%,53.39%, 49.03%,48.68%,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逐年下降(χ2=376.373,P值均<0.01)。各年度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结论 常州市钟楼区小学生视力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趋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 
  • 视力保护
    任培田,宋秋坤
    2021, 35(6): 439-440,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湛河区小学生近视现况,为制定近视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5米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远视力,使用5分记录法;在非睫状肌麻痹条件下,电脑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度,裸眼视力<5.0且等效球镜度数<-0.50D者判定为近视;凡是单眼判定为近视者计入近视人数。结果 本次共调查小学生1 150人,近视298人,近视率25.91%;男生近视率26.08%,女生近视率 25.7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 ,P>0.05);城区小学生近视率为32.85%,农村小学生近视率19.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1, P<0.01);1~6年级小学生近视率分别为:11.92%、13.16%、19.40%、26.73%、34.21%、52.87%,且随着年级增高,近视率不断增高,不同年级之间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9,P<0.01) 。结论 小学生,特别是城区小学生,近视率较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渐进的,近视防控需从小抓起,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切实做好幼儿和小学生视力保护。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陈小红,吕海英,王翠玲,蔡乾春
    2021, 35(6): 441-442,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中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为更好地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例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19年中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共报告6 617例,年均发病率为2 099.89/10万,其中2018年报告3 726例,年发病率为2 403.03/10万,高于2019年报告的1 806.22/10万。(χ2=136.456,P<0.001);中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发病有明显季节性,5—6月与9—10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32.00%、27.34%);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χ2=144.352,P<0.01),病例年龄构成以3~4岁年龄组为主,占全部病例总数的63.32%。2018年手足口病原学优势病原为CoxA16(41.47%),2019年优势病原为CoxA6(5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36,P<0.001)。结论 中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别及年龄特征,CoxA6型正逐渐成为手足口病优势病原株。 
  • 疾病控制
    石继皊
    2021, 35(6): 443-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Z径路(Z-Track)肌内注射法应用于儿童疫苗接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1月补种乙肝疫苗的112例儿童,随机分成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法,观察组采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观察两组儿童局部不良反应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局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14.29%,(χ2=5.92,P<0.05);观察组疼痛分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72,P<0.05)。结论 Z径路肌内注射法应用于儿童疫苗接种的效果显著,可预防接种部位红肿、渗液、渗血,减少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龙淑珍,罗凌,李超乾
    2021, 35(6): 446-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翟佳,林静,齐静
    2021, 35(6): 449-450,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医院收治未实施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抢救效率、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进入急诊室时间(47.32±5.92)min、急诊球囊扩张时间(73.28±9.77)h、住院时间(11.46±3.12)d,均短于对照组的(56.73±7.09)min、(80.56±11.03)h、(13.26±3.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58、3.277、2.621,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为11.36%、院内再次行PCI发生率为15.91%、病死率为2.27%,均低于对照组的29.55%、36.36%、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及再次PCI发生率,提高抢救效果。 
  • 临床医学
    葛玉珍
    2021, 35(6): 451-452,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面中部提升术联合睑袋整形术对眶周皮肤皱纹患者美容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眶周皮肤皱纹患者80例,按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选择睑袋整形术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面中部提升术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眶周皱纹评分、住院和伤口愈合时间,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眶周皱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6.35±0.71,6.29±0.68)(1.95±0.32,3.22±0.31);且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愈合和住院时间(6.05±0.68,2.05±0.28)均短于对照组(7.29±0.77,2.22±0.32)(P<0.05);手术后,实验组美容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出现感染、脱发、疼痛等并发症情况(7.50%,15.0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面中部提升术联合睑袋整形术可以改善患者眶周皮肤皱纹情况,缩短伤口愈合和住院时间,提高美容满意度。 
  • 临床医学
    齐建翠
    2021, 35(6): 453-454,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9年8月经药物治疗的8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神经传导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上升、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效果确切,可改善血脂水平及血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孙丽芳
    2021, 35(6): 45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在后牙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牙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诊进行后牙修复固定的后牙缺失患者100例(164颗缺损牙)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取的修复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54例(82颗缺损牙)。对照组行氧化锆全瓷冠固定桥修复,观察组行氧化锆全锆冠固定桥修复。修复后1年复查,对比两组牙龈健康、冠崩瓷、边缘冠密合度、冠颜色、周围龋坏、颈缘染色情况。结果 修复1年后,观察组冠崩瓷、密合度A级占比97.56%、冠颜色A级为97.56%、周围龋坏A级为100%、颈缘染色A级为95.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506、1.183、0.000、2.305,P=0.477、0.477、0.277、1.000、0.129),均无牙龈炎发生;两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对比,观察组功能限制、疼痛与不适、能力受限、身心缺陷评分分别为(7.03±2.48)分、(5.34±1.73)分、(4.35±0.79)分、(5.54±1.2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6、0.269、1.324、1.285,P=0.693、0.789、0.189、0.202)。结论 氧化锆全瓷冠与全锆冠固定桥修复后牙缺失效果相当,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临床医学
    陈晓丽
    2021, 35(6): 458-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114例,根据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凝血功能、妊娠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 D-二聚体水平(1.27±0.26)mg/L、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20.15±3.28)ng/L,低于对照组,抗凝血酶Ⅲ水平(107.23±12.51)%,高于对照组的(96.58±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10.89±1.60)ng/L,对照组(11.04±1.5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85.96%)高于对照组(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增强其纤溶系统活性,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 
  • 临床医学
    何丽华
    2021, 35(6): 460-461,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期乳头护理联合围产期系统性护理对产褥期乳腺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乳头发育均正常,采用盲抽法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孕期乳头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孕期乳头护理联合围产期系统性护理。干预4周后,评估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38.59±5.74)分、SDS评分(40.53±6.10)分、并发症发生率10%,均低于对照组[(43.29±5.98)分、(45.71±6.53)分、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乳头护理联合围产期系统性护理能有效减轻产妇焦虑、抑郁水平,且能降低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 临床医学
    杨会杰,程宝仓,曾丽敏,彭莹娟
    2021, 35(6): 462-463,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结合瑞舒伐他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普罗布考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总胆固醇(TC)为(3.60±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为(2.85±0.64)mmol/L、Apo B水平为(0.71±0.30)g/L,而观察组TC为(2.95±0.44)mmol/L、LDL-C为(2.01±0.44)mmol/L、Apo B水平为(0.58±0.28)g/L;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为(1.35±0.62)mmol/L、Apo AI水平为(1.36±0.22)g/L,而观察组HDL-C为(1.60±0.37)mmol/L、Apo AI水平为(1.62±0.42)g/L。观察组的TC、LDL-C、Apo 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Apo A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结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血脂及Apo AI、Apo B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王培
    2021, 35(6): 464-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诊疗技术于口腔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现已被认为是日后口腔修复的主要技术与流行趋势。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因具有操作快速、舒适度高等优势而成为数字化诊疗技术成功基础,但该技术仍存精密度不佳、软组织还原度一般等局限性。本文现就既往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口腔种植选取印模技术提供指导。 
  • 临床检验
  • 临床检验
    朱林
    2021, 35(6): 467-468,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尿酸(UA)联合检测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力衰竭组,同期选择心功能正常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RDW、UA水平。结果 心力衰竭组患者的RDW(57.24±17.48)fL、UA(448.24±162.87)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RDW(40.86±16.71)fL、UA(318.18±105.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Ⅳ级患者的RDW(70.89±19.13)fL、UA(560.92±180.37)μmol/L,为最高,其次为NYHA Ⅲ级患者RDW(57.86±18.96)fL、UA(452.86±164.11)μmol/L,NYHA Ⅱ级患者RDW(42.97±14.33)fL、UA(330.94±126.6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RDW、UA水平可用于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同时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心功能的严重程度。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周长荣
    2021, 35(6): 469-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儿腹泻主要由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肾阳虚、脾胃虚弱引起,患儿主要症候有粪便次数增加、腹痛、呕吐、皮肤干瘪、体温升高等。中医根据患儿腹泻具体类型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穴位贴敷在诸多疗法中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等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广泛。本文对中医护理及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腹泻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并提出可能存在的不足,为临床应用提出合理建议。 
  • 综述与讲座
    张鸿艳
    2021, 35(6): 472-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卵巢早衰病因复杂,且治疗困难。中医学认为,其总的病机为肾虚,肾中阴阳精血逐渐亏损、冲任虚衰。治疗多以补肾填精、调理冲任为主,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西医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考虑与遗传、免疫、环境、医源性等因素有关。激素替代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案,还有免疫调节、卵巢冷冻移植等。本文就卵巢早衰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与讲座
    刘颖
    2021, 35(6): 475-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RNA是非编码的RNA分子,能够有效调控个体发育、细胞发育分化以及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作为一种主要的微RNA,近年来一直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微RNA在心血管系统中高表达,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调控心血管的发育中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对微RN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严重程度、观察患者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 综述与讲座
    杨丽
    2021, 35(6): 478-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狂犬病的病死数呈现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对狂犬病尚无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狂犬病暴露后的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伤口处置和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避免病死发生。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