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静
    2020, 34(8): -2--3,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学心理学教学和团体咨询对蒙古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某高校87名蒙古族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同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87名蒙古族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有23人存在心理问题,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44 %;干预后,SCL-90中的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2人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79 %,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医学心理学教学和团体咨询有助于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精神卫生
    崔玉玲,刘明,张梦晨
    2020, 34(8): 561-563,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虚荣特性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虚荣特性量表和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问卷对山东省某高校2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男生得分(36.40±9.72)分,女生得分(39.94±10.37)分,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2.514,P<0.05);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呈负相关(r=-0.512,P<0.001),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虚荣特性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4,P<0.001),虚荣特性中的身体外表观感维度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中的失控支出维度正相关(r=0.212,P<0.001);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虚荣特性中身体外表关怀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764,P<0.001)。结论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虚荣;社会自我效能感越高,越不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身体外表关怀与花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邓湘宁,戚欣,谷秀玲,谷来有
    2020, 34(8): 564-566,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吉林省某高校在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及性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大一、大二教学班中18个班级6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59名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6.0%,其中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3.4%、92.8%、71.9%。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排在前3位的是老师授课(72.8%)、网络获得(68.3%)、社会医疗机构宣传(59.7%)。艾滋病相关行为观点调查中,认为性行为时采取保护措施中应该使用安全套占61.9%,可以口服避孕药占15.5%,应该阴道冲洗占11.7%,可以无措施占10.9%; 认为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应每次使用占34.3%,应经常使用占5.2%,可以偶尔使用占3.5%,可以不使用占57.1%。78名学生报告有过性行为,其中男生52名(13.1%),女生26名(9.9%);其高危性行为调查中,有1个以上性伴侣占20.5%,有过同性恋、口交、肛交经历的分别占16.7%、21.8%、19.2%。结论 吉林省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基础知识、非传播途径相关知识,学生中存在艾滋病传播的高危性行为因素,如男男同性行为等。应该加强高等院校艾滋病知识和安全性行为知识的传授和宣传教育工作。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郭凯旋,周利华,苏孟宇,秦如梦
    2020, 34(8): 567-569,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共情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为研究工具,以某医科大学大二的262名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得分为(108.12±14.69)分;不同学院、不同性别的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所在学院、支持性沟通是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共情处于中低水平,教育者应重视对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培养,针对不同学院,不同性别的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培养他们支持性沟通能力,从而提升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共情水平。 
  • 精神卫生
    劳咏锋,康随芳,姜彦彪,潘铭昊,胡榕,范艳琴,杨艳芬
    2020, 34(8): 570-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2019年收录的抑郁症相关机制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采用软件NoteExpress、SPSS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该领域的研究增幅较大,中医药研究机构在该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热点的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的病因机制、治疗、共病等,动物模型研究值得进一步发展。 
  • 精神卫生
    孙健,唐彩霞
    2020, 34(8): 573-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应用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将观察组患者纳入团体心理治疗中,而对照组患者则不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其余的治疗方法、药物均相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我和谐量表(SCCS)以及慢性精神病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评分的分值,对照组分别是(31.80±4.25)、(92.75±4.22)、(13.25±2.48);观察组分别是(27.02±3.22)、(85.25±3.51)、(11.09±2.05),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评分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团体心理治疗的模式,可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社会功能、精神状态评价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有利于患者的再就业和正常日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曹瑞晴,杨继春,于淼
    2020, 34(8): 576-579,5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佛山市高中生腰痛患病现况,明确导致腰痛的危险因素,为高中生预防腰痛提供指导。方法 设计制作调查问卷,整群抽样佛山市两所高中,发放问卷2 350份,调查学生近一个月内的腰痛期间患病情况及引起腰痛的可能相关因素,统计分析腰痛患病率及腰痛相关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 212份,有效应答率为94.13 %。总体腰痛患病率为41.0 %;其中女生患病率为48.5%,男生患病率为34.4%,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二腰痛患病率为44.7%,高三腰痛患病率为44.0%,均高于高一年级的36.2%(P值均<0.05)。走读学生的腰痛患病率分别为44.4%,高于住校生的36.5%(P<0.05)。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女性、日平均坐位时间长、有腰部外伤史、母亲有慢性腰痛史、感觉教室桌椅不舒适、桌子太低、椅子太高、椅子靠背不舒适、坐位空间狭窄等是高中学生腰痛的危险因素。结论 佛山市高中生腰痛高发,长时间坐位以及座位不舒适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女性和存在腰部外伤史等是高中生腰痛发生的相关因素。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杨德彬,邰亚辉,曹建晖,王小稳
    2020, 34(8): 580-582,5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疾病控制知识-信念-行为(KAP)现状及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医院1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采用自制《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疾病控制KAP现状问卷》调查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疾病控制KAP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施行针对性干预策略,对比干预前后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的KAP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 1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KAP及格人数127例,占比70.56%,其中女性家属KAP及格率高于男性家属,年龄越大家属的KAP及格率越高,文化水平越高家属的疾病控制KAP及格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7.22%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哮喘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为就诊期间医护人员介绍; 91.67%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药物吸入方法指导途径为医护人员指导;结合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个体特征施行针对性干预策略后,患儿家属KAP评分、遵医率高于干预前。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家KAP现状不佳,,结合患儿家长个体特征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可改善患儿家长疾病控制KAP评分及遵医行为,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 食品卫生
  • 食品卫生
    张晓洁,朱旻,袁超,李锐
    2020, 34(8): 583-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饮食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10月—2019年4月来校医院就诊的1 207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依据罗马Ⅳ诊断标准,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来校医院就诊的在校大学生中,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1%(60/1207)。在单因素分析中,进食生冷(P=0.070)、高纤维(P=0.367)、乳制品(P=0.414)、果蔬(P=0.784)与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食辛辣(P=0.002)、高脂饮食(P<0.001)与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频率进食高脂食物比低频率(≤1次/周)进食高脂食物更容易引起肠易激综合征。P值为0.003,OR:1.545。结论 本调查样本中,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1%。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与进食辛辣、高脂饮食有关。高频率的进食高脂食物是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的危险因素。基层医生应着重做好相关病人的饮食指导,尽量减少肠易激综合征被诱发。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陆广智,肖伟华,朱妹芳,刘文婷
    2020, 34(8): 586-588,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珠海市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情况,为改善学校采光照明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 18205-2012),2015—2018年对珠海市217所中小学校的1 302间教室进行现场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监测的教室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后墙反射比和黑板反射比的合格率分别为50.8%、91.6%、37.9%和3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室朝向、采光方向、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黑板面平均照度、黑板面照度均匀度、教室灯管(灯桌间距、控照式灯具和灯管垂直黑板)的合格率分别为74.5%、90.5%、24.1%、66.1%、0.5%、31.4%、99.4%、35.6%和86.9%,不同年度间、中小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外,公办学校的教室照明合格率均高于民办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珠海市中小学教室光环境不尽理想,尤其是民办学校教室照明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应针对性指导学校改善采光照明环境。 
  • 疾病控制
    毛家志,张满红,张宗奎,覃伟,梁一民,彭珊珊,韦红
    2020, 34(8): 589-5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贵阳市某高校新入学本科生的结核病发病情况,为该高校搞好本科生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贵阳市某高校2016—2018 年新入学本科生采用PPD试验和DR胸片进行结核病筛查后,到定点结核病医院进行肺部CT检查和咯痰病菌分离确诊,以SPSS 24.0软件和χ2检验分析结核病检出情况。结果 2016—2018 年受检入学新生21 673人,PPD试验强阳性1 457人,DR胸片异常80人,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18人,其中:2016 年受检入学新生7 667人,PPD试验强阳性517人,DR胸片异常13人,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4人;2017年受检入学新生6 790人,PPD试验强阳性634人,DR胸片异常20人,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5人;2018年受检入学新生7 216人,PPD试验强阳性306人,DR胸片异常47人,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9人。2016—2018年该校入学新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52.17/10万、73.64/10万和124.72/10万(χ2=0.08[2017/2016],0.11 [2018/2017],0.27[2018/2016],P>0.05)。结论 贵阳市某高校2016—2018年入学新生均检出结核病患者,需要重视加强高校学生结核病的管理和防控工作。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俊红,付玉梅,席佳佳,代旭亮,刘松年
    2020, 34(8): 592-593,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流行性感冒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对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观察组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低于对照组(20%),且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流行性感冒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退热、疲倦、咽痛及咳嗽消失时间,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转归。 
  • 临床医学
    徐达
    2020, 34(8): 594-595,6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急救前移对心搏骤停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147例心搏骤停患,依据有无进行急救前移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74例)。对比2组救治时间和复跳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搏骤停后首次进行胸外按压时间、心搏骤停后至医院的时间、院前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前心脏复跳率(5.5%)、院内心脏复跳率(12.3%)均高于对照组(4.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心搏骤停后首次进行电除颤时间、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前移可以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死亡率,应当在院前急救中应用。 
  • 临床医学
    李彩霞
    2020, 34(8): 596-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讨论护理干预在慢性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慢性肾炎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常规护理的53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服务的53例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满意度是96.22%,高于对照组的79.24%(P<0.05)。结论 慢性肾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 临床医学
    段丽,路易玲,杨海霞
    2020, 34(8): 598-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43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应激反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41.24±5.24)分、(43.24±5.51)分]均比对照组[(49.72±7.33)分、(50.64±7.87)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2、5.051,P值均<0.001);术毕时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251.62±27.44)ng/L、(128.36±19.57)ng/L、(117.97±13.58)ng/L]均比对照组[(330.10±32.37)ng/L、(144.87±21.14)ng/L、(134.87±14.84)n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7、3.758、5.509,P值均<0.001)。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减少应激反应。 
  • 临床医学
    张维革
    2020, 34(8): 601-602,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联合使用多奈哌齐及奥氮平对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脑血管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比较2组患者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评分(25.47±4.32)及MoCA评分(25.83±3.19)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9.68% vs 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1)。结论 脑血管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联合应用多奈哌齐及奥氮平,可有效改善精神状态,提高认知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 临床医学
    徐继胜,朱鑫,陈道振,赵志坚,陈坤峰
    2020, 34(8): 603-6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微型钢板与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掌骨头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9例行微型钢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1例行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为研究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为96.77%,较对照组72.41%更高(P<0.01)。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0±1.2)周,较对照组(10.2±1.3)周更短,(P<0.01)。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较对照组的24.14%更低,(P<0.05)。结论 与微型钢板相比,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更为理想,且加快了骨折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医学
    张勇
    2020, 34(8): 606-607,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 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同期50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2组均行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比2组脑电图的连续性以及睡眠-觉醒周期(SWC),并对重度、中度、轻度患儿进行随访,比较其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分和癫痫发作率。结果 观察组连续型脑电图、成熟型SWC检出率分别为38.00%、18.00%,低于对照组的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重度组MI、DQ评分较中度、轻度与对照组更低,癫痫发作率(75.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可通过脑电图的连续型脑电图及SWC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做出有效诊断,且其分类对患儿预后评估具有较佳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临床医学
    位晓霞
    2020, 34(8): 608-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6 min步行试验法(6MWT)联合评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CHF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人,设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根据NYHA分级分为Ⅱ、Ⅲ、Ⅳ级,且根据左室舒缩功能分为舒张性心衰、收缩性心衰及混合型心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6MWT距离及心功能指标;并比较舒张、收缩及混合型心衰间NT-proBNP水平、6MWT距离。结果 对照组6MWT距离、LVEF、E/A>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对照组NT-proBNP水平<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性心衰6MWT距离(273.58±53.24)m>收缩性心衰的(235.14±48.33)m>混合型心衰的(219.48±51.62)m,舒张性心衰NT-proBNP水平(1 654.15±547.24)pg/mL<收缩性心衰的(3 728.42±719.38)pg/mL<混合型心衰的(4 071.41±849.5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与6 min步行试验法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提高心功能分级准确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优质的指导。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吴琳琳,许卫利,王佳楠
    2020, 34(8): 611-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救护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从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DNT)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救护后,观察组患者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及DNT时间分别为(17.98±3.26)min、(69.29±4.37)min及(92.98±9.16)min,低于对照组的(24.43±5.62)min、(80.36±6.45)min及(111.25±10.55)min,(P值均<0.01);救护后,观察组患者SF-36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在急救绿色通道中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护,可有效缩短患者DNT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康乐,孙安琪
    2020, 34(8): 614-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媒体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366例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给予新媒体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产前、产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8.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5%(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50.21±2.12)、SAS评分(50.06±1.03),均低于对照组的(53.69±2.45)分、(53.63±2.03)分(P<0.05)。结论 采用新媒体健康教育对孕产妇进行健康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改善产后焦虑、抑郁状态。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符剑,陆峰,王小平,张哲
    2020, 34(8): 616-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一起高中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处置监测,分析高中结核病暴发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密切接触者通过症状问诊、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以下简称PPD)试验、胸部X光摄片等方法进行筛查,定期随访监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1月—6月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9例(涂阳2例、涂阴7例)、其他结核3例(肺门淋巴结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皮肤结核1例),病例分布在2个班级(51人+47人)。结论 学生结核病发现不及时容易造成暴发结核病疫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结核病疫情在校园内扩散。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李润娟
    2020, 34(8): 619-620,6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护理干预在儿童高空坠落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8例发生高空坠落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儿均接受急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急诊科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抢救结果方面,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63.16%,P<0.05),抢救死亡率(0%)低于对照组(26.32%,P<0.05);2组患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5.26% VS 2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空坠落伤治疗中实施急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总抢救时间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 临床医学
    钮明杨,朱俊岭,王敏,杨佳,辛鑫,祁伯祥
    2020, 34(8): 621-6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在儿童溺水合并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以徐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因溺水所致吸入性肺炎的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及BAL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AL组总体有效率(100%)高于常规治疗组(85%),(P=0.039),经BAL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5天vs2.8天,P=0.01)、住院天数(7.67天vs9.80天,P=0.03)及胸部X线好转时间(3.67天vs7.40天,P<0.01)均优于常规治疗组BAL治疗可降低降钙素原(PCT)、IL-6、IL-10的指标水平,而对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CRP)、IL-2、IL-4、TNF、γ干扰素等指标变化无关。在BAL治疗过程中,有心率减慢6例,血氧饱和度下降2例,气道黏膜少量出血2例。结论 BAL治疗对儿童溺水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患儿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 临床医学
    李利香
    2020, 34(8): 624-6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视其治疗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别为对照组(蓝光照射,43例)与观察组(白蛋白+蓝光照射,43例)。2组均连续治疗5 d,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TBIL、CRP和AK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为(123.64±7.41)μmol/L、CRP为(11.72±1.86)mg/L和AKP为(119.86±6.75)U/L,均低于对照组的(152.26±8.34)μmol/L、(15.36±2.24)mg/L、(151.42±7.3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TBIL、CRP和AK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炎症反应,提高肝胆功能。 
  • 临床医学
    宋小娜,陈博
    2020, 34(8): 626-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予以吡拉西坦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认知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认知功能及NS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认知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26.23±2.55)分、(74.42±5.4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89±3.12)分、(69.89±5.75)分,NSE水平(11.13±1.33)ng/mL,低于对照组的(12.15±1.9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5.12%)略低于对照组(12.82%)。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显著降低NSE水平,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 临床检验
  • 临床检验
    丁亚丽
    2020, 34(8): 628-629,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细胞因子(TNF-α、IL-8、IL-10)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5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3名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员血清hs-CRP、TNF-α、IL-8、IL-10、血脂(TC、TG、LDL-C、HDL-C)、C反应蛋白(CRP)。结果 研究组hs-CRP、TNF-α、IL-8分别为(5.32±2.75)mg/L、(57.2±16.6)ng/L、(32.1±9.8)ng/L,高于对照组的(1.95±0.62)mg/L、(34.1±14.2)ng/L、(21.6±7.8)ng/L(P<0.05),IL-10为(19.4±6.7)ng/L,低于对照组的(28.3±10.3)ng/L(P<0.05);研究组TC、TG、LDL-C、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hs-CRP以及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可以更好评价患者预后,以及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申智慧
    2020, 34(8): 630-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安宁疗护联合希望理论对肿瘤晚期患者不适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疗护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疗护组患者予以安宁疗护联合希望理论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不适症状发生率以及抑郁(HAMD)、焦虑(HAMA)量表评分。结果 疗护组的各类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经护理,2组的HAMD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疗护组的HAMD与HAMA评分分别为(12.86±1.09)分、(10.57±0.76)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5.18±1.06)分、(14.56±0.89)分(P<0.05)。结论 安宁疗护联合希望理论干预可以显著减轻肿瘤晚期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疏解其负性情绪,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宋丹
    2020, 34(8): 633-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我国诺如病毒暴发事件呈上升趋势。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呈现感染剂量低、体外长时间存活、不同基因型传播特点不同等传播特征。有效识别暴发、做好病人管理、落实清洁消毒措施、管控食源性及水源性疫情等是诺如病毒防控的关键点。 
  • 综述和讲座
    尹克峰
    2020, 34(8): 637-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不完全同于综合性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走“体医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资源,确立多样化培养目标,编制内容丰富课程,创建“体医结合”下体育课程的校本化模式,预防为主的传统养生体育课程模式,健康体检与体质监测紧密结合模式,适时对课程的解释、实施与追踪、评价可永葆校本课程模式新鲜活力。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