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
    刘千子,宋文琦,张世华,张雪梅,程卓鑫
    2019, 33(6): -2--3,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菘蓝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家族的基因进行检定和分析。方法克隆获得菘蓝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Isatisindigotica Fort.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LiPAL)全长(CurPAL)序列,并对菘蓝中IiPAL1及IiPAL2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及体外酶活测定。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已经测序菘蓝基因组中预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结果菘蓝IiPAL2的cDNA全长为2115bp,编码70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IiPAL1与IiPAL2与其它植物中的PAL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IiPAL1基因与IiPAL2基因均表达在菘蓝分布的茎部、叶子与花中,其中IiPAL1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IiPAL2基因在根部中的表达量最高。结论IiPAL1及IiPAL2对苯丙氨酸具有不同的催化能力,为确定木脂素生源途径的关键酶,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次生代谢工程提高菘蓝中药效成分含量。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卢梦雨,王月,李慧慧,王雪晴,王黹晴,徐楚楚,卢玉,吴寿枝
    2019, 33(6): 401-403,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芜湖市医学院校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认知水平、培训现状、急救知识知晓途径、施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为增强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提高应急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咨询,自主制定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芜湖市2所医学院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掌握心肺复苏术中按压部位的人数最多,占18.41%,其他急救知识中掌握本地急救电话人数最多,占33.89%;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48.95%以上的同学愿意对别人施救;影响学生不愿意实施急救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自身能力不足,占47.28%。结论芜湖市医学院校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状不佳,需大力提高其现场急救能力和加强技能培训。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
    何芳,杨鹏飞,陈国清,唐丽,燕清丽,刘纯成,赵怀荣
    2019, 33(6): 404-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一种汉滩型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检测HTNV。方法利用Beacon Designer7.0设计引物和探针,以HTNV的S基因片段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评价此方法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建立的RT-PCR方法对HTNV的最低检出限为4.08copies/μL,模板Ct值与稀释浓度的对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Y=-3.4118X+41.997,扩增效率为96.4%,R2=0.994。结论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应用于HTNV的快速检测。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付奕,郑芳芳,诸葛建,鲁海,姚丽梅
    2019, 33(6): 407-409,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Flexi-bar振动杆训练治疗大学生肩颈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大学生肩颈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颈椎操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运动干预,采用VAS疼痛计分和颈部活动度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颈椎操训练组大学生的肩颈痛疼症状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的疗效优于颈椎操训练组(P<0.01)。仅Flexi-bar振动杆训练组颈椎主动活动度的六个方向均有显著改善,训练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exi-bar振动杆训练对大学生肩颈痛的干预效果比较明显,是一种疗效好、持久、安全的运动疗法。
  • 医学教育
  • 医学教育
    张柳,李玉红,钟起,廖培培,张凤凤,刘金婵
    2019, 33(6): 410-411,4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改对高校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中自身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案,对110名某高校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进行教改。采用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护生教改前后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教改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自我效能感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r=0.566,P<0.05)。结论通过对基护实训教改有助于增强护生自我效能感,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慈勤仁
    2019, 33(6): 412-413,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大学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开展教师《健康教育大课堂》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2018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大学生201人,教师100人,结合对大学生开展的《合理用药健康教育》课程的药学部分,随机对其发放问卷调查,按问题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年龄(18~30岁),教师年龄(30~60岁),在患者用药知识了解情况方面,两者基本无差异;在患者用药知识需求方面,两者有所差异。结论学生和教师在用药知识方面需求较高,今后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的进行。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黄雪华,赵朔虹,刘思渊,谭艺青
    2019, 33(6): 414-415,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东莞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现状,为东莞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于2018年6—7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12个镇(街道)3014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96.15%的12岁儿童每天都有刷牙,其中每天刷牙≥2次的儿童所占比例为57.07%,男生和女生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6.05,P<0.01);含氟牙膏的使用率仅为6.90%;84.97%的12岁儿童了解“吃糖可以导致龋齿”,65.30%的12岁儿童知道“刷牙时牙龈出血不正常”,但知道牙菌斑概念的儿童比例仅为15.63%。结论东莞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有待改善,在继续大力推广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措施的同时,应加强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特别是有效刷牙的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建立健康口腔行为。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谭菲菲,罗光毅
    2019, 33(6): 416-417,4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茂名市直属31所中小学校的教室光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每所学校选取6间教室,对186间教室的朝向情况、自然采光情况、人工照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学、九年制学校教室朝向合格率与采光方向合格率均高于小学教室朝向合格率与采光方向合格率(P值均<0.05);九年制学校教室黑板面反射比合格率、后墙壁反射比合格率、采光系数合格率、窗地面积比合格率高于小学与中学(P值均<0.05);九年制学校教室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教室灯管安装朝向合格率高于小学与中学,而灯桌间距合格率、控照式灯具合格率却低于小学与中学(P值均<0.05)。结论目前茂名市直属中小学教室环境现状尚不理想,为了更好的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应改善教室光环境。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王娟,何舒青,张晓文
    2019, 33(6): 418-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西城区托幼园所儿童传染病发病状况和流行趋势,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对2013—2017年西城区托幼园所上报的儿童传染病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托幼园所上报传染病累计1529例,年均发病率为1.85%,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手足口病除2014年发病率较高外,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下降趋势不明显,而猩红热呈上升趋势;同一年度,2~3岁组儿童发病率较高,各年龄组年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西城区托幼园所儿童传染病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2~3岁儿童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手足口病和猩红热是重点防控的疾病。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杨春华,王侠,章龙珍,陈洁,唐天友,刘桂红
    2019, 33(6): 421-4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盆腔复发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5例盆腔复发的宫颈癌患者,采用盆腔调强放疗联合DDP同步化疗的方法,给予患者处方剂量95%PTV:50~60Gy/25~30次/2Gy/次,放疗期间同步DDP周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调强放疗,阴道出血缓解率为88.9%(16/18),下肢浮肿缓解率为88.2%(15/17),腰腿疼痛缓解率为86.4%(19/22)。3个月后疗效评估,完全缓解率为52%(13/25),部分缓解率为24%(6/25),稳定率为8%(2/25),进展率为16%(4/25),有效率为76%(19/25)。近期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泌尿系统反应,≥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2%(3/25),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为Ⅰ~Ⅱ级,发生率分别为36%(9/25)、32%(8/25),未发生Ⅲ级及以上胃肠道反应及泌尿系统反应。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盆腔复发,能缓解患者症状,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 临床医学
    杨栋,任乐,阴蒙蒙,马彦,马静,何朝宏
    2019, 33(6): 424-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影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7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9例,女48例。年龄38~86岁,平均63.2岁。所有患者均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病理分期T1~4,病理分级为低/高级别。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总生存率(OS)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各临床特征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107例患者随访6~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其中38例行开放手术,69例行腹腔镜手术;肾盂癌53例,输尿管癌49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5例。肿瘤位于左侧53例,右侧54例。肿瘤多发13例,单发94例。肿瘤分期:T1期29例,T2期37例,T3期35例,T4期6例。肿瘤低级别66例,高级别41例。淋巴结阳性40例。膀胱癌复发30例。29例患者死亡,其中8例死于其他原因。3年OS为81.2%,CSS为83.5%;5年OS为57.9%,CSS为62.8%。中位OS为32个月,中位CSS为3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多发、肿瘤部位、淋巴结阳性及膀胱癌复发与OS和CSS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HR=2.090,95%CI1.078~4.052,P=0.029;HR=2.854,95%CI1.078~4.052,P=0.01)和肿瘤多发(HR=4.116,95%CI1.710~9.910,P=0.002;HR=7.016,95%CI1.710~9.910,P<0.001)是OS和CS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分期、肿瘤多发、肿瘤部位、淋巴结阳性及膀胱癌复发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而肿瘤分期和肿瘤多发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临床医学
    秦营
    2019, 33(6): 427-428,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差异。方法收集本院晚期肺气肿行肺减容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胸腔镜手术行肺减容术)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3月肺功能、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2组手术前肺功能(FEV1、FVC、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3月肺功能(FEV1、FVC、RV)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3月PaO2及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指标改善效果好。
  • 临床医学
    苗娜娜,岳慧芳
    2019, 33(6): 429-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96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患者均运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干预治疗,其中给予常规组(48例)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术后护理组(48例)患者则运用术后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观察2种护理方法,并对比2组患者取得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后护理组取得的满意度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临床疗效显著,是临床护理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的理想方法。
  • 临床医学
    黄桂珍
    2019, 33(6): 431-432,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需求满足式护理对提高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及舒适度的价值。方法将纳入本院胸外科机械通气使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唱歌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了需求满足式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日吸痰次数与日湿化液滴入量分别为6.67%、(2.68±1.27)次/d、(185.73±56.89)mL/d,均优于对照组的17.14%、(5.41±2.17)次/d、(113.56±43.75)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73±0.25)分、(8.86±0.37)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42±0.27)分、(8.45±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需求满足式护理可优化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舒适度与湿化效果。
  • 临床医学
    程洁莲
    2019, 33(6): 433-434,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对2组护理成效予以对比。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或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缓解其负面情绪,有利于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李佳佳
    2019, 33(6): 435-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提高神经内科病房整体服务及安全质量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病房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整体满意度及病房安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及病房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6.38、5.96,P<0.05)。结论神经内科病房实行优质护理后,每项护理工作均落到实处,病房安全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
  • 临床医学
    王英辉,张慧君
    2019, 33(6): 437-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94例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2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 临床医学
    刘建浩,邹燕珠
    2019, 33(6): 440-4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讨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使用生血宝合剂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诊的50例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入2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下,Ⅰ组(25例)接受安慰剂治疗,Ⅱ组(25例)使用生血宝合剂治疗,分析评估2组用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外周血清学指标(Hb和RB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Hb、RBC较Ⅰ组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在低体重儿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方面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使用生血宝合剂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及妊娠结局有明显效果,值得推荐。
  • 临床医学
    王淼,张瑞楠,翟晨迪,李佳佳,王悦
    2019, 33(6): 442-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小儿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9月—2017年10月在郑州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中随机抽取130例,根据术后氧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面罩吸氧,观察组患儿术后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2组患儿均给予优质术后护理,对比2组的血气指标、住院时间等。结果2组患者氧疗后24h、48h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氧疗后24h的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氧疗后24h和48h的氧合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应用提高先心病患儿术后的舒适度,改善呼吸状况,值得推广。
  • 临床医学
    牛洪章
    2019, 33(6): 445-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应用布托啡诺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某医院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的手术患者84例归入本项研究中,以所用静脉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分组,布托啡诺组、芬太尼组,每组均42例,统计2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并记录镇痛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组术后各时间段内疼痛评分十分接近,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12h时间段中布托啡诺组镇静评分显著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48h时间段中,2者镇静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总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7.14%(3/42);芬太尼组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为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静脉自控镇痛中镇痛效果相差无几,但布托啡诺镇静性更强,用药更为安全,可考虑为临床首选用药。
  • 临床医学
    谢爱秀,贾敏
    2019, 33(6): 448-449,4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运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预见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预见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预见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ugl-Meyer指数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有一定的运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医学
    刘盼
    2019, 33(6): 450-451,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营养护理对营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7年收治的90例终末期肾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比较2组患儿营养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营养正常率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78%(P<0.05)。实验组患儿生理职能、情绪职能、心理职能、认知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9%、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营养水平与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临床医学
    刘华,侯宇
    2019, 33(6): 452-4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比桡动脉不同角度进针采血的效果。方法本院2017年8月—2018年2月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采取一字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其中观察组采用进针角度与皮肤呈90°进针采血,对照组采用进针角度30°~45°进针采血,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及局部血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无痛率分别为95.0%和45.0%,高于对照组的75.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血肿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采血时,采取垂直进针法的效果最佳。
  • 临床医学
    李建东
    2019, 33(6): 454-455,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经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70例,男患者44例,女患者26例;早期手术患者34例,大于72h的晚期手术患者36例。Hunt-Hess分级:Ⅰ级患者16例,Ⅱ级患者18例,Ⅲ级患者17例,Ⅳ级患者11例,V级患者8例,经显微手术治疗后以格拉斯哥恢复评分(glascow outcome scale,GOS)为标准,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前Hunt-Hess分级较低的患者预后良好率较高,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早期手术患者预后情况较好,患者的脑梗死率较低,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短。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Hunt-Hess分级症状较轻的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较佳,尽早手术能有效预防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的脑梗死情况,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临床医学
    孟进,王金云
    2019, 33(6): 456-457,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前(2017年1—5月)、后(2017年6—12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业务知识考核情况、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6.98%)低于实施前(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90.70%)高于实施前(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改善其对自身的满意度,优化手术室护理质量。
  • 临床检验
  • 临床检验
    张婷
    2019, 33(6): 458-459,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BC6800型和Sysmex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新鲜全血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方法同时采用BC6800型和Sysmex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值及白细胞(WBC)分类计数。SysmexXE-2100作为标准仪器,BC6800作为对比仪器。结果2台仪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WBC、RBC、HGB、PLT相关系数均>0.95,检测结果相对偏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结论本实验室的Sysmex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性能良好,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
  • 临床检验
    唐彩云,高洪超
    2019, 33(6): 460-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联合诊断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糖尿病肾病组43例和糖尿病组57例,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以及血清HCY、NLR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CY、NLR水平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HCY、NLR以及联合试验诊断糖尿病肾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635、0.793,灵敏度分别为79.07%、51.16%、67.44%,特异度分别为68.42%、64.91%、89.47%。Z检验结果显示,血清HCY诊断糖尿病肾病ROC曲线下面积大于NLR(P<0.05),联合试验诊断糖尿病肾病ROC曲线下面积大于NLR(P<0.05),HCY诊断糖尿病肾病ROC曲线下面积与联合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高于NLR,尚未发现二者联合试验能够提高其诊断价值。
  • 医院管理
  • 医院管理
    陈小平,何斐,颜玉炳
    2019, 33(6): 463-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加权TOPSIS法在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为综合考核和科学管理临床科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项指标运用加权TOPSIS法对某三级医院22个临床科室的2017年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儿科病房、妇产科二病房、妇产科一病房、泌尿外科病房的综合指数Ci靠前,骨科病房、神经外科病房、胸心外科病房、血液科病房的综合指数Ci靠后。结论此次加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与某三级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适用于对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情况的评价。
  • 安全用药
  • 安全用药
    鹿华彦,慕文璐,黄琪
    2019, 33(6): 46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门诊药房165份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中有关老年人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促进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药。方法由专人负责查阅本院门诊药房正在使用和销售的药品,从中筛选出各类老年人常用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165份,收集所有数据,均采用MicrosoftExcel2013录入,并作归类分析。结果在调研的165份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信息标准缺失项排列前4位的分别为“药理毒理”(98.79%)、“药物过量”(98.79%)、“禁忌”(98.79%)、“药物相互作用”(98.18%),而未给出任何有关老年人用药信息的药品说明书占12.73%。明确给出老年人用药剂量为“老年人用药”项的占49.31%,未准确给出老年人用药剂量“老年人用药”项的占34.72%。无任何“老年人用药”项的占15.97%。结论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有关老年人的用药指导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缺失现象,给临床医师及药师指导老年患者用药参考带来难题,口服化学药品说明书中应完善老年人用药信息,确保老年人安全,有效用药。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孙继红
    2019, 33(6): 469-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高校校园健康隐患、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履职能力和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现状三个方面,剖析了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实行领导主责、多部门联动、医疗保健机构主导、专职专岗负责、健康需求评估与教育效果评价、多元化教育形式及受教育者自主参与等相应措施与对策。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冯霞,程益良
    2019, 33(6): 472-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及临床安全性用药指导性意见。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本卫生室门诊诊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利巴韦林片和头孢拉定胶囊),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制剂(连花清瘟胶囊),2组治疗3~5d后进行疗效观察,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而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病程缩短,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与应用。笔者建议日后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治疗时应结合患者个人症状与体征,为患者提供更适合的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殷凯,陈吉祥,党胜春,崔磊,瞿建国
    2019, 33(6): 474-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到我国学习临床医学的外国留学生日益增多,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医学留学生胃肠外科教学需要,结合留学生教学实践,本文提出制订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编写专用英文教材,加强教师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加强师生沟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医德医风的教育。实践表明,上述措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帮助。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卓
    2019, 33(6): 477-478,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某急救中心2018年1月—2018年4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干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院前急救小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住院时间、病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至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等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4.2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发病至抢救时间、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临床病死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陈珊珊,姜宁
    2019, 33(6): 479-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早期正确干预是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的分析和思考,重点指出了基层医疗工作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治疗的两点不足与失误,以期共同进步。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