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文君,司念
    2019, 33(4): -2--3,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给予麻疹患儿优质护理控制并发症及总体效果。 方法 选取78例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某儿童医院治疗的麻疹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优质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26%)低于对照组(35.90%),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82.05%),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6.84±7.58)分,高于对照组的(80.64±7.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麻疹患儿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总疗效,使患儿更快康复,提升家属满意度。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侯长浩,路小欢,朱少进,范康,杨呈呈,许礼发
    2019, 33(4): 241-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淮南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检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为相关部门开展中学生防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淮南市3 000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淮南市中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和书籍等途径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经过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从干预前的44.1%提高到干预后的86.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取干预措施后,学生们除“是否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外其它方面态度均得到明显正向转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其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得到明显正向转变,提高了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预防宣传,同时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减轻学生对艾滋病的恐惧感。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李俊敬,刘丰彬
    2019, 33(4): 244-248,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营养宣教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及影响乡镇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真正原因。 方法 利用营养宣教干预手段提升辽宁省乡镇地区小学生体质健康各因素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主的数理统计法。 结果 6个月的营养宣教干预后,教师更加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力量、耐力项目及传授营养与健康理论知识的课时安排更加合理;家长营养与健康的月投入、合理膳食搭配情况和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度均有明显提升;同时,学生对待体育课态度、形成正确的三餐饮食习惯及课余作业和使用电子产品等久坐行为的控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结论 营养宣教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教师对体育、营养和健康等方面的认知偏差;学生家长实际行动的转变与营养宣教干预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态度的转变、正确的饮食及久坐行为的控制与营养宣教干预后意识的提升有直接影响。 
  • 健康教育与管理
    赵小燕,张国庆,吴学慧,杨晓敏,令狐晓娟
    2019, 33(4): 249-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有无临床实/见习经历的医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及医疗服务意愿的差别,为消除艾滋病歧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的6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301名参加过实/见习的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得分高于274名未实/见习医学生(t=6.05,P<0.05),但在态度及医疗服务意愿方面无差异(t=0.71,P>0.10)。 结论 应该对医学生加强关于艾滋病知识的教育以及普及,特别是在医疗防护知识方面。 
  • 职业卫生
  • 职业卫生
    张园园
    2019, 33(4): 252-254,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寻高职高专教师颈椎病发生的职业危险因素。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市2所高职高专的教师1 184人,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教师群体颈椎病的发生情况,并通过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颈椎病发生的职业风险因素。 结果 男性教师颈椎病发生率为62.6%,年龄>50岁的最高,为82.35%;女性教师发生率为64.2%,年龄>50岁的最高,为73.53%;使用电脑期间不休息的男性教师颈椎病发生率为90.18%,女性教师为78.61%;每天保持固定坐姿状态的时间4~6 h段和>6 h的男性教师颈椎病发生率分别为58.62%和80.75%,女性教师分别为66.83%和77.06%。女性、高职称、每周上课时长较长、使用电脑间隙不休息、下课后备课时间较长等因素均为颈椎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每周上课时长较长”“每天保持长时间的坐姿状态”风险性最高,OR为48.36(95%CI:23.76~98.44)。 结论 颈椎病是影响高职高专教师身体健康和工作的高危因素,长期暴露于职业风险因素下可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电脑间隙的休息习惯和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坐姿所致的颈部软组织的疲劳和肌肉的损伤是主要危害因素之一。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刘东升,宋团争,张双龙,盛皓,张廷禄
    2019, 33(4): 255-257,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连云港市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和流行特征。 方法 对连云港市某学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调查数据完成描述性及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采集病例肛拭子、呕吐物以及厨房冷菜、荤菜刀板涂抹样、22日三餐食物标本、直饮水滤芯涂抹样,用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2018年5月22日10:00—5月24日4:00连云港市某学校3 720名学生中共计发生急性胃肠炎80例,罹患率2.15%,其中男生罹患率2.14%(52例),女生罹患率2.17%(2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部罹患率3.89%(35例)高于初中部的1.19%(24例)和高中部的2.61%(21例)。5份肛拭子、1份呕吐物以及厨房冷菜刀板涂抹样核酸检测诺如病毒GⅡ阳性。5月22日晚餐中食用京酱肉丝(含生黄瓜丝)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6.00,95%CI:1.30~27.70),并且随着该菜食用比例的增加,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呈明显升高趋势(χ2=5.561,P=0.020)。 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学校应重视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清洗、消毒工作,确保水果及凉菜的安全卫生,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
    彭文光,张学璇,谢汉彬,吴映娥
    2019, 33(4): 258-260,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Ag85B及细胞因子IL-10、TGF-β1、IL-35的水平,探讨分析ESAT-6、Ag85B水平与Treg细胞的增殖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ELISA方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Ag85B及细胞因子IL-10、TGF-β1、IL-35的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清中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Ag85B的浓度与Treg细胞刺激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GF-β1、IL-35的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Ag85B和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01),但IL-35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和Ag85B的水平与Treg细胞刺激活化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GF-β1、IL-35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和Ag85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Treg细胞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系统有关。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朱石雨,吉华萍
    2019, 33(4): 261-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控活动,对控制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 在农村社区选择符合相关研究标准的患者共计12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控制方法,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手段的同时组织全员参加长达6个月的管控活动。 结果 观察组用药允从性、服药持续性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体质指数和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也要好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控活动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达到预期,患者在允从性和坚持性两方面表现较好,非常值得在农村社区推广。 
  • 健康教育与管理
    何潜祖,秦春华
    2019, 33(4): 265-265,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大学新生肝功能异常情况,探讨肝炎防治措施,控制肝炎在本校的流行, 为本校师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工作环境。 方法 对该校2014—2017年所有入学新生进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对ALT>50U/L的样本进行HBsAg检测,初筛肝炎类型。 结果 ⑴49 060名新生检出ALT异常384人,占0.78%;2014—2017年新生各年份ALT异常率分别为0.62%,0.65%,0.75%,1.07%。⑵ ALT 异常者检出HBsAg 阳性78人,阳性率为20.31%;其中研究生阳性率为18.44%,本科生阳性率为21.40%;男生阳性率为18.10%,女生阳性率为36.17%;2014—2017年各年份分别为36.76%,17.72%,22.45%,12.23%。 结论 (1)ALT异常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生高于本科生,男生高于女生。(2)ALT 异常者,HBsAg阳性检出率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别其甚微,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李影
    2019, 33(4): 266-267,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家庭延续性康复护理对2岁以下脑神经损伤幼儿拇指内收的改善情况。 方法 纳入56例脑神经损伤伴有拇指内收情况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在院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出院后在常规院外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院外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定两组患儿拇指内收肌肌张力、关节活动范围和干预优良率差异。 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拇指内收肌肌张力显著降低,[掌指关节(MP)+指间关节(IP)]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儿拇指内收肌肌张力降幅、(MP+IP)活动范围增幅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家庭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改善2岁以下脑神经损伤患儿的拇指内收情况有积极意义,可针对此类疾病广泛应用。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倪锡河,阮峰,张雪宝,林新天,张楚东,陈龙
    2019, 33(4): 268-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起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探讨疱疹性咽峡炎的空气传播方式,为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依据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与流行病学调查,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并进行基因分型,运用Excel 2010和SPSS 17.0整理数据与统计分析。 结果 此次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疫情的罹患率为6.0%(25/419), 班级间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30.64,P<0.05),中(3)班和小(3)班有明显聚集性;采集19份病例咽拭子和27份外环境棉拭子标本,其中15例病例咽拭子和1份中(3)班空调通风口涂抹样品人肠道病毒(通用)核酸阳性,分型确认均为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 A4)。 结论 在疱疹性咽峡炎疫情期间,应做好教室开窗通风和空调系统消毒,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 疾病控制
    林绍良
    2019, 33(4): 271-271,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肇庆市2016—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死因。 方法 对肇庆市2016—2017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统一来源于妇幼保健机构的监测系统,依据国际疾病分类 ICD-10对儿童的具体死因进行分类。采用质量控制检查制度抽查季报,以此确定是否有漏报的情况。 结果 肇庆市2016—2017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新生儿是主要的死亡群体;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大多儿童死于医院。 结论 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十分重要,要加强产科以及儿科之间的双方协调工作,以此全面将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水平得以提高,达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应用效果。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任志元,田广金,李德宇,余海波
    2019, 33(4): 272-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入院时进行APACHEⅢ评分,同时测定血清和肽素水平,分析APACHEⅢ评分和血清和肽素水平与S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随着APACHEⅢ评分的增高,SAP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且各计分段血清和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的APACHEⅢ评分和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低于死亡患者(P<0.05);APACHEⅢ评分的最佳临界值为60分;血清和肽素水平最佳临界值为3.48 ng/mL。APACHEⅢ评分和血清和肽素水平与S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0.878(P>0.05);两者联合预测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其准确度大于其中任何一项单独预测(P<0.05)。 结论 血清和肽素水平和APACHEⅢ评分均可用于判断SAP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且两者联合测定时可明显提高对SAP患者预后的准确度。
  • 临床医学
    肖冰
    2019, 33(4): 275-276,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在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80例试管婴儿焦虑心理的孕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精细化护理,观察2种护理方式对2组患者焦虑程度的干预效果。 结果 研究组孕妇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效果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精细化护理的干预,有效降低了保胎试管婴儿孕妇的焦虑程度,消除了她们的紧张不安和恐惧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 临床医学
    李菊梅
    2019, 33(4): 277-278,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和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某医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78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切口感染和愈合情况以及住院指标。 结果 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成本和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提供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提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率,且可有效降低住院成本,缩短住院时间,可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刘玲,彭锦妹,张昌凤
    2019, 33(4): 279-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专项护理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时机选择的影响。 方法 以本院2017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5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2016年收治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确诊时间、介入手术治疗实施时间、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时间与介入手术实施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左房内径优于对照组,平均二尖瓣压力差与肺动脉平均压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专项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入院至介入治疗实施时间,从而促进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恢复。 
  • 临床医学
    吴琴英
    2019, 33(4): 282-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某中医院入院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情志护理,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中医情志护理运用于本院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走向和谐,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临床医学
    宋艳,陈小玉
    2019, 33(4): 284-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对2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2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扩张型性疾病患者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临床医学
    吴秀琳
    2019, 33(4): 287-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与舒适度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40例进行一般护理。比较2组根据护理前后舒适度与生活质量。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舒适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护理效果显著(P<0.05)。 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身体不适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张锦宏,陈艳芳
    2019, 33(4): 290-292,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流动注射分析仪法(FIA)测定水中氰化物的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北京吉天FIA-6000+流动注射仪法与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水中氰化物,并对比实验结果。 结果 实验表明,在0~200 μg/L浓度范围内,FIA法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准确度好,精密度高,回收率满意。 结论 FIA法符合实验分析要求,与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稳定、灵敏度高等优势,在生活饮用水以及水源水中氰化物的测定上具有可行性。 
  • 临床检验
  • 临床检验
    姜燕娟,师玉红,聂军,付刚
    2019, 33(4): 294-295,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血站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状况,为临床输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方法 统计2015年1月—2017年12月某血站抽检及跟踪检测的172份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监测结果,分析Ⅷ因子含量不合格的原因。 结果 172份冷沉淀凝血因子外观、容量、无菌试验合格率100.0%,Ⅷ因子含量合格率83.1%(143/172),纤维蛋白原含量合格率98.3%(169/172)。29份Ⅷ因子含量不合格的冷沉淀多数分布在夏季和春节前后。 结论 优化流程,增加速冻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降低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融化后尽快输注,减少Ⅷ因子活性的衰减,确保其安全有效。
  • 合理用药
  • 合理用药
    林筱青,谢军平,冯玲玲
    2019, 33(4): 296-297,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童呼吸内科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规律及特点。 方法 运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系统,收集2013年1月—2018年5月儿童呼吸内科自愿上报的有效病例330例,归纳诱发ADR的药品品种、药物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规律。 结果 330例患儿中:男193例,女137例;0~1岁占33.33%,1~3岁占25.25%;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占73.33%,其次为雾化吸入,占14.55%;ADR的药物分类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抗感染药物(占67.27%)、呼吸系统药物(占21.52%)、中药及中成药(占5.45%),前三位药品名称分别为阿奇霉素粉针(占23.94%)、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占21.82%)、特布他林雾化液(占6.36%);ADR损伤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占36.36%)、胃肠道系统异常(占35.45%)以及神经系统异常(占15.76%),其中严重ADR 2例。 结论 本院呼吸内科患儿ADR发生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给药途径为静脉输注;儿童选择药物应谨慎,ADR的监测尤为重要。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
    莫望春
    2019, 33(4): 298-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鉴定五指毛桃质量的标准化测定方法。 方法 采集广东等地的道地药材;对采集到的五指毛桃中药材进行品种、性状、来源研究,采取薄层色谱层析(TLC)法对提取物中的五指毛桃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效部位补骨脂素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HLP)法测定补骨脂素的含量。 结果 在薄层色谱法图谱中可检出五指毛桃的特征斑点,实现定性检测;补骨脂素在7.362~32.965 μ/mL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6.845%,RSD=1.08%(紫外分光光度法);补骨脂素在0.854 μg~2.632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64%(高效液相色谱法),RSD=0.8%。 结论 所建立的检测程序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地鉴定中药提取物中五指毛桃的质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范舒云
    2019, 33(4): 302-302,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高校暴发一起麻疹疫情,和校医院在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成功处置,最终有效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 口腔卫生
  • 口腔卫生
    杨妮,郑日清
    2019, 33(4): 303-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东莞市二年级学生六龄齿健康状况及其相关预防措施。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东莞市二年级学生9 932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根据六龄齿窝沟封闭项目建立健康教育方案,对比每年度二年级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六龄齿的健康状况及窝沟封闭的实施情况。 结果 2018年度二年级学生正确刷牙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口腔检查率、窝沟封闭知晓率、窝沟封闭同意率均高于2017年度二年级学生,而六龄齿牙位龋坏率及窝沟封闭失败率均低于2017年度二年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二年级学生六龄齿健康状况,需做到系统性、计划性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干预,告知学生及家长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及龋齿的危害,有助于尽早提高家长预防窝沟龋意识,从而减少窝沟龋的发生。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徐颖佳
    2019, 33(4): 305-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雄性激素与老年男性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由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4例,同时匹配非冠心病患者2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血清睾酮(T)、双氢睾酮(DHT)、脱氢表雄酮(DHEA)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浓度。比较2组血清T、DHT、DHEA和DHEAS浓度,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清T、DHT、DHEA和DHEAS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单支病变相比,多支病变患者血清T、DHT、DHEA和DHEAS浓度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提示:血清T、DHT、DHEA和DHEAS与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值依次为-0.668、-0.525、-0.819、-0.750,P值均<0.001),与冠脉病变程度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值依次为-0.779、-0.622、-0.912,、-0.787,P值均<0.001)。 结论 雄性激素(T、DHT、DHEA和DHEAS)的下降可增加老年男性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临床应对老年男性人群积极检测血清雄激素水平。
  • 合理用药
  • 合理用药
    许月容
    2019, 33(4): 307-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湖南农业大学一年级大学生用药常识与行为,确定对其进行关于合理用药方面的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方法 设立问卷发放,收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结果 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新药的不良反应更轻的占51.48%,认为药价越贵效果越好的占52.46%,有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的占73.40%,有自行购买药品服用情况占57.14%,用茶水、饮料服用药品的占26.60%。 结论 湖南农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合理用药常识与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健康教育,强调合理用药。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葛丽花,李延江
    2019, 33(4): 309-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控制的疗效。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2日—2017年8月22日于某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96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和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各48例。将2组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近视患者治疗后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比对照组小(P<0.05)。 结论 佩戴角膜塑形镜可对近视加深进行有效控制。
  • 临床医学
    刘冬冬
    2019, 33(4): 311-31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以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观察组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单纯性全身麻醉。 结果 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 h及24 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节点的POCD发生率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患者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中以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良好,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POCD发生率。
  • 临床医学
    孟娜
    2019, 33(4): 312-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不同程度根管填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恰填组、欠填组、超填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根管填充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价及生活质量。 结果 恰填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欠填组及超填组,VAS评分低于欠填组及超填组,生活质量优于欠填组及超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欠填组与超填组疗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管恰当填充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可缓解患者疼痛感,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应用价值高。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周丹
    2019, 33(4): 314-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生足踝部骨折CT和DR辅助检查的结果,以便今后选择检出率高的仪器用于类似伤情的辅助检查。 方法 将本校60例足踝部骨折的学生患者随机分为CT辅助检查组和DR辅助检查组各30例,对2组患者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应用CT辅助检查的患者骨折检出率为100%,应用DR辅助检查的患者骨折检出率为90%左右。 结论 DR辅助检查足踝部骨折具有便捷和价廉的特点,但易造成漏诊或误诊;CT辅助检查足踝部骨折具有100%检出率的优势,足踝部骨折应选择CT辅助检查。
  • 经验交流
    王一帆
    2019, 33(4): 316-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政府对学校的投资力度也逐年增加。但是大家往往只关注学校中的文化体育教育建设,忽略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本文就学校卫生工作新时代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讨论。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黄利江,王新旺
    2019, 33(4): 318-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例吲哚美辛片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 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多,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在20%-50%。 随着吲哚美辛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在使用过程中临床医生应严把药物适应症及禁忌症,熟知药物不良反应,确保药物使用安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 病例报道
    郭庆国
    2019, 33(4): 320-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巨大结膜囊肿。 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例巨大结膜囊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球结膜囊肿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术后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