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杜岩,杨金荣,黄少华,孙敏,曹丽娜,邵继红
    2019, 33(12): -2--3,9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屏幕时间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对某高校555名大学生的屏幕时间和运动、睡眠等状况进行调查,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成分,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大学生屏幕时间超过2 h/d,其中存在各种不适感的占51%,屏幕时间发生地点在宿舍的占87%,发生时段在睡前的占64.5%。不同屏幕时间的女生在体重、总水分和矿物质等体成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生未见差异(P>0.05)。17.8%的大学生进行中等强度运动;90.1%男生和85.1%女生每天睡眠时间在6~8 h,睡眠质量较好的大学生仅占11%。结论 大学生屏幕时间普遍过长,且屏幕时间过长与女生的体成分具有相关性;静态生活方式对体成分和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郁超然
    2019, 33(12): 881-883,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体育活动与苏北地区5~7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的价值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对25所农村幼儿园5~7岁农村幼儿的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测试,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体育活动与苏北地区5~7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的价值关系。结果 5~7岁非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起跳、10米折返跑成绩均高于同年龄段留守儿童(P值均<0.05);6岁男孩中,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身高的平均值高3.3 cm ,5~7岁非留守儿童的网球掷远和平衡木成绩均高于同年龄段留守儿童(P值均<0.05);在体育活动干预下,实验组在生活自立、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自我管理六个指标上均有提升(P值均>0.05),尤其作业、社会化、自我管理三个项目的平均分提升超过2分。对照组各指标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苏北地区5~7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的发展。 
  • 环境卫生
  • 环境卫生
    郁倩,张娟,安可,吴越
    2019, 33(12): 884-886,9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徐州市大气颗粒物中的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并对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大气中流量采样器在徐州市泉山区采集PM2.5样品,用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2016年徐州市PM2.5中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并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2016年徐州市大气PM2.5中PAHs月平均总质量浓度(∑16PAHs)范围为0.85~94.8 ng/m3,16种致癌性PAHs的等效致癌浓度(BEQ)范围为0.00011~6.81 ng/m3;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PAHs的致癌超额危险度年平均值分别为1.10×10-6、1.67×10-6、1.59×10-6。结论 徐州市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污染较为严重,但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启龙,费素娟,张易
    2019, 33(12): 887-889,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0)以及CD4+CD25+Treg细胞占CD4比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 IL-6、 IL-8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0、CD4+CD25+Treg/CD4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IL-10、CD4+CD25+Treg/CD4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白头翁汤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中TNF-α、IL-6、IL-8,提高IL-10,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从而维持机体内免疫平衡,有效降低肠道炎症反应。 
  • 医院管理
  • 医院管理
    丁坤林
    2019, 33(12): 890-892,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科学、规范的药事管理对促进药事管理目标及医院服务水平方面的效用。方法 通过对某医院2017—2018年在药品采购、养护、处方点评的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医院药品到货数和处方合格数由分别2017年的2 922(90.49%)和2 331(94.3%)提高至2018年的3 909(94.92%)和3 287(95.66%),(P<0.05);通过药品养护中温度、湿度的全程监控,有效控制了超标情况。结论 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促进医院药事管理目标的实现及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有明显成效,值得推广。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王洪志,姜方平,马正汉,蒋兆峰,张剑,杨建文
    2019, 33(12): 893-894,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镇江市视力不良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近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5—2017年连续三年抽取镇江市中小学校各8所,6~18岁共33 307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并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2015—2017年三年平均总视力不良率为63.52%,2017年最高为65.56%,高于2016年61.82%和2015年63.17%,视力不良率总体呈升高趋势(趋势性χ2=13.75,P<0.01);女生高于男生(P<0.01);三年总平均视力不良率小学为47.86%,初中76.92%,高中90.23%,随学习阶段升高而增高(趋势性χ2=4310.87,P<0.01),各学段学生三年视力不良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镇江市中小学生近三年视力不良率较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应根据国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视力不良和近视综合防控。 
  • 健康教育与管理
  • 健康教育与管理
    陈彩艳
    2019, 33(12): 895-896,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武汉某高校社区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回顾分析,了解其发病情况,为推广筛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居于校内30~65周岁的女职工及家属采用DNA倍体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乳腺彩超进行乳腺癌筛查。对初筛可疑病例转至定点医院复诊并随访。结果 参加宫颈癌筛查1 631人,筛查率30.72%,确诊癌前病变5例,检出率为0.31%;参加乳腺癌筛查1 605人,筛查率30.23%,确诊乳腺癌6例,检出率为0.37%。结论 此高校妇女筛查率不高,须加强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干预,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与管理
    张敏
    2019, 33(12): 897-8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大学生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科生和研究生入学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生高尿酸血症检出率(52.9%)明显高于女生(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71.15,P<0.01)。男生和女生血尿酸水平均随着BMI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水平与BMI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r=0.438,P<0.01)。结论 大学生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其与肥胖密切相关。应该对大学生高尿酸血症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 
  • 健康教育与管理
    赵龙飞,陈丽
    2019, 33(12): 899-9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全面了解贵州某大学新生入学时的健康状况,为学校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校2016—2018年入学的13 968名新生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新生体检异常检出率86.52%,其中视力不良75.37%、肝胆疾病4.19%、心血管疾病3.63%、色觉异常1.01%、甲状腺结节0.66%、肾脏疾病0.47%、肺部异常0.17%,其他疾病1.03%;不同年度、性别、民族学生总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异常率高于女生(P<0.01),少数民族学生异常率高于汉族学生(P<0.01),该校近三年体检异常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该校新生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点做好体检后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工作。 
  • 环境卫生
  • 环境卫生
    朱广奎,吴玲,许猛
    2019, 33(12): 902-904,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徐州市秋冬季节大气细颗粒物对小学生肺功能影响,为防治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徐州市区随机选取1所小学,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在2016—2017年选取徐州市泉山区三至五年级小学生150、166名作为样本研究对象,结合环境监测结果,分别在雾霾天和非雾霾天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细颗粒物对小学生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2次肺功能检测同月的细颗粒物月均浓度雾霾天均高于非雾霾天(P值均<0.05),且雾霾天同月细颗粒物日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均在50%以上;2016—2017年小学生在非霾日和霾日五项指标之间的差异FVC、FEV1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细颗粒物在男生FVC、FEV1两项指标的影响因素模型中均呈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24、-0.194(P值均<0.001)。细颗粒物在女生FVC、FEV1、PEF、V25、V75五项指标的影响因素模型中呈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59、-0.148、-0.376、-0.109、-0.224(P值均<0.001)。结论 细颗粒物和小学生肺功能下降有一定关联,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空气污染治理。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银安琪,李东迅,彭华,王维钧,赵菊花,景怀琦
    2019, 33(12): 905-9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昌平区感染性腹泻病原分布特征以及病原菌耐药谱,为昌平区感染性腹泻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19年4月昌平区唯一一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及药敏实验检测。结果 380份腹泻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68株,其中以沙门菌(23株)、副溶血性弧菌(22株)、致泻性大肠杆菌(21株)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1.8%,对其余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沙门菌对萘啶酸和磺胺异噁唑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3.9%和65.2%,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致泻性大肠杆菌总耐药率(76.2%)低于沙门菌(91.3%),且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47.6%。结论 2018年昌平区腹泻病原谱多样细菌性腹泻高发于夏季,病毒性腹泻发病率无明显季节差异;沙门菌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 疾病控制
    胡红娟,展海燕,方蕾
    2019, 33(12): 910-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的方便可及、整体环境及各接种流程的满意度,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靖江市各预防接种门诊0~6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 095份,对预防门诊总体评分8分以上为 92.24%,对预防接种过程中服务的各项指标满意度平均达91.93%,对从家到接种门诊打预防针的距离满意度最低,占78.26%,其次为等候排队时间,比较满意以上者占78.63%。结论 靖江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全过程的满意度较高,对从家到接种门诊的距离和等候排队时间还不够满意。 
  • 疾病控制
    顾丽,马士化
    2019, 33(12): 914-9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灌云县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 2005—2018 年灌云县猩红热病例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8共报告例204例,全部为临床诊断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1.39/10万,发病率最高为2018年,达8.97/10万。该县猩红热发病呈上升趋势,(χ2=205.984, P<0.001)。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73/10万、1.02/10万,发病比为1.7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3.381, P<0.001)。发病年龄1~37岁,15岁以下人群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7.06%(198/204),其中以3~9岁儿童高发,占80.88%(165/204)。仅在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农民四种职业人群中发生,发病数依次为73例、70例、58例和3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10~12月,占总发病数的46.57%(95/204)。除连云港监狱无猩红热病例外,其余各乡镇均有猩红热疫情,伊山镇发病数最多,占50.49%(103/204)。结论 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加强病原学监测是今后猩红热防控的关键。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耿俊颖,贾裕智,谷丰,单莹
    2019, 33(12): 917-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Plan -Do-Check-Action,PDCA)管理模式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总结管理经验。方法 以本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5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与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PDCA管理。比较2组患者管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满意率、自我管理效能感变化,并运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价其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随访期间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3例,获得有效随访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4.26±1.17)个月。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96.00%)、依从性良好率(85.33%)及管理满意度良好率(98.67%)均高于对照组(60.81%,64.86%,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1年后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为(85.17±7.25)分,高于对照组的(48.71±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功能量表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除经济困难外,观察组症状量表各条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临床医学
    李小娟,毛淑琴
    2019, 33(12): 92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181例胃癌根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实验组91例。对照组患者胃癌根治手术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护理。2组患者接受住院护理8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改善情况。记录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进一步的疗效评估。结果 2组患者接受住院医疗护理8周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50.98±3.29)分,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9.76±3.55)分;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2.32±4.35)分,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4.88±4.55)分;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为77.78%,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为91.21%。以上各组数据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帮助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改善心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缓解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医学
    王霞
    2019, 33(12): 924-925,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某医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70例手术治疗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一般护理,预防性护理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围手术期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情况;护理前后生存质量以及焦虑情绪积分、抑郁情绪积分;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防性护理组的满意度是100.00%,常规护理服务组则为80%(χ2=6.824,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以及焦虑情绪积分、抑郁情绪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预防性护理组生存质量以及焦虑情绪积分、抑郁情绪积分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预防性护理组围手术期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65.21±10.01)min和(6.11±2.11)d。常规护理服务组围手术期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72.89±10.90)min和(8.41±2.03)d。预防性护理组围手术期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预防性护理组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P<0.05)。结论 手术治疗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临床医学
    赵玉洁
    2019, 33(12): 926-927,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差异性切面的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畸形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500例妊娠晚期妇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同时接受差异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常规B超检查,以引产及新生儿心脏超声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差异性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畸形情况,在所选孕妇中检出先天性心脏病21例,复杂性心脏畸形8例,检出率为5.8%;经过随访发现,传统B超方法漏诊5例病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有2例,复杂性心脏畸形3例。结论 采用差异性切面超声心动图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筛查,可提高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在鉴别先天性心脏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 临床医学
    刘云
    2019, 33(12): 928-929,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较高和引起VAP感染的各种因素,探讨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降低VAP感染率和医务人员对VAP防控措施执行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 h且无肺部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法,比较2组VAP感染率及医护集束化控制措施执行依从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千日感染率(11.3‰)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5)。医护人员对VAP预防措施执行项目的依从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一方面能降低ICU VAP感染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执行的依从性,提升了医护管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诊疗安全。 
  • 临床医学
    何美玲
    2019, 33(12): 930-931,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纳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濮阳惠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颗粒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P<0.05);两组患儿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哮鸣音消失、体温恢复的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8+、CD4+、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4、IFN-γ水平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纳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清CRP、IL-4、IFN-γ水平,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韩迪,沈蕙,胡佳,丁子尧
    2019, 33(12): 932-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中小学校校医/保健教师和卫生设施基本情况,为改进当前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市10个区县及市直属辖区内中小学校共626所,校医及保健教师743名进行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 苏州市中小学生与校医/保健教师人数配备比例是1171:1,配备比例达标(600:1)的学校占比为13.7%。校医/保健教师以女性为主(84.1%),年龄多在 30~50 岁之间(67.2%),其专业为医学类的占比为63.5%;医学专业职称,初级(40.3%)和中级(35.2%)占多数。98.6%的学校均配备有独立的卫生室或保健室,开展学生营养指导与干预(68.9%),心理咨询(34.0%)的相对较少。结论 苏州市中小学校校医/保健教师配置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应加强对校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姜轶,郭仰峰,杜雪莹
    2019, 33(12): 935-936,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读写习惯对视力的影响,为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区12所学校的小学二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读写习惯对视力的影响。结果 调查小学和中学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35%和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17,P<0.01)。不同课间休息方式(χ2=71.63)、趴在桌子上看书/写作业的频率(χ2=79.09)、躺着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χ2=59.38)、走路或乘车时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χ2=63.09)、关灯后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χ2=78.32)等组间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课间休息常睡觉/聊天(OR=1.322,95%CI:1.002~1.742)、经常(每周2次以上)趴在桌子上看书/写作业(OR=2.271,95%CI:1.285~4.011)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 不良读写行为会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 环境卫生
  • 环境卫生
    荆雨萱
    2019, 33(12): 937-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高中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探索简便有效的空气净化方式。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内不同地点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总数进行监测与分析,并比较3种常用的室内空气净化方式对空气的净化效果。结果 校园内5个采样点空气质量均处于微污染水平,其中以学生宿舍和餐厅质量状况最差。通风可以快速改善空气质量,紫外线对空气中细菌的净化效率达85%,但对部分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作用较弱,过氧化氢消毒法净化效率达100%。结论 过氧化氢消毒法消毒作用强、杀菌谱广,结合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校园内空气污染状况。 
  • 环境卫生
    刘淑兰,林爱和,文翕箫
    2019, 33(12): 940-941,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民办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及存在不足,为改善民办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3月从街道7所民办学校随机抽取不同楼层、不同年级共42间教室,依据《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 18205-2012)、《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2010)、《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进行教学环境现场监测及评价。结果 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为40.48%,最前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合格率仅19.05%,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分别为9.52%和11.90%。教室采光方向合格率为95.24%,采光系数合格率为95.24%。窗地面积比、课桌面照度合格率均大于80%,教室后墙反射比、黑板面照度合格率低,分别为0和7.14%。教室室内CO2浓度及温度合格率均为100%,噪声合格率为0。不同建校年限的学校教室人均面积和窗地面积比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监测教室采光、黑板尺寸、室内微小气候合格率均较高,其余各项指标合格率偏低,尤其是课桌椅分配不符合及噪声问题,教学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教育及卫生行政部门需加强交流沟通,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任建庆,刘松,石敏
    2019, 33(12): 942-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目前徐州市慢性丝虫病患病现状,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丝虫病人关怀照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所有建档管理的慢性丝虫病人的病史和症状体征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到2018年初,徐州市在档管理的慢丝病人共355人,年龄在46~95岁,平均年龄72岁;最多出现的症状为淋巴水肿,发病率为70.14%,其次为乳糜尿30.42%,出现过淋巴管(结)炎发作占24.23%,有鞘膜积液的只有1例占0.28%。结论 结论要长期坚持对慢性丝虫病人开展关怀照料,同时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和缓解慢性丝虫病的各种症状,提高慢丝病人生活质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丁密,李英爽,李福利
    2019, 33(12): 945-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自护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MDT延续护理,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自护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对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护意识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ESCA量表和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自护意识及生活质量。 
  • 临床医学
    杨方
    2019, 33(12): 948-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镇痛泵用于普外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行常规镇痛和护理,观察组行镇痛泵镇痛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轻微、中度、严重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0.60%、33.73%、15.66%,对照组分别为31.33%、46.99%、21.6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25%)低于对照组(22.89%),护理满意度(96.39%)高于对照组(7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后应用镇痛泵可提升镇痛效果,给予针对性护理则能够控制并发症,可予以重视和推广。 
  • 临床医学
    刘秀玲,贺全勤
    2019, 33(12): 950-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观察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孕酮水平、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包块直径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血孕酮、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包块直径(1.51±0.23)cm小于对照组的(2.16±0.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降低血孕酮与β-HCG水平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临床医学
    余小红,周琦,封东进,王光猛
    2019, 33(12): 953-9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要点和诊断思路,减少延误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10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25例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儿,其中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0.6)岁,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3.8±0.6)岁;所有患儿均具有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存在明确诱因20例;门诊治疗15例,住院治疗10例,急性期均予以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H2受体拮抗剂或PPI等治疗;5例予以塞庚啶、丙戊酸钠、辅酶Q10三联疗法1~6个月,4例随访未再发作,1例症状及复发频率明显减轻。结论 对于反复、突然发作的呕吐患儿经适当的相关检查及医疗评估,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疾病后,应考虑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对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可予以塞庚啶、丙戊酸钠、辅酶Q10等试验性治疗。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潘传凤,鲁慧,吴恩玲
    2019, 33(12): 955-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加强体检中心细节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以人为本,不断完善科室管理策略,促进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等目标迈进,提高体检中心管理服务水平。方法 充分评估体检中心管理服务现状,选择健康体检人群相对聚集的时间,实地观察体检流程顺畅与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不能短时处理的问题,记录备案,选择科例会集思广益,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不断加以完善,建立考核机制。结果 注重细节管理服务,不仅提高体检中心管理水平,而且提高体检中心整体服务意识,提高了健康体检者满意度。结论 在健康管理中心通过细节服务,方便群众,提高医院社会及经济效益,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 
  • 综述与讲座
  • 综述与讲座
    秦凤菊,孔惠敏,曹申梅
    2019, 33(12): 958-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频频发生新发传染病暴发与流行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环境特殊,人群聚集,易发传染病疫情。高校传染病防控成为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高校传染病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传染病防控的方法与对策。以求完善高校传染病防控机制,提高高校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以有效防控传染病。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