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崔保菊
    2018, 32(8): 561-5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情况,为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增进全民健康寻求解决办法。方法 随机对东北师范大学入学新生进行抗菌药物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抗菌药物的基本常识、抗菌药物的自我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等。结果 大学新生对抗菌药物的平均认知率非常低,生活中存在严重的自我药疗现象,男女生认知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新生对抗菌药物的常识性知识都相当匮乏,建议九年义务教育常识课程及大学本科健康教育课程适当增设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内容,全社会普及抗菌药物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郑培君,程海波
    2018, 32(8): 564-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佛山市某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现况, 为培养学生健康饮食行为和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KAP问卷对佛山市某学院300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 态度-行为调查。采用中国成人体质量指数(BMI)标准评价该调查群体的营养状况;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9.23%, 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 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学生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素相关知识比较欠缺; 51.61%的学生对营养知识非常感兴趣,食品专业学生兴趣明显大于其他专业学生;12.54%的学生不吃或很少吃早餐, 35.13%经常吃腌制食物,19.71%经常吃零食;女生比男生具有更为健康的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食品专业学生营养态度比其他专业学生更积极。结论 该院校学生营养知识较缺乏, 存在不利于健康的营养态度及膳食行为, 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 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建议通过增加营养课程、加强食堂管理、加大营养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意识和健康水平。
  • 健康教育
    马自芳,唐颖,胡瑞杰,薛钟瑜,王莉
    2018, 32(8): 567-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大关县留守儿童非故意伤害及认知现状,并探讨伤害认知影响因素,为开展留守儿童非故意伤害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大关县5所小学264名4~6年级在校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264名留守儿童中,过去1年内131名发生过非故意伤害,发生非故意伤害252人次,42人具有非故意伤害倾向,主要的非故意伤害类型是跌落伤(20.45%)。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留守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734、12.771,P<0.05)。留守儿童伤害认知得分最高42分,最低2分,148人伤害认知得分及格。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所在地为乡镇(OR=0.467,95%CI:0.227~0.959)、四年级(OR=0.362,95%CI:0.179~0.731)是伤害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得分及格的危险因素,而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OR=2.707,95%CI:1.421~5.160)是知识得分及格的保护因素。结论 大关县留守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较高且对非故意伤害知识认知不足,应积极开展有关伤害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的干预,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 
  • 健康教育
    郭亚男
    2018, 32(8): 571-571,5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对肺炎患儿家长知识知晓度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者患儿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儿家长知识知晓度的情况,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对肺炎患儿家长知识知晓度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儿家长知识知晓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对肺炎患儿家长知识知晓度影响显著。
  • 健康教育
    孟凡杰
    2018, 32(8): 572-5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春期性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知识的教育也是人格和身心健康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只有开展好学校青春期性教育才能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农村中学青春期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策略。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李海华
    2018, 32(8): 574-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常见污染物,探讨卫生监管对策。方法 通过查阅和分析近十几年来的国内报道、文献资料和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找到集中式空调存在的卫生问题及解决的对策。结果 集中式空调主要存在生物性污染、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积尘量的污染,会造成人体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反应等,随着国家法律的日益完善及监管措施的有力实施,集中式空调的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卫生问题仍然不容小觑,只有进一步完善和切实有力实施卫生监管对策,才能较好地解决集中式空调的卫生问题。结论 建议卫生监管从3方面加强可操作性:⑴从国家法律层面完善监测和管理的可操作性;⑵从卫生监管部门的角度加强规范性监管;⑶从经营使用者的角度,要求建立卫生管理档案,主动按频次进行检测,同时从清洗消毒公司的角度要求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清洗消毒集中式空调,进行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莉花,许艳彬
    2018, 32(8): 576-57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测,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慢性牙周炎及消化疾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临床60岁以上的老年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慢性牙周炎及消化疾病进行分组,采用幽门螺杆菌检定卡检测口腔HP,并计算各组数据。结果 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明显高于老年牙周健康者;有消化疾病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于无消化疾病者。结论 老年慢性牙周炎与口腔HP感染具有正相关,消化疾病与口腔HP感染具有正相关。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储雪琴,徐九云
    2018, 32(8): 578-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晶晶
    2018, 32(8): 581-582,5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心率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等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康复治疗干预。观察2组患者心功能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并且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V、CO、CI以及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032、0.033、0.029);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4、0.035、0.039、0.028);2组患者肢体功能无明显差异(P=0.087),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优于对照组(P=0.012、0.006)。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郭美艳
    2018, 32(8): 583-5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踝关节急性扭伤患者的检查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同时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调查。方法 抽选本校门诊2015年9月—2016年9月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检查、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采用中医护理。比较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有28例痊愈,2例效果良好,对照组有29例痊愈和1例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平均(4.8±1.2)d,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6.3±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检查、处理能够让患者快速获得有效治疗,开展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康复效果。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孙晓娟,张小凤,丁昕,宋伟,李辉
    2018, 32(8): 585-586,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结核病防治认知行为与需求状况,探索高校结核病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利用自制结核病相关知识问卷对956名新生进行匿名调查,实施半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结核病相关知识总正答率分别为55.8%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数学生对肺结核病有哪些症状、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及想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正答率较高,干预前后均在90%以上;但对涉及较深入的诊疗知识及相关态度、行为问题回答不够理想,干预前后正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高中阶段获取结核病知识主要途径是结防部门发放的各种宣传资料,最希望通过专题讲座及和校医咨询交流获取知识。结论 及时对入校新生发放结核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是高校结核病防控的一项易行、高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黄惠梅
    2018, 32(8): 587-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6年黄埔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为该地区制定防控手足口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黄埔区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鉴定其型别,观察该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人群分布情况及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6年广州市黄埔区报告手足口病250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有双峰特点,主高峰为5—7月,次高峰为10—11月;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0~5岁,共210例,约占总发病例84%,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60:1,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CoxA16阳性率38.8%,EV71阳性率43.2%,Cox A16和EV71共同阳性率3.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4.4%。结论 2016年广州黄埔区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CoxA16和EV71是主要的病原体,社区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与各部门合作,控制并减少疫情。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马玉风,路朝旭,强梅
    2018, 32(8): 589-593,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发病率不断增高,有研究报道,母亲妊娠期间因承受压力通过改变胎儿发育的编程而影响下一代的发育,而父源性的负性心理健康因素对后代的影响则研究甚少。本课题通过对男性负性心理健康因素与精子质量以及印记基因甲基化改变的相关性研究,以探讨心理因素对精子质量和印记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为促进生育健康和预防不良出生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山西省太原市2所医院620名男性门诊就诊者。包括相关问卷调查,焦虑自评量表和知觉压力量表,收集精液,并进行精子质量分析和印记基因H19、PEG3和MEG3的甲基化水平分析。结果 被研究人群有压力的占27.4%,焦虑的占7.08%。焦虑组精液量低于非焦虑组(P<0.05)。尽管压力组和非压力组在精子质量各项指标方面未发现差异,但压力组精子印记基因PEG3甲基化区的7个CpG位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低于非压力组(P<0.05)。焦虑和压力量表得分与PEG3甲基化区的7个CpG位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H19和MEG3与焦虑和压力量表得分均未发现相关。结论 心理健康影响男性的精子质量,并与精子印记基因甲基化水平的改变相关。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杨志军
    2018, 32(8): 594-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及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7年华龙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华龙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4例,年平均发病率13.8/10万,发病时间均在11月至次年6月,其中3月—6月报告36人,占全年发病人数的81.82%。其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性别比1.59:1;15岁以下人群有41例,占93.18%,各下属区域均有病例报告。结论 2012—2017年华龙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在3—6月,发病以青少年儿童和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好传染源管理,强化麻腮风疫苗接种工作,切实保护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 疾病控制
    王士庆
    2018, 32(8): 596-596,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储家朋,韩绪,艾璞,袁晶晶,翟树婷,樊欣悦,陈光福
    2018, 32(8): 597-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合肥市高校大学生的睡眠现状,分析其与睡前活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制的大学生睡前活动调查表和其他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合肥市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合肥市高校大学生PSQI总均分为(5.613±2.554), 男生为(5.606±2.481),女生为(5.619±2.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9.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睡前电子产品使用频率越大、使用时间越长,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越大(P均<0.05);此外,大学生学习压力越大、宿舍环境越差、应激事件越大,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合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存在问题的比例较高,应引起重视,大学生睡眠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大学生多种睡前行为活动对睡眠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 健康管理
    叶可
    2018, 32(8): 601-601,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本校2015—2017年在校大学生的住院疾病情况,为更好的开展高校的健教、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本校2015—2017年本院住院学生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9名大学生住院,前3位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分别占28.2%、28.2%和27.5%,其中男生总体住院率为5.6‰,女生为1.4‰。结论 导致大学生住院的主要疾病类别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男生住院率显著高于女生。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仲华
    2018, 32(8): 602-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研究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明月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抽出180例,以每组9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缬沙坦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苯磺酸氨氯地平为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5%)较对照组(82.22%)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99%)较对照组(21.11%)低;观察组血压、血糖控制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提高其治疗效率的同时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其血压、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秀敏,郭予甜
    2018, 32(8): 604-605,6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全型成人依恋保持了对本民族的认同,提升了对外民族的认同;安全型成人依恋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呈开放状态,他们既与本民族成员交往,也会和外民族大学生交往,是以关注“接纳民族差异”“民族融合”的“我想靠近你”的模式。不安全型成人依恋强化了对本民族的认同,降低了对外民族的认同。不安全型成人依恋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呈封闭的状态,“抱团式交往”,“更愿意”甚至“只愿意”与本民族同学交往,与外民族同学交往则呈现出“无交流、少接触”的特点和倾向,是关注“存在民族差异”的“我是我、你是你”的模式。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马利,郝盼盼,史青
    2018, 32(8): 606-6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学生近视预防保健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月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近视患儿共11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预防保健护理,观察2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χ2=9.56;P<0.05);观察组患儿近视改善优良率为74.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4.55%(χ2=4.80;P<0.05)。结论 引起小学生近视的原因较多,一般认为与遗传、营养、环境及行为等因素有关,而加强预防保健护理可进一步改善儿童近视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冬梅,郭亚玲,吕春利,李芳芳
    2018, 32(8): 608-608,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面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同时统计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其住院时间为(5.72±1.2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62±1.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3.51±2.02)d,对照组(26.92±2.27)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92%(92/93)、77.42%(72/9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使用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使用相关正确的护理方式可获得显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方秀瑛,黄婉君,林瑞眉,龚志勇
    2018, 32(8): 609-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诊疗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期间在本中心体检的老年人240名,将其依照患病情况分成慢性病组和健康组,对其均行以SF36调查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分析2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慢性病组的老年人在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以及总生活质量上要比健康组差,且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02、2.047、3.674、5.162,P<0.05);在慢性病组中,年龄因素、学历因素、经济情况、烟酒习惯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也同样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常见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患者在生活质量上要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而且在患病老年人当中,其基础情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医护人员需要在日后的接诊工作当中考虑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服务。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张玉东,倪良晨,李子健,张鸿,张磊
    2018, 32(8): 611-6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青少年因伤害住院病例的流行特征,并为青少年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因伤害住院的7~17岁青少年患者病例信息,分析伤害发生的时间、类型、部位、性质及疾病负担等情况。结果 1 576例因伤害住院的青少年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41:1,7—9月病例人数相对偏多,伤害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头部、下肢和上肢,具体是鼻、上臂、膝关节、眼、大腿;伤害的性质主要是骨折和各类组织的挫伤/挫裂伤;跌倒/落、交通事故、钝/锐器伤、运动/碰撞居前四位,为主要的伤害类型;人均住院费用2.06万元,平均住院时间11.46 d,造成了较重的伤害负担。结论 在青少年群体中,伤害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应积极开展伤害的三级预防,降低伤害发生率,减轻疾病负担。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丽春
    2018, 32(8): 612-612,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王薇
    2018, 32(8): 613-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中青年教师高静息心率高血压管理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147例血压控制不佳(≥140/90 mmHg)、心率>80次/min的门诊高血压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分别联合拜新同(A组)、缬沙坦(B组)、利尿剂(C组)治疗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比较其治疗后各组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3组血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心率比较,B组降低明显优于A、C组;收缩压比较,A组优于B、C组;舒张压B组优于A、C组;由此可见B组无论对心率、还是舒张压的控制明显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青年高静息心率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艾秋香,张俊霞
    2018, 32(8): 616-616,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 582例患者的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共1 339例,阳性率为9.86%,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58%,女性阳性率为8.96%;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共8 082例,阳性率为59.5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57.54%,女性阳性率为61.9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最高的是年龄为41~50岁的患者,为14.60%;阳性率最低的是年龄为0~10岁的患者,为0.20%;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年龄为0~10岁的患者,为70.98%。结论 男性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的表面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表面抗原携带率随年龄段的降低大幅下降;表面抗体随年龄段的降低呈增高趋势。
  • 疾病控制
    谢昌华
    2018, 32(8): 617-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评估了解“两纲”目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方法 调研分析。结果 基本完成“两纲”中规定的妇女儿童健康指标。结论 通过实施妇女儿童公共卫生工作,提高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杨梅
    2018, 32(8): 619-621,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特点以及疾病预防现状的详细分析,发现建立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的极端重要性。该体系的建立不仅关系到能否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疾病预防的法律法规,而且关系到职业院校能否实现育人目的。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翟欣荣
    2018, 32(8): 622-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断指(肢)再植应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及镇痛时间。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在本院进行断指(肢)再植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均等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血运情况,并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手术之后,研究组患者出现血运的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静态状况下,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态状况下,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肢)再植应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不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降低疼痛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临床医学
    姜波
    2018, 32(8): 625-627,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对疼痛、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实验组),78例行传统的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术(对照组),对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情况、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72 h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社会”这个维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创伤小、疼痛度低,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薛钢,黄艳军,冯瑶,高士军,赵玥
    2018, 32(8): 628-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全冠与高嵌体修复根管在后牙牙体缺损治疗中的修复体优良率及满意度对比。方法 选择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49例为观察组,选定同样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高嵌体修复根管修复技术,观察组联合全冠技术修复,临床观察和比对2组患者修复体优良率及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85.71%(42/49),明显低于观察组优良率97.96%(48/49),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邻牙吻合度、牙冠美观度和牙齿美观度等综合满意度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冠与高嵌体修复根管在后牙牙体缺损治疗中的修复技术联合应用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具有较高的修复体优良率和完美修复水平,同时还能确保牙体修复总满意度,值得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应用实施。
  • 临床医学
    王微
    2018, 32(8): 630-630,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流行性感冒患儿应用流感解毒汤联合奥司他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本院治疗的6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观察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流感解毒汤,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嗽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流感解毒汤治疗流行性感冒患儿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 临床医学
    吕小可,王瑜
    2018, 32(8): 631-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女大学生(18~2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医院就诊而被诊断为PCOS的18~25岁患者30例为观察组,因其他症状就诊的27例为对照组。收集病史、临床测量指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与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腰臀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LH/FSH的平均值和异常比例均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很大比例的PCOS患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高雄激素血症症状。结论 18~25岁女大学生的PCOS病程整体处于早期,出现高雄激素临床症状的比例较小,卵巢多囊样改变程度不高,腹部超声检查卵泡数目诊断PCOS的标准对该群体可适当放宽;18~25岁女大学生PCOS患者在有临床表现前,首先会出现激素水平异常,LH/FSH值和T值在该群体的PCOS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可利用大学生常规体检进行大数据筛查,判断PCOS的高风险个体,普及PCOS的知识,并建议高危个体及早预防和治疗。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赵晶,李长富,马萃,朱霖,王政和
    2018, 32(8): 635-637,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卫生室和保健室设置、卫生设施及卫生人力资源配备情况。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19处中小学校校址318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辅以25名骨干校医、2名卫计委相关领导定性访谈。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共配置72处卫生室(卫生站、保健科),卫生室设置率为40.9%。校医配置合格率为17.9%,其中医学专业人员占68.2%,专职占62.6%,从事学校卫生工作5年以下者占43.7%。卫生室业务用房<40平方米占12.5%,注射器和止血带的配置率分别为19.4%和55.6%。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卫生室设置欠缺,校医(保健老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业务用房、基本设备及药品配备不达标,应采取干预措施加以改善。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李新芬,夏国华
    2018, 32(8): 638-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芦丁和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的相关性,为桑叶产品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铝盐络合比色法测定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并与HPLC测得的芦丁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桑叶中总黄酮含量与芦丁含量的等级相关分析P<0.05,表明2指标间存在直线相关性。结论 铝盐络合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与HPLC法测定芦丁含量均可单独应用于桑叶提取纯化的过程监测。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黄方,黄永珍,郝盼盼
    2018, 32(8): 640-6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低年级学龄儿童弱视治疗的实施干预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弱视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8.04%显著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弱视治疗护理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症状,并进一步提高患儿依从性,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保证疗效,值得推广。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