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视力保护
  • 视力保护
    陈夏明,王艳,陈惠芳
    2018, 32(5): 321-32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儿童入园前视力状况,为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合理的建议,使儿童视力健康管理等相关事宜更加完善。方法 将2012—2016年该街道儿童入园前视力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街道入园前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1.2%,2012—2016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2.2%、17.2%、18.9%、21.1%、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27,P=0.000);不同年龄别由小到大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3.3%、45.5%、27.9%、11.0%、2.3%,以3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24,P=0.002)。结论 2012—2016年入园前儿童视力筛查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应受到家长及各部门共同关注,加强儿童视力保健。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尹秀秀,蒋风萍
    2018, 32(5): 323-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华北电力大学校医院发热门诊发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校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3 851例患者,详细记录患者就诊时间、性别、年龄、院系班级、流行病学史、检查及诊断。结果 发热患者以男性居多,共2 503例,占65.00%;大一新生、大四学生发病人数较多。冬季11—1月及夏季5—7月发病人数多,分别为1 656例(43.00%)、909例(23.60%)。病因分布以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居多,肠道感染次之。结论 高校发热患者病种相对较单一,但发热门诊仍要切实做好发热原因筛查,遏制传染病流行。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汪德梅
    2018, 32(5): 325-326,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2005年和2015年2所中小学校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曲靖市重点中学及小学各1所,共11 516名学生,按《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年报表技术规范》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的要求进行健康检查测量。结果 曲靖市2所学校2005年至2015年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中学生由7.63%升至10.85%(χ2=18.801,P<0.05);小学生由8.36%上升至10.61%(χ2=7.657,P<0.05);肥胖检出率中学生由5.56%升至8.37%(χ2=18.487,P<0.05);小学生由6.96%上升至15.23%(χ2=86.943,P<0.05);体质量超标检出率男生由8.80%升至11.97%(χ2=16.456,P<0.05);女生检出率由6.86%上升至9.46%(χ2=11.601,P<0.05);肥胖检出率男生由7.87%升至14.45%(χ2=66.099,P<0.05);女生检出率由3.98%上升至8.85%(χ2=49.030,P<0.05)。结论 曲靖市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处于增长趋势,小学生肥胖明显高于中学生,男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明显高于女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营养卫生
    李小林
    2018, 32(5): 327-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血红蛋白(HGB)与维生素D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7年12月来本院门诊体检的155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HGB和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当前南山区沙河片区儿童维生素D水平处于正常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外周血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并且维生素D正常组的HGB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生素D不足组的HGB水平高于维生素D缺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6岁和0~<2岁年龄段儿童的HGB水平与维生素D含量呈正比关系,而7~<10岁年龄段儿童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HGB水平与维生素D呈正比关系,并且缺乏维生素D容易诱发贫血。
  • 环境卫生
  • 环境卫生
    张明洋,温贵兰,贺欣薇,何馨雨,罗亚琰,赵杰
    2018, 32(5): 329-332,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校园空气中微生物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空气沉降法,分别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贵州大学校园8个不同功能区,共30个监测点进行了细菌含量的监测。结果 ⑴在室内监测点中,教学区空气质量全部合格,图书馆的空气质量是最佳的;女生宿舍、食堂的空气微生物含量相对较高。室外监测点中林荫道的空气质量在不同季节大部分时间均处于清洁水平,而主干道空气质量全年均处于污染水平。⑵校园各功能区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明显低于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校园各功能区不同季节空气细菌和真菌浓度变化特征存在差异。各季节不同功能区空气中细菌浓度无显著差异;而各季节空气中真菌浓度差异显著,真菌浓度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结论 在人流量大的、空间相对密闭、植被稀少的场所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相反在人流量小、通风好、植被茂密的场所微生物污染少,空气质量较好。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林亦吞,梁钦达,邓彩乐,梁烨敏,凌雄辉
    2018, 32(5): 33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率。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所有孕产妇进行免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的168名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追踪调查形式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所生的活产儿进行分析,并对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疾病传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注射可有效降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所产新生儿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且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成功率比较高。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 疾病控制
    孙洪林
    2018, 32(5): 335-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女职工群体宫颈脱落上皮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病毒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为本校制定女职工两癌筛查及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青岛地区高校女职工群体HPV感染状况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16年在校医院体检的女职工自愿进行宫颈脱落上皮细胞HPV检测的结果,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520名进行HPV检测的女职工总体感染率为12.37%,其中高危型HPV(HR-HPV)与低危型HPV(LR-HPV)构成比分别为68.09%、31.91%;该群体感染HR-HPV主要亚型为52亚型、58亚型、39亚型,感染LR-HPV主要亚型为42亚型、53亚型、6亚型;单一HPV病毒亚型感染占75.53%,多重感染占24.47%,多重感染的多发基因亚型与人群感染HPV主要基因亚型不完全相同;不同年龄段的职工HPV感染率不同,多重感染率也不同,按年龄段均呈不对称的“U”型分布。结论 本调查人群感染率略高于其他地区高校群体,人群HPV感染主要基因亚型也不同,校医院对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检测、治疗和随访策略,降低本人群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的发生率。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赵培,刘璇
    2018, 32(5): 338-338,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吴婷,付敏,喻谦
    2018, 32(5): 339-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孙环云,秦玉玲,蒋欣
    2018, 32(5): 340-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这2年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情况,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年内护理投诉共26起,完全属实22起,占84.62%,从责任护士、管理者、患者3方面分析了投诉原因,制订了相应对策。结论 转变服务理念、优化输液流程、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提供人性化便民服务等措施,以降低投诉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丽,吴煜辉
    2018, 32(5): 342-343,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职业院校医药类专业学生近3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为医药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了2015—2017年某职业院校医药类专业4 634名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结果 近3年医药类学生第1类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均在9%左右;第1类的心理问题的学生中,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症状较为集中,主要表现在身体症状、偏执强迫、人格问题和交往障碍4个方面;学生明确提出咨询要求的比例由2015年的25.30%增至的2017年35.20%。结论 近3年医药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较为集中,有咨询意愿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王越,刘颖丽,郎兴莹,刘丹红
    2018, 32(5): 34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5年大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疑似病例的手足口病病毒核酸。对核酸阳性样本的病原学及时间、性别、年龄、地区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大连市共检测样本774份,其中手足口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检出率72.22%(559/774)。阳性样本以CoxA6为主,占50.98%(285/559)。检测阳性样本中,男女比例为1.46∶1。以0~5岁学龄前儿童为主,占阳性病例数的94.45%。7—8月发病占全年发病88.01%(492/559)。甘井子区、沙河口区和金州区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占66.73%(373/559)。结论 2015年大连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CoxA6,7—8月为高发期,0~5岁儿童为易感人群,发病与性别无关。 
  • 疾病控制
    黄彩虹
    2018, 32(5): 347-347,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并探究高血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17日至2017年7月16日就诊于本院的高血压患者84例为高血压组,再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86名健康者为健康组,均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比较2组研究对象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及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3.41±7.16)μmol/L,高于健康组研究对象的(10.68±4.5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866,P<0.05);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轻度高血压患者(t分别=2.0157、3.7994,P<0.05),且重度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高血压患者(t=2.3915,P<0.05)。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的诊断、严重程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可为临床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宏杰
    2018, 32(5): 348-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眼液在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10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实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眼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结膜伪膜有效45眼(50.0%)、无效45眼(50.00%)、角膜上皮下浸润有效48眼(53.33%)、无效42眼(46.67%)与实验组结膜伪膜有效80眼(90.91%)、无效8眼(9.09%)、角膜上皮下浸润有效79眼(89.77%)、无效9眼(10.2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眼液用于治疗流行新角膜结膜炎林场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廖洁,于晓琪,董妍,何淑嫦
    2018, 32(5): 350-350,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高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高校工作者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及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压力知觉问卷和抑郁量表对北京市499名高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水平、压力知觉水平和抑郁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工作者职业倦怠平均分为(1.74± 0.80)分;工作压力平均分为(2.97 ± 0.95)分;抑郁平均分为(1.73 ± 0.40)分;抑郁与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得分呈明显正相关(r= 0.627,P<0.01;r= 0.483,P<0.01),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得分呈明显正相关(r= 0.568,P<0.01);职业倦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水平,还可通过工作压力这一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抑郁水平。结论 职业倦怠在高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及抑郁水平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张楚铭
    2018, 32(5): 351-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韩山师范学院900名在校肥胖大学生的中医体质,为肥胖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韩山师范学院1 800名在校大学生,将900名身体质量指数(BMI)≥28的大学生分为肥胖组,将BMI指数<28的大学生分为对照组。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作为受试者中医体质辨识的依据,对比2组受试者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对比2组受试者的各种中医体质类型积分统计结果;对比2组受试者肥胖相关饮食、运动及遗传因素的构成情况。结果 肥胖组偏颇体质的比例为84.56%,高于对照组的3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88,P<0.001);肥胖组平和质的积分为(62.21±12.39)分,低于对照组的(69.48±10.65)分(t=4.226,P<0.05);肥胖组气虚质的积分为(38.07±14.47)分、气郁质的积分为(29.21±19.01)分、湿热质的积分为(32.79±15.82)分、痰湿质的积分为(33.47±13.92)分、特禀质的积分为(19.68±19.96)分、血瘀质的积分为(27.82±19.92)分、阳虚质的积分为(33.36±21.35)分、阴虚质的积分为(28.91±17.9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比例为48.44%,偶尔或者从不运动的比例为91.78%,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肥胖的比例为79.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大学生容易出现偏颇体质,以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以及阳虚质多见,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肥胖状态。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德忠
    2018, 32(5): 354-354,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纤支镜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纤支镜组增加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血清学CRP、IL-6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纤支镜组肺泡灌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5);纤支镜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 呼吸衰竭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清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郑君辉
    2018, 32(5): 35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1日—2017年6月30日经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胎儿40例,出生后采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确诊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分析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胎儿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结果 与产后联合检查结果相比,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32.50%,单纯左冠状动脉右室瘘、单纯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单纯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右冠状动脉左室瘘伴有室缺各项检出情况产前和产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方面准确率不高,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指导胎儿出生后的早期治疗。
  • 临床医学
    韩筱林
    2018, 32(5): 357-357,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简单超声法则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包块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符合简单法则鉴别诊断的卵巢包块患者影像学资料,依据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logistic回归分析(A检)、主观评估(B检)与简单超声法则(C检)方式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包块效果。结果 经病理诊断出良性包块41例,恶性19例;在恶性卵巢包块中,诊断灵敏度、特异度A检分别为84.21%、87.80%;B检分别为73.68%、90.24%;C检分别为89.47%、92.68%。两两对比,A检与C检灵敏度高于B检(χ2=4.72、6.31,P<0.05),在特异度中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单超声法则应用于卵巢良、恶性包块鉴别诊断中效果确切,可对良、恶性卵巢包块清晰鉴别,属于一种可靠、简单的鉴别诊断方法。
  • 临床医学
    刘晓庆,李志刚,陈丽青,李银妹,赵佩君
    2018, 32(5): 358-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七氟醚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用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苏醒质量。结果 七氟醚组患者T2、T3、T4时刻的MA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T1、T2、T3、T4各时刻的PETCO2明显低于异丙酚组(P<0.05),2组患者各时刻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麻醉比异丙酚复合麻醉更有利于保持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但两种麻醉方式下患者苏醒质量并无明显差异,苏醒质量均较高。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肖健秋,黄建军
    2018, 32(5): 360-360,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本校医院医治的138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防治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对症医治,研究组患儿以对症治疗为基础予以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分析疾病传播途径与特点及2组不同年龄段手足口病二代发病状况。结果 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与呼吸道传播,研究组共发生二代病例12例,对照组共发生二代病例3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二代病例之比为1∶2.31。结论 给予手足口病患儿预防控制措施可控制手足口病传播,可有效降低二代病例发生率。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郑少吟
    2018, 32(5): 361-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19日至2017年3月19日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20.74±1.68)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18.53±2.11)分,患者的依从性为100.00%,满意度为96.67%,眼压为(2.17±0.11)kpa。上述各项结果,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0.05±2.45)分、(26.89±3.66)分、73.33%、66.67%、(4.82±0.33)kpa,观察组患者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分别=19.0092、10.8387、9.2308、9.0167、41.7267,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焦虑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负面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曹海丽
    2018, 32(5): 363-363,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术在小儿反复咳嗽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局麻下电子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的69例反复咳嗽喘息性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并总结和分析其临床诊治效果。结果 69例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单纯性炎症病变者40例、支气管软化者11例、支气管狭窄者5例、支气管异物者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者2例,支气管镜灌洗液病原学检查显示阳性率为14.3%,所有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和处理后均明显好转。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技术有助于确定反复咳嗽喘息性疾病患儿病因,并为其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该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临床医学
    赵苗苗,周雪红
    2018, 32(5): 364-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彩超下穿刺抽吸冲洗与切开引流应用于哺乳期乳腺脓肿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98例,根据其对治疗的意愿分为穿刺抽吸冲洗组和切开引流组各49例。穿刺抽吸冲洗组在超声下行穿刺抽吸冲洗治疗,切开引流组采取切开引流术治疗。结果 穿刺抽吸冲洗组患者治愈率为100.00%,高于切开引流组患者的87.76%(χ2=4.438,P<0.05)。穿刺抽吸冲洗组患者瘢痕长度、创口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优于切开引流组患者(t分别=35.02、23.65、30.65,P<0.01)。结论 与切开引流术相比,彩超下穿刺抽吸冲洗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更为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 临床医学
    何国华
    2018, 32(5): 366-366,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MRI检查在脑静脉畸形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5日至2017年6月15日期间本院收治的22例疑似脑静脉畸形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且均进行MRI检查,随后分析MRI检查对脑静脉畸形患者引流方向、发病位置的诊断正确率以及MR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从畸形发生部位角度分析,MRI对小脑静脉畸形患者诊断正确率为83.33%,对顶叶静脉畸形患者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额叶静脉畸形患者诊断正确率为85.71%。从引流方向角度分析,MRI对浅部引流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深部引流诊断正确率为85.71%。MRI在诊断脑静脉畸形中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88.24%、80.00%、11.76%、20.00%。结论 对脑静脉畸形患者实施MRI检查,能够降低临床误诊率,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临床医学
    陈凯,徐忠
    2018, 32(5): 367-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肾损害中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分析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73例,标记为窒息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67例,标记为对照组,均给予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窒息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窒息组中轻度窒息亚组患儿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重度窒息亚组;窒息组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异常率高于2者单项检测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肾损害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会出现升高,且患儿病情越重时,这2项指标水平越高,且联合检测时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可以将这两项指标作为临床诊疗的主要指标,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娜,黄峥,张文强
    2018, 32(5): 369-369,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总结入院接诊中人性化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入院接诊处为研究科室,2010年11月—2015年11月为研究时间段,入院接诊处于2012年12月起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内容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入院接诊处实施人文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人文护理服务前(P<0.05)。入院接诊处人文护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入院接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于磊,李凤娟,李莉
    2018, 32(5): 370-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1—2014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1—2014年收集天津市HIV高危人群的实验室资料,采用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对送检的和本筛查中心实验室检出的220例筛查阳性标本,使用蛋白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220例阳性标本,确证结果为阳性的病例180例(81.82%),经过1周,进行2次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80例(100%)。阴性病例共10例(4.55%),不确定病例共30例(13.64%)。确证的180例中,gp160、gp120出现率达到100%,p55、p39阳性率为66%(119例)、61%(110例),gp41出现率为96%(173例),p51出现率为93%(167例),p31出现率为(160例),p24出现率为98%(176例)。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存在假阳性,WB和第4代ELISA筛查试验可提高对艾滋病病毒的检查准确率,对WB试验中不确定标本需做好随访工作,避免艾滋病患者流失。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王秋红
    2018, 32(5): 373-373,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策略。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742例儿科患者,未实施护理风险防范,另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本院748例儿科患者,给予护理风险防范,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对比护理风险防范前后的患者投诉率。结果 防范后的儿科投诉率为2.0%,明显低于防范前14.0%(P<0.05)。结论 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因素,通过给予科学的护理风险防范,能够大大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降低儿科护理纠纷发生率。
  • 经验交流
    王晶
    2018, 32(5): 374-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评价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的效果,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该临床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因下肢骨折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前后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手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相近(t=0.289、0.275,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28、4.291,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76.0%,观察组患者为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5,P<0.05)。结论 在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经验交流
    张晚晴
    2018, 32(5): 376-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社区医院特点,分析了医院感染形成过程及原因,结合调研情况,找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并从制度建设、能力培训、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改善护理质量、提升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为基层医院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借鉴。
  • 经验交流
    伍艳春,张秋艳
    2018, 32(5): 378-378,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4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1,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经验交流
    唐杰,姜仁杰,岳天杰
    2018, 32(5): 379-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第1类疫苗接种后会产生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另外有些为偶合症,而偶合病例在以往的异常反应补偿中不能报销医药费用,是引起预防接种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江苏省于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同时对接种第1类疫苗发生的异常反应补偿由过去“财政补偿”转变为“保险补偿”, 建立基础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补偿体系。本县从2016年3月起实行商业补充险,通过开发领导、加强培训、强化宣传、督导现场、高效处理不良反应等综合措施,新生儿家长告知率达100%,实际的投保率达85%以上,已补偿2人(1例异常反应,1例偶合症)2万余元,相关工作得到儿童家长的广泛认可。
  • 经验交流
    周艳,周凯
    2018, 32(5): 381-381,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理工作中风险发生的相关原因并改进相应护理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以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的1 068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急诊科的1 106例患者为试验组,并给予患者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2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状况。结果 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总结急诊工作中护理风险的原因并制订相应防范对策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 经验交流
    郭伟,安红军
    2018, 32(5): 382-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胬肉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复发性胬肉患者,对患者采取激素点眼以及用含有酒精小棉片贴敷后进行手术切除。对患者进行长达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复发状况。结果 术后2~3周患者的结膜充血状况完全消失,角膜创面透明且光滑,无新生血管生长,手术患者未出现植片感染以及排斥等并发症。在长达6~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约7%。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底等优点。
  • 经验交流
    唐珍珠
    2018, 32(5): 384-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定。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和SCL-9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4.604、3.822、41.392,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焦点解决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 经验交流
    丁寻实,汪汉,蔡琳
    2018, 32(5): 386-386,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的不稳定斑块经常诱发急性冠脉事件。虚拟组织学冠状动脉内超声可以研究冠状动脉斑块组分,并研究冠心病临床表现与斑块组分的临床联系。方法 采用虚拟冠状动脉内超声方法对91例患者实施了检查, 其中48例糖尿病,43例非糖尿病。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和非糖尿病组患者钙化成分分别为(8.01±0.90)%、(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P=0.02);坏死核心成分分别为(13.7±1.0)% 、(8.3±1.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1)。糖尿病组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组有着较高的薄帽纤维粥瘤(VH-TCFA),检出率分别为64.1%和33.4%。结论 糖尿病组患者有着较高的薄帽纤维粥瘤(VH-TCFA)的发生率。
  • 经验交流
    韩亚蕊,安红军
    2018, 32(5): 387-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均匀分成透视组与彩超组,透视组患儿接受X线透视,彩超组患儿接受高频彩超诊断,对2组患儿的病情诊断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彩超组患儿的病情诊断率明显高于透视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急性肠套叠的小儿患儿临床诊断而言,高频彩超的实际应用价值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伍迎春
    2018, 32(5): 389-390,3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近十年来(2007—2017年)有关我国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依据、内容、策略及其成效与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当前和今后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参考。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贝品联,桂俊康,王军
    2018, 32(5): 391-3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营造区级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学术氛围、推动医疗业务有所发展。方法 将连续三年的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会的各成员单位)医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进行征集并分类分析。结果 区属各医疗卫生机构(含近年晋升三级)与市属的三级医疗单位存在明显的差距,小科目的论文数也显现明显的低下,各一级医疗卫生机构也有论文发表数量上的差异。结论 需要各成员单位正视当前的各差距和不足,加强人才培养、督促做好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医务工作人员做好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的技术水平。
  • 经验交流
    王灵香
    2018, 32(5): 394-394,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最近一段时间来本院门诊部进行输液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人数均等的A、B2组,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对B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5%)大于A组患者(8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门诊输液护理中患者的满意度有积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仝德胜
    2018, 32(5): 395-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曼氏裂头蚴病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本文从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人感染曼氏裂头蚴的主要方式、裂头蚴的流行病学调查、裂头蚴病的临床诊断、裂头蚴实验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露,徐磊
    2018, 32(5): 398-3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连续性高容量床旁血液滤过在治疗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中抽取91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行连续性标准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44例)行连续性高容量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存活率高达100.00%,对照组9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高容量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疗效佳,患者肾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值得应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潇雨
    2018, 32(5): 399-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规范全院各科室的抢救车管理,确保抢救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方法 对医院质控小组在抢救车质量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制定简单化、合理化的管理制度,对抢救车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规范化管理后抢救药品完好率100%,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抢救物品的质量,减少药品物品损耗,工作流程的优化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效率。结论 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抢救车的管理质量,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