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贾飞飞;李承伟
    2017, 31(3): 161-162.
    摘要 ( 221 ) PDF全文 ( 2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青岛市某高校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他们焦虑状态的作用。 方法 将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47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行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和拍胸片(chest X-ray, CR),在心理干预前和干预1周后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对其进行评分。 结果 PPD试验强阳性率为19%,CR检查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心理干预前SAS分值都高于国内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1周后,观察组SAS分值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大学生存在明显焦虑心理,心理干预对缓解这种焦虑有积极作用。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朱华丽;李琰琰;李伟
    2017, 31(3): 163-166.
    摘要 ( 217 ) PDF全文 ( 28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等,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性健康教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相关知识宣传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洛阳市某高校二年级共500 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式自填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对艾滋病情感态度,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大学生性经历及安全防护措施使用情况。 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1.24%,其中男生知晓率为76.49%,女生知晓率为8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知识知晓率较高,均>9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工作、吃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90%。58.85%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较远,81.48%的学生反对男男同性性行为;59.88%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不会发生性行为;82.30%的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存在歧视;如果感染了艾滋病,51.03%的学生会选择告诉父母;7.41%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但58.34%的学生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 结论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应加强艾滋病及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谭婕;陈斌;王晓明;念其进;陈小芳
    2017, 31(3): 166-166.
    摘要 ( 189 ) PDF全文 ( 35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孙雅峰;曹晓玲
    2017, 31(3): 167-169.
    摘要 ( 148 ) PDF全文 ( 9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授权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以期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关于提高护士幸福感的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心理授权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110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⑴护士总体幸福感的得分高于全国女性常模,在受教育程度、护龄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科室的护士的总体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⑵护士工作意义得分、自主性得分都与总体幸福感得分呈正相关。⑶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护士的自主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总体幸福感。 结论 心理授权是影响护士总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医院管理部门应该注意提高护士的心理授权水平,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刘晓华;王振平;张博
    2017, 31(3): 169-170.
    摘要 ( 172 ) PDF全文 ( 2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丰县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水痘爆发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 对2013—2015年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3—2015年全县共报告水痘251例(34例、122例、95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2/10万、10.32/10万、7.91/10万;无死亡病例。全县25个乡镇均有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以农村患者为主;全年均有发病,4-7月、11-12月为水痘高发季节;发病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为主,患者年龄最小为15 d,最大的为40岁。 结论 丰县2013—2015年水痘报告发病呈波动反复性;及时严格消毒隔离治疗患者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疫情监测;宣传防病知识,接种水痘疫苗等措施,以控制水痘爆发,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 疾病控制
    高洪彩 ;禚超;解瑞宁
    2017, 31(3): 171-174.
    摘要 ( 168 ) PDF全文 ( 22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实习期医学生锐器伤、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与职业暴露风险情况。 方法 选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的在三甲医院实习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宿舍为单位随机抽取实习医学生496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结果 有效问卷463份。60.7%的研究对象报告被医疗器械或器皿刺破过皮肤。3.5%的研究对象报告有艾滋病职业暴露史。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全部答对率为0.2%。436名(94.2%)研究对象希望学校增加艾滋病教育课程,75.2%的研究对象最希望获得的知识为职业防护。检验专业锐器伤低于临床(OR=0.447,95%CI为0.254~0.789)、口腔专业锐器伤高于临床专业(OR=1.884,95%CI为1.027~3.456),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得分高,与锐器伤有统计学关联(OR=1.894,95%CI为1.274~2.816)。 结论 实习期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认知率低,职业暴露风险高,急需加强教育,提高AIDS/HIV相关职业防护技能。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邓湘宁;谷来有
    2017, 31(3): 174-175.
    摘要 ( 145 ) PDF全文 ( 218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孙轶文;薛云珍 ;曹艳梅;张涛;冯佳菏;周旻;王黎楠
    2017, 31(3): 176-178.
    摘要 ( 148 ) PDF全文 ( 12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晚期癌症患者不同情绪状况及其生命质量各因子的差异,为下一步干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对150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⑴晚期癌症患者焦虑发生率为67.4%,抑郁发生率为63.4%,焦虑抑郁共病率为50.7%,无症状发生率为20.0%;⑵不同情绪状况的4个分组在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疲倦、疼痛、气促、食欲丧失因子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生命质量的多数领域,有症状患者比无症状患者,焦虑抑郁共病患者比单纯焦虑、抑郁患者的生命质量更差 。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姜雪卿
    2017, 31(3): 178-179.
    摘要 ( 139 ) PDF全文 ( 5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手术前后ODI评分和VAS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 OD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较高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新宙
    2017, 31(3): 180-182.
    摘要 ( 259 ) PDF全文 ( 4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3—2016年辉县市参加高考体检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方法 每年对高考学生进行体检,对确认为肺结核的学生转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进一步治疗管理。 结果 4年共检出5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262/10万,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和农村学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涂阳肺结核,经过合理的治疗,全部治愈;51例涂阴肺结核,45例完成疗程,6例中断治疗。 结论 学校要大力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对有早期症状的学生,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学校结核病的流行。 
  • 疾病控制
    黄玉莲;李君梅;王峰;杨德民;李雪峰;蔺洁;李霞;陈园生
    2017, 31(3): 182-183.
    摘要 ( 161 ) PDF全文 ( 3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2011—201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为学校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克拉玛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1—2015年克拉玛依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4起,均为传染病事件,分别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和水痘爆发疫情。事件发生到报告时间平均8.86 h。 结论 克拉玛依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水痘、手足口病和流感为主。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增强传染病综合性防控措施。
  • 疾病控制
    李自军
    2017, 31(3): 184-185.
    摘要 ( 152 ) PDF全文 ( 21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现场调查以及考评评价的方式开展本地区12家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情况的调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结果 检验科面积布局、日终消毒、生物安全柜、离心机通风设施、洗眼器、紫外线消毒灯、安全防护制度及执行、废物处理、标本外泄处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安全防护知识、检验人员健康管理的合格率分别为58.33%、83.33%、33.33%、58.33%、16.67%、41.67%、83.33%、75.00%、50.00%、83.33%、66.67%、83.33%。 结论 检验科硬件设施安装不规范或数量不足,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强,相关制度执行情况不良,需要加强检验科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做好消毒处理等工作。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智妹;桑学涵;魏蓉美
    2017, 31(3): 185-188.
    摘要 ( 211 ) PDF全文 ( 15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早期立位促通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4组,第1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2次(30 min/次),第2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1次(30 min/次)结合立位促通训练1次(30 min/次),第3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1次(30 min/次)结合核心肌群训练1次(30 min/次),第4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1次(30 min/次)的同时进行早期立位促通1次(15 min/次)和核心肌群训练1次(15 min/次),所有项目均为每周5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4组患儿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88)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 结果 4组患儿与组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和粗大运动功能参数比较(P>0.05),方差分析发现4组患儿4种不同训练方法治疗后平衡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分值提高差异(P<0.05),两两分析发现,第3组与第4组分值的提高差异(P>0.05)。 结论 早期立位促通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及步行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异常步态,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 
  • 临床医学
    麦小妮;温雪花;梁洁容
    2017, 31(3): 189-191.
    摘要 ( 156 ) PDF全文 ( 5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89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PSQI、HAMA、HAMD及WHOQOL-BREF评分情况。 结果 干预后妇女的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妇女的PSQI、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绝经期妇女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及抑郁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帮助其顺利度过围绝经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冒永华
    2017, 31(3): 191-192.
    摘要 ( 109 ) PDF全文 ( 2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如皋市出生缺陷流行变化趋势,为预防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09年10月—2015年9月如皋市各助产医疗机构常规监测出生孕满28周至产后7d内的围产儿,分析出生缺陷儿监测资料、总发生率及前5位出生缺陷。 结果 6年共监测72 853例围产儿,发生出生缺陷329例,发生率为4.52‰,6年来出生缺陷呈缓慢下降趋势,顺位变化不明显。前5位为唇腭裂、多指并指(趾)、先天性心脏病、直肠肛门闭锁(无肛)、马蹄内翻足等。 结论 开展三级预防,采取综合性预防出生缺陷措施。
  • 疾病控制
    王羲
    2017, 31(3): 193-194.
    摘要 ( 151 ) PDF全文 ( 2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桂林市城区小学生因病缺勤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学生因病缺勤的主要原因,为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桂林市城区11所小学,在2015—2016学年使用统一调查表格进行因病缺勤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桂林市城区小学生因病缺勤发生率为29.20%,疾病构成主要为呼吸道疾病及消化道疾病,占疾病构成的77.41%。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夏秋季节消化道疾病发病增多,男生因意外伤害缺勤发生率高于女生。 结论 学校疾病防控工作应根据疾病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发病率,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同时应加快学校疾病监测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疾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吴利标
    2017, 31(3): 194-195.
    摘要 ( 155 ) PDF全文 ( 95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王青松;陈明春
    2017, 31(3): 196-196.
    摘要 ( 198 ) PDF全文 ( 11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Hp感染阳性患者180例,随机分成A、B、C组,每组60例,A、B为对照组,C组为实验组。A组为标准三联方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用药方案为标准三联+枸橼酸铋钾胶囊;C组用药方案为标准三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疗程均为14 d。用药期间记录病人的不适症状,停药4周后复查Hp,阴性为根除;根据3组病人主诉了解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 结果 A、B、C组Hp的根治率分别为 70.0%、78.3%和91.7%,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16.7%和5.0%,A、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标准三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李永聪;陈桂升;卞慧敏;王蒙蒙;佟丽;曹凤云
    2017, 31(3): 197-199.
    摘要 ( 264 ) PDF全文 ( 7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并探讨中药制剂清肤Ⅱ号联合光动力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106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光动力组及中药组。治疗时间为8周,在治疗后第2、4、8周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 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光动力组有效率为73.53%,中药组有效率为58.3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制剂清肤Ⅱ号联合光动力治疗囊肿型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牛亚楠
    2017, 31(3): 199-200.
    摘要 ( 204 ) PDF全文 ( 4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研究对象,收集100例研究对象血液标本,行血脂生化检验,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成2份,一份应用传统拉网式检验检查设作对照组,另一份应用分级检验法检验设作观察组,分析2组检查结果。 结果 2组样本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载脂蛋白B、AI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出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脂生化检验应用分级检验法效果较好,能明显提高检查准确性,降低检查成本,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欣
    2017, 31(3): 201-202.
    摘要 ( 167 ) PDF全文 ( 6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剖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方法 抽取2014年8月—2016年4月,我科接收的黄褐斑病例,共计104例。以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为依据,将104例病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52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观察2组面部皮损的改善情况,比较疗效总有效率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结果 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实验组为(13.4±2.6)d ,对照组为(24.9±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黄褐斑病患进行治疗,可促进其面部皮损的快速改善,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 临床医学
    曾聪;赵芯梅
    2017, 31(3): 202-203.
    摘要 ( 152 ) PDF全文 ( 10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复合凝乳酶胶囊及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确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6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复合凝乳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莫沙必利治疗,疗程4周。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60%。 结论 复合凝乳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王攀科
    2017, 31(3): 204-204.
    摘要 ( 175 ) PDF全文 ( 6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与分析慢性腹痛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32例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来本院体检的78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组儿童均予以高频超声检查,比较2组儿童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儿童淋巴结纵径、淋巴结横径均大于对照组儿童(P<0.05)。观察组超声图像表现以数量多发、分别密集型、血流点条状明显,位于右下腹及脐周多见。 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有助于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病例报道
    李卫平
    2017, 31(3): 205-205.
    摘要 ( 140 ) PDF全文 ( 135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婷;石晓蓉;耿宁果
    2017, 31(3): 206-207.
    摘要 ( 162 ) PDF全文 ( 3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状况变化,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方法 检测南京农业大学社区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后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他汀类药物后对降低血脂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降低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高中低切、血浆黏度、压积、聚集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脂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液流变学中的血沉、刚性指数和变形指数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口服他汀类药物对降低血脂的作用较大,对血液流变学影响较缓慢,定期监测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检查,是改善糖尿病预后以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方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王飞飞
    2017, 31(3): 207-208.
    摘要 ( 153 ) PDF全文 ( 1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的优质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肾炎急性期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分别接受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的优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恢复情况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愈2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患儿治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6%;观察组患儿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88.2%,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的优质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曾万里;黄继江;储伟
    2017, 31(3): 209-210.
    摘要 ( 180 ) PDF全文 ( 2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在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2组。参比组34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和冲洗式射频消融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房颤消除情况、心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窦性心率人数明显高于参比组;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左心房内径与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优于参比组。 结论 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在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外科治疗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洪敏;宋艳;刘哲
    2017, 31(3): 210-211.
    摘要 ( 108 ) PDF全文 ( 3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心外科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心外科收治的346例患者,对其开展人性化护理,运用SF-36生命质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护理质量及效果。 结果 患者干预后恐惧、抑郁、人际关系、强迫及躯体化等相比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外科患者,可对其不良情绪给予显著改善,提升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汤衍斌;严江;吴宝安;林依克
    2017, 31(3): 212-214.
    摘要 ( 223 ) PDF全文 ( 4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切除术对早期胆囊癌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确诊治疗的早期胆囊癌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根治组,每组50例,根治组患者给予常规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切除术治疗,随访1年,分析所有患者手术、术后排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术后排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1年复发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早期胆囊癌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术中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无增加复发的风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徐志鹏
    2017, 31(3): 214-214.
    摘要 ( 149 ) PDF全文 ( 54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冯小鹏;叶自力;张雅斯
    2017, 31(3): 215-217.
    摘要 ( 178 ) PDF全文 ( 4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阑尾炎炎症反应(Appendicitis Inflammatory Response,AIR)评分在急性阑尾炎急诊的诊断和预测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82例经术后病理确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AIR评分。 结果 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低危的患者60例(42.3%),患有阑尾炎为7例。低危病人占就诊总人数的47.6%,其中进行开腹探查的44例患者中有21例显示为阴性探查(47.8%)。对诊断严重阑尾炎或进展性阑尾炎(出现坏疽或穿孔的阑尾炎)的敏感性高的为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5,分别为91%,97%。对诊断阑尾炎的特异性高的是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9的(高危)的患者为97%,出现穿孔或坏疽的大部分是高危组病人(21/29)。 结论 AIR可以减少紧急入院率、降低阴性探查率。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急性阑尾炎的发展阶段有关。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王水霞
    2017, 31(3): 217-218.
    摘要 ( 135 ) PDF全文 ( 2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重症患者呼吸机应用与预防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2种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2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21,P=0.045)。 结论 重症呼吸机应用患者配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人工气道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经验交流
    王水霞
    2017, 31(3): 219-220.
    摘要 ( 123 ) PDF全文 ( 2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呼吸机用于有机磷中毒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有机磷中毒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58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均给予呼吸机辅助机械正压通气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把5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愈22例,好转6例,死亡1例,治愈率75.86%,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3例,死亡2例,治愈率48.2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字2=4.68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2.0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呼吸机用于有机磷中毒重症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通过综合护理还能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促进临床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梁月圆;黄美莲
    2017, 31(3): 220-221.
    摘要 ( 225 ) PDF全文 ( 7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联合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预测血液透析者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因心血管疾病而就诊于本院的需血液透析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联合APACHEⅡ评分,对照组患者实施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记录所有患者致病因素、基础疾病,并比较2组患者预测评分对症治疗后的存活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致病因素和基础疾病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血液透析者采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较好的预测致病因素和基础疾病与预后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刘志宏;陶德高;梁执群
    2017, 31(3): 222-223.
    摘要 ( 215 ) PDF全文 ( 11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儿童执行功能和数学能力的影响。 方法 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感觉统合能力、执行功能、数学能力评分上的差异。 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感觉统合能力、执行功能、数学能力评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执行功能和数学能力。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尤柳霞;林晓容
    2017, 31(3): 224-225.
    摘要 ( 152 ) PDF全文 ( 2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99并探讨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设计miR-499的颈环结构反转录引物和PCR扩增引物,通过TaqMan探针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和健康对照各40例血清标本中miR-499的拷贝量,分析miR-499的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结果 实验的扩增效率为0.94,相关系数为0.992915。AMI组miR-499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UA组及健康对照组miR-499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升高。 结论 成功建立了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血清中miR-499含量的平台,miR-499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且敏感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秋丽
    2017, 31(3): 226-228.
    摘要 ( 139 ) PDF全文 ( 5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4.043,P=0.044),其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指数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0),且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P=0.00)。 结论 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剑;刘怡
    2017, 31(3): 228-229.
    摘要 ( 479 ) PDF全文 ( 4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2者之间的治疗效果,以及进行安全性分析。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36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予以非布司他(80 mg/d)降尿酸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别嘌醇(300 mg/d)降尿酸治疗,对2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尿酸水平、肝肾功能、不良事件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经过24周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但非布司他组的血尿酸达标率(100%)显著高于别嘌醇组(8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非布司他组急性痛风的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别嘌醇组(25%)(P<0.05)。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1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布司他较别嘌醇更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患者急性发作的概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赵学文;陈伯棠
    2017, 31(3): 230-231.
    摘要 ( 164 ) PDF全文 ( 10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为胃癌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10例,根据所行术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68例)和腹腔镜组(42例),以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指标评估患者机体恢复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 结论 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较开腹根治术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 经验交流
    冯月明;郑德生;张杰;滕克强;周国营
    2017, 31(3): 231-232.
    摘要 ( 203 ) PDF全文 ( 10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校校医及保健教师配备现状,为加强校医和保健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密云区教委所属的51所公立中小学校共52名校医及保健教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及校医(保健教师)配备情况,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密云区中小学生与校医(保健教师)的人数配备比例为729:1,专职校医配置率为29.4%。校医(保健教师)以女性为主,占80.8%;年龄以40岁以上居多,占55.8%。校医(保健教师)专业以教育专业比例最高,占61.5%,其次是医学专业,占28.9%,90.4%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专职校医配置率中学为43.5%,明显高于小学的14.8%,城市为50.0%,明显高于农村的17.6%。 结论 密云区中小学校校医配置不足,专职校医配置存在学校类型、城乡间显著差异,应加强校医队伍建设与管理。
  • 卫生检验
  • 卫生检验
    吴桂玲;王琳;阿依古丽·依玛汉斯;赵雪梅
    2017, 31(3): 233-236.
    摘要 ( 220 ) PDF全文 ( 6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感染诊断的价值。 方法 对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奎屯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211例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按就诊最终诊断分为MTB感染组和对照组,并与血清抗结核抗体(TB-Ab)、荧光染色抗酸杆菌镜检结果比较。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96.7% 、92.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0.7%、97.4%;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为 12.9%、0.04%,均优于血清抗结核抗体IgG、荧光染色抗酸杆菌镜检(P<0.01),MTB感染组ESAT-6 、CFP 10阳性率分别为81.4%、72.5%,均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阳性率98.9%,高于单一抗原阳性率(P<0.01)。 结论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MTB感染的筛查,快速早期辅助结核病诊断方面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高贤
    2017, 31(3): 236-237.
    摘要 ( 122 ) PDF全文 ( 35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叶克敏
    2017, 31(3): 238-240.
    摘要 ( 146 ) PDF全文 ( 22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并分析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急救效果评估与护理。 方法 收集产后大出血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平均出血量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急救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在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出血量,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王东花
    2017, 31(3): 240-242.
    摘要 ( 149 ) PDF全文 ( 2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120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无菌敷贴加纸胶绕头一圈固定,实验组采用无菌敷贴加弹力网帽套头固定,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针管脱出、重新固定、局部肿胀、皮肤过敏、患儿拔针时的反应情况。 结果 实验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针管脱出、重新固定、局部肿胀、皮肤过敏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拔针时患儿配合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弹力网帽套头固定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