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多塞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
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经我院门诊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
例,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多塞平组给予多塞平治疗,联合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多塞平治疗,比较3组临床
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0.00%,高于氯雷他定组和多
塞平组的73.33%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1周内,氯雷他定组、多塞平组和联合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00%、26.67%和13.33%,氯雷他定
组和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多塞平组为参照,氯雷他定组和联合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
为46.98和6.71。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多塞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是较佳的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及与血沉(BS)、C反应蛋白(CRP)和TNF-α的
关系。方法将150例我科收治的腹痛低热患者分为CD组(n=56)和非CD组(n=94),另选取30例健康者组
成对照组,检查3组样本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及BS、CRP和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的关系。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CD患者肠杆菌、酵母菌、拟杆菌等细菌的数量均增加而真杆菌的数量则显著下降,CD病组肠杆菌、酵母菌、拟杆菌等细菌的数量均增加而真杆菌和小梭菌的数量则显著下降,CD组和非CD组患者BS、CRP和TNF-α水平均增加,与非CD组比较,CD组BS、CRP和TNF-α水平均增加,随着患者BS、CRP和TNF-α水平的提高,CD组的肠球菌数量与非CD组的酵母菌数量均增加(P<0.05)。结论C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
变化与BS、CRP和TNF-α水平及真菌减少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