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10, 24(3): 158-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10, 24(3): 158-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明哲;赵进奎;陈伟博;
    2010, 24(3): 161-162,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相关因素,为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爆发采取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腮腺炎病例及引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因素监测。结果爆发所在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罹患率有显著差异,不同爆露因素的危险性有显著差异。结论这是一起由村内感染首发病例引起的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引起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与病例接触,接触方式以村内接触和校内接触为主。
  • 疾病控制
    张巍;李薇;路璐;李会;刘颖;
    2010, 24(3): 163-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安全转运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消毒措施和防护。方法加强个人防护,严格物品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将甲型H1N1流感患者转运到指定医疗机构。结果成功将甲型HIN1流感患者送入指定医疗机构,在转运过程中无交叉感染情况发生。结论严格消毒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有效监督,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应对突发疫情能力。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关林;李长虎;李金永;黄敏;
    2010, 24(3): 165-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解型髋动力锁定钢板(anatomical dynamic hip lock nickelclad,ADHL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骨转子部骨折作切开复位解剖型髋动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4个月~2年半随访,全部病例骨折达骨性愈合,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结论应用解剖型髋动力锁定枫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防旋转能力强,术后恢复快,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优良率高等优点。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石峰;郑建中;张爱民;
    2010, 24(3): 16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及综合处理对策。方法对临泽一中106名发病学生进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及预防接种情况等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爆发共发病106人,具有明显的传染源和传染途径。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农村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关注易感人群,积极接种疫苗。
  • 疾病控制
    陈小嵘;
    2010, 24(3): 169-169,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泉州市直在校学生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在校学生38902名,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采用国际统一试验标准进行并判断结果。结果PPD试验男生的一般阳性率为60.86%,女生为62.04%,女生高于男生;男生的强阳性率为3.36%,女生为7.75%,女生高于男生。PPD试验阴性率小学(43.49%)最高,高中(29.84%)最低;一般阳性率小学(54.92%)最低,高中(63.52%)最高;强阳性率小学(1.59%)最低,大中专职校(7.62%)最高;4个学习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校学生PPD试验结果不容乐观,加强在校学生结核病筛查、重视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是防止结核病在学校中传播流行的有效措施。
  • 疾病控制
    王先义;高武;叶丽;
    2010, 24(3):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邓红祥;
    2010, 24(3): 172-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吴同浩;葛恒明;丁建民;陈晓;马进;臧丽;
    2010, 24(3): 173-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慕媛;刘碧英;林楚乔;
    2010, 24(3): 174-17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伊艳敏;
    2010, 24(3): 175-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铜山县2006~2008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方法采样、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6~2008年共检测样本1941份,合格1651份,合格率85.1%。不同项目合格率相差甚大,其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为99.6%;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为28.9%;其他依次是医护人员手表面为98.7%,压力蒸汽灭菌器为95.9%,物体表面为89.6%,医疗器械为69.6%。结论铜山县医疗机构医院消毒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改善消毒质量,严防院内感染。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谢艳;熊建桥;
    2010, 24(3): 17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万托林联合西米替丁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9月~2008年2月在襄樊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收治的1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他们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常规治疗组。3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常规治疗组用α-靡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每日2次;治疗A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万托林雾化吸入,用量为0.5~1mL,2-3次/日,每次吸入10~15min,连用3~5d;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西米替丁20~30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1周。对3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疗效等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B组治愈率明显提高,气促缓解、哮鸣音、湿口罗音、咳嗽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A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万托林联合西米替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 临床医学
    冯声涛;
    2010, 24(3): 179-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胶体次枸橼酸铋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2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雷尼替丁、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结论雷尼替丁、胶体次枸橼酸铋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临床医学
    许小玲;韦梅珍;徐巧玉;
    2010, 24(3): 180-181,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脑出血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医疗护理,出院后,对照组按常规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以定期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所有患者分别测评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Brunnsrom分级和Barthel积分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出院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增强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临床医学
    彭学宏;赵小建;郑邦希;
    2010, 24(3): 182-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温斌;
    2010, 24(3): 184-184,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庄泽平;钟喜廷;郑卓敏;
    2010, 24(3): 185-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04年4月~2009年5月期间,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2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穿刺取石,取石时间为30~100min(平均70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为4~7d(平均5d),双J管于术后1~4周拨除,术后第3d复查X线摄片,无石率为97.5%,术后住院时间6~10d(平均7.8d)。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方法。值得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推荐开展。
  • 临床医学
    杨玉梅;
    2010, 24(3): 187-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靖翠英;
    2010, 24(3): 188-188,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张伟;余娟;张浜;
    2010, 24(3): 189-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比分析脊柱骨折的x线及CT表现,比较X线平片及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提高X线平片及CT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3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而CT是主要手段,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脊柱损伤的正确诊断。
  • 临床医学
    张艳清;张发能;
    2010, 24(3): 191-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钱玉燕;
    2010, 24(3): 192-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口腔卫生
  • 口腔卫生
    吴江华;
    2010, 24(3): 193-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徐娟;
    2010, 24(3): 195-195,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苏玲;陈丽萍;居文;
    2010, 24(3): 196-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福建省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2所中学、中专技工学校和大学学生,采用自填匿名问卷调查方法,针对10235名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福建省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4%,女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明显高于男生,高中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习成绩、独生子女,经常感到孤独,经常感到学习压力大,经常失眠、抑郁,上下学感到不安全。结论福建省城市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精神卫生
    刘从云;
    2010, 24(3): 199-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七年制医学生的思想特点,推进高层次医学教育管理科学和谐发展。方法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20名刚完成前4年学习的七年制医学生进行关于思想政治的态度、教学、学习、医德、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的深入访谈。结果受访学生政治上追求上进,但理论学习明显不够,能正确客观看待医德医风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基础医学知识、人文知识学习不够重视,就业和学习是主要压力来源,社会支持系统相对完备。结论对七年制医学生应加强政治理论、时政、人文知识、科研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黄晓燕;吕玉娥;曹菊华;徐石玉;
    2010, 24(3): 201-201,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王艳;郭秀丽;
    2010, 24(3): 202-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008年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1)UPI筛查出"一类问题"学生179人,占20.3%,其中5.2%的学生有自杀意念;(2)SCL-90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191人,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但在SCL-90所有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且差异显著;(3)女生在SCL-90恐怖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结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 精神卫生
    于冰琰;陈晶;黄平;魏敏;聂晓莉;赵晓山;罗仁;
    2010, 24(3): 205-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分析医学硕士生心理亚健康及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为探讨解决该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亚健康调查表及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广东某所医科大学35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亚健康及焦虑抑郁调查。结果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30.1%;心理亚健康学生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心理健康学生(P值均<0.000);心理亚健康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均有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8,P<0.01);同时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亚健康者占30.6%。结论医学硕士生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比较高,具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的人数较多,心理亚健康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密切。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王化明;任戈;张正理;
    2010, 24(3): 207-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杨琴;林静;
    2010, 24(3): 208-210,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大学心理高危人群的分布特点、负面影响、诱发因素。方法选取湖南科技学院2005~2008级大学生人格问卷学生(UPI)普查1类数据、2005~2008年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学生自杀身亡案例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该校1类心理问题学生与其他高校相比无基本样,但有自杀意念学生数所占比例较高;大学心理高危人群的分布特点、诱发因素、负面影响呈现出一定规律。结论高校可有针对性地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曾志伟;陈亚非;
    2010, 24(3): 21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蒋维;朱先林;袁国跃;庄若;王东;丁建萍;
    2010, 24(3): 213-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电话健康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电话健康教育干预组44例。干预组给予糖尿病电话健康教育3个月,3月后比较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人满意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电话干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HbA1c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干预组病人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改善血糖,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的满意率。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胡静涛;孙立波;吕广辉;
    2010, 24(3): 215-215,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邢淑芳;李国华;柳宝祥;柳宗繁;
    2010, 24(3): 216-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学院体育系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结果表明,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总体锻炼态度处于一般水平。男生比女生目标态度高。球类专业比田径专业学生行为态度高。大学生运动员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方面都高于非运动员,但在主观标准方面非运动员高于运动员。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锻炼态度有其特殊性。
  • 健康教育
    蒋风萍;李彤;刘计荣;
    2010, 24(3): 219-219,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校大学新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便更好地对大学新生开展性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填问卷形式,对我校不同院系的新生进行现状调查,获得有效答卷935份,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5名新生中,性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49%的学生认为尿频、尿急为性病的症状,21.8%的学生认为洗淋浴可以传染上性病,18.6%的学生认为手淫可感染性病,15.6%的学生认为性病可遗传;14.4%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66.4%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避孕方法;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从报刊、书籍、杂志中获取的为47.7%,从电视、网络中获取的为17.8%,从学校的教育中获取的占22.2%,从其他获取的为12.5%。结论我校大学新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为谨慎,但性知识普遍缺乏。提示应在大学新生中加强性教育,使他们学会更好的自我保护。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顾福萍;
    2010, 24(3): 220-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迟昊阳;左培颖;董淑娥;
    2010, 24(3): 223-223,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调查问卷对北京某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的306人进行调查。结果仅有3.26%的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没有直观清醒的认识仍是不能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主要原因;家庭运动氛围中,父母的态度和周边运动环境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起到显著作用,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大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关部门应对运动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并配备必要的体育运动设施,促使广大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郑昱;
    2010, 24(3): 224-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李玉杰;姜珊;王风前;车承波;许卉;任书华;
    2010, 24(3): 226-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解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维护和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方法对我校2006年至2008年体检的教职工2504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者中健康状况非正常的男性占为82.61%,女性占67.07%;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代谢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其检出率分别为:36.86%、27.91%、27.04%、24.28%。这4个系统的疾病多表现为脂肪肝、高血脂、心电异常、高血压、前列腺肥大、子宫肌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结论在职教职工总体健康水平不高,女性健康状况好于男性,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危害最大。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病症为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心电异常等。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余娟;张伟;张浜;
    2010, 24(3): 229-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魏霞;
    2010, 24(3): 230-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蔡典;陈容;李新玥;
    2010, 24(3): 231-231,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李彤;
    2010, 24(3): 232-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侯德仁;
    2010, 24(3): 234-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和讲座
    林杭;杨德省;
    2010, 24(3): 237-2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健;
    2010, 24(3): 239-2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朱鹏;邓永华;翟忠浩;曹静芳;徐嘉骏;
    2010, 24(3): 240-2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对541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质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及路经分析的方法,研究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的作用方式和途径。结果神经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总分成正相关;精神质与MHT总分成正相关;内外向性与MHT总分呈负相关;神经质、精神质及内外向性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86、0.126和-0.097;精神质和内外向都通过神经质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42和-0.151。结论神经质、精神质及内外向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直接的影响,且精神质和内外向通过神经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间接的影响。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