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10, 24(12): 878-8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昔玉善;金明爱;李凌燕;李红花;
    2010, 24(12): 881-881,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该校水痘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总结该校水痘疫情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资料、病例的分布特征和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找出疫情爆发的原因和控制对策。结果该起疫情的爆发主要集中在3年级内,首发病例为市第三小学3年3班学生,次发病例与首发病例为同班关系,有密切接触史;爆发时间为2009年6月7日—6月11日;男女性别比为1.27∶1,主要发病年龄为10岁左右,所有病例均无相关疫苗免疫史;采取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观察、患病儿童家庭隔离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及时报告疫情、采取免疫预防、隔离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通风消毒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方法。
  • 疾病控制
    葛备;马焰;
    2010, 24(12): 882-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江阴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2009年江阴市报告的病毒性肝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09年江阴市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52.13/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13.10/10万,比最高的1993年下降90.20%;2009年报告乙肝123例(53.48%)。结论 1991—2009年江阴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成效显著;乙肝是病毒性肝炎控制的重点。
  • 疾病控制
    赵惠芬;李红;
    2010, 24(12): 884-885,8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福州市鼓山镇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福州市鼓山镇的14个村(居)委会,对所有登记在册的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55.0%老年人存在躯体疾病,不同年龄、职业和月收入老年人自报慢性病患病率不同;27.8%的老年人选择到社区医疗中心就诊;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最大的是健康体检(37.5%)和健康指导(17.5%)。结论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利用度不高,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实现健康老龄化。
  • 疾病控制
    周方;
    2010, 24(12): 886-8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涂阳肺阳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检出情况。方法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1 236人,年龄0~14岁儿童进行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15岁人群摄X线胸片,对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3.0%,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0.6%。肺部病灶有空洞和排菌量大的病人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较高。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年龄>60岁组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于15~60岁组结论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活动性肺结核筛查,能早期发现高危人群中的活动性肺结核。
  • 疾病控制
    孙光卫;李现勇;
    2010, 24(12): 888-88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徐慧;陈晓芹;张振宇;朱莲;张健;
    2010, 24(12): 889-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东海县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09年报告的手足口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东海县共报告手足口病387例,发病率为35.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9月,占总发病人数的75.97%(294/387);全县21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年龄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13岁,4岁及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96.12%(372/387)。共报告重症病例1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2009年东海县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应采取相关防控措施,以保护儿童健康。
  • 疾病控制
    赵桂仁;张志才;
    2010, 24(12): 891-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先艳;马瑞;李敏;
    2010, 24(12): 892-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张亚;马慧;
    2010, 24(12): 893-894,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邳州市2005—2009年控制与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的分析,找出控制与消除麻疹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防控工作重点,提出现阶段防控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邳州市麻疹疫情及监测工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邳州市麻疹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008年增速加快,2009年达20年来最高峰,发病率为20.24/10万。2—5月为麻疹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比例1.41∶1。麻疹发病年龄<1岁的占47.5%,≥20岁的占12.9%。结论继续保持和巩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加大强化免疫力度,消除免疫空白人群。加强疫情监测力度和敏感性;加强全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成功率的监测。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张衣国;林群芳;
    2010, 24(12): 895-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睡眠状况,探讨大学生失眠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便更好地防止失眠的发生,有效地医治失眠患者。方法采用睡眠自测AIS量表,用填表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大学一年级~四年级学生756人。结果在756人中,可能有睡眠问题的人有287人(37.9%),失眠人数为136人(17.9%)。女生失眠人数83人(21.1%),男生失眠53人(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6,P<0.01),女生失眠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在大学生群体中,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高度关注,应加强科学睡眠的健康教育,预防睡眠障碍的发生。
  • 精神卫生
    彭阳;
    2010, 24(12): 897-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一致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针对4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490名大学生总体的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6%,成瘾倾向率为12.7%;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文化程度与母亲干涉保护有显著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的不一致性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影响,且父母文化程度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吕言;温生文;
    2010, 24(12): 89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许爱萍;宁实;孙丽云;刘红;
    2010, 24(12): 900-9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灾后救援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问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某部医学院专家组自编的灾后救援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问卷,对特大地震中393名部队一线救援人员进行随机调查,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5,分半信度为0.830;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该问卷可概括为功能受损、创伤重现/警觉和回避行为3个因子。其中功能受损维度与SCL-90中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有显著正相关;创伤重现/警觉与SCL-90中的抑郁、焦虑和恐怖有显著正相关。结论灾后救援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救援人员心理状况测量工具使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许红;
    2010, 24(12): 901-901,9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精神卫生
  • 精神卫生
    蔡静;李玲玉;
    2010, 24(12): 902-9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挫折承受力的现状及2者之间的相关。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对盐城高校3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和谐、挫折承受力总体状况良好,男生在自我刻板性因子和挫折承受力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在生理因素以及他人支持因子上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挫折承受力在总分及各因子上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挫折承受力相关显著,自我和谐水平越高,挫折承受力越强。
  • 精神卫生
    杨怡;
    2010, 24(12): 905-9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郭坚明;栾玉明;黄佩贞;肖青;
    2010, 24(12): 906-9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学生近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全区近视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方式主要是派发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健康教育课等。结果经过干预,初中学生对核心健康知识认知率由56.64%上升到70.16%(P<0.01);小学生由49.04%上升到64.98%(P<0.01)。在近视不良行为方面,小学生由22.54%上升到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学习环境方面,认为家里灯光亮度正合适的中学生由干预前的77.90%下降为58.60%(P<0.05),认为课桌椅高度刚好合适的小学生由干预前95.80%下降到89.30%(P<0.05)。近视的中学生中,坚持戴眼镜的由22.90%上升到56.30%(P<0.05);小学生中,坚持戴眼镜的由5.00%上升到31.30%(P<0.05)。结论短期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近视健康知识知晓率,但对近视危险行为、学习环境改进、过度用眼和患病率影响作用不明显。
  • 健康教育
    魏士杰;
    2010, 24(12): 909-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传染病的认知情况,加强大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及预防等知识,提高大学生知病和防病能力,全面提高健康水平。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作1份答卷卡。结果分发试卷共计1 548份,收回答卷卡1 508份,回收率为97.4%。结论调查发现,女生对传染病了解知晓及关注程度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知晓和了解程度高于低年级。
  • 健康教育
    刘伟华;成明;
    2010, 24(12): 911-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现状,探讨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抽取不同学校656名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采取完全随机模型、随机抽样等方法,对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大学生的医学知识平均知晓率只有48.48%。(2)大学生参加健康教育对增加健康知识有帮助。(3)选修课的效果要优于必修课或者必选课。结论 (1)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亟待提高。(2)几种健康教育方法均有效,其中以选修课效果最好。(3)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纪尧峰;
    2010, 24(12): 913-9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魏冠;
    2010, 24(12): 914-914,9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食品卫生
  • 食品卫生
    董淑娥;李萍;赵煜;
    2010, 24(12): 915-9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食品卫生
    张国炎;
    2010, 24(12): 917-917,9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掌握幼儿园食品卫生状况,为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通州区61家幼儿园食品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88.52%,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证率76.71%。餐(饮)具合格率非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和小型幼儿园与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和大中型幼儿园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和小型幼儿园食品卫生状况总体不佳,卫生设施配备不足,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抽查合格率亦较低。卫生管理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好于非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大中型幼儿园好于小型幼儿园。结论应全面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力度,对违法经营者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辉;
    2010, 24(12): 918-9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伴BPSD的老年痴呆患者给氮平治疗6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奥氮平治疗有效率为81.0%,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有效。
  • 临床医学
    杨哲粉;
    2010, 24(12): 920-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谢欢欢;
    2010, 24(12): 921-92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3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2组。观察组116例,口服双嘧达莫3 mg/(kg.d),3次/d;对照组116例,口服利巴韦林10 mg/(kg.d),4次/d,2组疗程均为3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107/1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82/11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嘧达莫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临床医学
    杨利英;
    2010, 24(12): 922-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行焦虑、抑郁评定(SAS、SDS),分为EH+AD组及EH+nonAD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及治疗效果。结果 (1)EH+AD组24小时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明显高于EH+nonAD组(P均<0.01),尤以夜间血压增高更为明显(P均<0.001),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勺型的血压昼夜节律明显高于EH+nonAD组(72.18%比30.57%,P<0.01)。(2)EH+AD组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差,单纯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差,合并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疗效显著。结论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以夜间血压升高更明显,昼夜节律曲线以非勺型多见。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同时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临床医学
    李风;朱海燕;史秋华;
    2010, 24(12): 924-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用硬膜外导管疏通输卵管,用于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引起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江苏省荣军医院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91例因输卵管近端梗阻引起的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1例不孕患者中有123条输卵管阻塞,疏通成功109条,成功率88.6%,妊娠率31.9%。结论宫腔镜下硬膜外导管进行输卵管疏通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引起的不孕更简便、有效、经济,值得进一步推广。
  • 临床医学
    徐海红;
    2010, 24(12): 925-925,9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孙华北;何培武;石祥飞;高山;卞荣政;郑建祥;
    2010, 24(12): 926-9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查找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清除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7年行开颅清除血肿术的高血压脑出血196例,2008年1月—2010年6月对148例手术延缓麻醉复苏过程并加强术后早期血压控制,对2组病例麻醉复苏时及手术后12 h内峰值血压、术后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6月148例手术峰值血压下降,术后再出血8例,再出血率5.4%。结论通过延缓麻醉复苏过程和加强术后早期血压的管理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 临床医学
    陆敬峰;高存湘;
    2010, 24(12): 928-9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孙国森;
    2010, 24(12): 929-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寅;
    2010, 24(12): 930-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许红;
    2010, 24(12): 931-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赵如美;
    2010, 24(12): 93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引起盆腔粘连情况,以便改良现有的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10月,选择2次新式剖宫产206例为观察组,2次传统式剖宫产22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分析,比较其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重度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粘连较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王萍;王瑛;
    2010, 24(12): 933-933,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冯云;
    2010, 24(12): 934-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行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05—2010年我院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行宫腔填塞纱条填塞止血36例与同期我院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行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止血治疗36例做对照,分析术中出血原因,宫腔纱条填塞指征、方法,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效果好,全部保留子宫,术后无感染,无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出血可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
  • 临床医学
    乔长英;
    2010, 24(12): 936-9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营养卫生
  • 营养卫生
    谷源刚;
    2010, 24(12): 937-9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商义;何德才;张才全;
    2010, 24(12): 938-939,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将60例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双挂线引流"术式,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多切口挂线引流"术式。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P<0.01)、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P<0.01)、创面愈合时间短(P<0.01)、肛门瘢痕小(P<0.01)、肛门畸形发生率低(P<0.01)、肛门部分失禁发生率低(P<0.01),但术后复发率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双挂线引流手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效果比放射状多切口挂线引流术好。
  • 临床医学
    冯冬梅;禚保彪;
    2010, 24(12): 940-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环形混合痔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200例重度环形混合痔患者。100例患者行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d and hemorrhoids,PPH),另100例患者行PPH联合中医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2个月。治疗后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单纯PPH治疗组的并发症和复发率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环形痔疗效明显优于PPH。
  • 临床医学
    鞠亚芬;
    2010, 24(12): 942-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郑筱玲;王玉萍;
    2010, 24(12): 94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周传美;
    2010, 24(12): 944-9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学新生体检采血晕针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某高校08级新生6 421人(对照组),09级新生6 613人(干预组),观察2组晕针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晕针发生率为0.151‰,对照组晕针发生率为1.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P<0.05)。结论在大学新生体检采血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个性化的语言交流),可明显降低采血晕针的发生率。
  • 临床医学
    高静;
    2010, 24(12): 945-945,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赵俊杰;王世兴;
    2010, 24(12): 946-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邻面去釉应用于牙周病错畸形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矫治术后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本院牙周病错畸形患者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邻面去釉处理组)8例,患者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和正畸临床治疗后应用邻面去釉法处理相邻牙龈外展隙处存留的三角间隙;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组)8例,患者完成治疗后对三角间隙未做任何处理。治疗结束2周后对经2组三角间隙的改善程度、上颌中切牙根尖到牙槽脊顶槽高度的变化,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三角间隙得到明显改善;2组组间及组内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邻面去釉是改善牙周病错畸形患者三角间隙的有效处理方法,对其矫治及保持未产生不利影响。
  • 临床医学
    李全侠;
    2010, 24(12): 948-948,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措施及特点。方法对3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化疗知识宣传、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37例较顺利地完成各自的化疗周期,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化疗后感染而死亡。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知识宣传,配合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可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童汉玉;
    2010, 24(12): 949-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宋丽娟;
    2010, 24(12): 951-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周晓峰;王晓红;陈翠婷;
    2010, 24(12): 952-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生美;
    2010, 24(12): 953-9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使用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扬州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收集到的27例热毒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潜伏期、给药剂量、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处理情况、关联性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例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中,以男性儿童占最多;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性皮疹、过敏,其次为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的力度,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可减少ADR的发生。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程言安;
    2010, 24(12): 955-9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张秀芬;宫印成;
    2010, 24(12): 956-956,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和讲座
  • 综述和讲座
    李梦映;
    2010, 24(12): 957-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廖兆茂;张宏萍;吴晓娉;周嫦君;
    2010, 24(12): 960-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10, 24(12): 961-9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杨凤珠;
    2010, 24(12): 971-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