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
陈晓梅;
2010, 24(1): 14-15.
目的对高校学生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加以分析。方法根据2001~2008年接受抗结核治疗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分析有关化疗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的106例病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占41.5%,9例为2种或以上不良反应同时发生。其中肝功能异常15例,占14.2%,消化道症状13例,占12.3%,血尿酸升高13例,占12.3%,过敏7例,占6.6%,白细胞减少4例,占3.8%,失眠2例,占1.9%。有16例因肝功能异常和过敏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抗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很常见,以肝功能异常、胃肠道症状及尿酸升高尤多,而治疗方案的改变多因肝功能异常和过敏。治疗中应采取个体化方案,严密监测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