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09, 23(6): 608-6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9, 23(6): 608-6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王梦龙;修丽娟;郭嘉;静进;杨思渊;麦坚凝;
    2009, 23(6): 611-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健儿贴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38例ADHD患儿采用健儿贴进行治疗,于治疗前进行Conners父母用评定量表(PSQ)、教师用评定量表(TRS)评分及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CST),并于治疗2周、治疗1个月时进行同样评估。结果治疗后,PSQ中的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比治疗前有所下降,TRS中的多动问题、多动指数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CST中,完成分类次数比治疗前有所上升,总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率、非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率、持续性应答数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儿贴临床用于儿童ADHD,有近期疗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张志猛;王锦娟;
    2009, 23(6): 613-613,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李莉;
    2009, 23(6): 614-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1982~2007年徐州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病例统一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对肿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2~2007年间,徐州市区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108.12/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肺癌、肝癌、肠癌、白血病和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胃癌、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前5位死因分别为肺癌(26.49%)、肝癌(20.74%)、胃癌(14.30%)、食管癌(7.96%)和肠癌(4.69%)。男女肿瘤死亡数之比为1.94∶1。从30岁年龄组开始,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结论徐州市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 论著
    陈雷;温之花;谭英;
    2009, 23(6): 617-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江苏省邳州市居民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邳州市死因回顾性调查资料采用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YPLL率等指标应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5年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60‰,伤害年均死亡率为66.8/10万,居全死因第4位,减寿率为14.48‰,减寿作用影响最大,居第1位。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依次构成伤害死因前5位,占伤害死亡总数的88.18%。结论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溺是该地区伤害最主要的死因,依次构成伤害YPLL前3位,该3类伤害所造成对"早死"的贡献对居民影响更大,加强对这3类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降低该地区的居民死亡率,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湛先荣;宋力;
    2009, 23(6): 619-619,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喻涓;
    2009, 23(6): 620-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人群眼底动脉硬化情况,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年龄、性别的关系,分析眼底动脉硬化与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不同年龄的1 391名教职工进行眼底检查,同时测量其血压、血脂并详细问诊。结果眼底动脉硬化382人,占体检总数27.5%,382人中患高血压的有177人,占46.3%,血脂增高的有153人,占40.0%。眼底动脉硬化患者中男性218人,占男性体检总数的32.0%,女性164人,占女性体检总数的23.0%。结论眼底动脉硬化的检出率与年龄有关,高血压是造成眼底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其次眼底动脉硬化与高脂血症、生活习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因此及早预防和诊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定时体检,是防治眼底动脉硬化的关键。
  • 调查研究
    姬妍妍;支娟;
    2009, 23(6): 622-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我院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共6类18个品种。总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分别增长7.52%和18.71%。钙拮抗剂使用频度最高,在降压药治疗中占主导地位。结论我院抗高血压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基本相符,符合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丁丽娟;
    2009, 23(6): 624-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张金枝;邓万霞;罗敬安;刘杰;贾江伟;
    2009, 23(6): 625-625,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黄雷;乐永长;
    2009, 23(6): 626-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闵行区颛桥镇不同人群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及结核病相关态度和行为,为进一步开展结核病宣传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建筑工人各500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建筑工人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77%、68.49%、61.61%,3种对象对各种知识的掌握水平、对结核病相关行为和态度的正答率均有差异(P<0.01),3种对象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的平均得分分别为(9.72、8.90、8.01)、(5.81、6.57、5.06)(、5.35、5.51、4.44)。结论颛桥镇开展结核病宣传教育时应该抓住重点人群、突出重点内容,以取得最佳效果。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邵亚坤;李玲玲;
    2009, 23(6): 629-629,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黄大元;张惠娟;田玉和;吴国运;梁成青;
    2009, 23(6): 630-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吉首大学医学生体质指数(BMI)分析,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725名在校大学生,测量身高、体质量,用BMI进行营养状况分析。结果78.34%的学生BMI分布于正常范围,16.83%学生体质量过低,4.83%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男生BMI较女生高,体质量过低率女生高于男生,而超重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城乡之间学生的BMI分布基本一致。结论吉首大学医学生营养存在一定比例的体质量过低和体质量超标肥胖,并有性别差异。高校应强化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王艾青;郭海旺;
    2009, 23(6): 632-632,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霍建勋;杨翠英;
    2009, 23(6): 633-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探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2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较好,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学校适应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CL-90总分和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情绪适应、交往技巧和同学关系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3个最重要的因素。结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徐洁;汪琪;孙清梅;李宇军;
    2009, 23(6): 635-6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周丹萍;周丹琦;
    2009, 23(6): 636-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汪德凤;牟晓玲;
    2009, 23(6): 637-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类研究高校毕业生焦虑心理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400名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毕业生总体焦虑发生率为32.1%,焦虑心理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分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毕业生是否来自于农村或城镇关系不大。结论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是与现实相符合的,经过就业指导、分类心理护理与指导后均能正常就业。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温斌;
    2009, 23(6): 638-638,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张建琴;徐明;
    2009, 23(6): 639-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学生家长的性观念以及在预防性病/艾滋病(STD/AIDS)方面的知识、态度和需求,为进一步完善性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整群抽取银川市和吴忠市部分中学生家长381名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本地区中学生家长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36.2%~95.8%,对于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较低,94.5%的中学生家长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进行性健康知识的教育,但仍有31.7%的家长认为向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会诱导过早性行为。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所属民族的不同对STD/AIDS的态度也不同。大部分家长认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其次才为家庭因素。结论家长对学校性健康教育的认识基本正确,但对预防STD/AIDS知识、与青春期发育有关的性健康知识,以及对STD/AIDS相关的态度,有待通过全民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逐步予以矫正。
  • 专题调查
    陈苏赣;张旭;
    2009, 23(6): 642-6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对瓮安县高三154名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国内中学生常模比较。结果高三男生的精神病性因子均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的抑郁、焦虑、男生恐怖因子均分与国内中学生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瓮安县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正常,但也隐藏心理健康危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赵建华;
    2009, 23(6): 643-643,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肖力;鹿敏琦;
    2009, 23(6): 644-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米树文;廖世华;杨帆;
    2009, 23(6): 646-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党力武;王宏利;杨爱琴;
    2009, 23(6): 647-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刘贤毅;陈世巧;
    2009, 23(6): 648-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农村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政策掌握情况。方法采用多级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村民1 195人,其中1 029人知道结核病,结核病知晓率为86.11%;562人知道结核病防治免费政策,知晓率为47.03%;获得结核病防治信息来源,"听别人说的"为72%。结论汉阴县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特别是加强学校学生、村民为重点对象的健康教育工作。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鞠亚芬;傅晓东;
    2009, 23(6): 649-649,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杜天骄;于娜;
    2009, 23(6): 650-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应付方式和情绪状态的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医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医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应付方式和情绪状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以提高医学毕业生应付就业压力的能力。
  • 专题调查
    董淑娥;程显凯;李萍;
    2009, 23(6): 652-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吕宣艳;杜孝宁;王小红;
    2009, 23(6): 653-653,6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张占平;李平;赵立霞;边文红;陈宋;
    2009, 23(6): 654-6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徐州市国家公务员疲劳状况,促进公务员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疲劳量表分层整群抽取1 607名不同级别徐州市国家公务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疲劳问卷总分及三维度得分上,厅局级疲劳得分最高,依次为处级、科员,最低得分为科级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务群体在疲劳问卷总分及三维度均值多重比较上,科员与科级干部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神经感官疲劳上科级与厅局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务员疲劳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处级、厅局级疲劳较重,尤其是厅局级干部在神经感官上疲劳程度重,应该引起重视,提示定期体检和改变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对消除疲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 专题调查
    韩云华;
    2009, 23(6): 656-656,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张明辉;
    2009, 23(6): 657-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镇江市传染性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防治工作经验。方法用人口标化方法,对镇江地区1992~2003年肺结核登记年报表、项目工作季报表、传染病疫情分析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镇江市12年结核病年平均新登记率43.21/10万,涂阳新登记率7.20/10万,痰涂片阳性检出率20.96%,未痰检率20.41%。涂阳登记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u=5.37,P<0.01),是女性的2.29倍,与年龄成正相关(r=0.995 4,P<0.01),15~64岁人群涂阳病人占总数的79.2%。农民年平均新登率(56.12/10万)是其他职业人群(16.22/10万)的3.46倍。结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仍然在农村,DOTS策略的全面实施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关键。
  • 疾病控制
    王玫;王梅;张晓梅;林艺;严敏;
    2009, 23(6): 659-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洪华子;龚学苹;
    2009, 23(6): 660-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张桂萍;张革萍;
    2009, 23(6): 661-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入学时肺结核感染状况,为有效预防控制在大学学习期的传播和发生,同时也为儿童阶段肺结核感染提供可靠的防治依据。方法对延安大学2006~2008年新生共计9 912人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者进行胸透,胸透异常者再做X线胸片及痰结核菌检查。结果受检学生PPD试验阳性率3年总计为32.18%,其中强阳性21.7%,肺结核患病率3年总计为0.23%,肺结核中女性多于男性2∶1。结论结核病在中、小、幼学生中已经感染发病。
  • 疾病控制
    顾建武;李加广;李永春;王立春;
    2009, 23(6): 662-662,6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继续巩固我县肠道蠕虫病防治成果,尽早实现"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确保我县肠道蠕虫病群体化疗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和塑料直管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蠕虫虫卵。服药方式:方式一、即2002~2004年每年都一般号召各乡(镇)均开展一次群体性驱虫服药;方式二、即2005~2007年每年规定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在全县1/3乡(镇)开展群体性驱虫服药,3年为一循环周期(3年内全县所有乡镇轮流开展一次群体性驱虫服药)。结果方式一、3年累计服药人数为61 000人,平均服药率为7.71%。方式二、3年累计服药人数为251 930人,平均服药率为31.43%。结论每年集中一定时间集中精力在1/3乡(镇)开展群体性驱虫服药,3年为一循环周期的服药方式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保证防治效果,这种驱虫服药方式值得推广。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娄丽艳;
    2009, 23(6): 663-6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4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并进行良好的护理措施。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好转,所有患者气促、紫绀有不同程度改善,生命体征稳定,肺部口罗音减少或消失,治疗24~48 h复查胸片,提示肺水肿有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治疗后HR、呼吸频率明显降低,SpO2、PaO2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不仅能改善患者气体交换,还可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而细致的护理配合是使其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张玲;
    2009, 23(6): 664-6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蠕形螨感染与卫生习惯及面部疾患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和挤粘结合法及问卷调查。结果在校476名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为32.77%;2007级和2008级学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毛囊蠕形螨感染率高于皮脂蠕形螨;洗刷用品混用蠕形螨感染率高于个人专用;油性皮肤或混合性皮肤蠕形螨感染率高于中性和干性皮肤者;痤疮、酒糟鼻等面部皮肤疾患者蠕形螨感染率高于皮肤正常人群的感染率。结论在校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与国内平均感染率相近,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皮肤类型、面部皮肤疾患密切相关。
  • 疾病控制
    史玉玲;
    2009, 23(6): 666-66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和了解云龙区儿童的屈光状态及相关因素,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验光仪在我区12所托幼机构对2 329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对屈光异常者转市眼防所专科研确诊。同时对这些儿童及家长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2 329例学龄前儿童中,弱视85例(156眼),在相关因素中屈光不正家族史、早产儿、窒息史、婴儿眼遮盖史、儿童偏食、看电视时间超过1 h/日与儿童弱视相关。结论儿童屈光不正可早发现、早确诊、有效干预。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黄伟魄;
    2009, 23(6): 667-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早期诊治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糖尿病酮症的诊治经过。结果及早发现处于酮症的病例,及时合理治疗,成功率高。结论应加强糖尿病科普宣教,及时识别、确诊与治疗糖尿病酮症。
  • 临床医学
    王海舰;梁艳丽;梅存金;
    2009, 23(6): 669-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78例,其中对照组36例,给予护肝、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德福韦10 mg,每日1次,2组病例均在治疗12月后观察肝功能、HbeAg、HBV DNA、Child-Pugh评分等。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生化学指标改善、HbeAg阴转、HBV DNA水平下降及Child—pugh分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德福韦具有较强的抑制HBV DNA复制的作用,通过抑制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能使乙肝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及肝脏生化指标改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 临床医学
    邢静;
    2009, 23(6): 671-671,6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王洪鸽;杜雅琴;訾继风;
    2009, 23(6): 672-6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衰的作用。方法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剂量为20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统计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再住院率、死亡率。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提高,左室收缩末内径均有缩小,但辛伐他汀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辛伐他汀组症状改善率、心衰再住院率、死亡率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并使心衰住院率、死亡率有进一步下降。
  • 临床医学
    张荣力;袁如彩;
    2009, 23(6): 674-674,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继发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选择7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35),2组均常规使用灯盏花注射液40 mg、胞二磷胆碱0.5 g,维生素C 2.0 g,静脉滴注,每天1次;肠溶阿司匹林首次顿服300mg,以后10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2周后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ESS评分结果,评价2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继发脑损伤的治疗安全、有效。
  • 临床医学
    顾永芳;
    2009, 23(6): 675-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中年直肠癌Miles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5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前后的心理特点,采取手术前后知识教育等护理对策。结果35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恐慌较轻,情绪稳定。术后能改变认识观念,掌握肠造口原理和护理方法。结论增强了患者社会适应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 临床医学
    吴月芳;
    2009, 23(6): 67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刘宗响;周正国;王鹏来;牛文芝;
    2009, 23(6): 678-678,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阿替卡因根管内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66颗患牙和对照组60颗患牙,实验组采用阿替卡因根管内麻醉法麻醉牙髓;对照组采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法,观察麻醉效果。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完全麻醉的成功率高达83.33%,对照组麻醉成功率为50%,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5.45%,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卡因根管内完全麻醉成功率高。
  • 临床医学
    王化勇;胡正群;李勇;张辉;王雷;陈伟刚;
    2009, 23(6): 679-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肺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并发症、手术方式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14例70岁以上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95.6%,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5.4%,以肺部并发症为多,手术死亡率2.6%。结论老年肺癌行外科治疗是完全可行的,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死亡。
  • 临床医学
    马焱鑫;
    2009, 23(6): 681-6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李志春;
    2009, 23(6): 682-6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李爱英;
    2009, 23(6): 683-6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秀梅;高静;
    2009, 23(6): 684-684,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有复发性流产病史、血清ACA阳性并排除其他引起流产因素的早孕孕妇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人免疫球蛋白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治疗。结果38例孕妇中33例正常分娩,死胎1例,失访4例。结论对防止ACA阳性所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小剂量阿司匹林、人免疫球蛋白和HCG联合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临床医学
    郭云龙;彭庆兵;李晓伟;韩宏艳;
    2009, 23(6): 685-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s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正常健康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血液血细胞参数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化疗前后有显著变化(P<0.01),提示肺癌患者化疗后PDW减小是其特征性变化;血小板无明显变化(PLT,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减小(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R无明显变化;正常健康组血白细(WBC,n=45,5.27±1.17),患者组白细胞(n=34,3.10±0.64)。结论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敏感指标。
  • 临床医学
    王政理;
    2009, 23(6): 686-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梗阻的外科治疗及术式选择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5~2008年114例结肠癌并梗阻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施行右半结肠切除48例,左半结肠切除66例(30例行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18例Hartmann术,12例短路手术,6例单纯造口)。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根据结肠癌并梗阻临床特点,正确的选择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预后,符合手术适应症患者一期吻合能取得更满意效果。
  • 临床医学
    杜建雄;李建恒;李琴;黄英;丘少文;刘洁红;向保近;
    2009, 23(6): 68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冲击波骨科治疗仪治疗坐骨结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冲击波骨科治疗仪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多功能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活动功能、疼痛情况改善以及有效率、治愈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骨科治疗仪对坐骨结节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临床医学
    吴健;马克勇;
    2009, 23(6): 690-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王宇阳;韩强;邵珠民;
    2009, 23(6): 691-691,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杜长夫;魏东;李华;葛行新;
    2009, 23(6): 692-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开窗式椎体间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行性下腰椎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式入路,采用自体骨和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下腰椎病变46例,随访8~46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后9~12个月获得骨性融合,临床效果评价:优21例,良22例,可3例,无永久性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开窗式入路并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下腰椎病变的较好方法,具有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彻底及融合可靠的特点。
  • 临床医学
    冯云;
    2009, 23(6): 694-694,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施行临床干预,试图减少产妇的绒毛羊膜炎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围产期合理的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足月分娩产妇1 886例中胎膜早破、孕龄37~42周、年龄24~32岁、头先露的156例及时进行临床干预,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2001年1月~2004年12月1 981例中足月胎膜早破、孕龄≥37周、头先露的未加任何干预的156例作为对照组。所获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2组产妇绒毛羊膜炎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2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比较,由于实施计划分娩,实验组剖宫产率降低(P<0.01)。结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尽早进行计划分娩,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等临床干预措施,能有意义的减少产妇绒毛羊膜炎以及新生儿窒息率、肺炎发生率。
  • 临床医学
    麦亚坤;
    2009, 23(6): 695-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软胶囊对带状疱疹、湿疹、湿疣、瘙痒症4种常见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88例门诊病人,单剂方应用龙胆泻肝软胶囊,7 d复诊作阶段疗效检测,1个疗程(2周)结束后总评。结果总有效率带状疱疹最高(97.92%),余依次为:瘙痒症(91.30%),湿疹(89.36%),湿疣(85.11%)。结论龙胆泻肝胶囊治疗上述皮肤病方便安全、疗效可靠。
  • 临床医学
    曹必宏;
    2009, 23(6): 697-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甲硝唑液对根管治疗中急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需根管治疗的166例,188个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地塞米松+甲硝唑液+氢氧化钙及单用氢氧化钙,观察不同时段各组急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 h、48 h及48 h以后地塞米松+甲硝唑液组97个牙急症发生率分别为10.31%,6.19%,2.06%;氢氧化钙91个患牙急症发生率分别为27.47%,13.19%,5.49%。结论地塞米松+甲硝唑液+氢氧化钙作为根管消毒剂,能明显降低根管治疗中急症发生率。
  • 临床医学
    刘裕民;
    2009, 23(6): 698-698,7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耳压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肌注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压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
  • 临床医学
    黄春平;黄继玲;胡桂玲;
    2009, 23(6): 699-7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周丽;
    2009, 23(6): 700-7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李晓红;
    2009, 23(6): 702-7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将不同时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围手术期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不进行心理护理,比较2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心理指标变化和2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前后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紧张、恐惧程度明显减轻,生理指标相对稳定,应激反应减轻,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心理护理,产妇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明显减轻,能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 临床医学
    陈慕媛;方建玲;方宝珊;
    2009, 23(6): 704-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刘瑛;
    2009, 23(6): 705-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张培升;
    2009, 23(6): 706-7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邹文芹;周保娣;戴翠梅;颜连启;
    2009, 23(6): 707-707,7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罗秀凤;刘珍兴;
    2009, 23(6): 708-7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福州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05~2008年在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其乙肝两对半中的HBsAg进行检测,采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21 1475人,检出HBsAg阳性为13 991人,阳性率为6.62%;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可以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传播。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明珍;范成荣;瞿秀琴;
    2009, 23(6): 710-710,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雾化液对缓解留置胃管致咽喉部不适、口干及排痰不畅等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临床使用留置胃管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62例使用留置胃管患者为对照组。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间使用留置胃管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自制的中药雾化液进行喷雾,每4 h1次,持续到胃管拔除。结果观察组病人咽喉部疼痛,口干、恶心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雾化液进行喷雾能有效预防及减轻留置胃管致咽喉部的疼痛、口干、痰粘于喉部、恶心等症状。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陈志翠;
    2009, 23(6): 711-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曹丕军;潘勇平;
    2009, 23(6): 713-713,7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程言安;
    2009, 23(6): 714-7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杨小华;
    2009, 23(6): 716-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罗秀凤;王晓娜;李佳;
    2009, 23(6): 719-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王雅然;王恩达;
    2009, 23(6): 720-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张玉奎;
    2009, 23(6): 72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杨霞;
    2009, 23(6): 722-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郑子菊;董华;房昉;陈颖;袁琳;
    2009, 23(6): 723-7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徐州市和平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情况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以整群抽样法对徐州市和平社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健康体检、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系统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病率为35.80%,糖尿病患病率为28.31%,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较迫切。结论该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在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朱虹;
    2009, 23(6): 724-725,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阳锡洲;林丽娅;周贤君;
    2009, 23(6): 726-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张晓燕;
    2009, 23(6): 728-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张香兰;王洪侠;
    2009, 23(6): 729-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为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徐州地区铁路职工健康体检汇总资料,分析脂肪肝的人群分布特征。结果铁路职工体检23 553人,检出脂肪肝6 497人;其中男19 986人,脂肪肝5 918人(29.61%);女3 567人,脂肪肝579人(16.23%),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检出率也随着增高。体质量超标和肥胖(BMI>24)8 031人,检出脂肪肝6 429人(80.05%);正常体质量者15 522人(BMI≤24),脂肪肝162人(1.04%)。结论铁路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大力开展针对性地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
  • 健康管理
    崔壹;马德香;王伟红;刘向阳;段晓英;
    2009, 23(6): 730-730,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长春市高校食品从业人员乙肝携带规律及特点,为此类人群的科学管理阐明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的检测。结果男性乙肝携带率5.53%(27/448)明显高于女性3.26%(42/1 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有下降趋势(P<0.05)。阳性率集中在18~39岁年龄组(P<0.05)。结论长春市高校食品从业人员乙肝携带率低于全国乙肝病毒携带率,但18~39岁年龄段,以及男性从业人员的携带率均较高,需侧重进行管理。
  • 健康管理
    万左红;
    2009, 23(6): 731-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东城区在职教师脂肪肝患病状况与饮酒、血脂的关系,以利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方法抽空腹血查血脂;脂肪肝诊断采用日立EUB-305超声波诊断仪;现场调查饮酒情况;将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段教师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60岁组患病率最高,达24.05%;脂肪肝检出率男性24.98%,女性13.23%,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高血脂症和饮酒者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脂肪肝组(P<0.01)。结论中小学教师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其发病与高血脂症和饮酒有关,应采取积极防控措施。
  • 2009, 23(6): 733-7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王雪玲;
    2009, 23(6): 739-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