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09, 23(4): 364-3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徐海泉;张倩;胡小琪;尹婧;金瑛;刘爱玲;马爱国;马冠生;
    2009, 23(4): 367-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青春期少年植酸的摄入量及其与钙、铁、锌的摩尔比值,评价其植酸摄入水平,为改善青少年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怀柔区某学校11~16岁中学生304人(男154人、女150人),采用连续3d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并根据不同食物含量计算植酸及钙、铁、锌的摄入量。结果农村青春期少年植酸摄入量为620.5mg/d(男生670.0mg/d,女生569.6mg/d),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酸与钙、铁、锌的摩尔比值分别为0.1、2.1、4.4,植酸×钙/锌为34.9,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青春期少年植酸摄入量低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水平,但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其摄入量可能会影响机体对钙、铁、锌的吸收。
  • 论著
    刘迅;王成;唐骅;陈珠江;彭晖;娄探奇;
    2009, 23(4): 370-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现有在中国人群基础上开发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选择103例老年CKD患者,用中国方程、瑞金方程分别预测GFR值,与体表面积标准化99mTc DTPA测的GFR(sGFR)进行比较。结果Bland-Altman分析显示瑞金方程估计的GFR和sGFR的一致性最好,但所有方程估计的GFR和sGFR的一致性限度均超过事先规定的专业界值。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瑞金方程估测的GFR与X轴的斜率比其他方程更小。瑞金方程、MDRD1方程和中国5方程估测GFR15%符合率、30%符合率和50%符合率均较高,但所有方程估测GFR30%符合率依然低于70%。在CKD的不同分期中,瑞金方程和MDRD1方程估测GFR15%符合率、30%符合率和50%符合率均较高。结论当血肌酐的测定方法为酶法时,如果直接应用目前在中国人群基础上开发出的GFR评估方程预测老年CKD患者的GFR,可能会产生明显的偏差。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慧卿;王慧君;
    2009, 23(4): 373-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石云;丁大鹏;
    2009, 23(4): 374-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冀南地区城市和农村青少年心理压力源的异同。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2891名冀南地区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各项生活事件中,学习与人际关系是城市和农村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2)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三个因子的得分均为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3)农村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因子、受惩罚因子和其他因子的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城市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因子和丧失因子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农村高中生的健康适应因子得分高于其他年级。结论城乡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源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在心理教育与辅导上应注意类别差异和个别差异。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俞辉;胡正群;
    2009, 23(4): 376-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薛冰;贝品联;王雅娟;吴瑞龙;陆英杰;吾买尔江;
    2009, 23(4): 377-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上海、新疆不同经济发展地区高中校园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来源:上海普陀区高中学生从媒体、宣传材料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为78.8%,新疆地区汉族55.2%,维族32.8%;上海学生从老师、父母、亲友交谈获得艾滋病知识9.8%,新疆地区汉族28.5%,维族9.4%。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正确回答率最高的是新疆地区汉族学生,其次是上海学生,最低是新疆维族学生,各地区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两地学生显示了对艾滋病病人的不能认同。结论在高中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何林;
    2009, 23(4): 379-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钟智勇;王相兰;王厚亮;吴小立;张晋碚;
    2009, 23(4): 380-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Ⅱ型精神分裂症住院期间采用脑血管扩张药"盐酸丁咯地尔"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对其远期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分别使用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丁咯地尔和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于入院后第2天、入院后第4周末、出院后半年及1年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来评定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在第四周末、出院后半年SANS量表及认知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后1年的随访中记忆量表也有明显改善。结论Ⅱ型精神分裂症住院期间采用脑血管扩展药"盐酸丁咯地尔"有助于改善其远期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如能长期使用效果可能更好。
  • 调查研究
    汪勇;徐艳;
    2009, 23(4): 383-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初步探讨大学生A型人格与延迟折扣倾向的关系。方法让120名大学生完成延迟折扣任务,并填写A型行为问卷。结果在时间条件下,A型问卷得分高的被试选择延迟投资的比率显著高于低分组的被试;在金钱条件下,A型问卷高、低分组被试选择延迟的比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A型人格与时间资源的延迟折扣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与金钱资源的延迟折扣关系不大。
  • 调查研究
    刘迅;王成;唐骅;彭晖;石成钢;陈珠江;娄探奇;
    2009, 23(4): 385-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肾内科门诊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基础状况,判断老年CKD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结果共有141例病例入选。前五位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分别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1例(29.0%),高血压肾病41例(29.0%),糖尿病肾病23例(16.3%),尿酸性肾病10例(7.1%),良性肾小动脉硬化9例(6.4%)。病例平均年龄70.3岁。CKD各期的分布为CKD1期17.0%、CKD2期21.3%、CKD3期24.8%、CKD4期15.6%、CKD5期21.3%。多因素回归提示年龄、蛋白尿与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结论该研究针对老年CKD患者进行大规模单中心横断面调查,将有助于确定老年CKD患者的基本状况,为进一步纵向随访奠定基础。
  • 读者·作者·编者
  • 读者·作者·编者
    2009, 23(4): 386-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林敬德;张晓文;睢毅;
    2009, 23(4): 387-387,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徐州市住院学生疾病谱,为制订相应的学校卫生保健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住院学生的病历首页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学生住院8415例,其中男生5902例、女生2513例;居前3位的系统疾病依次是损伤和中毒(2068例)、呼吸系统疾病(1555例)、消化系统疾病(1156例),分别占24.58%,18.48%,13.74%;住院疾病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P=0.000;χ2=558.9,P=0.000)。结论学生住院的常见病因为损伤和中毒、病毒性脑炎、先天性疾病、肿瘤、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疝等,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提高儿童少年的健康水平。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尹璐;
    2009, 23(4): 388-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南京师范大学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3.4%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在对生活满意程度、对自我心理素质评价、接受心理医生帮助和对自杀行为的态度上,有无自杀意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无自杀意念者在负性生活事件的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结论针对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特点,提早进行自杀预防,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 专题调查
    徐寅;桑青松;
    2009, 23(4): 391-392,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金艾裙;王弘;
    2009, 23(4): 393-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于琪;侯雪艳;
    2009, 23(4): 395-396,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职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策。方法应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1017名沈阳医学院高职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在总分及学习、择业、校园生活、自我适应方面低于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总体适应能力低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低于独生子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生源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低于城镇生源大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应充分考虑上述各群体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
  • 专题调查
    刘小先;朱守宏;
    2009, 23(4): 397-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中生人格特征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为预防和改善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河南省某高中3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高中生群体中重度焦虑者占45.5%,中度焦虑者占39.6%,焦虑水平较低者占14.8%;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不同焦虑水平的高中生在E(内外倾)和N(神经质)2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考试焦虑的33.5%是由EPQ中4种人格因素决定的。结论高中生的人格特征与考试焦虑密切相关。
  • 专题调查
    高鎔;易国圣;
    2009, 23(4): 399-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索叔林;刘兆国;
    2009, 23(4): 400-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殷红;张娟;甄华春;胥占忠;
    2009, 23(4): 401-401,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江巧瑜;曹建平;连晓翩;汪雪莲;
    2009, 23(4): 402-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需求的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方法按照年级分层后,以宿舍为单位,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对选中的大学生开展访谈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大学生有不同的社会适应教育需求,非毕业生也存在就业指导需求。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希望刚入学时得到学习指导和沟通技巧的培养,37.05%的大学生希望刚入学时就能得到就业指导。结论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有不同的社会适应教育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社会适应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 专题调查
    杨珊;雷春萍;李春光;
    2009, 23(4): 404-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的早餐现状,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重庆某学校大中专50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专学生每天早餐就餐率为52.2%,大专为65.5%,大中专学生就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1)。其中男生就餐率为51.5%,女生为65.8%,男女生就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P<0.01)。结论青少年学生营养知识匮乏,早餐质量不高。应加强营养教育,强调早餐的重要性,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英尧;
    2009, 23(4): 405-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刘湘锦;
    2009, 23(4): 406-406,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沈冲;王琛琛;唐晶晶;朱莉莉;王海茹;钮菊英;沈洪兵;
    2009, 23(4): 407-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考试心理状况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流行病学问卷对某镇的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356名中学生进行考试心理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98.3%的学生的应试技巧得分正常(得分>6),其中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分别为98.2%和98.5%。初一年级男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优于女生,而初三年级女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优于男生(P<0.05),且优于初一年级女生(P<0.05);同一年级男女生之间的考试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级男生的考试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年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有缺陷的学生各科考试成绩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正常者(P<0.05),而考试焦虑程度也与考试成绩均存在线性关系(P<0.05);初三年级仅发现考试心理控制能力缺陷者语文成绩显著低于正常者(P<0.05)。结论大多数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技巧,但部分学生缺乏考试心理控制能力且容易产生考试焦虑情绪,从而对考试成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 专题调查
    史玉玲;
    2009, 23(4): 410-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云龙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营养状况,给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提出的建议。方法对本区2008年7所公办,36所民办托幼机构7008名3~6岁集体儿童定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区托幼机构儿童体质量达标率60.15%,身高达标率62.50%,营养不良患病率1.98%,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5.88%,贫血患病率4.72%,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量达标率逐渐增加,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率逐渐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病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儿童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云龙区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状况良好,今后要加强对低年龄组儿童的保健。对儿童健康的威胁并非营养不足的问题而是营养过剩的肥胖问题,今后工作的重点是肥胖儿童的群体干预。公办园儿童营养状况较民办园好,应重点加强民办园的卫生保健管理。
  • 专题调查
    邵昭明;郝元涛;张珊珊;叶中远;傅秋龙;刘瑞萍;
    2009, 23(4): 412-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学生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93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多种健康危险行为普遍流行,其中以到非安全场所游泳(10.8%)、节食减肥(19.4%)、长时间上网(15.4%)、长时间玩游戏(15.8%)的报告率较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多种健康危险行为受性别、年级、学习成绩、住校、家庭构成、学校类型等因素影响。结论应根据中学生特征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危险行为发生。
  • 专题调查
    周纲;张秀娟;张亚盟;
    2009, 23(4): 414-414,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张亚娟;孙静;郭计敏;
    2009, 23(4): 415-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青春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在小学生中深入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对青春期健康知识回答的正确率(53.52%)随年级递增逐渐增高,女生答题正确率普遍高于男生。小学生获取青春期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家长(53.73%),医学书刊(41.04%),和老师(28.36%)。结论小学生的青春期健康知识相对贫乏,在小学青春期发育前就接受正确科学的青春期教育,是化解青少年对自己身体发育感到好奇和恐惧的最好的方法,并将受益于他们的一生。
  • 专题调查
    周军燕;杜珍;刘琥;王文军;
    2009, 23(4): 418-419,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调查医学生的睡眠状况,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和方法。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医学生的睡眠情况。结果340名医学生PSQI评分平均为6.35(s=2.22),87人(25.59%)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大一和大二的睡眠质量最好,大四和大五次之,大三最差。大一的睡眠效率最好,大五最差。医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8.9%,男女生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并不乐观,各方面应确保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
  • 专题调查
    王文明;薛黎坚;
    2009, 23(4): 420-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并检验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指标在影视学校学生艾滋病知晓率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以及目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于2008年3月对影视学校1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UNGASS指标的5个题目全部回答正确的比例为21.37%。对其进行赋值后,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3.68%,男生为76.74%,女生为71.45%,男生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女生。结论影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继续加强。
  • 专题调查
    何绍芳;
    2009, 23(4): 422-423,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独立学院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07年12月446人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校教职工常见病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高尿酸症,检出率依次为23.77%,12.78%,12.11%,12.11%,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代谢性疾病是威胁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启动和实施人才健康工程,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尽早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提高教职工身心健康。
  • 专题调查
    赵燕芬;侯虹;
    2009, 23(4): 424-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模式和方法,以便针对性地对在校校医进行有关健康模式和方法的培训。方法2007年4月~5月对肇庆35所中小学校的102名在校校医进行自填式,问卷式调查,并进行系统讲授。结果仅有31%的校医认为在学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认为在学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有必要性中,90%不知如何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经系统学习后98%明确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结论学校健康教育主要模式有同伴教育和健康教育方法,是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方式,应该在中小学校中推广。
  • 专题调查
    康钊;
    2009, 23(4): 426-426,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学生择业焦虑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择业焦虑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四川省南充市380名大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男生的择业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男生与女生在人格各因子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科生择业焦虑程度略高于文科生;大学生的择业焦虑与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等人格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择业焦虑与个体人格特征具有相关性。人格差异是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的重要内部因素。
  • 专题调查
    龚敏;游唯春;汪德华;
    2009, 23(4): 427-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调查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的现状,并评价营养宣传教育效果,为学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基线调查,开展营养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90%以上的大学生对日常的营养疾病的导致原因了解不够81.9%的同学没有听说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大部分学生有不良饮食行为,通过营养知识教育,他们的营养知识态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原意接受营养宣传教育。结论营养宣传教育的开展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该人群普及营养知识的有效措施。
  • 专题调查
    白亮亮;洪琪;张洁;周弘;
    2009, 23(4): 429-429,4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女大学生痛经与考试焦虑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大学7个学院不同专业的1至4年级本科女大学生2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考试焦虑自测量表(TAT量表)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该人群的年龄、专业、月经状况及考试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发放200份问卷,应答率100%,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96.5%。原发性痛经检出率为41%。痛经者与非痛经的焦虑平均得分分别为32.33和26.6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考试焦虑量表的平均分数为27.77,理工商科学生为31.57,理科得分明显高于文科学生的得分(P<0.05),表明痛经者与非痛经者对考试焦虑程度有所不同。结论痛经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问题,其发生可能与原发性痛经有关。
  • 专题调查
    刘玉梅;
    2009, 23(4): 430-4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钟微子;冯婉玲;
    2009, 23(4): 432-43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女高中生痛经发生状况,综合探讨女高中生生活习惯、月经状况、经期生理卫生与痛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高中女生680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痛经调查问卷。结果痛经发生率为58.09%。其中轻度占48.10%,中度占47.34%,重度占4.56%。各年级组痛经发生率随年级的增长有所增加,各年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有:吃早餐、睡眠时间、体育锻炼、年龄、初潮年龄、经龄、月经周期、经期。吃早餐、睡眠时间、体育锻炼、经龄、月经周期和经期进入回归模型。结论痛经以高中女生中具有较高发生率,痛经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 专题调查
    李陇;
    2009, 23(4): 434-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经女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大一女生280名作月经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分出痛经组和对照组,全部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进行测定。结果原发性痛经为178人,发生率为68.72%。痛经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1;t=4.76,P<0.01)。痛经组SAS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P<0.01)。痛经组SDS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P<0.01)。结论痛经给女大学生带来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这种不良情绪又加重痛经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成浩;
    2009, 23(4): 436-437,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南京大学教职工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观察年龄和性别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984名体检者空腹血糖、血脂,比较年龄和性别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血糖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血脂同样也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是到了50岁以上血脂上升趋势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高峰在41~50岁,后随年龄上升有所回落,女性血脂随着年龄增长小幅上升。<50岁年龄组血脂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50岁以后年龄组,女性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则显著高于男性。结论南京大学教职工血脂高峰出现较早,应加强健康教育,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李炳南;
    2009, 23(4): 438-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师专类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师专1183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师专新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的恐怖、焦虑与抑郁倾向。结论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女生的关心、教育与引导。
  • 专题调查
    石祥奎;张凤池;刘成永;
    2009, 23(4): 440-440,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梅红;
    2009, 23(4): 441-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阿得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得福韦酯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前胶原(PcⅢ)和IV型胶原(IVc)测定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的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经阿得福韦酯治病1年后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降低。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时淑华;何茶叶;潘小郑;
    2009, 23(4): 443-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徐勤;郭建丽;刘瑛;王秀兰;
    2009, 23(4): 445-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教职工连续五年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指标进行调查。方法根据2001及2005年某高校教职工的体检结果,对常见慢性病患病率进行分析,比较五年间变化趋势。结果2005年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五年间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高脂血症和肥胖的患病率2年调查结果基本持平。五年间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明显上升,舒张压明显下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成为威胁职工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增进健康,预防疾病
  • 疾病控制
    张文远;
    2009, 23(4): 447-447,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朱命祺;
    2009, 23(4): 448-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为高校教职工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校2007年健康体检脂肪肝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校参加体检的2300名教职工人群,肪肝检出630人,检出率27.4%(630/2300),男性(33.9%)高于女性(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饮酒史并抽烟史者的男性占37.6%(237/630);合并疾病以高体重(74.1%)和高血脂(41.7%)为主。结论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脂肪肝发病率不容乐观,高校教职工群体中脂肪肝防治工作丞待加强。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俞辉;胡正群;
    2009, 23(4): 450-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王冬侠;
    2009, 23(4): 451-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掌握新生入校时肺结核患病情况,检出PPD强阳性者,筛检结核病患者,从而早期规范治疗,减少结核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动员PPD强阳性者预防性服药,降低学生结核病发病率。方法对入校新生进行免费实施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实验,强阳性者进行胸透,疑似者进一步检查确诊。胸透无异常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结果3届新生中,总强阳性率7.80%之间,肺结核患病率128/10万,低于2000年第4次全国结核病流调同年龄段患病率233/10万。结论为了控制肺结核在大学生中传播流行,必须从新生入校进行相关的专项检测,检出传染源及易感者,针对性的进行治疗预防及相关措施,控制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许瑞明;
    2009, 23(4): 452-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杨涛;陈步红;
    2009, 23(4): 453-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口服银杏叶片,每次4粒,每日3次;尼莫地平,每次40mg,每日3次;对照组42例,口服维脑路通120mg,脑复康0.8g,每日3次。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椎—基底动脉缺血状态,2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稳定。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杨哲粉;高峰;
    2009, 23(4): 454-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雷动;
    2009, 23(4): 45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洪晓翔;勘爱萍;
    2009, 23(4): 456-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程巧瑞;张宇虹;李春锋;
    2009, 23(4): 457-457,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2.5mg米非司酮连服6个月及12.5mg米非司酮连服6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病程记录。结果两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2.5mg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不良反应发生少且轻微。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患者可采用2.5mg米非司酮连服6个月治疗。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曹艳萍;桑文凤;
    2009, 23(4): 458-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建梅;黄蕾;
    2009, 23(4): 460-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妊娠合并糖尿病母亲及所分娩活产新生儿各58例与正常产妇及所分娩新生儿各6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卡方检验。结果妊娠合并糖尿病组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所分娩新生儿大于胎龄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因此加强血糖异常的孕妇及所分娩新生儿的管理非常重要。
  • 临床医学
    李春锋;程巧瑞;张伟;
    2009, 23(4): 461-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对6592例孕妇行产前常规检查。结果胎儿畸形发生率2.7‰,多数经引产、手术或踪随访证实。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对某些组织器官畸形缺乏准确性特异性;胎儿畸形的检出与孕周、超声医师技术水平、仪器的灵敏度密切相关。
  • 临床医学
    张新建;
    2009, 23(4): 462-4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朱月琴;戴文森;
    2009, 23(4): 463-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曹艳萍;
    2009, 23(4): 465-465,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莲;石风群;温鸿源;饶静云;黄荷;
    2009, 23(4): 46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及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护理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术后分3个不同阶段康复锻炼。术后1~3d卧床期肩部运动。术后3~7d肩关节进行上举、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活动,肩胛骨进行上举、内缩、外移、旋转等活动,肘关节做屈伸、旋转运动,3个部位活动同时进行。术后2周拆线后,继续进行肩关节、肘关节、肩胛骨功能锻炼,出院后继续进行肩关节和上肢功能的活动。对照组术后按外科胸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干预组患侧上肢肩关节伸、屈、外展、内外旋运动的活动度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肘关节的活动度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并将康复护理干预贯穿整个术后康复过程,能预防患侧上肢肩关节运动障碍,促进上肢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赵红;武新光;
    2009, 23(4): 468-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刘江波;
    2009, 23(4): 469-469,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李梦映;李勇;陈莉;
    2009, 23(4): 470-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雷小宝;
    2009, 23(4): 472-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马宁玲;
    2009, 23(4): 473-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武红梅;
    2009, 23(4): 474-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蔡乐农;史天山;权正良;金晓艳;董春玲;苏联珍;李彩凤;
    2009, 23(4): 475-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于威;李敏;乔玉梅;
    2009, 23(4): 477-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分布规律,为高校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学生健康体检表》要求对2006~2008年18034名大学新生进行健康检查。结果3年各疾病检出率为16.5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疾病谱集中在消化系疾病,占总患病人数的37.30%;心血管疾病占26.71%;泌尿系疾病占17.13%;眼科疾病占7.47%;运动系疾病占2.62%。结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学生网上档案。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宫印成;王晓春;张秀芬;
    2009, 23(4): 478-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喻银玉;
    2009, 23(4): 479-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女性教职工妇科常见病患病情况,以便开展妇科病的防治和健康宣教工作。方法对我校2008年422名女性教职工妇科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常见病检出率为76.54%,依次为乳腺增生、宫颈糜烂、阴道炎、子宫肌瘤、乳腺包块、宫颈息肉、附件炎及附件包块等。结论提高对妇科常见病的认识,加强性卫生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倡导女性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积极防治妇科疾病。
  • 健康管理
    陈仁强;李锐;孙付胜;
    2009, 23(4): 480-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佟俊旺;高秀英;李君;吉晓红;王颖;
    2009, 23(4): 482-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某高校部分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方法对该校2007年40岁以上教职工共474人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种疾病或异常377人,总检出率为79.5%,前10位疾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肝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心电图异常、肝脓肿、高血糖、肾结石、胆囊息肉。除55岁以上外,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女性疾病检出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而男性不同年龄组间疾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之外,其他疾病检出情况不同工作部门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要重视教职工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宫印成;王晓春;张秀芬;
    2009, 23(4): 484-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喻银玉;
    2009, 23(4): 485-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万媛媛;
    2009, 23(4): 486-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朱雪山;
    2009, 23(4): 487-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李萍;
    2009, 23(4): 48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刘玉平;
    2009, 23(4): 489-4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