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09, 23(3): 242-2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王兆勤;张河川;
    2009, 23(3): 245-246,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流行现状,为社区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对高校551名教师(男323人,228人)进行疾病筛查。结果高血压检出率22.32%,患病率随年龄升高;高甘油三脂血症检出率19.96%,男性患病呈低龄化趋势;混合性高脂血症检出率15.79%,尤以40~49岁女教师突出。糖尿病检出率4.72%,空腹血糖偏高的检出率为9.26%。结论高校教师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流行形势严峻,是高校社区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姬成伟;吴谷红;韩江涛;余红梅;李武梅;杜鹃;吴文炜;
    2009, 23(3): 247-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针对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评定。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59名城市中学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及成年人,明显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0%,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高年级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低年级。结论应关注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 论著
  • 论著
    仲稳山;李露;
    2009, 23(3): 251-253,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方法运用CNKI检索文献,并根据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重大事件发生的顺序,划分SCL-90常模建立与使用的时间段,最后确定以2002~2007年6年间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建立当前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结果以2002~2007年6年间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的SCL-90的9个因子平均值,全部高于1986年建立的全国正常人群常模和全国青年组常模。结论1986年建立的全国正常人群常模和全国青年组常模,已经陈旧、过时,不再适合作为常模使用,建议将以2002~2007年6年间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的各因子平均值及标准差暂时作为新常模使用。
  • 论著
    贾延磊;秦民安;王晓春;刘文织;高爱华;史颖君;
    2009, 23(3): 254-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行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锐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同视机图片与Titmus立体视图本,对17例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做手术前正前方与中间带方位的、远与近距离立体视定性和定量测定。实行中间带移位术后,再同样做远与近立体视锐度测定,进行分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正前方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视力提高2~5行,代偿头位基本消除或改善,立体视从无到有,视锐度从800″至60″逐级提高,由周边体视转变为黄斑体视、以至中心凹体视。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立体视觉术前可有部分发育,中间带方向比非中间带方向好,经中间带移位术后,不仅解决了眼球震颤、代偿头位、视力问题,而且能使远近立体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林鹭;王方刃;杨翠玥;庄妙慧;陈珞;陈锦清;
    2009, 23(3): 257-258,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旅游安全与旅游卫生意识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为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好地防范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福州大学城地区5所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基本树立了旅游安全与旅游卫生意识,但旅游过程中真正采取防范旅游安全与卫生事故措施的大学生比例较低。结论学校在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建立比较严格的学生集体外出安全责任制度,尽可能避免旅游安全与卫生事故的发生。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吴卫琴;
    2009, 23(3): 259-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实习中期考核方法,提升学生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方法对75名安徽医科大学04级护理本科生,实习中期,采用以小组为单位,以案例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进行能力考核。结果小组得分最高94,最低76.8,总平均达86.1,问卷调查学生满意度达90.4%,绝大数学生(94.5%)认为该考核方法可提升其应用护理程序能力。结论以小组为单位,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案例式考核方法有效可行,可提升学生的应用护理程序工作的能力。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李磊;黄水平;费素娟;
    2009, 23(3): 261-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调查找出徐州地区胃癌患者特征。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调查2006~2007年在徐州市各大医院就诊经病理确诊为胃癌的患者。结果胃癌患者中男女性别比2.7∶1,男性与女性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分布中农民和管理工作者较多,收入分布中低收入患者较多。胃体癌占23.47%、胃窦癌占44.4%、贲门癌占32.39%,胃癌各部位在NSAIDs服用史、HP感染中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状况且不同NSAIDs服用史、HP感染状态与不同胃癌部位有关,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许丽芬;林春娜;陈琼;
    2009, 23(3): 263-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秦苏萍;杜文平;汤仁仙;
    2009, 23(3): 264-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免疫金银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SLE和其余6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等指标。结果免疫金银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阳性率为:SLE患者100%和96%、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和36%、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和13%、系统性硬皮病患者13%和73%、干燥综合征患者27%和82%、皮肌炎患者12.5%和37.5%、血管炎患者0%和17%、健康人0%和0%。统计分析显示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正确率、阳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较免疫荧光法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金银法检测ANA对SLE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临床上采用免疫金银法检测ANA用于对SLE的辅助诊断更有价值。
  • 调查研究
    李喜燕;
    2009, 23(3): 266-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BUA)升高与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不同病程的B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常规、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N-乙酰-β-氨基葡萄苷酶(NAG)进行测定,并对BUA升高的部分患儿实行干预治疗。平均随访8.5个月。结果(1)HSP出现BUA升高31例(62%);(2)HSP继发HSPN 23例(46%);(3)继发HSPN中BUA升高18例(78.3%),而仅表现为HSP的患儿中BUA升高13例(4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BUA不升高的5例HSPN相比,18例BUA升高者其病情程度无明显加重(P>0.05);(5)对BUA升高者中10例HSPN进行干预治疗,与无干预的另8例HSPN相比,病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HSP患儿BUA升高与HSPN发病率及病程相关,但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干预治疗高尿酸血症可缩短HSPN病程。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刘磊;
    2009, 23(3): 268-268,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掌握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做好卫生管理,防止相关传染病传播。方法2007~2008年选取南京市白下区8家游泳场馆,现场采集游泳池水样,每周取样监测。结果所有水样的浊度、pH、细菌总数均符合国家标准,尿素合格率83.4%,大肠菌群合格率98.2%,游离性余氯合格率37.6%。2008年的超标率高于2007年(χ2=15.03,P<0.05)。结论南京市白下区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较差,需要加强监管。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孙清梅;李冬艳;冯铁娟;张雯;王彧;陈玉松;汪琪;
    2009, 23(3): 269-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睡眠剥夺对青春期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er大白鼠共80只,4~5周龄;雄性40只,对照组、实验组各20只;雌性40只,对照组、实验组各2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模型;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雄性大鼠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性大鼠检测FSH、LH、雌二醇(E2)。结果72 h睡眠剥夺后,雄性大鼠实验组FSH与对照组比较、L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性大鼠实验组FSH与对照组比较、L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E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睡眠剥夺引起青春期雄性大鼠T、雌性大鼠E2分泌减少。睡眠剥夺是否会导致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性激素分泌减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充分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以免引起性激素分泌减少、紊乱。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高华;
    2009, 23(3): 271-271,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解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宝应县全县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监督、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后卫生信誉度B级的单位(36.8%)明显高于实施前(22.5%)(P<0.05),卫生信誉度D级水平所占比重明显降低(P<0.05),食堂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实施后(66.3%)明显高于实施前(51.3%,P<0.05)。结论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提高了学校食堂卫生水平。
  • 专题调查
    哈森高娃;肖剑岚;王风英;佟伟军;
    2009, 23(3): 272-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王冬月;沈明珠;吴叶;闻伟虹;
    2009, 23(3): 275-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掌握常熟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探讨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的相关措施。方法对2007~2008学年常熟市已开展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的58所中小学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10.55%,因病缺课率0.92%,平均因病缺课天数1.68 d。学生缺课原因前5位是感冒、其他疾病、水痘、胃肠道疾病和意外伤害。春季是学生患病的高发期。结论预防和控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的疾病是降低因病缺课率的重要措施,同时需加强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 专题调查
    梁筱健;肖兵;黄瑞伦;陈志雄;黄志权;余衤韦蔚;
    2009, 23(3): 277-278,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佛山市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设施现状,为改善农村学校卫生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按《广东省农村学校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方案》开展调查。结果项目区76.5%农村学校拥有完整的水和环境卫生设施;10所调查样本学校100%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及使用卫生厕所;个别边远地区农村小学仍饮用井水或泉水,洗手设施不足;监测样本学校水样10份,合格率40%;学生蛔虫、钩虫、肝吸虫、蛲虫四大寄生虫虫卵镜检阳性率15.7%,其中,蛔虫感染率为6.7%,肝吸虫感染率为7.3%,中学生肝吸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小学生。结论农村学校饮用水合格率偏低;边远地区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肝吸虫是佛山市农村学校学生肠道寄生虫病主要虫种。
  • 专题调查
    秦伟;陈远寿;余德芊;潘贵书;
    2009, 23(3): 279-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遵义市中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于2007年对遵义市1 600名中学生身体形态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遵义市中学生的身高、体质量、胸围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市区各年龄组学生3项指标均值普遍大于郊区。结论遵义市市区中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质量、胸围)高于郊区中学生。
  • 专题调查
    刘永华;周义生;
    2009, 23(3): 281-281,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刘来英;
    2009, 23(3): 282-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常见好发疾病、集中发病时间及性别差异,以便今后更好地采取预防和及时治疗的措施。方法依据设计的"大学生军训疾病登记表"对就诊学生进行逐项登记,总结。结果2 225名新生在为时2周的军训期间患病人次率达127.73%;呼吸系统疾病第7~12天发病人数达高峰(144.5人/d),外伤性疾病第3~11天达高峰(55.89人/d),消化系统疾病在第3~10天达高峰(27.88人/d),晒伤(日光性皮炎)在第4~10天达高峰(42.86人/d),过敏症患者第7~10天达高峰(15.25人/d)。呼吸系统疾病男生占52.48%,女生占30.47%,外伤男生占24.17%,女生占16.21%,晒伤男生占1.75%,女生占27.37%,中暑女生占4.78%,男生占1.40%。结论大学新生由于环境、饮食及军训体能运动改变较大,极易发生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外伤、晒伤、过敏及中暑等疾病,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或群发。
  • 专题调查
    刘安诺;吴卫琴;李惠萍;
    2009, 23(3): 284-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防护知识技能态度现状。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在实习前2周对本科135名学生进行职业防护调查,包括防护知识掌握、操作与技术评价、对培训的需求。结果学生知识得分为"差"(15.57±3.31),实习前非强化操作项目操作不规范,学生对防护知识培训需求迫切。结论实习前开展正规的防护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课程教育势在必行,同时实习医院应开展定期讲座,增加学生防护意识。
  • 专题调查
    宋兵芳;解晓虎;王生晋;
    2009, 23(3): 286-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患者对跌打损伤药物用药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我院药师发药交待的满意度,促进我校大学生用药安全。方法因运动损伤在我院药房取跌打损伤药的大学生患者107例,观察组54例,药师发药时详细询问伤情,并给予详细的发药交待;对照组53例,药师只是配方发药,发药交待简单或患者询问时才给予用药指导。采用问答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所用跌打损伤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知晓度,对药师发药交待的满意度,并参照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期刊,总结应用跌打损伤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果调查组与对照组用药知晓度分别为94.4%和62.2%,满意度分别为90.7%和62.2%。结论药师应重视并详细向患者提供跌打损伤药物的用药指导。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周玉梁;龙佑玲;
    2009, 23(3): 287-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崔雪丽;
    2009, 23(3): 288-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7~18岁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沈阳市中小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和平区体质监测学生42 601人,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质量,采用WHO提倡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照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质量值进行评价。结果沈阳市和平区7~18岁学生47.25%营养状况良好,较2002年低0.77%;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1.63%,较2002年高出0.33%,女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营养不良率最高,初中生次之,小学生最低。体质量超标检出率为12.14%,较2002年高出0.48%;肥胖率为18.99%,较2002年低0.03%;男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所占比例高于女生,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检出率最高,初中生次之,高中生最低。结论沈阳市和平区7~18岁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并存,增长幅度趋于平缓,应加强营养宣传教育,针对行性的采取营养干预措施。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褚韩生;
    2009, 23(3): 289-289,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王小燕;
    2009, 23(3): 290-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为在此类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促进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艾滋病、88.9%的学生能够区分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有51.9%的学生知道我国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常见的传播途径比较了解,也有部分学生对于"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不是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被调查的学生对经器械、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有较高的认识,而对于如何防治性传播和阻断母婴传播的认识水平较低,对于"保持单一性伴""正确使用安全套"和"及时治愈其他性病"等预防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了解较少;该校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比较刻薄。结论该职业卫生学校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尚处于"广泛听说缺乏深入了解"的阶段。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AIDS健康教育形式可作为医学生、护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 专题调查
    秦曙;陈家麟;
    2009, 23(3): 292-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工作价值观与职业倾向的关系,为学校就业引导和职业心理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个人基本资料问卷、大学生工作价值观量表和职业兴趣量表对扬州大学的16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⑴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重视程度依次为:组织安全>自我实现>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社会价值>安定休闲。⑵女生比男生更加重视组织安全与安定休闲,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更注重个人的自我成长,文科生比理科生更注重组织安全和自我实现。结论学校应针对毕业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心理辅导。
  • 专题调查
    朱春燕;王家骥;周志衡;李芳健;
    2009, 23(3): 294-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的现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1~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9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有异性亲密朋友的比例为63.7%,被迫与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1.3%,自愿地与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4.5%,初中生高于高中生(P<0.05)。性伴侣的数量为2人及以上的比例为59.7%,男生高于女生(P<0.05)。性行为前喝酒或使用药物的比例为28.9%,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1.2%,曾怀孕或使别人怀孕的比例为21.3%,第1次性行为的年龄为11岁及以下的比例为23.3%。性别为女性、不知道HIV病因为性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24、1.296,而年龄为保护因素,其OR值为0.858。结论应加强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
  • 专题调查
    张小宁;周莹;高立艳;
    2009, 23(3): 297-297,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医学院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护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3级本科护生实习前后进行SCL-90问卷调查,包括9个因子和1个附加项目。结果实习前后护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附加项目等6项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后强迫症状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5.0%和27.6%;实习前后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护生占全部被试护生的24.4%和32.5%。结论实习后护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实习前低,实习对护生心理产生明显影响。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王秀霞;张素英;张慧;
    2009, 23(3): 298-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某大学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该校2003~2007年的新生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体检,对疑似病人经进一步检查而明确分析。结果该校在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率低于新生肺结核的患病率,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取群体防治措施后,该校肺结核的患病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杨洁;王东华;
    2009, 23(3): 300-300,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刘咏;钱伟平;张久松;阮昌华;唐海艳;
    2009, 23(3): 301-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每年进行1次乙肝HBsAg、HBsAb检测(ELISA),对HBsAg、HBsAb阴性的学生按0、1、6注射乙肝疫苗,对HBsAb弱阳性学生加强1针乙肝疫苗,通过HBsAg、HBsAb阴性率及HBsAb阳性率比较,观察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HBsAg、HBsAb阴性率明显降低,HBsAb阳性率明显上升,未发现HBsAg阳性率增加。结论本校乙肝疫苗注射取得较好免疫效果,有效预防了乙肝病毒在校园的传播。
  • 疾病控制
    陈兆芳;武有聪;白丽;郭利军;王涛;
    2009, 23(3): 303-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云南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为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HBsAg,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1 329名新生中,检出HBsAg阳性学生55名,其中男生35名,女生20名;45名为汉族,10名为少数民族;26名为云南省内学生,29名为云南省外学生;17名来自城市,38名来自农村。总体HBsAg携带率为4.14%,男生携带率为7.32%,女生为2.35%(χ2=19.073,P<0.01);汉族携带率为4.31%,少数民族为3.51%(χ2=0.363,P>0.05);云南省内学生携带率为2.65%,省外为8.33%(χ2=20.912,P<0.01);城市学生携带率为3.23%,农村学生为4.74%(χ2=1.834,P>0.05)。结论该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云南省外学生感染率高于省内学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黄银花;
    2009, 23(3): 304-304,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廖媛晖;
    2009, 23(3): 305-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39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朱宏敏;鲍勇;
    2009, 23(3): 307-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某地区街道中学生视力低下概况,探讨其成因并为学生的视力保护提供依据。方法由校医依照视力检查卫生标准对辖区内中学生视力进行检查,收集、整理2002~2006年辖区内中学生视力低下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街道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学生,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学校和学生的视力保护意识欠缺,应积极采取视力保护措施。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唐蒲;
    2009, 23(3): 308-308,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尚红梅;张振宇;朱莲;陈晓芹;孙和平;张健;谢冰艳;
    2009, 23(3): 309-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5起学校水痘爆发疫情的调查,了解水痘爆发原因,掌握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的控制校园水痘及其他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5起水痘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研究,用CS 10.31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五起水痘疫情总罹患率6.41%(91/1419);发生在5个乡镇的4所村小学及1所镇中心小学,91例发病学生均无水痘疫苗接种史。县疾控中心应急反应均在1 h之内,5起疫情在采取措施后无新发病例。结论5起疫情均是由于学校报告不及时,延误了疫情的最佳控制时机;提示教育部门要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敏感性,以便及时遏制校内传染病爆发流行。
  • 疾病控制
    姜文琴;
    2009, 23(3): 311-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东营地区6岁儿童结核感染情况,评价卡介苗接种效果。方法对1 824名6岁儿童进行PPD测试,并检查卡痕,接种后72 h观测局部反应。对PPD试验强阳性的学生拍摄胸部平片。结果1 824名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阴性、阳性、强阳性分别占受试人数的69.85%、30.15%、3.78%;有卡痕者占调查人数的66.34%,女生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男生,有卡痕者结素试验阳性率显著性高于无卡痕者,无卡痕者结素试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有卡痕者。结论加强对学生群体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摸清疫情,早期发现传染源并给予合理治疗,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生中的传播,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孙纬纬;
    2009, 23(3): 312-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高芳;
    2009, 23(3): 313-313,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郑春梅;郑彬;曹小俊;
    2009, 23(3): 314-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导致食物中毒原因及研究中毒菌株的生物特性。方法按GB/T4789-2003方法将酒店厨房工作人员及中毒人员肛拭子、剩余的食物进行分离培养,用纯菌株进行生化试验。结果经调查,掌握了流行病学资料,以及通过试验在3份酒店厨房工作人员肛拭子、4份中毒人员肛拭子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株。结论副溶血性弧菌导致食物中毒发生。
  • 疾病控制
    千秀雄;洪昌国;
    2009, 23(3): 316-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延边地区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检查小学3年级学生的甲状腺、尿碘并调查食用碘盐情况和智商。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由1994年的17.56%降至2004年的5.56%;尿碘中位数由1994年的33.68μg/L增至2004年的255.00μg/L;盐碘监测合格率和覆盖率逐年上升,2004年分别达到95.30%和99.12%。另外,2004年与2000年相比智商优秀比例增加,智力低下者明显减少。结论几年来延边地区儿童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碘盐、尿碘等三项指标接近和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 疾病控制
    方红;严玉洁;屠月珍;张鑫毅;王跃;
    2009, 23(3): 318-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闵行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患龋情况。方法对闵行区在册的39所民工子弟学校在校学生进行口腔卫生普查。结果5~14岁学生乳牙患龋率58.23%,龋均2.38±2.94,充填比4.65%;恒牙患龋11.26%,龋均0.20±0.76,充填比0.93%;乳牙患龋率总体男性高于女性,恒牙患龋率则相反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龋齿充填比低,应加强爱牙护齿宣传力度,为学生提供方便、价廉质优的充填治疗。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慧卿;周伟;
    2009, 23(3): 320-320,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脑梗死病人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分析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脑梗死病例70例。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6.2岁。男性发病60~85岁,女性60~78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检查和头颅CT证实。结果治愈21例,治愈率30%;好转40例,好转率57.1%;死亡9例,死亡率12.9%。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是老年人脑梗死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降颅压、神经保护剂、抗凝剂、镁剂应用及并发症的积极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
  • 临床医学
    成红艳;孙新臣;成玉生;
    2009, 23(3): 321-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与甘欣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给予天晴甘美0.2 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静脉滴注1次,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1 8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天静脉滴注1次,疗程10 d。结果治疗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有95.83%(23/24)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只有69.23%(18/26),治疗组AST有90.48%(19/21)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只有63.64%(14/22),治疗组Tbil恢复正常仅6例,占60.0%(6/10);对照组Tbil恢复正常7例,占53.85%(7/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天晴甘美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医学
    马立军;
    2009, 23(3): 323-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管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120例结核性渗出胸膜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管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1次成功穿刺,X线胸透及B超示液体引流彻底,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置管时间3~15 d,平均5.5 d,引流量1 100~7 500 mL,平均5 500 mL;胸液消失时间2~5 d,平均3.4 d;热退时间2~7 d,平均4.1 d。无胸膜反应、肺、胸膜组织损伤、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提高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及治疗,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吕聿华;崔忠太;
    2009, 23(3): 324-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翟春燕;陈慕豪;
    2009, 23(3): 325-325,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赵霞;
    2009, 23(3): 326-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肌内注射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280例接受肌内注射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肌内注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比较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后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性化的舒适护理,客观上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质量。
  • 临床医学
    王翠宏;
    2009, 23(3): 328-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王玉生;杜政华;温吉盛;张雨英;
    2009, 23(3): 329-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高芳;
    2009, 23(3): 330-330,3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45例进行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疾病进行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术后恢复顺利,均于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颈部无疤痕,皮下无淤血,活动自如,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经过精心护理,完全可以避免或及时发现并发症,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刘天月;
    2009, 23(3): 331-3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谢吟;
    2009, 23(3): 333-33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8~1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5 d,停4 d,改口服阿奇霉素3d,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25~30 mg/(kg.d)每日2次,疗程10~14 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1.2%)较对照组(48.0%)高(χ2=6.20,P<0.05),咳止时间、口罗音消失时间、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局部疼痛出现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廖静琪;蒋德勇;
    2009, 23(3): 334-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实验学校2007年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体检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质量、视力、口腔等常规检查,体质营养评价采用BMI法。结果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5.13%,体质量超标肥胖率21.03%;视力低下率42.06%,龋患率24.96%,沙眼患病率0.54%,心脏听诊异常率0.20%。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率高于女生,女生视力低下率较男生高;营养不良率和龋患率有随年级增高而下降的趋势,而体质量超标肥胖率、视力低下率则有上升的趋势。结论营养不良、视力低下和龋齿仍然是当前中小学生主要的健康问题。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程言安;
    2009, 23(3): 336-336,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闫正青;柏柳枝;
    2009, 23(3): 337-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王莉芝;
    2009, 23(3): 339-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杨秀英;茹祥宏;
    2009, 23(3): 340-340,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工科大学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6年4月655名教职工体检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体检结果高血脂的检出率为29.3%,心电图改变为13.4%,高血压发病率为11.8%,血压偏高为4.3%,糖尿病发病率为4.6%,血糖偏高为4.6%。结论工科大学教职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发病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干预,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郑春燕;高爱敏;陈达莉;
    2009, 23(3): 341-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满意度的因素,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提高对内部顾客服务质量。方法每个月发放问卷调查表80份,分别征求各科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满意率调查。结果从临床手术医生主要不满意项目前3~5项调查的结果得出,对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物品设备器械及自身环境因素等不满。结论通过改进手术室医护关系,提高对内部顾客(手术医生)服务质量,从而与医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谐了工作氛围,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进一步促进质量提升,顺利完成各例手术。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张惠君;
    2009, 23(3): 343-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朱翠萍;
    2009, 23(3): 34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吴庆波;
    2009, 23(3): 346-346,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王曙燕;
    2009, 23(3): 347-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妇女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为做好妇女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学校1 169名女教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查出常见妇科疾病7种,总检出率为78.1%,其中以宫颈炎和阴道炎为主。结论妇女病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9岁,应加强医疗健康知识的宣传,定期做好妇女病普查,重视妇女病普治工作,从而降低妇女病患病率。
  • 讲座
  • 讲座
    孙晨宇;刘从云;朱华庆;
    2009, 23(3): 349-350,3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杨庆芬;梁燕;韦丽叶;
    2009, 23(3): 351-3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社区护士对87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实施每月电话随访和每3月上门随访进行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疾病相关知识教育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指导。结果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水平在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对糖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实施随访护理干预,使患者获得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 讲座
  • 讲座
    邓超;陈伟;汤鲁宏;
    2009, 23(3): 353-353,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王玉萍;
    2009, 23(3): 354-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孙兰虎;张庆巧;王秀娟;李娜;王义梅;唐松梅;周慧萍;
    2009, 23(3): 356-357,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儿童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订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园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710名家长中体质量超标与肥胖比例为20.8%和2.8%,24.4%的家长能正确回答肥胖原因;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正确率分别为15.2%和21.4%;控制措施的正确率为42.8%;对于膳食宝塔、每日烹调油量、每日三餐能量比例的正确率分别为25.1%、38.9%和87.3%;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BMI与得分高低有关联。绝大多数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控制表现出积极态度,但每天坚持锻炼者仅占1.8%;每周能带孩子户外活动1~2次的占59.3%;55.5%的儿童每周吃油炸食物次数>1次;52.0%的儿童晚上睡觉前会再给孩子进餐。结论儿童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控制态度较好,但是有关知识相对缺乏,尚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应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
  • 讲座
  • 讲座
    万同己;李萍;
    2009, 23(3): 358-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施发萍;赵必华;
    2009, 23(3): 360-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王文婷;桑青松;
    2009, 23(3): 362-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综述
    姜新峰;孙业桓;
    2009, 23(3): 365-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