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09, 23(2): 120-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张艺玲;黄子杰;张海;
    2009, 23(2):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毕业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医科大学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18名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前三位依次为考试(就业)失败或不理想、升学或就业有压力、被人误会或错怪;应激量前三位依次为升学或就业有压力、考试(就业)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男女生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毕业生对应激性生活事件以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为主;毕业生的消极方式与近一年的生活事件的应激总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就业问题是毕业生首要的应激生活事件,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 读者·作者·编者
  • 读者·作者·编者
    2009, 23(2): 125-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卜勇军;王绪刚;张国富;田玉慧;陆春梅;
    2009, 23(2): 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对医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医学院大学本科三年级13个班的学生,以集体授课方式进行营养教育,教育前后分别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前后,营养知识、态度得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及营养知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教育后更多调查对象希望从多种途径获得营养知识,并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P<0.05);教育后摄入适量动物内脏的人数增加,摄入不健康食品减少(P<0.05),其他行为教育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营养教育可提高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并使其愿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营养行为也有一定的转变。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黎萍;
    2009, 23(2): 128-128,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滕沁;张志红;刘丹丁;
    2009, 23(2): 129-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高校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性教育模式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京两所高校1612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关受孕知识正确率仅为31.9%左右,对自己和他人的性相关行为有较大的接纳宽容度,有67.78%的人有恋爱的经历,14.68%的人有过性交行为。结论在高等院校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王国华;王忆军;王燕;刘文慧;葛万龙;
    2009, 23(2): 132-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医学生在毕业前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按不同专业整群抽样,自编医学生毕业前一般情况调查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10名医学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应届毕业生的SCL-90总分、各因子均分都低于国内常模,且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及不同专业之间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学校毕业生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咨询与毕业前教育方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调查研究
    程龙;
    2009, 23(2):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当前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安徽省6088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阳性检出率为2%,各分量表阳性总检出率为总人数的68.1%,其中学习焦虑因子检出率为57.3%。各项检出率依次排序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②不同性别、生源、年级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徽省中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心理问题还普遍存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 调查研究
    郭莹;武丽杰;
    2009, 23(2): 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中学生的网络成瘾(IAD)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哈尔滨市在校初、高中生共1362名,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GSQ)、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进行测查。结果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82%,其中网瘾的发生在不同性别之间、初高中之间、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父母教育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中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艾森克各项人格特征得分普遍高于非网络成瘾中学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抑郁等6项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结论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与性别、年级、家庭和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对其防治应从多方面出发,采取综合措施并早期干预。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于海洲;谷波;刁永力;刘其成;
    2009, 23(2): 140-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屠月珍;张鑫毅;严玉洁;曾静;王桂芳;丁妮娅;
    2009, 23(2):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提高中学生慢性肾脏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水平,同时探讨尿液筛查方法的实际应用。方法采用八联尿液试纸法对初一和初二年级的730名学生进行了两次筛查。结果闵行区两所中学的学生通过初次尿液筛查发现异常的学生70人,异常率达9.60%,其中隐血阳性有8人,蛋白质阳性的3人,PH值阳性有12人,亚硝酸盐阳性有1人,尿胆原阳性有37人,酮体阳性有11人,胆红素阳性有9人,9人合并两项以上阳性指标。第二次尿液筛查阳性的6人,均为男性尿胆原阳性,异常率为0.82%。结论中小学生尿液筛查是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学生尿液筛查制度。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曹洁;邓玲慧;霍金芝;李佳;陈冰心;杨苾雯;
    2009, 23(2): 143-145,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学生性心理发展的情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当代青少年性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青少年性相关内容调查量表和卡氏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苏州市部分初二、高二及大一学生施测。结果(1)学生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方面的性别组和学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青少年性心理因子中性别认识与家庭环境、性生理发展均呈正相关,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选择与家庭环境、性知识掌握呈正相关,性需求与性生理发展、性知识掌握均呈负相关。这3项因子(性别认识、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选择、性需求)均不与性教育情况呈明显相关关系。(3)性别认识与忧虑性呈负相关,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选择与聪慧性、有恒性、独立性呈正相关,与自律性呈负相关,性需求与聪慧性、恃强性、世故性及独立性均呈负相关。结论学生迫切需要性相关方面的指导;性心理发展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在积极发展心身健康时也应注重性教育的开展。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徐艳;汪勇;宣宾;
    2009, 23(2): 146-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找出其作弊的主要原因,为提出合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考试作弊心理研究调查问卷,施测于40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输入和分析处理。结果引发作弊动机的首要内在因素是学生对所学课程或专业不感兴趣(30.4%);首要外在因素是来自于重修制度的压力(34.6%)。结论应重视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早采取对策。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戴妍妍;方双虎;
    2009, 23(2):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的恋爱与学习情况调查,探索大学生恋爱观、恋爱行为与学业成就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取分层随机取样方法,自编大学生恋爱、学业情况调查问卷。结果大学生在恋爱观、性观念方面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普遍比较健康,大学生的学业情况普遍表现良好,此外大学生恋爱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大学生应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同时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恋爱心理辅导,指导其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专题调查
    房莉;李新儒;
    2009, 23(2): 15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性行为的现状、态度及其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中国矿业大学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电子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770份。结果有过性行为的占20.0%,其中男生占10.3%,女生占9.7%,对性行为持赞同、默许或宽容者占89.5%,持慎重态度者占26.0%,注重贞操者占16.9%。在被调查者中有80.0%的学生认可同居是现代社会人性化的生活方式。结论目前在校大学生性行为已比较普遍,对其态度亦日趋赞同,应及时进行在校大学生性安全教育。
  • 专题调查
    滕学国;郭磊;
    2009, 23(2): 152-152,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何小静;
    2009, 23(2):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探讨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学内容,摸索性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方法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对我校417名女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对青春期生殖健康、避孕、以及性病预防等知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了原有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结论高校应合理安排生殖健康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她们生殖健康与保健知识的水平。
  • 专题调查
    闻伟虹;沈明珠;吴叶;
    2009, 23(2): 155-15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张彤;李秋丽;
    2009, 23(2): 156-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朱丁;沈惠芬;
    2009, 23(2): 158-159,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及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城乡生源是否存在差异,为制订健康教育方案和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220名大一新生进行了现场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掌握较好,对艾滋病的基本概念、防治知识仍模糊不清,城乡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进一步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侧重艾滋病基础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的灌输,增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自身做起共同抗击艾滋病。
  • 专题调查
    孙卉;张田;
    2009, 23(2): 16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测量工具评定大学生的睡眠情况。结果大学生PSQI得分为(8.62±3.25)分,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高达66.89%的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焦虑、睡眠环境、经济状况、身体状况、不良习惯、作息时间的规律性、锻炼的习惯、宿舍关系等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 专题调查
    朱健华;
    2009, 23(2): 163-163,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范韶维;李红娇;
    2009, 23(2):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张素敏;关静琳;何平平;陈斌斌;
    2009, 23(2): 166-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袁爱娣;
    2009, 23(2): 16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人饮食与营养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对宁波市白鹤社区的781位老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383位,对照组398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对试验组的老人进行总能量控制,给予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减少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和适量的运动。对照组除了相关药物治疗和适量运动外,饮食上不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饮食干预,试验组老人在减少便秘、减轻肥胖、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正常生理功能的营养需要量的同时,强调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可有效地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尤其对降低肥胖、便秘、减少肠道疾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有显著的疗效。
  • 专题调查
    卢晓文;
    2009, 23(2): 169-169,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陈明远;
    2009, 23(2):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专护理毕业生心理卫生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镇江市区中等护理学校的127名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受测的护生毕业生中,全量表总分在>65分为零。全量表总分在56~65分之间有6名,占4.72%。在8个因子中学习焦虑检出率最高为65.35%,其次依次为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孤独倾向。结论中专护理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急待加强。应建立心理问题及高危人群的复查方法,为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依据。
  • 专题调查
    全莉娟;周维翠;姚本先;
    2009, 23(2):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深入了解当代中学生压力应对方式,有利于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方法本研究以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265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城乡、独生子女情况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女生在求助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比男生更多的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各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等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求助、合理化维度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 专题调查
    刘四英;王文婷;桑青松;
    2009, 23(2):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师毕业生即将离校的情绪状态,为做好毕业生的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检》中抑郁和焦虑因子对104名高师本科生及51名非毕业班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生源地的毕业生在焦虑、抑郁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毕业生在抑郁因子上显著的低于非毕业班学生,在焦虑因子上显著的高于非毕业班学生;不同学校毕业生在焦虑、抑郁二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毕业后不同去向的毕业生在抑郁、焦虑二个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重视并加强对毕业生的离校情绪的教育管理工作。
  • 专题调查
    朱洁;郭兆明;
    2009, 23(2): 17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对改善人际关系敏感的有效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出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3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二组,其中对干预组开展各种方式的心理咨询。结果通过心理干预12周后,干预组大学生人际敏感症状明显改善,与未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咨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改善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专题调查
    李红娇;
    2009, 23(2): 178-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1724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入学的新生心理问题表现不同;05级与06级新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强迫、依赖、冲动和精神病性10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级与07级新生在躯体化、性心理、偏执、冲动、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级与07级新生在焦虑、抑郁、自卑、社交攻击、性心理、偏执、冲动7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生心理卫生指导。
  • 专题调查
    杜珍;王崇峰;刘琥;王文军;周军燕;许延平;
    2009, 23(2): 180-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300名在校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大部分医学院学生对营养知识未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10.61±1.761,且学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牛奶摄入明显不足等;而且有31.7%的学生选择食物只根据自己的口味;不同营养知识水平与选择食物依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在一些饮食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仍然需要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 专题调查
    冯玉荣;范利国;刘斌钰;刘斌焰;段爱旭;
    2009, 23(2): 182-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钙铁营养状况,探讨其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膳食记帐法及人体钙铁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和临床检查方法,对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211名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富含钙、铁食物日食用率分别为55.3%和44.2%,周食用频次分别为9.9次和7.9次;蔬菜水果日食用率为35.7%,周食用频次为6.8次。②血清钙、铁均在正常范围内;③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的6.2%,男生4.2%,女生6.7%,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的59.7%,男生79.2%,女生54%,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学院校贫困生多数膳食钙、铁摄入基本能满足生理需要;机体钙缺乏普遍,59.7%的处于缺钙亚健康状态,男生高达79.2%,此现象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贫血患病率低,仅为6.2%,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铁测定结果显示该群体并不缺铁,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的现象,需进一步调查微量元素铜及其他相关因素。
  • 专题调查
    邱晓玲;
    2009, 23(2): 184-184,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使其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方法通过抽查2005年和2007年各200份住院病历,统计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其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强化其法制观念,提高对护理文书书写的重要性认识,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结果2007年抽查的200份病历与2005年抽查的200份病历对比,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显著减少。结论采取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基本达到了书写的标准要求,从而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专题调查
    原建慧;平卫伟;孙景堂;翟艳丽;
    2009, 23(2): 185-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积极配合营养治疗,促进疾病康复。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122名内科住院病人膳食摄入情况进入随机调查,参考《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提供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内科住院病人人均每天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分别为7.8MJ和74.1g,各占RNI的102.9%和84.3%。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百分比分别为15.9%、24.6%、59.5%,基本合理。膳食中的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不同疾病的内科病人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摄入均不同程度不足。但心血管疾病患者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同时存在。结论加强内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知道如何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调整膳食,以增强疗效,促进康复。
  • 专题调查
    张涵;孙婷婷;杜天骄;周伟;
    2009, 23(2): 187-188,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大学生责任感状况,探求对教育的启示。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3所高校抽取在校大学生500人,以自编信效度较高的大学生责任感问卷为工具。结果女大学生责任感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和理科大学生责任感状况好于医科大学生;低年级大学生责任感高于高年级大学生。不同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责任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责任感教育。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戴月;袁宝君;
    2009, 23(2): 189-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党晓红;谢华;
    2009, 23(2): 192-193,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现阶段新沂市中学生伤害行为发生的现状,为当地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和学校制订相关的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沂市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校共107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获有效问卷1027份。结果新沂市中学生严重伤害发生率为11.7%。各种伤害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是扭伤(18.7%)、自伤(7.6%)、跌坠伤(7.0%)、他伤(6.0%)、烧伤/烫伤(5.4%)。学生严重伤害的发生场所主要是家中(53.3%),其次依次为公路、街道或交通场所(24.2%),因病缺课休息1天最多(60.0%);学生严重伤害主要表现为割伤、刺伤或捅伤(45.0%),其次为骨折或关节脱臼(35.0%)。多数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因身体缺陷或长相而被取笑及消极情绪行为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为发生率高中生均高于初中生。结论伤害问题不容忽视,为学生提供一个没能伤害的安全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郭传琼;苏丽壬;
    2009, 23(2): 194-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掌握泉州市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的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次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57%,大学生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2.6%,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与年级呈负相关(r=-0.094,P=0.003),AIDS知识与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r=0.147,P<0.01),及与性生活经历(r=0.065,P=0.040)呈正相关。结论应继续加强大学生AIDS健康教育,以改变态度和降低危险行为。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彭力科;黄兰芝;
    2009, 23(2): 196-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解医专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控制乙型肝炎在新生中传播。方法空腹采静脉血2mL,凝固后分离血清,对2006~2007年4885名入校新生进行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ALT、TB、DB)检测。结果新生HBsAg阳性率为8.93%。其中男生阳性率为9.10%,女生阳性率为8.82%。肝功能异常102人。结论柳州医专新生乙肝感染率和肝功能异常偏高,其中男生乙肝感染率比女生高,应予特别重视。
  • 疾病控制
    曹文芹;彭卫琴;
    2009, 23(2): 197-197,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宋伟中;尹曙光;王迪;
    2009, 23(2): 198-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不同医院网络报告本县肺结核病人/疑似病人转诊到位和追踪到位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非结防机构网报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方法统计分析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的到位、追踪及核实登记本等资料。结果非结防机构共报告本县肺结核病人/疑似病人1837例,主动到位1424例(77.5%);追踪413例(100%),追踪到位369例(89.3%)。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低的主要是市外医院报告病人,分别为3.3%和58.6%。追踪未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外地报告和综合性医院报告的病人查无此人占56.8%。结论要提高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关键是提高综合性医院尤其是外地综合性医院网络报告病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胡明发;
    2009, 23(2): 200-200,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曹建秀;
    2009, 23(2): 20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洛阳市15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7年洛阳市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15岁以上人群麻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7年共发生15岁以上人群麻疹病例271例,发病率波动于0.24/10万~1.01/10万,7年平均发病率为0.74/10万。不同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8月份为发病高峰。外来流动人口108例,占病例总数39.85%,其中年龄在15~30岁199例,占病例总数74.43%。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21.77%;无免疫史占20.66%;免疫史不详占78.23%。结论免疫空白是导致15岁以上人群麻疹流行的因素,及时采取应急强化免疫措施,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举措和手段。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成敏荣;
    2009, 23(2): 203-203,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应用。方法随机将13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二组病人手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后6h疼痛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肠蠕动恢复及下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舒适护理能提高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的舒适度。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江新;贺刚;张红;
    2009, 23(2): 204-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传染病发病状况及流行特征,为高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2005~2007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北京某高校大学生传染病发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北京某高校2005~2007年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水痘、肺结核、感染性腹泻为高发的前3种疾病,发病的学生中男生多于女生,农村生源多于城市生源,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是第四季度、最高的年级为大一年级。结论在学生积极中开展传染病防控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教育,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的传染病管理,提高学校公共卫生工作水平。
  • 疾病控制
    陈文英;
    2009, 23(2): 206-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沈丽新;
    2009, 23(2): 207-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王勇;郑云庭;
    2009, 23(2): 208-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梁德英;
    2009, 23(2): 209-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丽妃;
    2009, 23(2): 210-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黄华;李红春;秦杰;陶红光;钱福永;
    2009, 23(2): 21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金锡装;
    2009, 23(2): 212-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云虹;冯枫;赵率红;
    2009, 23(2): 213-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B组)各50例。结果A组孕妇镇痛显效明显高于B组(P<0.05),A组RAAS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简单、安全、有效。
  • 临床医学
    李陇;王小兰;张风琴;
    2009, 23(2): 214-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黄美荣;陈新;
    2009, 23(2): 215-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梁秋;
    2009, 23(2): 216-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陈淑贞;郑宇琼;
    2009, 23(2): 217-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尿糖对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本院2005~2006年门诊及住院病人尿糖阳性且镜检白细胞阳性者及尿糖阴性而镜检白细胞阳性者,比较并分析2组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结果的差异。结果尿糖阳性的标本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结果的假阴性率随尿糖浓度的升高而增高(39.4%~73.3%),总假阴性率为59.1%,而尿糖阴性的标本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结果的假阴性率为26.0%,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糖可引起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结果假阴性,影响程度随尿糖含量升高而增高。故尿糖阳性的标本也应进行尿沉渣镜检,以防漏检,延缓治疗。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吴卫琴;
    2009, 23(2): 218-218,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芮娟;王永红;
    2009, 23(2): 219-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光固化玻璃离子与磷酸锌水门汀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光固化玻璃离子与磷酸锌水门汀修复髓室底穿孔,共48颗患牙,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30颗,磷酸锌水门汀修复18颗,然后按常规进行根管治疗。结果随访观察1~1.5年后,光固化玻璃离子29颗牙治疗成功,磷酸锌水门汀12颗治疗成功,成功率分别为96.67%和66.67%。结论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髓室底穿孔效果优于磷酸锌水门汀,是修复髓室底穿孔一种较好的材料。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路雪非;
    2009, 23(2): 221-221,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张启树;安民兵;
    2009, 23(2): 22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吴文奇;蔡肇丽;林德健;范兰凤;
    2009, 23(2): 225-225,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吴季平;
    2009, 23(2): 226-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刘桂梅;郭娟;冯晓安;张荫娥;
    2009, 23(2): 228-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颜丽霞;
    2009, 23(2): 229-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杨才根;
    2009, 23(2): 230-230,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体检,了解每个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体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诊治。方法全体教职工到医院体检,体检内容:内外科、五官科、X线胸透、B超、心电图、化验等。对检查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率较高的有脂肪肝占31.80%,血脂异常占15.78%,高血压占10.43%,糖尿病占9.69%。结论经过体检使全体教职工能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检查出来的结果,能及时地诊治和预防。
  • 健康管理
    雷仙梅;徐晓青;
    2009, 23(2): 231-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刘敏;
    2009, 23(2): 233-23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杨晶;
    2009, 23(2): 234-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掌握2008年徐州市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卫生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改善该市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卫生工作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徐州市全市范围内由江苏省卫生厅和徐州市卫生局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开展了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卫生监督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家三级医院均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二级医院的《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为41%,一级医院的持证率为87%,民营医院的持证率为45%,总的持证率只有57%;部分放射诊疗单位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不重视,未采取防护措施或落实不到位;部分放射诊疗单位在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上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放射诊疗人员《放射工作人员证》和《医师执业证书》持证率分别为94%和99%。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放射诊疗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审查,加大对普通老百姓放射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放射诊疗单位负责人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放射诊疗单位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社会监督和行政执法监督等措施督促放射诊疗单位来落实好放射防护工作。
  • 卫生管理
    李彩霞;邓敏;
    2009, 23(2): 236-236,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王红雨;
    2009, 23(2): 237-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张德秀;
    2009, 23(2): 239-239,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探讨改善考试焦虑的方法。方法采取抽样调查问卷形式,对枣庄市某中学七、八、九三个年级共850人进行考试焦虑调查。结果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随着年级的升高镇定人数逐渐减少,而轻度考试焦虑和中、重度考试焦虑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逐渐增加(P<0.05)。结论考试焦虑的发生与学生的认知态度、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以及教师的心理都有密切关系。越到重要的考试学生的考试焦虑心理越明显。
  • 讲座
  • 讲座
    吴凌燕;曹光法;
    2009, 23(2): 240-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综述
    肖万英;李明伟;
    2009, 23(2): 243-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蒋琛;
    2009, 23(2): 245-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