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赵小军;石常秀;张静;曹长德;汪涛;
    2009, 23(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习适应性、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合肥、安庆、阜阳地区的208名初中生作为被试,使用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学习适应性测验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进行了测量。结果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过程中起了中介变量的作用。结论在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矫正方面,不仅应该注重学习适应性的改变,也需要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 论著
    杨金辉;
    2009, 23(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新生学习动机特点。方法采用自编的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对某高职高专院校1 809名学生进行分析。结果选择次数占总选择次数前3位的依次是:想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占23.8%,其次为了今后就职方便,为23.2%,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第3位是19.9%。男女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表现有一定差异。结论现在的大学生学习动机较为理智,现实性较强。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的事情。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闫文蕾;
    2009, 23(1): 7-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颜玉炳;黄子杰;
    2009, 23(1):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的目标内容、因素和反应强度。方法让127名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按要求回答大学五年内计划实现的目标,选出频率在5%及以上的高频目标共48个,做成卡片,另请100名大学生对这48个目标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实施因子分析。结果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目标可提取出11个因素。结论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的目标内容与我国现行的医学生培养目标基本相符。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熊祥玲;张峻;舒音;熊苑淇;李德林;
    2009, 23(1):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医学生第1次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调查医学生864人,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医学生第1次性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是性别、谈恋爱、看色情影碟、艾滋病知识缺乏、吸烟与饮酒。结论医学生第1次性行为的相关因素是多因素的,建议在医学生中加强性道德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 调查研究
    乔黎;
    2009, 23(1):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大中专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体育锻炼态度,进而提高其体育锻炼的认识,以达到和谐自我的目的。方法对在校256名大中专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态度和自我和谐的问卷调查。结果大中专学生的体育态度(t=0.618~4.174,P=0.000~0.538)及自我和谐(t=0.912~3.930,P=0.000~0.363)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自我灵活性与体育态度正相关性显著(r=0.178~0.383),自我和谐的其他因子与体育态度负相关显著(r=-0.035~-0.285)。结论自我和谐能够较强地预测个体的体育态度,且二者关系显著。
  • 调查研究
    陈秀娟;葛明贵;
    2009, 23(1): 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城乡上的差异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安徽300名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尊无性别、城乡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受城乡环境、子女性别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自尊与其感受到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密切;性别、城乡对自尊均无显著影响;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尊的影响方式不同。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平卫伟;张建斌;原建慧;
    2009, 23(1):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医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对医学生的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394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373名上网者的问卷结果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网络成瘾者21人,占所用网络使用者5.6%,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性格类型、上网期间是否休息、每月上网费用、电子邮箱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威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
  • 专题调查
    李萍;迟昊阳;藤顺红;
    2009, 23(1): 2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刘学敏;李希亮;
    2009, 23(1):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军校研究生的自我和谐现状,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军队工科院校38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军校研究生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其不和谐性低于常模,灵活性高于常模,刻板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军人群体比较,不和谐性、灵活性高于军人群体,刻板性低于军人群体。军校研究生自我不和谐性、刻板性与SCL—90各因子和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灵活性与积极应对方式、SCL—90的部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军校研究生自我和谐水平高于地方大学生和军人群体,促进自我和谐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采取积极灵活的方式应对问题。
  • 专题调查
    王国华;王忆军;郝蕊;
    2009, 23(1):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社交焦虑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自拟量表对公共卫生专业552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被试医学生的社交焦虑总体水平8.95±5.58,不同生长地、每月不同生活费、父亲不同文化程度组别间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社交焦虑与状态、特质焦虑,个性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自拟量表中的害怕否定评价、学校压力正相关;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自拟量表中应付方式、家庭亲密程度、社交情绪反应、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资源与支持和对未来的期望值的负相关。(3)逐步回归显示,特质焦虑、社会资源与支持和害怕否定评价对社交焦虑的作用明显。结论医学生社交焦虑问题较普遍。学生特质焦虑、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会资源与支持对于社交焦虑作用较大。
  • 专题调查
    田贞尚;胡传来;余毅震;
    2009, 23(1):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宿州市某卫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为促进中等卫校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控制焦虑症状、危害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宿州某卫校750名一年级新生调查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卫校新生SAS标准分为41.09±8.79,焦虑症状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12.6%;自杀意念与行为、每天上网是焦虑症状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结论焦虑症状和家庭因素、危害健康行为有关,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 专题调查
    周佩杰;
    2009, 23(1): 2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张丽云;迟若虹;赵波;
    2009, 23(1): 29-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烟台市中小学生近20年来的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方法对1985-2005年烟台市城乡7~18岁中小学生4次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5-2005年烟台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肥胖发生率呈大幅上升趋势。结论烟台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现象并存,防治工作应在降低和控制营养不良的基础上,重点控制肥胖。
  • 专题调查
    魏春娟;
    2009, 23(1):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文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她们心理健康的因素,探索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南京财经大学693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9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文科女大学生与理科女大学生在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恐怖、阳性项目数5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人格神经质纬度和消极应对总分均与SCL-90呈正相关,主观支持总分与SCL-90呈负相关。结论在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3个方面因素,制订相应的行政措施,以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 专题调查
    谢章明;葛明贵;解登峰;
    2009, 23(1): 32-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现状。方法采用《学习焦虑量表》,对小学193名中高年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焦虑水平适中;课堂焦虑层面存在年级和性别的显著差异;在小学六年级时,数学学习焦虑的四个层面趋于最高水平。结论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处于较良好的状态。
  • 专题调查
    常桂秋;葛小伍;
    2009, 23(1):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江苏省城市初中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预见性资料。方法在南京、苏州、徐州、盐城四个城市共选择7450名初中学生,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77.8%的学生不知道评价青少年营养状况最好的指标为体重指数(BMI),31.7%的学生不知道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对健康有益,29%的学生误认为每天吃许多肉类食品对健康有益。学生的营养行为与学生的年级、家庭类型及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应进行青少年营养干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行为。
  • 专题调查
    娄星明;黄锦玲;
    2009, 23(1): 36-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与聋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聋生的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长沙某职业技术学院103名聋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丧失因子外,青少年生活事件各量表分及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成非常显著性正相关。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聋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 专题调查
    吴长法;储争流;戚海燕;李本友;
    2009, 23(1):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的一般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1386名大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差异分析、方差检验等。结果学生干部在敌对、偏执2项得分上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男学生干部在偏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学生干部;除强迫因子外,文科学生干部与理科学生干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男女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相当,理科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文科学生干部。
  • 专题调查
    曲建强;华风云;
    2009, 23(1): 39-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儿童体脂含量与运动素质的关系,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小学一年级学生300人,测量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部皮脂厚度,推算体脂比。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5、0 m×8往返跑等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结果体脂比与身高、体质量、血压、肺活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男生体脂含量与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身体柔韧性素质呈显著负相关(P<0.01),女生体脂含量与耐力和身体柔韧性素质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体脂含量增加对身体素质发展不利。
  • 专题调查
    李梦映;莫桂姮;李勇;陈莉;
    2009, 23(1):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梧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制订相应的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梧州市2所小学、3所中学共5所学校,对所有在校学生测量身高、体质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2004-2007年梧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31.13%,呈逐年下降趋势,肥胖率平均为6.49%,呈逐年上升趋势;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而肥胖率低于男生。营养不良多发生于高中阶段,肥胖多发生于小学阶段。结论梧州市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同时存在,应加强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在控制营养不良的同时,重视肥胖的防治工作。
  • 专题调查
    周鑫;康钧;
    2009, 23(1): 42-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掌握傣族学生身体机能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制订有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要求进行。结果⑴傣族学生的脉搏随年龄增长,安静脉搏逐渐减慢。⑵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女生7~15岁呈增长趋势,16~18岁略有下降。⑶肺活量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各年龄段肺活量均值均高于女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无女高男低的交叉现象。⑷各年龄段男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女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3项指标与2000年相比,调查结果基本一致;(2)2000~2005年的5年间,7~18岁各年组傣族学生的肺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男生平均下降417.6 mL,女生平均下降355.9 mL:肺活量/体质量指数男生平均下降12.4 mL/kg,女生平均下降11.2 mL/kg。其原因可能是学习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时间相对较少、质量不够高等因素有关。
  • 专题调查
    高立;贾斐;陈磊;杨本付;
    2009, 23(1):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有考研意向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其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 856名有考研意向的大学生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另取无考研意向的1 901名大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睡眠状况的差异。结果有考研意向的大学生在睡眠效率方面优于无考研意向的大学生,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障碍方面均不如无考研意向的大学生,而在药物使用、入睡时间上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考研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及睡眠问题,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健康教育。
  • 专题调查
    张莉;孙政;
    2009, 23(1):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某校高三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现阶段在校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我县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成效,为今后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800名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最高为96.14%;与非传播途径及一般知识两项目相比较有意义(P<0.01);蚊子叮咬是否可以感染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生下的小孩通过有效预防,可以不得艾滋病有关知识知晓率较低,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交往如一起吃饭、握手等是否可以感染艾滋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46.26,P<0.01);传播途径中,有关性传播途径特别是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和其他二大传播途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8.21,P<0.01)。结论学校需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课中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加性知识及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晓梅;
    2009, 23(1): 48-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某高校职工2型糖尿病人群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校175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指数、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的检查,从而观察该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易患因素。结果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BMI、三酰甘油及谷丙转氨酶较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明显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奉水东;陈敏时;陈新;凌宏艳;龙理良;赵英;李凤华;刘晓峰;李卫军;
    2009, 23(1):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水平和性教育需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衡阳市南华大学的43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很多"的为4.4%,"基本上了解"的为35.1%;大学生现有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书刊、报纸和杂志(41.9%);希望在大学受到系统性教育的大学生为86.3%(男生82.9%,女生91.4%);大学生认为较好的性教育方式是设立专门的课程(40.5%)和专题讲座(30.6%)。结论大学生性知识比较缺乏,渴求通过多样化方式在大学受到系统的性健康教育。
  • 专题调查
    庞宝华;段伟;樊霞;白莉莉;
    2009, 23(1):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解老区延安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个人行为,以便探索如何在老区大学生中更有效地普及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延安大学一~三年级809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于一些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较低,对目前艾滋病的严峻现状了解不充分,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态度较为宽容。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性教育迫在眉睫。
  • 专题调查
    刁伟霞;潘杰;
    2009, 23(1):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李丽妃;
    2009, 23(1): 5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罗楠;
    2009, 23(1): 5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赵红宇;王嘉淇;杜宁;
    2009, 23(1): 5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许兰娜;
    2009, 23(1): 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滕学国;翟惠君;
    2009, 23(1): 58-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陈德珍;
    2009, 23(1):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以驱虫服药为主、健康教育为辅的干预措施进行防治。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防治效果的监测。结果1995年~2007年驱虫服药613 587人次。2007年总感染率降至2.09%,较1989年下降了96.66%。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30%、1.69%、0.10%,比1989年分别下降了97.40%、95.90%、99.52%。多重感染显著下降,2003年以来未现发现。居民寄生虫病卫生知识知晓率由1997年的54.05%上升至2007年的96.64%,卫生行为正确率由59.07%上升至96.96%。结论采取的集体驱虫服药,结合健康教育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切实可行,防治成效显著,防治成果巩固。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感染虫种以钓虫为主,今后中老年人群和儿童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 疾病控制
    聂宇涛;
    2009, 23(1): 61-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孙绪良;臧继骅;
    2009, 23(1):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余慎凯;
    2009, 23(1): 6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河南工业职业学院2005~2007级高职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加强对乙肝的控制和预防。方法针对河南工业职业学院2005~2007级高职新生血清HBsAg、其他乙肝标志物(HBVM)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4.28%,男性为5.14%,女性为2.45%,两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高职新生ALT异常率为13.83%(65/470),男性为14.32%,女性为11.63%,两性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检查,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占46.38%,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同时阳性)占34.26%,其他模式只占19.36%。结论2005~2007级高职新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者ALT异常率较低,男女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BVM检测,以大小三阳为主。
  • 疾病控制
    陈兰军;
    2009, 23(1): 66-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沂水县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结果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5.6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85.07%;女性抗体阳性率为86.13%,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 9,P>0.05)。结论存在麻疹流行的可能,应进一步加强儿童常规免疫,提高初免和再免质量,寻找影响免疫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李丽;校书芬;
    2009, 23(1): 6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CO中毒后及时给予高压氧治疗能否预防和减少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方法对51例中毒患者,29例做高压氧治疗,22例未作高压氧治疗,对两组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9例做高压氧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1例,且症状较轻;22例未做高压氧治疗者发生迟发性脑病6例,且症状较重。结论对于CO中毒的患者应及早给预予高压氧治疗可明显防止和减少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 临床医学
    庄景凡;谢迪华;王文初;周万德;
    2009, 23(1):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陈静;肖秀茹;刘文会;
    2009, 23(1): 69-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贾宝山;王小燕;徐德华;
    2009, 23(1):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失眠的疗效与特点。方法按照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将63例失眠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32例和研究组31例,药物组以安定片5~10 mg,睡前服;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确定睡眠的非理性认知,矫正不良认知,建立新认知,采取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和矛盾意志行为治疗,两组疗程均12周,采用匹兹堡指数(PSQI)作为评定标尺,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PSQI相同,但药物组起效快,停药后复发率高;而研究组显效慢,疗效持久稳定,复发率低。结论药物治疗失眠速效、易复发;非药物疗效缓慢、持久、稳定、绿色;推测优化方案是:药物+认知行为疗法。
  • 临床医学
    郑路照;林杭;
    2009, 23(1):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云南白药气雾剂及扶他林软膏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照组用扶他林软膏治疗,观察组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症消失时间。结果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踝关节扭伤治愈率为72.7%,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愈率为48.3%,总有效率为75.9%,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踝关节扭伤明显优于扶他林软膏。
  • 临床医学
    李文英;黄俊菁;
    2009, 23(1):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梁淑玲;
    2009, 23(1):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吴文旭;
    2009, 23(1): 7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郑路照;李丽妃;
    2009, 23(1): 7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贾微;
    2009, 23(1): 78-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小学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小学学生1 187名,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以《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的要求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小学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五、六年级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χ2=59.89,P<0.01),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χ2=12.63,P<0.01)。结论该校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李杰;
    2009, 23(1):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异丙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择期LC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两组均以异丙酚2 mg/kg,维库溴胺0.12 mg/kg、舒芬太尼0.4μg/kg按顺序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试验组(S组)经静脉持续微泵泵注舒芬太尼1.0~3.0μg/(kg.h)和异丙酚4~8 mg/(kg.h);对照组(C组)以1%~2%异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10 min、气腹毕和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S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低于C组(P<0.05),OA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与诱导前比较,S组SBP、DBP、SpO2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HR在气腹前、气腹后10 min、气腹毕、术毕明显减慢(P<0.01);C组在气腹后10 min SBP、DBP明显增高(P<0.01),HR在气腹后10 min、气腹毕明显增快(P<0.05或P<0.01)。组间比较,S组SBP、DBP在气腹后10 min明显低于C组(P<0.01);HR在气腹前、气腹后10 min、气腹毕、术毕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S组术后恶心呕吐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异丙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无空气污染等优点。
  • 临床医学
    席俊明;
    2009, 23(1): 8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吴月芳;
    2009, 23(1): 8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朱红;
    2009, 23(1): 84-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孙雪源;
    2009, 23(1):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恰当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臀位、多胎、早产流产史及妊高征占PPROM病因的前5位;孕周<34周围生儿病死率显著高于≥3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预防及诊断水平,适当延长孕龄、促胎肺成熟,尽可能延至34周以后分娩,可望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偰志平;
    2009, 23(1):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湛先荣;
    2009, 23(1): 8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徐生梅;束仁龙;
    2009, 23(1):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吕昌云;
    2009, 23(1):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封木忠;周红梅;夏学锋;徐泽宇;
    2009, 23(1): 9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文;
    2009, 23(1): 93-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周利华;
    2009, 23(1):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性健康教育模式,通过评估学生的健康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确定其学习需求。结果提出问题,共同制订教育目标,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协同实施教育计划,进行效果评价,可提高性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健康教育。
  • 经验交流
    王鸣红;
    2009, 23(1): 96-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刘铁城;
    2009, 23(1): 9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babablic Syndrome MS)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对洛阳市某高校退休职工60岁以上者562例(男性314例,女性248例)进行体检调查分析。结果该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7.4%。各危险因素中,腹型肥胖51.6%,糖代谢异常为31.5%,高血压为16.0%,血脂异常为11.6%。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脂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洛阳市某高校的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与全国大中城市相当,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脂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潘杰;
    2009, 23(1): 99-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刘留;
    2009, 23(1): 100-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李华明;丁国雄;
    2009, 23(1):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魏开芳;胡军霞;胡清平;荣华;
    2009, 23(1): 103-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钟微子;
    2009, 23(1):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学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全体教职工的2007年12月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肝胆B超、肝功能、血糖、血脂、乙肝两对半及血压。结果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脂肪肝各年龄组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脂肪肝患病率与高脂血症、高血糖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与乙肝病毒携带、转氨酶升高、血压升高无关。结论加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合理饮食结构,积极参加适量体育运动,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杨建华;赵捷;唐桂莲;
    2009, 23(1): 106-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朱勇;
    2009, 23(1):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教职工预防保健水平。方法对2007年40岁以上(含40岁)511名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异常总检出率67.12%,前6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35.8%)、心电图异常(28.2%)、脂肪肝(18.6%)、胆结石(15.3%)、肝囊肿(15.3%)、胆囊炎(12.3%)。结论我院40岁以上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代谢性疾病是威胁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提示定期体检和改变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对消除疾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
  • 讲座
  • 讲座
    漆文烨;葛明贵;
    2009, 23(1):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林秋菊;
    2009, 23(1): 112-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董芹;
    2009, 23(1): 115-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综述
    彭卫琴;文晓丽;
    2009, 23(1): 116-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乔毅娟;星一;
    2009, 23(1):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薛彩萍;马武强;
    2009, 23(1):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及自编学生现状调查表,针对卫生学校2007级1 294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0%;女生恐怖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学生躯体化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家庭环境和谐的学生;留守学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学生。结论应加强卫生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王红雨;
    2009, 23(1): 123-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09, 23(1): 125-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