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08, 22(6): 608-6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邹华章;朱伟光;朱风;张爱群;张以春;赵飞;滕彩霞;
    2008, 22(6): 611-614,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更加科学快捷的反应高氟地区人群氟中毒程度,为广大校医和基层疾病卫技人员提供简单直观的氟斑牙临床诊断分类和分度方法。方法通过对氟斑牙的白垩、着色、缺损、磨损的分型并分度,进而总结出氟斑牙临床诊断综合分度法。结果综合分度法将氟斑牙分为极轻度、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等5度。结论综合分度法能够全面反应不同氟水平地区氟斑牙的严重程度,广泛适用于地氟病调查研究、预防控制及其防治效果评价、医学院校教学、基层防治人员培训等实际工作。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侯积微;张凤琴;
    2008, 22(6): 614-6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梁筱健;黄祖星;曾茂林;麦灼华;布坤涛;张珊珊;
    2008, 22(6): 615-617,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青少年运动锻炼相关行为现状,为制订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中心城区12所全日制学校(含初高中、职校和大学)3 844名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只有16.2%的学生每天至少运动锻炼60 min,56.3%的学生每周中每天至少运动60 min不足3 d,83.7%的学生每周中每天至少运动60 min不足7 d。不运动率随着学段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女生高于男生。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超过2 h的学生分别为49.9%、19.6%、18.5%,发生率职业中学高于其他中学;每天平均做作业时间及每周参加各种辅导班时间超过4 h的学生分别为14.8%、7.4%,发生率重点中学高于其他中学。结论城市青少年缺乏运动锻炼行为高发,静态生活方式越来越常见,科学引导青少年,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十分必要。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武洁姝;蔡云清;高倩文;梁倩婷;刘红霞;刘长伟;
    2008, 22(6): 618-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零食消费现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739名大学生,采用零食消费问卷获取信息。结果100.0%的大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不同性别、生源地及生活费大学生零食消费频率不同(P<0.05)。大学生最常在晚餐后和休息日、休假日吃零食,看电视、游玩、聚会时吃零食也比较多。吃零食主要是因为饥饿和口渴,其次是无聊。选择零食时主要考虑口味。谷类、果蔬类、奶类和饮料类零食每周吃3次以上的人分别占68.1%、63.1%、50.4%和55.1%;糖果类零食每周吃1次及以上的占49.0%;坚果类零食每周吃不足1次的占68.3%。结论应针对大学生的零食消费特征,采取多种方法开展营养教育,使其学会合理选择零食。
  • 调查研究
    张国华;
    2008, 22(6): 622-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暴力网络游戏偏好与青少年死亡认知的关系。方法以163名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使用自编的网络游戏偏好问卷、共情量表和死亡概念问卷进行问卷测试。结果暴力网络游戏偏好与死亡概念总分及5个维度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构模型分析发现,暴力网络游戏偏好通过共情对"适用性"和"终结性"产生显著性的间接预测。结论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死亡认知产生消极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顾福安;吴建琼;普艳;陈凤美;邓锦莲;
    2008, 22(6): 624-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谢莉;
    2008, 22(6): 625-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作者运用专门设计的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放松操",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探讨"心理放松操"是否能够有效地缓解中学生的考试焦虑。方法随机选择芜湖市某中学初三年级四个班共261名学生,其中男生116名,女生145和高三年级筛选出的中重度考试焦虑的文、理科学生共201名学生,其中男生98名,女生103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两个多月的实验研究,对研究对象在"心理放松操"训练前及训练后分别用考试心态自我检查表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天进行心理放松操训练的男女生考试焦虑水平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放松操"能够有效地缓解中学生的考试焦虑,并且男女生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适宜大面积的推广。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军;董恒;
    2008, 22(6): 627-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戴瑞磊;
    2008, 22(6): 628-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旨在考察济宁学院大学生体质现状,为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指标对济宁学院2007级2457名大学生进行体质检测,并将其测试结果与全国同年龄大学生比较。结果济宁学院大学生男、女学生的平均身高、体质量都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但身体机能与力量素质却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柔韧素质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并且女生的测试平均总分也略高于男生,表明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好于男生;总成绩与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而与身体形态指标无显著性相关(女生体质量除外)。结论济宁学院大学生体质状况有待提高,建议主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 专题调查
    舒星宇;周建芳;
    2008, 22(6): 631-632,6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在校女大学生体质指数(BMI)及其饮食、锻炼行为习惯,为进一步促进在校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集中自填匿名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在校女大学生,对62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女大学生体型偏瘦的占26.0%,标准范围内占68.9%,体质量超标或者偏胖的占5.1%。自我评价对体型不满意者占76%,有42.5%采取过减肥措施。不能够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学生和每天吃零食的女大学生分别占33.3%和23.6%。半数以上的女生缺乏体育锻炼。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女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饮食、锻炼行为习惯。
  • 专题调查
    杨玉青;陈青松;霍金芝;曹洁;周寅;段运峥;
    2008, 22(6): 633-6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医学生人际敏感度的影响,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90项症状清单(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对苏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的05级、06级的627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与FES-CV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家庭环境因子的性别比较,情感表达、矛盾性方面女生均高于男生(P<0.01);独立性、成功性、组织性方面女生均低于男生(P<0.01);其他因子均无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方面男女生无显著差异。不同学年比较家庭环境各因子以及人际关系敏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对象整体与常模比较,家庭环境各因子除情感表达与常模之间无显著的差异外,亲密度、矛盾性高于常模;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性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均低于常模(P<0.01)。人际关系敏感高于常模。人际关系敏感与家庭环境各因子的Partial相关分析,情感表达和娱乐性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成功性对人际关系敏感呈正相关,其余因子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相关无明显差异。结论家庭环境对医学生的影响有别于其他群体,并且对医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有重要影响。情感表达、娱乐性对人际关系敏感有反作用,成功性对人际关系敏感有促进作用。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医学生心理辅导。
  • 专题调查
    王叶华;
    2008, 22(6): 636-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大学生应对方式、网络体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方法142名芜湖大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84名,女生58名,平均年龄20.15岁。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网络体验与收获调查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7.1%。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专业、年级、网龄、人格消极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性别、人格积极应对方式、网络体验与收获与未成瘾者差异显著。结论导致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的原因还需深入研究。
  • 专题调查
    王勇;
    2008, 22(6): 638-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结构与特点。方法自编幼儿教师工作压力问卷进行测查。结果对302人的调查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取6个因子,分别为自我期望与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幼儿园组织氛围、社会地位与社会要求、幼儿与家长、工作负荷;并且不同群体幼儿教师在工作压力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倾向。结论自编问卷提取的6个因子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在编制、职称、教龄和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许兰娜;
    2008, 22(6): 640-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张革;杨迪;
    2008, 22(6): 641-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管理大学生。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2004年级50例贫困医学生进行测试,并将所统计的数据与随机抽取的50例普通医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贫困医学生在SCL-90绝大数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普通医学生,抑郁问题男生突出,焦虑和恐怖问题女生突出。结论学校对医学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应更加关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达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恩亮;
    2008, 22(6): 642-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冯喜珍;连灵;
    2008, 22(6): 643-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和EPQ问卷对山西省两所重点高中456名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饮食和睡眠等方面,存在年级、性别、城乡差异;不同人格特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的学生是易出现心理问题,并且人格特征对心理状况具有显著的预测力。结论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人格特征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 专题调查
    董天保;
    2008, 22(6): 646-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解芜湖市某在校中学生的上网现状及网络成瘾率,以便为教育以及网络成瘾测量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成熟问卷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芜湖市某在校中学生上网率为97.8%;网络成瘾检出率为4.5%,分别在性别和年级上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中学生上网现状具有普遍性和正向性,网络成瘾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且与上网的方式和主观认识具有一定的关系。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由浩然;李金萃;
    2008, 22(6): 648-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石常秀;赵小军;
    2008, 22(6): 649-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测量法调进要5 758名安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 758名安徽省大学新生性心理障碍、社交退缩、抑郁、自卑、精神病倾向、强迫、焦虑、社交攻击、偏执、冲动、依赖和躯体化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心理测量。结果心理健康各因素检出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性心理障碍、社交退缩、抑郁、自卑、精神病倾向、强迫、焦虑、社交攻击、偏执、冲动、依赖、躯体化。结论当今大学生在性心理障碍和社交退缩问题方面比较严重,在实际心理辅导中我们还应加强对这二个方面问题的心里辅导。
  • 专题调查
    李海;朱建丽;沈蕙;蒋式新;戴荣明;
    2008, 22(6): 651-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杨新华;朱翠英;屈正良;
    2008, 22(6): 652-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优秀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重点探讨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农业大学03~05级154名优秀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关系进行探讨。结果优秀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比普通大学生高(30.12±3.69,29.11±4.12,t=1.73,P=0.028);从症状因子和自尊表现两种临床标准来看,心理健康和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61~0.517,P<0.01)。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优秀大学生自尊的心理健康影响的因子是抑郁(P<0.01)。结论优秀大学生的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黄爱君;李雪芹;吴周环;林玲;龚帧;
    2008, 22(6): 654-6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宋志英;
    2008, 22(6): 655-65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团体心理咨询在缓解高考考生考后综合征方面的作用。方法设计了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并在活动前后用4种量表对团体成员进行了测量。结果结合其他定性研究方法,我们发现: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考生的考后综合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接纳程度,恢复正常的学习能力。结论对今后的团体心理咨询研究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专题调查
    庞震苗;陈群英;
    2008, 22(6): 656-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广州大学城学生对口腔疾病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为广州大学城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进一步做好对大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广州大学城里选择了6所大学,随机派发调查问卷对其大学生进行调查,共计调查142名男大学生,158名女大学生。结果①大学生平均都有吃零食的偏好,并有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偏爱于吃糖果、酸辣煎炸燥热类的食品;②大学生基本都能合理使用牙刷,但没有良好的漱口习惯和刷牙习惯;③大学生接受口腔健康教育较晚,接受教育的知识较片面;④大学生缺乏对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的了解,不重视对口腔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卫生意识不强,就医行为不正当(如就医不及时,就医机构无保障)等现象。结论大学生对口腔疾病缺乏全面的了解,重视程度不够,就医治疗行为不当,缺乏预防保健意识和行为,社会、医院、学校、家庭要加大对口腔疾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完善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机制,加强对口腔疾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
  • 专题调查
    王鲁慧;牛丽莎;晏东铭;任智梅;
    2008, 22(6): 659-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尊、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艾森克问卷中文版(EPQ)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36名医学生施测。结果医学生整体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为68%,高于中等水平,体验积极情感的频率明显高于消极情感(t=9.82;P<0.01)。自尊、外向性(E)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神经质、精神质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在主观幸福感各纬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尊、精神质和外向性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自尊、外向性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 专题调查
    宋英明;孙立波;陈丹;
    2008, 22(6): 661-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方芳;
    2008, 22(6): 662-6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了6所高校434名女大学生。结果女大学生心理健康9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女性常模,在强迫症状因子上的得分最高(2.01±0.69),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这3个方面的检出率都占女生人数的30%以上。结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般女性,心理健康症状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这几个方面。低年级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高年级女大学生差,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独生子女女大学生。
  • 专题调查
    潘洁;潘耀;孟敏;李园园;樊里根;
    2008, 22(6): 665-6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关于AIDS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为有效开展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1~4年级的在校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97.7%的学生知道AIDS可以通过血液传播,61.4%的学生知道不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艾滋病,60.0%的学生知道蚊子叮咬不能传播AIDS,10.2%的学生做过AIDS志愿者,18.8%的学生会去关心爱护AIDS病人,288人(92.9%)知道共餐不会传播AIDS病毒,但是其中只有69.1%的学生会与AIDS人一起共餐,30.9%的学生不会与AIDS人一起共餐,73.6%的学生希望了解关于预防AIDS的知识。做过援艾志愿者比率男生高于女生(χ2=11.676,P<0.01),高年级艾滋病教育程度高于低年级(χ2=9.590,P<0.05)。结论大学生对于AIDS基本知识和主要传播途径非常了解,但是对于预防AIDS的日常行为常识方面认识模糊,对AIDS传播途径认识不够全面,特别对可能传播AIDS的行为和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共餐、咳嗽吐痰)认识不足,在预防AIDS方面具备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在预防AIDS的态度上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行为上不够积极主动,对于AIDS人存在恐惧害怕排斥的心量,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
  • 专题调查
    陈勇军;史文婉;
    2008, 22(6): 667-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张振宇;陈晓芹;张健;谢冰艳;庞会勇;
    2008, 22(6): 668-669,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市某劳教所吸毒人员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的监测分析,了解吸毒人群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开展干预工作、预防控制相关疾病在该类人群中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某劳教所2007年新入所的488名吸毒人员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连云港市某劳教所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为0.61%(3/488),HCV感染率为82.17%(401/488),梅毒感染率为6.76%(33/488)。HIV、HCV的感染途径以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吸毒为主。结论吸毒人员中存在血源性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危险因素,应采取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广泛开展针对性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加强戒毒人员出所后的管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以控制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 专题调查
    魏哲红;
    2008, 22(6): 670-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张博;
    2008, 22(6): 672-6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江苏省丰县STD门诊就诊者的常见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分布特征。方法以丰县地区5所医院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通过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结果五所医院门诊就诊者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b)总检出率为70%,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集中在20~40岁组,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水平,职业分布主要是民工和工人。患者多因非性病来医院就诊,非淋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严重。结论支原体在STD门诊就诊者中感染情况严重,应当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并加强检测和治疗工作。
  • 专题调查
    杨辉煌;
    2008, 22(6): 674-674,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泉;王劲松;范友谊;
    2008, 22(6): 675-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2 156例可疑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了解其感染与耐药状况。方法应用衣原体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衣原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选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并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2 156例可NGU患者中,共检出阳性780例(36.18%),男349例,女431例。病原体种类CT214例(9.93%),解脲脲原体(UU)512例(23.75%),人型支原体(MH)12例(0.56%),UU合并MH感染42例(1.95%)。支原体敏感药物多是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结论NGU患者中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病原体以UU为主,其次为CT、UU+MH及MH感染。对NGU患者及时进行UU和MH培训及耐药性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文远;宋锐;
    2008, 22(6): 677-67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街头散装食品的调查,发现街头散装食品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街头散装食品摊点的有效卫生许可证、有效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现场卫生状况及卫生设施使用情况,周围环境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街头散装食品存在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结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街头散装食品的监管力度,提高整治效果,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刘士刚;王宗玲;
    2008, 22(6): 678-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马玉娥;郭晓宁;
    2008, 22(6): 680-6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丁丽娟;
    2008, 22(6): 681-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俞清;刘林飞;张莉;潘恩春;熊琰;刘卫东;黄兴建;
    2008, 22(6): 682-6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淮安市学龄前儿童血脂水平与肥胖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肥胖可能引起的儿童期血脂紊乱以及成人期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确定研究的肥胖儿童和对照儿童,采集其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肥胖儿童的TG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儿童。结论应尽早控制肥胖儿童的血脂水平,以防止其并发高脂血症。
  • 疾病控制
    邓于;杨永钦;林玉娣;董美华;钱燕华;缪小兰;
    2008, 22(6): 684-684,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8年的持续效果。方法收集1989~2007年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和乙型肝炎年发病率。结果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18年,接种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乙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全人群发病率下降了84.30%,15岁以下儿童下降了96.34%,15岁以上人群下降了69.39%,接种率和发病率呈负相关,经趋势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效果持续、稳定,无锡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18年效果良好。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葛兆敏;
    2008, 22(6): 685-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运用时间护理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效果。方法将2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20例及对照组110例,实验组给以时间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者的复发再入院率、2次以上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脑卒中复发再入院率、2次以上入院率分别是10.91%、6.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人体的生理节奏及病理节律特点进行时间护理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李洪利;马萍;黄鹤;
    2008, 22(6): 687-688,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结合转氨酶分析HBV感染者的肝功能情况。方法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快速胶体金法检测北京某高校2007年度7 370名新生的HBsAg和HBsAb,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结果HBsAg阳性检出率为3.3%,本科生与博士生研究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b阳性率为72.0%;ALT(ALT≥60IU/L为异常)在所有新生中异常率为6.1%,在HBsAg阳性与HBsAb阴性同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校新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预防HBV的传播。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吴玉东;
    2008, 22(6): 689-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林静华;焦晓阳;蔡应木;吴映娥;王雪华;
    2008, 22(6): 691-691,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0例肝硬化病人和4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4项参数,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下降,血小板压积(PCT)则明显升高。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值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观察。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郑晓青;
    2008, 22(6): 692-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张明;刘林;刘杰;
    2008, 22(6): 694-6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邳州市贯彻《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中健康促进工作开展的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对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农民、医务人员、结核病人及家属、流动人口等不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邳州市不同行业1 500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平均为75.5%。结论邳州市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效果显著,达到国家规定的70%的要求。
  • 疾病控制
    韩令才;
    2008, 22(6): 696-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郑连群;
    2008, 22(6): 697-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韩令才;刘宁;李庭芳;
    2008, 22(6): 698-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铜山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后结核病控制效果。方法对2003~2007年铜山县结核病控制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全县共初诊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6 743人,从中确诊涂阳肺结核病人2 379例,年均涂阳病人登记率为37.6/10万,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95.7%,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90.5%。结论铜山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5年,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胡艳;顾刘宝;莫永珍;巫海娣;
    2008, 22(6): 700-7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陈正刚;张秀森;王利民;周生;
    2008, 22(6): 701-7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167例6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股骨颈骨折82例,粗隆骨折85例。结果所有病例麻醉顺利,手术成功。术后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2例,尿潴留2例,谵妄3例,脑梗塞1例,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2天发生股骨头脱位,予闭合复位。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 临床医学
    王军;袁玲;
    2008, 22(6): 702-7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赵俊玲;
    2008, 22(6): 703-7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马纯清;
    2008, 22(6): 705-705,7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翟文勇;吴跃;
    2008, 22(6): 706-7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门诊随机抽样,选择中重度痤疮患者共220例,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每次服用异维A酸胶丸20 mg,每日2次,治疗2周改为20 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维胺脂25 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8周,无伴随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观察记录炎症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症状及体征的改善程度,计算疗效指数,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完成观察治疗96例,有效率90.6%,对照组完成观察治疗98例,有效率37.8%。治疗组有78例(其中5例同时出现2种不良反应)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在治疗2周减少药物用量,疗效继续增加,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照组有21例出现局部反应,减量或治疗结束缓解或恢复正常。结论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
  • 临床医学
    陈红;
    2008, 22(6): 708-7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周宪华;孔庆海;
    2008, 22(6): 709-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位于龈下残断根的保留,采用铸造桩核加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方法。方法对根面位于龈下2~3 mm左右的残根断根经根管治疗后,分别结合牙龈成型术、正畸牵引术,最后采用烤瓷全冠修复。结果经1~5年的临床观察,修复体稳定,根周无明显炎症。结论根面位于龈下2~3 mm左右的残根断根可予以保留,进行桩冠修复,恢复患者的正常咀嚼功能。
  • 临床医学
    管军;李勇;朱保平;渠敬峰;朱玉环;
    2008, 22(6): 710-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车南飞;
    2008, 22(6): 711-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王忠萍;
    2008, 22(6): 712-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王奕冉;张会丽;
    2008, 22(6): 714-7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李淑英;
    2008, 22(6): 716-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心理辅导寻找依据。方法塑造大学生自尊的人格,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类机构,改变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等。结果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愿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降低或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结论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传授心理方面的知识,减轻其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这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 经验交流
    沙良萍;
    2008, 22(6): 718-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王忠萍;
    2008, 22(6): 719-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04年我院教师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知晓、治疗、控制情况,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国际通用高血压诊断标准及血压测量方法对我校教师测量血压,做B超及生化实验室检查,现场对职工高血压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予以调查。结果全校1267位教师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7.29%,高于第4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60岁以上是发病高峰;高血压患者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的发病率较高,职工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结论我校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教师队伍高血压防治力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和靶器官的损害,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 健康管理
    朱翠萍;李淑贞;
    2008, 22(6): 72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曹艳萍;
    2008, 22(6): 722-7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丁继侠;高淑英;
    2008, 22(6): 724-7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校女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校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女病高发前4位的疾病是:宫颈炎、乳腺增生、阴道炎和子宫肌瘤。结论妇女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女职工的健康,每年一次的妇科体检是必要的,通过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能提高女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健康管理
    刘平;
    2008, 22(6): 725-7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杜雪梅;
    2008, 22(6): 726-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 讲座
    柏柳枝;
    2008, 22(6): 728-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综述
    吴映娥;李康生;
    2008, 22(6): 730-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08, 22(6): 733-7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凌平;刘忠民;石华;
    2008, 22(6): 741-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