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08, 22(2): 120-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梁筱健;黄祖星;肖兵;麦灼华;布坤涛;张珊珊;
    2008, 22(2):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青少年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中心城区12所全日制学校(含初高中、职校和大学)3844名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15种伤害危险行为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骑车违规(50.6%)。步行违规、不安全游泳、受欺侮、上下学不安全感、斗殴等行为的发生以初中生为高,骑车违规及感到孤独、抑郁等情绪相关行为以高中学生明显。安全相关行为、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职业技术学校及普通中学较高,感到学习压力高、失眠、抑郁等不良情绪相关行为发生率重点中学较高。非故意伤害行为、安全无保障相关行为和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男比女高,不良情绪相关行为则女高于男。结论城市青少年中发生伤害危险行为情况不容忽视,建议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屏障,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达到预防、控制和减少伤害发生之目的。
  • 论著
    孙成法;周幽心;褚容涛;黄炜;
    2008, 22(2):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应用RT-PCR检测一定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下的内皮细胞株ECV304 E-selectin和ICAM-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下内皮细胞株ECV304表面CD31的表达。结果RT-PCR的结果表明,经过雷公藤红素处理后,内皮细胞株ECV304 ICAM-1的表达明显地降低,而E-selectin和CD31并未见表达。结论雷公藤红素在体外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等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小慧;
    2008, 22(2): 129-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王莉;邢玉梅;张文红;辜建勇;段秋红;
    2008, 22(2):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太原市小学生骑车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关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太原市六城区两郊县区共2376名小学生,进行"太原市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自填。对其中有关骑车危险行为进行分析。结果骑车违规行为总体报告率为33.9%。骑车带人、双手离把、相互追逐打闹、骑车逆行、攀扶其他车辆、闯红灯乱穿马路等危险行为报告率分别为26.8%,8.7%,6.2%,6.2%,3.2%和2.4%。常骑车带人是最常见的危险行为。高年龄组双手离把、互相追逐打闹、骑车带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的报告率高于低年龄组,男生各项危险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女生,郊县区骑车带人报告率高于城区,核心家庭危险行为报告率较低,单亲/重组/隔代家庭中骑车带人的报告率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结论小学生骑车相关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与个体、社会、家庭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各自特点采取相应预防和干预措施。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高华;
    2008, 22(2): 132-132,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张琚;王红;张亚果;曹丽;叶如霞;陈昶旭;左必娟;
    2008, 22(2):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解成都城区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情况,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成都三城区3826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按身高标准体质量评价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结果儿童肥胖率4.21%,肥胖率随年龄有增加趋势;各年龄段体质量超标率均>肥胖率,肥胖-体质量超标比2.24;男童6岁组肥胖率>女生(χ2=12.013,P<0.01);金牛区肥胖率>其他两城区(χ2=73.69和63.58,P<0.01)。结论成都城区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超标肥胖流行趋势严峻,预防重点应放在体质量超标儿童和男童,政府、儿童保健部门、幼儿园和家长应联合进行系统预防。
  • 调查研究
    付慧英;王丽;刘慧生;李勇;
    2008, 22(2): 135-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门头沟区中小学学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为制订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取门头沟区1所小学6年级学生380人,1所中学初二学生376人,1所高中高二学生49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6年级学生组、中学初二学生组和高二学生组都知晓吸烟对身体有害,吸烟可以引起肺癌、气管炎、咽喉炎等相关疾病,且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学生对烟草中含有害物质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吸烟不是不良习惯,高二学生组的比例(7.9%)高于初二学生组(3.2%),初二学生组的比例(3.2%)高于6年级学生组(1.8%)。尝试吸烟率高二学生组(29.39%)高于初二学生组(18.4%),初二学生组(18.4%)高于6年级学生组(7.9%)。结论对于青少年控烟应开展知识与行为的技能教育,采用互动的形式,让广大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控烟的行动中,同时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支持,使学生具有拒吸第一支的技能。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银生;刘彦平;
    2008, 22(2): 137-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韩艳伟;张德甫;胡巧云;陈姜;娄晓民;任小冉;张晋;张孔玉;
    2008, 22(2): 138-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农村学生的膳食结构,为指导农村学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记帐法进行4d膳食调查;营养软件计算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对402名初中生的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进行测量。结果蛋白质的摄入量达RNI的91.5%、脂肪的摄入量为51.1g、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为495.6g,热量摄入量达RNI的90%,钙、锌的摄入量不足,分别仅占AI的50.5%和65.3%,铁摄入充足占AI的147%;蛋白质的来源主要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很少;水果为0。低体质量及营养不良检出率14.2%;肥胖及体质量超标检出率为10.0%;贫血检出率11.7%。结论该农村中学学生的动物性食品及豆类的摄入比例较低;总蛋白质摄入量和膳食能量较为充足,钙、锌的摄入量严重不足;低体质量较多,肥胖较少。
  • 调查研究
    徐毅;雷德胜;谈清明;田长宁;袁泽奇;陈宏祥;
    2008, 22(2):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某军校学员进行心理测查、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相结合的综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入学时),后(毕业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和对照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后学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分低于干预前(P<0.01),心理干预后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也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韩亚男;
    2008, 22(2): 143-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解瑞宁;
    2008, 22(2):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营养状况、饮食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为以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济宁医学院300名女大学生,采用体质指数评价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同时对饮食行为进行问卷。结果女大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4%。女大学生有较好的饮食习惯,但仍然存在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行为,营养状况、饮食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关联。结论应加强营养教育,以进一步改善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
  • 调查研究
    陈建;泮素云;
    2008, 22(2): 146-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议,为学校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高职院1129名新生体检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至少一项异常的新生异常率为23.29%,其中营养不良发生率占5.5%。女生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56%,男生为4.22%,女生比男生发生率高;城市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32%,乡村学生为5.61%,城市学生与乡村学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为2.6%,女生发生率为1.12%,男生为3.50%,男生比女生高;城市学生发生率为2.70%;乡村学生为2.53%,城市学生与乡村学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乙肝HBsAg阳性新生93人,占8.24%。肺结核1人。结论该校新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值得重视,应在高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合理营养,加强对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乙肝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并对大学生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降低大学生的乙肝感染率。
  • 调查研究
    刘小先;刘迎春;
    2008, 22(2): 148-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测查小学生的行为问题。结果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是18.54%;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分裂样、社会退缩、不成熟3个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五、六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社会能力中的学校情况以及行为问题中的分裂样、体诉和违纪等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全国常模,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阙少聪;吴翠荣;林仲;
    2008, 22(2):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兼职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查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基地兼职教师队伍水平和整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对问卷等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数据应用国际通用的SPSS 11.51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兼职教师30人,男女比例分别为73.3%和26.7%;绝大多数为高级职称,有14人为兼职正副教授;年龄在50岁及以下者占60.0%;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63.3%,大部分完成省人事厅和卫生厅规定继续教育学分;人均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会和培训1次以上;人均发表学术论文近4篇;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14人次;实习生评价兼职教师好者占96.3%;在年度考核中有5人被基地评为优秀。结论兼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工作尽职尽责,无偿奉献,每年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但应加强管理,防止教学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
  • 专题调查
    张奎;
    2008, 22(2):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城乡中小学校卫生设施情况,及时发现和逐步消除学校建设中不合理的卫生现象,保护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方法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测,测量结果参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和《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监测结果表明①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达56.9%,城市中小学合格率均低于农村中小学;教室课桌椅配备符合率为33.8%;黑板尺寸、反射系数合格率分别为92.6%和95.8%,情况较好。②教室采光系数、后墙反射系数和玻地比的合格率分别为98.1%、35.2%和99.5%;教室噪声合格率为21.3%;教室照明中日光灯总功率和黑板灯配置的合格率为69.4%、32.9%,合格率较低。③中学校宿舍人均面积合格率为31.3%;男女厕所蹲位合格率分别为41.9%和38.7%,男厕所小便槽合格率为45.2%。结论应加强宣传学校卫生相关标准,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强城市中小学校卫生设施建设,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 专题调查
    王平云;曾海江;
    2008, 22(2): 15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由大专升为独立学院本科期间学生休退学原因的归纳分析,为教学及学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5年~2001年的专科生、2002年~2006年独立学院本科生休退学原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专、本科学生休退学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3.12‰,8.4‰;因疾病原因休退学分别为6.99‰,1.34‰;非疾病原因休退学分别为6.31‰,7.06‰。专科、本科休学主要均为因患病休学,常见疾病依次为肝炎、精神疾病。非疾病退学两者依次为出国留学、家庭经济困难、复读。男女生休退学,专科、本科男生均高于女生30%以上。结论传染病和精神疾病仍然是学校卫生防治工作的重点。独立学院学生非病退学率明显高于公立学院,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对办学模式的认知度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 专题调查
    夏忠文;
    2008, 22(2): 157-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徐秋香;陈立科;
    2008, 22(2): 158-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黄燕;
    2008, 22(2): 159-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张玉兰;董冠生;胡喜梅;
    2008, 22(2): 160-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汪保国;陈思东;周卫平;王德全;
    2008, 22(2): 16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女大学生月经及经期保健的状况,为女大学生经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12所高等院校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并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女大学生的初潮年龄平均为13.5岁,初潮年龄存在城乡差异,来自城市、城镇、乡村的女大学生的初潮年龄分别为12.8岁、13.3岁、13.9岁,乡村迟于城市和城镇。痛经发生率较高,为79.4%。女大学生月经知识来源多为非专业教育机构,且影响其自身的经期保健行为。结论女大学生月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痛经普遍存在于女大学生中,其经期教育和保健行为有待加强和改善。
  • 专题调查
    王月秀;李明军;延芸;
    2008, 22(2):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沈明珠;王冬月;吴叶;闻伟虹;
    2008, 22(2):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贾毓;
    2008, 22(2):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中学生身体的营养状况,为学校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9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计算朝阳区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其中分别比较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区域、不同性别学生的营养不良、体质量超标、肥胖检出情况。结果5年来朝阳区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体质量超标率、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城市营养不良、体质量超标、肥胖检出率均高于乡村;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而体质量超标及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且都有显著性差别;营养不良率初中低于高中,而体质量超标、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朝阳区中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问题并存,应早期预防、及时控制。
  • 专题调查
    吴红花;
    2008, 22(2): 170-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曲美媛;刘传卿;
    2008, 22(2): 171-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黄娟旭;刘建平;罗志莲;
    2008, 22(2):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专学生睡眠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艾森克个性问卷为工具,对广东省广播电视学校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专学生睡眠不佳者占30.3%,三年级学生的睡眠情况较差,生活负性事件、情绪不稳定、消极应对与睡眠质量中大部分因子显著正相关,而积极应对则与其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个性对睡眠质量既有直接影响又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消极应对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与一般人比较,中专学生睡眠质量较差,三年级是睡眠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改善学生睡眠质量,应采取综合措施。
  • 专题调查
    向艳平;杨建平;
    2008, 22(2): 174-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邹兵;谢杏利;
    2008, 22(2): 175-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O-RSC)对某医学院340名医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医学生人际信任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人格特征中内外倾向性因子分男生高于女生,城镇生源学生高于农村生源学生。人际信任高分组内外倾向性得分较高。医学生人际信任得分与内外倾向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人格特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 专题调查
    张敏;
    2008, 22(2): 17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王春凤;张永楼;王克高;
    2008, 22(2): 178-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李文英;黄俊菁;
    2008, 22(2): 179-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以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针对性心理卫生措施。方法对49名大学新生慢性乙肝患者进行(SCL-90)测试。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入学的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理评价。结果大学生慢性乙肝患者中男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观察组中曾有反复肝功能异常者焦虑因子分高于无反复肝功能异常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李爱英;
    2008, 22(2): 180-180,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文莎丽;毛开新;王鋆;梅正钦;卢红涛;穆歌;曹辉;郭秋;晏红兵;
    2008, 22(2): 181-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咸宁市区高三学生的考前心理状况,为指导高中生提高考前心理健康素质和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咸宁高中、温泉中学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43名学生入选。调查工具为自制的高中生考前心理、行为调查表。结果市区高三学生存在考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无信心、焦虑、身体不适、失眠、记忆衰退等状况,以失眠、焦虑、记忆衰退最为显著,而且女生考前心理障碍率高于男生,以情绪不稳定、无信心较显著,失眠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理科生考前心理障碍率高于文科生,以情绪不稳定、失眠较为显著。结论咸宁市的高三学生考前心理状况应引起重视,心理健康指导措施要结合性别、学科的差异有所侧重。
  • 专题调查
    白玉红;
    2008, 22(2): 183-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重点大学学生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以有效改变现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61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学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调查中得分较高的选项为受人歧视或冷遇、学习就业压力、家庭经济条件、失恋等生活事件的影响可加重抑郁症状。结论关注正视重点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存在,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 专题调查
    于琪;田秀荣;
    2008, 22(2): 185-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医学院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SMHS对2209名某医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冲动、依赖、焦虑、抑郁、躯体化和社交退缩6个维度高于男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生源学生在社交退缩、自卑、焦虑、强迫、性心理、躯体化6个维度高于城镇生源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四、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大三、大二学生。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女性、农村生源和大三、大二本科生的心理卫生指导。
  • 专题调查
    李丽;
    2008, 22(2): 188-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5省(区)的农村中学生1090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省份农村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抑郁和恐怖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16岁的农村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低于16岁以上中学生。结论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不同省份、性别、年龄段在心理健康部分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鸿;
    2008, 22(2): 190-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赵晓红;
    2008, 22(2): 191-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医学新生4个班级共212名学生,随机选取2个班级作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干预时间为8个月),其他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进行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实验组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L-908个月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各个因子的阳性率及总筛查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前后躯体化等5个因子的阳性率及总筛查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医学生开展适度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是当前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王爱宁;
    2008, 22(2): 192-192,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熊翠欢;
    2008, 22(2): 193-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河池学院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为指导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河池学院在校大学生712名进行无记名的封闭式自填问卷调查。结果49.4%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其比例女生高于男生;14.5%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汉族的比例高于少数民族。68.0%的人认为应当保持婚前童贞。担心婚前性行为会怀孕及染性病和能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46.6%、20.8%、53.9%。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虽不普遍但已显增加,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张杰民;赵秀昌;
    2008, 22(2): 195-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彦平;张亚丽;
    2008, 22(2): 196-196,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高清源;覃红艳;缪礼红;
    2008, 22(2): 197-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毒品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校禁毒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问卷采用分层调查法对200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8人认为吸毒违法,占84%;188人认为自己不会染上毒品,占94%;150人认为K粉、头丸、冰毒等新型毒品同样危害大,占75%;188人认为禁毒不仅仅是公安局的事情,自己也有责任,占94%;150人认为有决心就能戒毒,占75%;142人不知道世界禁毒日是哪一天,占71%;禁毒知识来源中,177人次来源于广播电视网络,165人次来源于报刊杂志,62人次来源于学校宣传讲座(讲授),其他途径105人次。结论高职护生对毒品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学校有必要进行禁毒教育。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温之花;陈雷;刘敬芳;李鹏;
    2008, 22(2): 199-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冷毓青;
    2008, 22(2): 200-200,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张新平;吴家兵;马龙飞;周晓敏;
    2008, 22(2): 20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十堰东风教育集团中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母亲文化程度、职业与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水平的关系,为制订学生预防近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十堰东风教育集团4所中学进行了母亲文化程度、职业与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水平的专题调查。结果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及大学的学生用眼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8.77%、48.54%、47.82%,母亲职业为干部、无业者、工人、科技人员的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1.29%、49.30%、47.60%、46.33%。从各项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来看,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掌握不全面,除少数项目学生用眼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外,大部分项目学生用眼卫生知识知晓率都较低。结论十堰东风教育集团中学生用眼卫生知识知晓率不高,掌握知识也不全面,应加强学生用眼卫生知识宣传工作。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贝品联;朱艳艳;尼加提·玉素莆;陆英杰;
    2008, 22(2): 203-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儿童少年人群2004~2006年的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以了解发病规律、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相应资料以及相关的人口等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年中,地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同期,5~19岁的儿少人群的地区总传染病发病率为455.75/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312.53/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43.22/10万。它们分别占相应的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数的14.13%和60.43%;儿少是丙类传染病发病的主体。儿少人群的前五种高发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或感染性腹泻),该五种疾病的报告数分别占当年的儿少人群传染病报告数的89.07%,92.35%,95.62%。结论改善卫生条件和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仍然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并且需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使校医和保健教师真正承担起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蔡应木;焦晓阳;林静华;吴映娥;王雪华;
    2008, 22(2): 205-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RET、HLR、IRF)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五分类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ME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7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HLR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及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天数(d)的中位数分别为:Ret13.4d、HLR7.2d、ANC14.4d。结论IRF和HLR是较敏感的指标,在评价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方面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罗付丹;
    2008, 22(2): 206-206,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赵梅洱;
    2008, 22(2): 207-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韩英娥;
    2008, 22(2): 209-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悬空式包扎疗法治疗深层皮肤擦伤的疗效。方法选择89例深层皮肤擦伤患者,随机分为悬空式包扎疗法治疗组(实验组)48例,直接包扎疗法治疗组(对照组)41例。结果实验组轻度疼痛占87.5%,对照组中重度疼痛占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2.11d,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5.27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空式包扎疗法治疗深层皮肤擦伤具有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优点。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张建琴;
    2008, 22(2): 210-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崔忠太;刘伟;邵秀芹;吕玉华;
    2008, 22(2): 21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黄晓岚;
    2008, 22(2): 212-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孙景玲;刘凤侠;
    2008, 22(2): 213-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杨永娟;
    2008, 22(2): 214-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周红;
    2008, 22(2): 215-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陈文英;
    2008, 22(2): 217-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孔鲁英;
    2008, 22(2): 218-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周兴凤;刘海莉;张思梅;
    2008, 22(2): 219-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安民兵;郑晓红;
    2008, 22(2): 220-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夏淑云;
    2008, 22(2): 222-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郭丽;钱建琴;
    2008, 22(2): 223-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特聘教授身体健康状况,初步探讨其主要疾病构成,为制订相应的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42名特聘教授的体检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结果特聘教授常见疾病依次是体质量超标/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胆道系统异常、尿酸异常、糖尿病、肝功能异常。对不同年龄组特聘教授的高血脂、高血压、体质量超标/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聘教授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的检出率与普通教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聘教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保健措施,干预其不良生活习惯,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以改善健康状况。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金启明;
    2008, 22(2): 224-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焦建寅;顾竹群;
    2008, 22(2): 225-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京师范大学女教职工2001~2006年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女病普查率平均为79.87%,检出率平均为50.61%,检出率最高的为宫颈疾病,其次为阴道炎症和乳腺疾病,盆腔肿瘤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妇女病普查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完善规范检查项目是提高普查质量的关键。
  • 健康管理
    杨春梅;
    2008, 22(2): 226-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高婷;
    2008, 22(2): 227-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由娟;
    2008, 22(2): 229-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健康管理
  • 健康管理
    秦春霞;龚乃文;董越英;
    2008, 22(2): 230-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李悦;
    2008, 22(2): 231-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吴海锋;
    2008, 22(2): 232-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 讲座
    杨宝田;刘宝林;
    2008, 22(2): 23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吴扬;
    2008, 22(2): 235-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徐秀芝;
    2008, 22(2): 237-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综述
    郭丽丽;杨自领;
    2008, 22(2): 238-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戚莎莉;
    2008, 22(2): 240-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王文菲;
    2008, 22(2): 241-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郭丽萍;
    2008, 22(2): 242-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肖圣龙;
    2008, 22(2): 243-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某医科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倦怠现状。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新修定版教师工作问卷对52名学生专职辅导员进行了调查。结果①在性别方面,男女辅导员在情绪疲惫、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纬度上的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工作时间方面,仅情绪疲倦和个人成就感有差异,工作2年以上的辅导员情绪疲倦、个人成就感2个纬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工作2年以下的辅导员。③和参照人群比较,辅导员情绪疲惫、去人性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个人成就感低于参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导员的工作倦怠在性别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从业时间方面,情绪疲惫和个人成就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梁彩丽;
    2008, 22(2): 24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杨惠萍;
    2008, 22(2): 245-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