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07, 21(6): 608-6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漆光紫;庞雅琴;
    2007, 21(6): 611-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家庭因素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WHOQOL-100量表和自编量表以无记名方式对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WHOQOL-100个人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总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独立能力和社会关系领域(t=3.19、3.50、2.93、2.09);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心理状态和精神支柱领域(F=2.82、3.30);父亲职业不同的学生总生存质量及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和社会关系领域(F=4.66、2.85、2.49、2.82、7.26);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学生总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独立能力、周围环境领域(t=3.15、3.07、2.92、2.21)。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生存质量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大,应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温渫非;杨新元;
    2007, 21(6): 613-613,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苏玲;陈丽萍;居文;
    2007, 21(6): 614-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福建省女生月经初潮的发生现状及其变化规律,探讨月经初潮与形态、机能、素质的关系,为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法,对7~18岁3847名女生进行现状调查,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平均年龄(MMA)。结果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5岁,城乡月经初潮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形态指标(身高、体质量、胸围、坐高)、维尔维克指数、劳累尔指数、肺活量,均为来潮组明显大于未来潮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则表现为未来潮组高于来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省学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提前趋势依然存在。形态发育、机能指标与青春期发育有密切关系。
  • 论著
    陆立星;张文吉;张军;周仁义;王晋生;
    2007, 21(6): 617-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学生中的传染率、传播及控制,为今后学校制订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运城市2003年4~5月学生SARS流行情况,并与山西省及北京市相比较。结果运城市学生发病共计7人,大中小学生SARS发病人数分别为1、5、1人,无死亡,无家庭聚集现象,家庭亲友无继发感染者,仅1所私立中专学校出现了4人集中发病现象,但未发现其间有关联。运城学生SARS病程平均24.43d,症状中无全身酸痛、腹泻,与北京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行其间当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应对学校SARS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有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后应及时报告,及时组织领导,积极配合,控制现场,科学救治和预防。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王德强;
    2007, 21(6): 621-6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高中生睡眠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自编高中生睡眠情况调查表、简.斯特里劳气质量表及自我和谐量表对内蒙古某市高中生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结果900名高中生中,睡眠状况异常者(≥23分)占59.78%,显著高于全国常模(45.6%)。睡眠因子≥4分者依次为因子10、1、4、3、2、8、5、6、7、9。一至三年级睡眠状况异常者为53.33%、60.00%、66.00%(P<0.01)。睡眠状况异常率男生53.25%,女生67.14%(P<0.05)。睡眠状况与神经系统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自我刻板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中生的睡眠状况异常高于一般人群,主要是中轻度睡眠问题。并随年级的升高睡眠状况异常加重,其睡眠不足和睡眠时间不够呈被迫剥夺的特点。女生睡眠状况异常高于男生。高中生睡眠状况可能受个体神经系统特性的影响,睡眠状况与他们自我概念对经验的期望是否一致有关。这提示应高度重视中学生睡眠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调查研究
    杨新华;谢倩;
    2007, 21(6): 624-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5674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新生中12.89%的人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26.74%的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性别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躯体、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比男生多(P<0.05)。结论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因此,应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李卫平;
    2007, 21(6): 627-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张莹;姜洁;唐达;
    2007, 21(6): 628-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分别在考试前1周、平时(考试后6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状态筛查。结果期末考试前一周抑郁状态检出率为26.43%(118/479),非考试期(考试后6周)为15.43%(75/486),考试前检出率高于平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非考试期大三学生抑郁检出率最高(24.36%),大一学生最低(8.63%)。在考试前1周大三学生抑郁检出率最高(33.14%),其次为大一学生(23.44%),大二学生检出率最低(17.58%)。无论在考试前还是在非考试期,男生抑郁检出率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高于文科生。结论高校学生抑郁状态检出率较高,考试压力、性别、年级、专业为其影响因素。
  • 调查研究
    耿玉洁;王东华;
    2007, 21(6): 630-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自感健康状况。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某省4所高校382名大学生,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性别、专业、年级、独生子女以及生源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刘榕生;
    2007, 21(6): 632-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宁洁;
    2007, 21(6): 633-6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明高校教师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需要进行血脂、血糖和心电图(或以往做过心电图)检查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师职称越高,诱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越多,导致高职称教师心血管病患者较多。结论高校教师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危险因素处于较高水平,亟须开展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家林;
    2007, 21(6): 635-635,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万琼;
    2007, 21(6): 636-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小学学生体质量超标及肥胖情况的发展趋势,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方法以武汉市参加2000年及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的10501名7-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于2004年公布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上述所有7~18岁学生逐一进行筛查,将2000年及2005年体质量超标及肥胖学生的百分比进行差异显著性u检验。结果城区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学生;男生体质量超标及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2005年城、乡、男、女学生体质量超标及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2000年水平,且有低龄化趋势,城区女生在青春发育期容易出现体质量超标。结论我市应尽早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把肥胖防治列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 调查研究
    俞晓红;于颖慧;徐正龙;
    2007, 21(6): 639-6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仇锦珠;
    2007, 21(6): 643-643,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岳军;张颖;
    2007, 21(6): 644-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全血普乐可复(FK506)浓度的准确性及其在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不同时期全血中FK506谷值浓度进行监测,并结合临床调整剂量,分析该法准确性及对临床FK506应用的指导作用。结果在256个血样的50次检测中,质控检测结果全部在控制范围内,高低浓度两个质控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ELISA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FK506血药浓度常规检测方法,适宜医院开展,是目前国内检测全血FK506浓度的首选方法。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卢萍;
    2007, 21(6): 646-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章伟静;
    2007, 21(6): 648-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陈苏赣;张莹;
    2007, 21(6): 649-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江西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影响中学生体质健康因素,为针对性的开展和改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部分县市中学高中学生为对象,每年级随机抽取三个班,对他们的身体机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西省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形态机能与全国高中生比较,男女生的肺活量、男生的握力,女生的1分钟仰卧起坐均高于全国高中生平均水平,男女生的身高、体质量、1000米跑、800米跑均低于全国高中生平均水平。结论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要学校重视,而且还需要家庭的关心,社会的支持。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廖树民;
    2007, 21(6): 651-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宋广太;
    2007, 21(6): 652-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宋英明;史新彬;
    2007, 21(6): 653-6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方法采用发放试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网络的正面影响反面影响同时存在。结论网络是为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只有净化网络环境、深化青少年思想观念的教育、立法、网络技术的相结合,才能建立网络文明系统,才能形成有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曾宪民;盛晓梅;
    2007, 21(6): 654-6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毛京沭;竺波;
    2007, 21(6): 655-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王恩惠;
    2007, 21(6): 656-656,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张可扬;李海;沈蕙;蒋式新;戴荣明;
    2007, 21(6): 657-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苏州市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以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方法对苏州市区14479名学生的健康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市区2001年的数据相比较。结果苏州市市区中学生2006年度营养不良率为17.63%,肥胖率为15.97%,龋患率为14.43%,视力低下率为73.14%。营养不良率、龋患率、肥胖率有下降趋势,视力低下率则有上升趋势。结论苏州市市区中学生健康状况有所提高,视力低下的预防控制不容忽视。
  • 专题调查
    张秀枝;
    2007, 21(6): 659-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对05级护理班中随机抽样2个班进行实验研究,对照班进行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干预,实验班进行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与体育锻炼相结合进行干预。干预前后进行t检验。结果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实验班治疗焦虑效果优于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班。结论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可以增强治疗焦虑的效果。
  • 专题调查
    马玉娥;郭晓宁;郭萃;
    2007, 21(6): 661-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刘智;
    2007, 21(6): 662-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小学生营养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为全区小学生进行营养学指导。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质量法评价、分析2004~2006连续3年不同年龄及性别间的营养现况。结果2004~2006年该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6.69%,32.54%,28.95%,2005年检出率最高,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1);肥胖及体质量超标检出率分别为16.33%,12.59%,13.62%,2004年检出率最高,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1)。各年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均高于男生,而肥胖及体质量超标检出率男生均高于女生。2006年营养不良检出率男、女生均为11、12岁年龄组最高(χ2=18.20,P<0.01;χ2=23.89,P<0.01),体质量超标检出率男生11、12岁年龄组最高(χ2=11.88,P<0.01),女生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结论佛山市某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和体质量超标及肥胖问题均较为严重,应针对性地采取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张兰荣;陈晓生;
    2007, 21(6): 663-663,6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谢月爱;高端良;潘瑞华;夏波;邵少慰;
    2007, 21(6): 664-6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校月经障碍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女性青春期生殖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月经状况调查记录中曾2次或2次以上出现痛经等不适症状(已排除器质性月经障碍)的一、三年级在校大中专女生165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作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结果月经障碍学生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各因子均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除偏执因子均分值与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人际敏感、抑郁因子均分值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均分值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专部各因子均分值均高于大专部。SAS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均值总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月经障碍与心理因素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应对月经障碍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 专题调查
    董淑英;张峰;李军;
    2007, 21(6): 66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陈友来;缪爱龙;
    2007, 21(6): 667-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肖忠远;李六如;林森;张建英;
    2007, 21(6): 668-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国产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儿童的免疫效果及持久性。方法对2001年出生并严格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隔年随访一次,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抗体滴度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五年期间3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平均为0.65%,较免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呈较大幅度下降,疫苗保护率为90.5%(95%可信区间为84.97%~97.02%)。接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的对象中,无一例急性乙肝病例报告。抗-HBs有效阳性率的逐年下降,但接种免疫之后5年之内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均未见随年限延长而增长的趋势。结论国产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儿童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在全程免疫后5年内没有必要进行加强注射。
  • 专题调查
    高文荣;刘忠民;单楚超;
    2007, 21(6): 670-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延吉市社区小学生错畸形的患病率、错类型的构成比。方法随机抽取延吉市三所小学(11~14岁)1886名学生进行检查,以个别正常颌与Angle错畸形分类法为标准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得出错畸形患病率为57.37%及各类错的构成比。结论延吉市社区儿童患病率较全国错畸形的患病率偏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错畸形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应加强口腔正畸的知识宣传工作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邢良美;李洁;
    2007, 21(6): 671-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 疾病控制
    殷雪芬;
    2007, 21(6): 672-6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阮青;刘玄华;
    2007, 21(6): 674-6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刘林;刘体亚;张亚;王辉;单勇;
    2007, 21(6): 676-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邳州市1995~2006年疟疾监测结果,评价监测措施,为制订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5~2006年邳州市24个镇、2个办事处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2年间全市36家单位共血检当地发热病人116396人次,病灶点居民560人次,外出回归人群16614人次,外来人群4283人次,4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11%、0.36%、0.21%和0.05%,共检出疟疾病例129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74.66%(109/146),输入性病例占25.34%(37/146)。结论邳州市连续12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疟疾病例仍以当地感染为主,但分布面广、高度分散;无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发生,现行疟疾监测与防治措施能有效监控疟疾流行动态。
  • 疾病控制
    汪明社;胡传强;张志才;
    2007, 21(6): 678-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张文远;
    2007, 21(6): 679-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贾毓;李红伟;
    2007, 21(6): 681-6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慢性病(体质量超标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为学校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的1691份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结果体质量超标检出率26.79%,肥胖检出率17.27%、高血压检出率21.94%、高血脂检出率38.3%、高血糖检出率8.22%、脂肪肝检出率14.0%,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2,P<0.05;χ2=9.28,P<0.05;χ2=29.82,P<0.05;χ2=11.41,P<0.05;χ2=18.09,P<0.05;χ2=23.02,P<0.05)。体质量超标及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均高于体质量正常人群;城市教职工在高血压、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χ2=4.39,P<0.05),而农村在体质量超标及肥胖检出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χ2=13.39,P<0.05)。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城市与农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体质量超标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已成为患慢性病高发地区,应早期预防、积极控制。
  • 疾病控制
    徐晓红;戴寿桂;孙中友;
    2007, 21(6): 683-6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疾病控制
    赵海川;葛永胜;
    2007, 21(6): 685-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道
  • 病例报道
    张红宇;张丽华;
    2007, 21(6): 686-686,7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黄燕;
    2007, 21(6): 687-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中青年的区别。方法对34例住院的老年(年龄≥65岁)、27例中青年(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双支、多支病变明是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中重度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但吸烟、饮酒、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中青年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 临床医学
    林静华;焦晓阳;蔡应木;李微;王雪华;
    2007, 21(6): 689-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慢性肾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例慢性肾炎患者分成三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37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40例)和肾功能衰竭期(35例),正常对照组33例,采用五分类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BEACKMAN COULTER LH750)测定其外周血中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HL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代偿给RET%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R%和I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BC和H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给RET%、HLR和I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BC和H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RET%、HLR和I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BC和H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为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较好的指标,其中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HL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为更灵敏指标,提示慢性肾炎本身骨髓红系造血反应较为活跃,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对于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效果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医学
    周夫萍;
    2007, 21(6): 691-6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总结经验。结果基本痊愈5例占9.6%,显著进步19例占36.5%,进步22例占42.3%,死亡5例,中转开颅1例,总有效率88.4%。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临床医学
    李忠鹏;李为;高春;刘震;
    2007, 21(6): 692-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胃癌手术的68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36例)和早期肠外营养(PN)组(32例)。检测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氮平衡,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及各种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病人之间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营养支持前后差异明显(P<0.05);术后第8d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两组病人差异明显(P<0.05);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应为首选,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天数、改善营养代谢,较为经济。
  • 临床医学
    李炜;刘宁;
    2007, 21(6): 694-6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2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21例CD117阳性,17例CD34阳性。结论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 临床医学
    李常山;
    2007, 21(6): 695-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朱玉霞;洪秋芹;陈秋;
    2007, 21(6): 697-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王雪华;林少微;陈淑贞;刘秋云;
    2007, 21(6): 698-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陈学珍;魏蓉美;杨晋渝;刘王利;
    2007, 21(6): 699-7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儿听力筛查模式和听力障碍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方法对保健院NICU中早产儿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对3次筛查异常者行听力学跟踪和确诊,并对多种耳聋高危因素相互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查146例早产儿,初筛通过率36.54%(152/416),两次复筛通过率80.77%(336/416),3次复筛不通过的32人行2次间隔2个月以上听力学检查:其中17人双耳听力正常,6人双耳听力下降,9人单耳听力下降。NICU中中产儿耳聋患病率3.61%(15/416)。多因素统计学分析发现,早产儿同时伴有2种或2种以上高危因素(颅内出血、窒息病史、高胆红素血症、肺部疾病)初筛通过率显著降低,与不伴有该类疾病史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高度视2种或2种以上高危因素对NICU中早产儿听力损伤,积极预防和治疗降低早产儿耳聋患病率。
  • 临床医学
    高立艳;周莹;樊青松;张闽;张小宁;
    2007, 21(6): 701-7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纤维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门诊行纤维喉镜检查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纤维喉镜检查常规进行操作,实验组在患者的检查过程中提供随机的、非个体化的音乐背景。比较两组患者的镜检顺利程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镜检顺利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纤维喉镜检查中提供随机的、非个体化的音乐背景对检查效果无明显的干预作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敏;
    2007, 21(6): 702-7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蒋胜波;马克勇;刘旭东;吴健;盛路新;陈鸣;
    2007, 21(6): 704-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37膝骨性关节炎病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对所有病例随防1~6年,应用美国HS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评分,优20例,良6例,可2例。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许路征;
    2007, 21(6): 705-7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臧春鹏;何平平;孙尚拱;
    2007, 21(6): 707-7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方向葵;
    2007, 21(6): 709-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舒永水;章征源;
    2007, 21(6): 710-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冯松;夏静;
    2007, 21(6): 712-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王英姿;
    2007, 21(6): 713-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 讲座
    柏友萍;
    2007, 21(6): 715-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崔亚红;
    2007, 21(6): 718-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综述
    刘加彬;景怀琦;徐建国;
    2007, 21(6): 720-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 讲座
    张涛;徐士芳;
    2007, 21(6): 722-7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综述
    郭淑玲;
    2007, 21(6): 725-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熊丽萍;
    2007, 21(6): 728-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儿童单纯肥胖的群体干预方法,降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病率。方法选择本园幼儿为对象,以年龄段为单位编4组。采用WHO身高标准体质量值为肥胖判断标准,进行为期1年的群体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增加运动、饮食调整和良好饮食行为培养,重点为强调平衡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静坐时间,增加运动等。干预对象为体质量超标儿童及其家长、肥胖儿童及家长、非肥胖儿童的家长、全园的教养员和保育员。非肥胖儿童除每学期一次的体检外,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年的干预,全园肥胖儿童的发生率从8.3%下降到7.1%,肥胖儿童的肥胖程度下降,重度肥胖人数从2人降到0,好转率为100%;中度肥胖人数从5人降到3人,好转率为40%;轻度肥胖人数从12人转为8人,好转率33.3%,体质量超标人数4人转为3人,好转率25%。通过干预前后的对比,幼儿园的肥胖儿童发生率降低,肥胖儿童的肥胖程度减轻。结论在幼儿园以健康教育为主的肥胖儿童群体干预措施切实可行,能有效地降低学龄前儿童的肥胖发生率。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朱琳;
    2007, 21(6): 730-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张予平;
    2007, 21(6): 731-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小幼校医保健教师园地
    商明绚;
    2007, 21(6): 732-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调查
  • 专题调查
    张素艳;文美丽;马金芳;
    2007, 21(6): 733-733,7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范群;
    2007, 21(6): 734-7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07, 21(6): 737-7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陈靓;
    2007, 21(6): 743-7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