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5年, 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4-15
      

  • 全选
    |
  • 黎江,李新建,彭宁宁
    2005, 19(2):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少年学生的吸烟情况,并探讨其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市内四个区11所学校的2 2 0 4名12~2 1岁的在校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9.3% ,其中男生2 7.8% ,女生10 .8% ;平均开始吸烟年龄是12岁。吸烟学生中,认为应该戒烟的学生占6 8.5 % ;尝试过戒烟者占吸烟学生的4 7.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朋友吸烟、经常上网、常去网吧、今后5年有吸烟打算、认为维持不吸烟对自己不重要、认为朋友对吸烟的态度对自己很重要和对吸烟行为的错误认知是影响学生吸烟行为的显著因子。结论随着青少年成长意识的增强,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尝试吸烟成为烟民,我们应尽早开展预防未成年吸烟行为的教育,同时为青少年戒烟提供更多的帮助。
  • 刘小霞
    2005, 19(2): 114-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素芹,张清华,岳亿玲,李玉芹
    2005, 19(2):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肥胖症的群体综合干预方法,降低儿童肥胖发生率。方法从淮北市城区选择8所初级中学作为研究现场,其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4所学校为干预组(2 346人) ,4所学校为对照组(2 834人)。采用WHO身高标准值为肥胖判断标准。对干预组进行为期3年的群体干预,干预措施包括膳食调整、运动处方、健康教育、行为矫正、耳穴按压等。干预对象为超重儿童及其家长、肥胖儿童及其家长及非肥胖儿童家长。对照组除与干预组同期体检外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结果①经过3年干预,干预组肥胖发生率从9.8%降至7.0 % (P <0 .0 1) ,对照组肥胖发生率从9.8%上升为12 .5 % (P <0 .0 1)。干预后两组肥胖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②干预后肥胖度干预组从4 5 .9%±11.3%降至34.2 %±11.83%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 ,对照组从4 6 .2 %±12 .1%上升至4 8.9%±13.7% ,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干预组与对照组儿童身高增长幅度基本一致。③干预后血TCH、TG、APOB及SBP降低,对照组肥胖儿童无明显变化。结论儿童单纯肥胖症群体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儿童肥胖发生率和肥胖度。
  • 褚荣涛,孙成法,张志越,支文勇,施振华,黄炜
    2005, 19(2):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常熟市在校学生颅脑创伤的发生概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以最近5年来收治的在校学生颅脑创伤患者为对象,采用住院病历与随防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患者的年龄、受伤时间和地点、致伤原因。结果颅脑创伤学生主要来自常熟市本地,8月份为发病的高峰,3月份最少,近5年内的病例数无明显的增加,小学生与中学生患者占绝大部分,交通伤是最主要的致伤原因。结论颅脑创伤是一种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创伤性疾病,应根据发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赵燕华,施建发,林秀玲
    2005, 19(2): 12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程晓虹
    2005, 19(2):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口腔保健操对学龄期儿童的防龋作用。方法选择社区内两所龋病患病率相似的学校中6 88名6~11岁小学生,经龋齿基线检查后,设实验组(每天上午和正午分别在眼保健操后接着做口腔保健操)和对照组(不做口腔保健操)。分别于1年、2年后复查评估防龋效果。结果1年、2年后实验组新龋发生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 6 .77和33.15个百分点,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口腔保健操简便实用,顺应性好,可操作性强,经2年初步观察显示了其在预防和控制儿童龋病方面的作用。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评价。
  • 廖树民
    2005, 19(2): 123-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沈纪川,周秀珍,刘维斯,刘远,狄飚,何淑兴
    2005, 19(2):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2 0 0 4年广州市番禺区一起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学校胃肠炎疫情暴发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共报告病例30例,其中3例患者的粪便或肛拭标本检出诺瓦克病毒抗原。结论本次胃肠炎暴发疫情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传染来源尚未查明。
  • 刘国芹
    2005, 19(2): 125-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祝丽玲,李兴洲,马燕,刘爱书,王明富
    2005, 19(2):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韦氏智商测试结果与儿童行为问题、精神运动功能测试结果的典型相关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关因素,从而为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4所小学1~5年级学龄儿童中选择2 0 0 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父母问卷和联合瑞文智力测验筛选行为问题 儿童进行分析。结果韦氏智商测试与因子异常的相关主要是韦氏全量表智商(FSIQ)与交往不良因子(V4 2 )之间的相关,韦氏智商测试与精神运动功能测试的相关主要是韦氏操作智商(PIQ)与数字连接t分(V17)之间的相关。结论韦氏全量表智商越低,儿童越有趋向于发生交往不良因子异常的可能。韦氏操作智商越低,儿童空间知觉和操作活动为主的智力水平就越低。
  • 李兴洲,邱洪斌,马燕,祝丽玲,刘爱书
    2005, 19(2): 128-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差异,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4所小学,共196 1名学龄儿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评价儿童的行为。通过对儿童行为问题调研结果及对相应儿童的智力水平测验、精神运动功能测验、事件相关电位测验的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找出正常儿童与行为问题儿童的差异。结果交往不良异常儿童相对正常儿童智力水平整体偏低;强迫因子异常儿童相对正常儿童潜伏期偏短;社交因子异常儿童潜伏期偏长、波幅偏高;攻击因子异常儿童潜伏期偏短。结论应加强有行为问题儿童的纠正和教育。
  • 王玉邦,吉华平,尤华,周春锋
    2005, 19(2):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学校预防肿瘤健康教育的方法及近期效果。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江苏省海安县某镇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肿瘤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现场咨询、发放肿瘤防治手册等健康教育干预,用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调查6 2 1人,干预后调查5 98人。干预后学生对肿瘤相关知识的了解显著提高,肿瘤相关态度行为也有正向变化。中学生干预后对肿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小学生。结论学校健康教育干预是当前及今后预防控制肿瘤的有效措施之一。
  • 杨斌
    2005, 19(2): 13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行为的形成情况及对危害健康行为所持态度,为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6 4名高校教职工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36 4名高校教职工对健康概念和标志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缺乏了解。结论对高校教职工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矫正不良卫生行为和态度,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 许新华
    2005, 19(2): 135-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协和
    2005, 19(2):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布坤涛
    2005, 19(2): 138-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掌握中小学校中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疾病种类,调查和加强学生防病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资料分析。结果小学生因病缺课率2 8.30 % ,高于中学生2 1.72 % (P <0 .0 1) ,缺课病因构成前三位中学生依次是感冒5 2 .0 1% ,胃肠炎16 .0 3% ,外伤9.80 % ;小学生依次是感冒5 8.0 9% ,胃肠炎2 0 .90 % ,外伤6 .93%。因病缺课平均天数较长的中学生前三位依次是肝病6 .5 0d ,外伤2 .16d ,眼病1.0 9d ;小学生依次为水痘3.34d ,流行性腮腺炎3.11d ,皮炎1.6 8d。学生因病缺课高峰月依次是11月、10月、3月、12月及2月。结论应加强对学生健康教育及安全教育。
  • 王彩云
    2005, 19(2): 139-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薛朝红,黄靖,张晓艳,林盈
    2005, 19(2): 140-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尹志芬
    2005, 19(2): 141-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傅伟安,刘天信,王树金
    2005, 19(2): 14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军校教员亚健康现状和发生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拟定统一调查表,以无记名问卷式调查和个别询问相结合的方式,对2 5~5 6岁教员进行调查。结果4 0 4名军校教员中,有亚健康症状347人,亚健康率85 .89% ,明显高于部队的6 8.31%。30岁以上是重点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亚健康率增高。结论不良生活方式、对亚健康知识的匮乏和不够重视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 厉建鸣,戎惠珍,贾高蓉,魏根娣
    2005, 19(2): 143-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建生,甘木兰
    2005, 19(2):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马蓓
    2005, 19(2): 145-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现,化利明,马岚
    2005, 19(2): 146-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崔继烨
    2005, 19(2): 147-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江浩,张秀军,郑志英,陈伟,王福如,朱立炜
    2005, 19(2):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文东,解辉,于玲
    2005, 19(2):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谷宁,孙克,张建群
    2005, 19(2):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叶波
    2005, 19(2): 152-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利娥,黄闽昌,钟冬平,姚健,李志威
    2005, 19(2):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分析梅县中学生最希望获得性教育与预防艾滋病知识形式,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10所完全中学,随机抽取4所,对初二与高二的14 5 0名学生,进行希望获得性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问卷调查。结果最希望获得性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①医生、老师(88.17% ) ;②电视、广播(86 .74 % ) ;③课本、杂志(75 .0 8% ) ;其次是父母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分别为5 9.14 %与5 3.78% )。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老师和医务人员是学生最信赖的性与预防艾滋病知识传播者,学校健康教育是开展性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最好形式。
  • 李喜旺
    2005, 19(2): 154-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何慧
    2005, 19(2): 15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蒋心芳
    2005, 19(2): 156-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史勇成
    2005, 19(2): 158-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艾文静
    2005, 19(2): 159-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韩红
    2005, 19(2): 160-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勤,肖颖,郭建丽,赵文华
    2005, 19(2): 162-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吴婉珍
    2005, 19(2): 164-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晶,张春元,李延龙,刘静婷
    2005, 19(2): 16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本秀,李建英
    2005, 19(2): 16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傅家娥
    2005, 19(2): 16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广丽
    2005, 19(2): 168-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罗碧均
    2005, 19(2):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振成
    2005, 19(2): 170-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枫,魏国清
    2005, 19(2): 171-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英娥
    2005, 19(2):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酶化猪血红素制品防治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①将3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A1组喂添加酶化血红素制品的饲料;A2 组喂添加酶化血红素制品和维生素C、维生素B2 饲料;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共喂4 0d。实验前后称小鼠体质量,4 0d后将小鼠剪尾取血测Hb。②将酶化血红素制品加工成面包,筛选出4 0名小学生口服实验,分别在第2 0d、4 0d测定Hb。结果①动物实验对照组Hb含量为15 0 .2g/L ,A1组Hb含量15 3.3g/L ,A2 组Hb含量为16 5 .5 g/L ,三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 <0 .0 1)。②小学生服用酶化血红素面包实验Hb平均增长4 0d组为2 1.6 g/L ,2 0d天组为10 .7g/L ,服用前后Hb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结论酶化猪血红素制品防治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
  • 丛中笑,王笑
    2005, 19(2):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春娣
    2005, 19(2): 175-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沈渝
    2005, 19(2): 17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俏梅
    2005, 19(2): 17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解决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方法笔者自行设计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深圳某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毕业生因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加,交际困难、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问题、对前途的担忧引发的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结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刻不容缓。
  • 陈训梅,张振华,方美英,苏玲,居文,林在生
    2005, 19(2): 179-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谢为卿
    2005, 19(2): 180-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马成涛,杜大军,刘霞
    2005, 19(2): 181-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卢友光,丁林灿,林挺,苏柏华,冯岩,赵爱梅
    2005, 19(2): 182-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尧
    2005, 19(2): 184-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权平
    2005, 19(2): 185-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吴春玲,王玉敏
    2005, 19(2): 186-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林枫,王跃建,虞幼军,刘振,刘秋玲
    2005, 19(2): 187-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难治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以及对前庭、耳蜗(听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手术前后的纯音测听、眼震电图、ABR等变化分析5例后半规管阻塞术。结果5例患者术后位置性眩晕和诱发性眼震全部消失,术后一度出现听力减退和平衡失调,均为可逆性,2~3月后平衡失调消失,5~10月后听力恢复。随访4~5年眩晕无复发,听力保证在术前水平。结论后半规管阻塞术能有效地控制位置性眩晕,疗效快且持久,对耳蜗及其他前庭末梢器官功能无永久性损害。
  • 金翠香
    2005, 19(2): 188-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潘小瑁
    2005, 19(2): 189-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国玉,周生文,揣莘桂
    2005, 19(2): 190-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董玉贞
    2005, 19(2): 191-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薛玉荣,鲍连凤
    2005, 19(2): 192-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艳
    2005, 19(2): 193-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倍美力软膏对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 5例患者每晚阴道放入0 .6 2 5mg倍美力软膏,7d后每周一次,连用8周。用药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用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P <0 .0 5 ) ,血清雌二醇升高(P <0 .0 1)。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等6项安全性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该药安全、有效、方便可广泛使用。
  • 郭俊杰
    2005, 19(2): 194-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崔云
    2005, 19(2): 196-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郑国娣
    2005, 19(2): 198-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建华
    2005, 19(2): 200-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毅
    2005, 19(2): 20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郝广荣,朱巍峰,赵桂兰
    2005, 19(2): 203-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全小青,倪雅平,吴倩华
    2005, 19(2): 204-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金利波,辜燕燕
    2005, 19(2): 205-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蒙强
    2005, 19(2): 206-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春梅
    2005, 19(2): 207-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常安民,许俊峰
    2005, 19(2): 209-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范东庆
    2005, 19(2): 210-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潘琳,陈莉,张侠,张惠芳
    2005, 19(2): 211-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劲
    2005, 19(2): 212-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先艳
    2005, 19(2): 213-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芮
    2005, 19(2): 214-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顾万华
    2005, 19(2): 217-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贵平
    2005, 19(2): 218-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林肖玲;潘琦;
    2005, 19(2): 219-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萍
    2005, 19(2): 221-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