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3年, 1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3-12-15
      

  • 全选
    |
  • 2003, 17(6): 478-4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申田,王芳芳
    2003, 17(6): 481-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的自我分析法 ,测量被试的自我意识状态。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 不同性别及不同年级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状态各有特点 ,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问题。 结论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初中生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状态 ,父亲的职业和父母的教养方式等。
  • 梁莉
    2003, 17(6): 483-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红兵,马丽梅,王同友
    2003, 17(6): 484-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 1,6二磷酸果糖 (FDP)和脑活素两种药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两组HIE患儿分别采用FDP和脑活素治疗。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显效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其中 ,中、重度HIE有心肌酶谱异常的患儿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其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 FDP治疗HIE ,特别是合并心肌损害的中、重度HIE ,有减少后遗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等临床意义
  • 李苏琴
    2003, 17(6): 485-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亚萍
    2003, 17(6): 486-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长期服用通心络胶囊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30 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组 15 8例 ,常规西药对照组 15 0例 ,疗程 3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脂变化。 结果 治疗组 1个月临床症状、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0 5 %、6 5 .38% ,明显优于对照组 1个月的 6 9.33%、5 2 .6 7% (P均 <0 .0 5 ) ;治疗组 3个月临床症状、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3%、80 .77% ,与治疗组 1个月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P <0 .0 1) ;治疗组 1个月、3个月的血脂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1) ,治疗组 3个月降脂疗效更明显 ,与治疗组 1个月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对照组 3个月与 1个月上述三方面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 通心络加常规治疗可显著提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可改善心电图表现 ,并降低血脂 ,更适合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中长期服用
  • 张新
    2003, 17(6): 48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管晓丽,傅茂笋
    2003, 17(6): 489-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新生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心理测量表 :个人评价量表 (PEl)、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家庭环境量表 (FES -CV)等 ,对 195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 ,资料统计采用SAS软件完成。 结果 医学新生PEI总均分在男女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PEI与家庭环境量表总分及亲密度、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有明显关系。 结论 医学新生自信程度与社会家庭多因素有关 ,与家庭环境质量及父母养育方式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 孙波
    2003, 17(6): 490-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丽,胡筠惠,文华
    2003, 17(6): 491-4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SCL -90自评量表对泸州医学院 16 0名本科护生进行测评。 结果 护生在应激过程中较多采用成熟的应付方式。使用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使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使用混合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成熟型和不成熟型之间。 结论 不同类型应付方式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 ,护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加强对应付方式的指导
  • 金利波
    2003, 17(6): 492-4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吴菲,郑毅,王淑娟
    2003, 17(6): 493-4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石明华,张春花,符新会
    2003, 17(6): 494-4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士凌,卜艳
    2003, 17(6): 495-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徐州市 3~ 16岁病残儿童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方法 对徐州市 ( 6县 5区 )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5月前申报、经医学专家鉴定并通过的 989例病残儿童中属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 85 8例的病历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占病残儿童的 86 .75 % ,共发现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 95种 ,其中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及其他可能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分别占病例总数的 2 .11%、13.2 9%、6 7.0 0 %和17.6 0。 结论 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应加强优生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工作。
  • 王鸾艳
    2003, 17(6): 496-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萍,田敏,何绍强,胡庆成
    2003, 17(6): 497-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零食行为与龋病之间的关系 ,为洛阳市儿童龋病的预防和龋病危险因子的确定提供帮助。 方法 选择洛阳市城区 3~ 6岁 2 4 3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 ,了解患龋病情况 ,调查儿童零食行为以及零食结构。 结果 儿童总患龋率 38% ,男孩患龋率 38.0 8% ,女孩患龋率 37.87% ,男女孩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0 .0 1,P >0 .0 5 )。儿童零食率很高 ,达到 81.2 % ,男女孩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0 .71,P >0 .0 5 )。食零食组患龋率明显高于未食零食组 ,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132 ,P <0 .0 5 ) ,食零食组患龋率男女孩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0 .0 0 1,P >0 .0 5 )。零食的结构以水果、面包 /饼干、糖果、甜点及冰淇凌为主。 结论 洛阳市儿童患龋率较高 ,患龋率男女差异无显著意义。儿童普遍食零食 ,食零食率很高 ;食零食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未食零食儿童 ;儿童零食糖含量高、能量含量高。儿童的零食行为与龋病有很大关系
  • 杨莉,寇惠兰,蔡红英
    2003, 17(6): 498-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郑光丽,丛庆,王进力,刘金英,李学英
    2003, 17(6): 499-5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萍,任兵,滕顺红
    2003, 17(6): 500-5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英,李晓雯,徐耘,秦万芬,刘培康
    2003, 17(6): 501-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章珍英
    2003, 17(6): 503-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文化
    2003, 17(6): 504-5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孔欣
    2003, 17(6): 505-5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白常明,赵东风,李树峰,吴玉山,齐冰波,王德元
    2003, 17(6): 506-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高显会,高守利,刘国强,张国毅
    2003, 17(6): 508-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厉芳红
    2003, 17(6): 509-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松涛,韩中凝,邱瑾
    2003, 17(6): 510-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曾健铭
    2003, 17(6): 511-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池红
    2003, 17(6): 512-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明,杜文平
    2003, 17(6): 513-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建兴
    2003, 17(6): 514-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罗侠
    2003, 17(6): 515-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蓓苓
    2003, 17(6): 516-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静,熊衍霞,叶慧
    2003, 17(6): 517-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高建荣
    2003, 17(6): 518-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肖力,鹿敏琦
    2003, 17(6): 519-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彭萍香
    2003, 17(6): 520-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志勇,戚光跃,孔令木,尤春发
    2003, 17(6): 521-5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红
    2003, 17(6): 522-5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褚英,刘雪楠
    2003, 17(6): 523-5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杜玉霞,杜红梅
    2003, 17(6): 524-5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惠明,张美容
    2003, 17(6): 525-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冉玖宏
    2003, 17(6): 526-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史玉玲
    2003, 17(6): 527-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文民,马效萍
    2003, 17(6): 528-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驰,李绍山,肖剑岚
    2003, 17(6): 529-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侯宾宾
    2003, 17(6): 530-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汝楠
    2003, 17(6): 531-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潘刚雷,林立红,房家安
    2003, 17(6): 532-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谢慧芳,董晓霜
    2003, 17(6): 533-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梁美荣
    2003, 17(6): 534-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晓敏
    2003, 17(6): 535-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钱华美
    2003, 17(6): 536-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甘海燕
    2003, 17(6): 537-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俞晓红,袁飞,张岚
    2003, 17(6): 538-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白润珍
    2003, 17(6): 539-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马文熙
    2003, 17(6): 540-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分析面部美容手术的效果 ,提出值得关注的问题。 方法 对门诊及会诊的面部美容手术 6 5 8例进行回顾和分析 ,效果按照百分比划分为 5个等级分别评价。 结果 疤痕切除后缝合及疤痕切除后植皮术共 2 6 5例 ,评为A者占 81.5 1% ,评为B的占 14 .84 % ;疤痕切除术后辅以康宁克通 -A注射、硅酮凝胶膜外用、加压疗法综合治疗者 10 4例 ,评为A者 92 .31% ,评为B者 7.6 7% ;微创额头祛皱术 86例 ,结果为A者 91.86 % ,为B者占 6 .98% ;清创缝合 95例 ,评价结果为A者占 81.0 5 % ,为B者占 16 .84 % ;其余切眉、重睑、隆鼻术相加共10 8例 ,结果为A者占 95 .37% ,为B者占 4 .6 3%。 结论 手术效果好 ,评为A者为多 ,多占 90 %以上。手术满意度虽高 ,但仍有许多不足 ,需要加强与改进
  • 荣玉侠,戴子念,温之花
    2003, 17(6): 541-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宁,魏晰
    2003, 17(6): 542-5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 (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 对 1995年 5月至 2 0 0 3年 8月诊治的 11例PGS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本组PGS发生率 1.4 3% ,6例术后 8~ 14d恢复正常 ,4例术后 15~ 2 0d恢复正常 ,再手术的 1例于术后 5 4d恢复正常。 结论 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 胡英,杨云华,陆玲
    2003, 17(6): 543-5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美芹
    2003, 17(6): 544-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建,刘建安
    2003, 17(6): 545-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史雪辉,张爱民,贾秀芝
    2003, 17(6): 546-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贾杰亚
    2003, 17(6): 547-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石维莲
    2003, 17(6): 548-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小凤,孙叶梅
    2003, 17(6): 549-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揣莘桂,黄国玉,王学礼
    2003, 17(6): 550-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春明,王伟敏
    2003, 17(6): 551-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蓝琼丽
    2003, 17(6): 552-5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郑素平
    2003, 17(6): 553-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麦萍
    2003, 17(6): 55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吴芬观,余田富
    2003, 17(6): 556-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唐秀荣
    2003, 17(6): 557-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林冠文
    2003, 17(6): 558-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东海,喻荣彬,陈建民,徐耀初,尤晓寅
    2003, 17(6): 559-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杰
    2003, 17(6): 561-5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期人口性比例差异现状 ,为制订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 1981~2 0 0 0年 0~ 14岁儿童不同年龄段人口性比例及死亡率性比例采用线性趋势 χ2 检验检测变化趋势。结果 共观察839782 5名儿童 ,性比例平均值为 1.0 96 ,其中 0岁组婴儿 5 5 8370名 ,性比例平均值为 1.2 10 ,两年份段儿童性比例上升均有显著意义 ,性比例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均 <0 .0 1)。死亡儿童 2 2 95 4人 ,死亡率性比例平均值为 1.0 17,0岁组婴儿死亡率性比例两年份段分别为 1.10 7、0 .930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本地区儿童人口性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尤以 1990年以后出生的婴儿性比例增幅为著。儿童死亡率性比例 4岁以下小年龄组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结果提示我们 ,应尽快采取对策 ,使儿童性比例恢复到正常范围。
  • 刘辉,姜云,祝白春
    2003, 17(6): 562-5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笃涛,马效萍
    2003, 17(6): 563-5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邓克忠,罗勇
    2003, 17(6): 565-5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宁,沈明珠,吴艳
    2003, 17(6): 566-5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健,林国桢,马林,李泽荣,倪莉红,赵宇腾,林琳
    2003, 17(6): 567-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孝宇
    2003, 17(6): 567-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董淑华
    2003, 17(6): 568-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田廷书
    2003, 17(6): 570-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钟庆文
    2003, 17(6): 571-5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沈红
    2003, 17(6): 573-5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白利民,郭艳红
    2003, 17(6): 575-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瑞蓉,陈丽燕
    2003, 17(6): 576-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03, 17(6): 577-5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03, 17(6): 583-5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