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0年, 1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08-15
      

  • 全选
    |
  • 吴汉荣,蒙衡
    2000, 14(4): 241-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优秀儿童间生活质量的差异 ,为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 5所小学的 14 86名学生 ,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 (PRS)共筛查出学习障碍儿童 14 6名 ,对其中 30名学习障碍儿童及对照组一般儿童、优秀儿童各 30名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定。结果  3组儿童间在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等社会心理方面的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均分上表现出学习障碍组 <一般组 <优秀组。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的社会心理状况 ,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社会技能训练 ,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杨雪花,戴梅竞
    2000, 14(4): 243-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大学生SCL -90信度与效度。方法 抽取南京市 3所大学 3 716名大学生做SCL -90心理测验。结果  (1)SCL -90分半信度在 0 .5 6 5~ 0 .85 0之间 ;α系数在 0 .75 4~ 0 .86 2之间 ;θ系数在 0 .76 9~ 0 .86 8之间。表明SCL -90在大学生这个被试群体有较好的信度。 (2 )各分量表分与总量表分相关在 0 .70 5~ 0 .910之间 ;各分量表分相关在 0 .490~ 0 .82 4之间。 (3)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SCL -90的结构效度 ,有七个分量表提取出两个公因子。结论 此量表的信度较好 ,效度不佳 ,有待进一步改进。
  • 赵鹏飞,于虹,顾世光,R.V.Short,高源
    2000, 14(4): 245-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开展安全性教育、性病、艾滋病防治教育的需求。方法 对上海某医科大学的一年级学生和校方人员进行了 5个专题小组讨论 (focusgroupdiscussions)和 7个个人深入访谈 (indepthinterviews)。结果 由于好奇、冲动 ,或出于“真爱”、或“只求曾经拥有”、或出于多个同性追求同一个异性时采取“优先占领”的策略等原因 ,大学生有婚前性交 ,甚至比例相当高。大多数学生认为对艾滋病患者应给予关怀和治疗 ,并且愿意从事与艾滋病病人打交道的职业 ,但同时担心被传染 ,担心家人和朋友不支持。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避孕、如何预防感染性病艾滋病 ,他们认为他们有关性的知识主要来自于杂志、广播电视。结论 在大学中开展性教育可能会面临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的阻力 ,因此应做可行性预研究 ,并且应把伦理道德教育加入到常规的性健康教育项目中去。
  • 傅伟忠,瞿正万
    2000, 14(4): 248-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其基本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自制人格特征量表对 83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躯体化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P <0 .0 0 1) ;心理问题检出率为 33 .73 % ,常见的依次为躯体化、强迫 ;女性、高学历、教龄长、担任班主任SCL -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普遍高于相应对照组。挫折耐受力、责任心 2维度分别与SCL— 90的 7项和 4项因子分及总分、阳性项目数呈负相关 (P <0 .0 1~ 0 .0 5 ) ,焦虑水平维度与恐惧因子得分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加强教师的心理卫生保健 ,有利于减少心理问题 ,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 全东明,刘珍妮,梁军林,李东石
    2000, 14(4): 250-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中学生群体防御机制与个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及防御方式量表 (DSQ)对乐昌市 5 18名高中生进行测试 ,并比较不同个性高中生的防御方式。结果 性格内向组采用投射、退缩、制止、回避、隔离等防御方式的频度比外向组高 ;而采用同一化、交往等方式要比外向组低。情绪不稳组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及多种的中间型防御方式频度比稳定组高 ,各组间成熟型防御方式无差异。结论 高中生的防御机制已趋向成熟 ,防御方式的使用与个性有关 ,而防御方式的应用频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个性特征。
  • 张河川
    2000, 14(4): 253-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影响结核病发生、转归的社会心理因素 ,以采取适宜的精神卫生技术用于结核的防治。方法 以 1∶1配对法 ,用SCL -90及LES量表对 30例肺结核患者和对照作测评分析。结果 病例组SCL -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 ,病例组年均承受的心理压力及负性生活事件也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以学习问题和经济问题较为突出 ,且与SCL -90 (除抑郁、敌对、恐怖外的 )各因子显著相关。结论 来自学习、生活的应激在学生结核病的发生与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它可能通过心理和免疫增加机体对结核的易感性 ,结核病的防治宜使用精神卫生技术。
  • 文冠华,李超英,毕勇毅
    2000, 14(4): 255-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考试应激期间医学硕士生个性和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龚耀先修订的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2 80名医学硕士生在考试应激期间的个性和心理卫生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 ,并与考试应激期间的医学本科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①考试应激期间医学硕士生心理问题明显增多。②考试应激期间医学硕士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少于医学本科生。③医学硕士生的个性特征是 :外向型偏多 ,思维敏捷 ,处理问题果断 ,情绪稳定 ,自我控制能力强 ,适应能力强。④医学硕士生个性因素对其心理卫生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主要是情绪因子N ,情绪愈不稳定 ,心理卫生状况愈差。结论 应重视医学硕士生的心理问题。
  • 陈姜,张德甫,吴敏,胡巧云,徐俊娥,付喜成
    2000, 14(4): 257-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学生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郑州市及城郊 1172名初中生进行焦虑情绪调查。结果 焦虑情绪检出率为 7.0 0 % ,有女生 (9.5 3 % )高于男生 (4.36 % ) ,城市 (4.91% )高于农村 (10 .74% )的趋势 ,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家庭状况、学习因素及性格特征直接影响焦虑情绪的发生。
  • 李建,杨廷忠,李鲁
    2000, 14(4): 259-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控烟措施的效果 ,评价戒烟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 6所中学的男高中生进行 5种干预控烟措施作用的调查 ,并对随机确定的 3所中学的受试者使用SCL -90测定心理健康指数 (GSL)。结果 干预期间拒烟技巧组、女同学帮助组和社会危险认知组吸烟率均显著减少 ,分别下降 8.12 %、7.49%和 7.97% ,措施保护率分别达到 46 .40 %、38.91%和 5 0 .0 0 %。行政限制组和健康危险认知组吸烟率也有不同程度减少。吸烟者GSI显著高于不吸烟者 ,戒烟后的GSI显著低于一直吸烟者。结论 不同干预控烟措施中 ,以拒烟技巧组、女同学帮助组和社会危险认知组效果为好。戒烟者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得到改善。
  • 孟秀红,肖圣龙
    2000, 14(4): 260-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医学院校一年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一年级学生 35 8人进行测试。结果 EPQ量表显示 ,女生L维度均分显著低于男生 ;城市学生E维度均分高于农村学生 ;男生E、L维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N维度低于全国常模 ;女生N、L维度低于全国常模 ;男女生N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常模。SCL -90量表显示 ,女生的恐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男生 ;强迫和偏执因子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结论 从个性心理特征来看 ,医学院一年级学生情绪稳定 ,男生外向性格明显 ,女生较为坦白 ;从神经症状来看 ,性别间分化不明显 ,建议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研究 ,应多采用分层次、前瞻性的研究。
  • 徐萍,吴明霞,霍金芝,段蓉芳
    2000, 14(4): 262-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民
    2000, 14(4): 263-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段信美,胡培基,刘景曾,于瑞龙
    2000, 14(4): 265-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德全,吕来清
    2000, 14(4): 266-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倪莉红,杜琳,邓小冰,任亚琦
    2000, 14(4): 267-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凤华,徐继文,展秀文
    2000, 14(4): 268-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饶和平,陈月卿
    2000, 14(4): 269-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季守莲,杨泰生,张亮程
    2000, 14(4): 270-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郝敏
    2000, 14(4): 271-2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任向民,孙波,纪树贵,刘文,冯慧敏,于彬,高艳丽,孙庆忠,李小莉,刘燕,刘玉环,隋欣,于丽伟,曹霞
    2000, 14(4): 272-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侯爱军
    2000, 14(4): 273-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程少岩,刘新彦
    2000, 14(4): 274-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高茗,张金霞,徐放,沈庆凤,邵福泉
    2000, 14(4): 275-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姚许一,李连标
    2000, 14(4): 277-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程茜,宋乃曦,赵琴
    2000, 14(4): 278-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连章
    2000, 14(4): 280-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安民,吴步华
    2000, 14(4): 280-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仁青多杰,范维民
    2000, 14(4): 281-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力
    2000, 14(4): 281-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胡传强,汤希志,陆召文,万长才,赵广法,刘莉
    2000, 14(4): 282-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林慰慈
    2000, 14(4): 283-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秦
    2000, 14(4): 283-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胡克莉,马世民
    2000, 14(4): 284-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胡玉明,于利娟,胡忠良
    2000, 14(4): 286-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方耀华
    2000, 14(4): 287-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章爱华,沈坤华,祝一虹,姜乾金
    2000, 14(4): 288-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莲瑛
    2000, 14(4): 290-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潘晓莉,甘晓伟
    2000, 14(4): 290-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孔优美
    2000, 14(4): 291-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碧芳
    2000, 14(4): 292-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剑波,史晓冬
    2000, 14(4): 293-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郑利丰
    2000, 14(4): 294-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向依琴
    2000, 14(4): 295-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珊云
    2000, 14(4): 297-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匡红燕
    2000, 14(4): 298-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江燕
    2000, 14(4): 299-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陶敏
    2000, 14(4): 299-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邱兰玉
    2000, 14(4): 300-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董建元
    2000, 14(4): 301-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雅珍
    2000, 14(4): 302-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于海燕
    2000, 14(4): 303-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龙卫红,罗玲
    2000, 14(4): 303-3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晓文,汪涛
    2000, 14(4): 305-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任小青
    2000, 14(4): 306-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汤晓莹
    2000, 14(4): 307-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全林
    2000, 14(4): 307-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水生
    2000, 14(4): 308-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顺兰,徐柏荣
    2000, 14(4): 309-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丁原萍,李庆松
    2000, 14(4): 310-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曹璟
    2000, 14(4): 311-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史杰,李淑霞,郑临英,陆宇星,黄变玲
    2000, 14(4): 312-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魏红女
    2000, 14(4): 312-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虹茹,贾敏杰
    2000, 14(4): 313-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微微
    2000, 14(4): 314-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伞翠霞
    2000, 14(4): 315-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曹建平
    2000, 14(4): 316-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麦锦城
    2000, 14(4): 317-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00, 14(4): 318-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许慧婷
    2000, 14(4): 319-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