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0年, 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0-04-15
      

  • 全选
    |
  • 刘宝林,张慧颖,袁本杰,王忆军,肖丽华,武丽杰
    2000, 14(2):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生长减速期少年的掌骨发育状况,对比掌骨发育水平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方法在城市和乡村两个观察点选定男16~18岁、女14~16岁中学生,每组35人,共420人,被检者均测身高、拍左手腕部X线片,测量每张X光片的5个掌骨长径与横径,计算掌骨指数。结果此期城乡男女少年掌骨长度与宽度年增加量很小;男生各掌骨长径城市大于乡村,横径乡村大于城市;女生掌骨(除15岁Ⅱ掌骨外)的长径与横径乡村均大于城市,横径差值更明显;各观察组掌骨指数城市皆大于乡村,Ⅱ、Ⅲ、Ⅳ掌骨指数差值尤为显著;男女各年龄组的身高均值城市皆明显高于乡村(P<0.01)。结论研究获得了生长减速期少年各掌骨(长径、横径)发育水平均值,掌骨指数同身高关系较密切。
  • 范浩敏
    2000, 14(2): 8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熊祖应,乔孝儒,丁长海,梅俏,徐叔云
    2000, 14(2):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次致死量X线照射(Ⅺ)对大鼠阿霉素肾病(AIN)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Ⅺ、阿霉素(adriamycin,ADR)和Ⅺ/ADR组,检测各组大鼠0~4周时尿蛋白排泄量(UPE)、尿丙二醛排泄量(MDA)和4周时血浆生化指标。结果ADR组大鼠呈典型的肾病综合症表现,Ⅺ/ADR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UPE减少,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回升,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同时,ADR组动物尿MDA排泄量显著增加,Ⅺ/ADR组MDA明显降低。结论次致死量Ⅺ可减轻AIN大鼠肾损害。
  • 徐飞,赵薇,马晓凯
    2000, 14(2):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连市汉族学生足型发育规律。方法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大连城市7~17岁1205(男598,女607)名汉族学生的足长和足宽,并按足长宽指数进行足型的分型。同时研讨足长和足宽、足长和身高的相关性。结果大连汉族学生的足长和足宽,总体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4岁时已接近成人水平。足型的构成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总体足型以中间型最多(男79.3%,女82.5%),短宽型次之(男18.3%,女9.6%),细长型最少(男2.2%,女7.9%)。足长与足宽、足长与身高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学生足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并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
  • 张禄,任宝华
    2000, 14(2):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云冶砷污染对周围儿童健康的影响,为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儿童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冶周围砷污染的重污染区95名、轻污染区94名、对照区85名7~12岁儿童的发砷、尿砷、植物血凝素及唾液溶菌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砷值重污染区高于轻污染区和对照区,轻污染区高于对照区,差异均有显著性。尿砷值重污染区高于轻污染区和对照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而轻污染区与对照区差异则无显著性。植物血凝素和唾液溶菌酶对照区明显高于轻、重污染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而轻、重污染区间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发砷值与植物血凝素及唾液溶菌酶呈负相关。结论云冶砷污染已导致周围儿童体内砷负荷增高,并影响其免疫功能。
  • 林海程,黎锦团,刘珍妮,罗弦
    2000, 14(2):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上岗前医科毕业生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方法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问卷由上岗前的348名医科毕业生进行自评。结果他人帮助与学校安排毕业之间除客观支持外各团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亲文化是小学与中学、母亲文化是中学与大中专、经济收入<200元/月与约500元/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女性间主观支持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是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间差异较突出。
  • 马冠生,刘晓慧,李小白,胡小琪,黎锦屏,沈敦新,毛依俭
    2000, 14(2):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28名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专学生的健康和营养知识水平较低,不健康的行为普遍存在,其中50.8%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20.4%的学生有吸烟史,42.7%的学生偶尔喝酒和经常喝酒。但是他们有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的良好态度。结论早餐、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是中等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周东明,谭红专,李硕颀
    2000, 14(2):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学生中吸烟、饮酒、打麻将等不良行为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青少年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整群随机抽取779名中学生作生活行为、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中学生吸烟、饮酒、打麻将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2.58%、49.55%与48.14%,其中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良生活行为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父母期望、父母关心程度、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层次及父母不良行为与中学生不良生活行为显著相关。结论中学生不良生活行为与家庭因素及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密切联系。
  • 曾琳娜
    2000, 14(2):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9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睡眠质量得分为36.22±4.44,其中睡眠差者占10.6%,睡眠好者占20.2%;睡眠质量得分与焦虑、抑郁关系密切;影响睡眠质量的主、客观因素以忧虑未来、睡眠环境影响及学习压力为多。结论矫治情绪障碍、避免和减少各种心理冲突、改善睡眠环境将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 张洪波,张蕊,陶芳标,曾广玉
    2000, 14(2):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雅琴
    2000, 14(2):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翟敏,岳喜同,刘根义,李艳春,刘艳,岳永磊
    2000, 14(2): 103-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迪,陈容,陈勇,李静
    2000, 14(2): 104-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晓君,麻秀芬,罗物强
    2000, 14(2): 105-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晓艳,戴运莉
    2000, 14(2): 10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苏华
    2000, 14(2): 106-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建勋,袁淑萍,李本远
    2000, 14(2):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蔡亮亮
    2000, 14(2): 108-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罗小玲,汤小羚,张小平,张景平,廖泮辉
    2000, 14(2):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马红兵,严玉珍
    2000, 14(2): 11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卢惠文,岳自强
    2000, 14(2): 112-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金萃,高英,祁子刚,项曙光,李建平
    2000, 14(2):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梁淑丽,于玲,宋文东
    2000, 14(2):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生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防治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心电,心频谱,心肌抗体等)相结合。结果(1)女生患心肌炎高于男生。(2)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和小学三年级以前为多。(3)发病时间以11月份偏高。(4)母乳喂养的患心肌炎的可能性偏低。(5)长期偏食患心肌炎的可能性偏高。结论应重视对中小学生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
  • 金晓波,张莉华
    2000, 14(2): 114-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焦德兴
    2000, 14(2):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阚晓宏,丁伟敏,杨锐杰,俞桂芳,李睿
    2000, 14(2):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柏友萍
    2000, 14(2):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凤秋,韩瑜,俞剑
    2000, 14(2): 118-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希圣,周联,任雪鸿
    2000, 14(2): 119-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金芳,许元根,刘春荣
    2000, 14(2): 12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洪琪,陈英,吴德新,汤文豪,陆俭
    2000, 14(2):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邢干,符英,林方美,许淑兰
    2000, 14(2):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玉红,赵智伟,曹万苍
    2000, 14(2): 12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邹勇,吴中原
    2000, 14(2):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董晓佩,贾锡云,盛莉,王丽娟
    2000, 14(2):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韩志刚,仇爱华,安霞,李咏梅,伊东
    2000, 14(2): 123-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焰隆,叶苏建,陈晓康
    2000, 14(2): 124-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任毅,盛传亮,周跃先
    2000, 14(2):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国华,汪伟,金刚石
    2000, 14(2): 126-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孙鸣
    2000, 14(2):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戴建楠
    2000, 14(2):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白东亚
    2000, 14(2): 128-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吴小红,杨华
    2000, 14(2):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鲍敏
    2000, 14(2): 130-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胡明
    2000, 14(2): 130-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凤琴
    2000, 14(2): 131-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凤鸣
    2000, 14(2): 132-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郭娟
    2000, 14(2): 132-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显忠
    2000, 14(2):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孙艳萍,熊永革,卢红艳,但青
    2000, 14(2): 13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胡蕾
    2000, 14(2): 134-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曦颖
    2000, 14(2): 135-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夏红,袁辅全,潘益富
    2000, 14(2):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覃英姿
    2000, 14(2):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包美亚,张春雨,秦华
    2000, 14(2): 136-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贲志娟
    2000, 14(2): 137-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庞道华,解瑞宁,李永华,宋煜炜,刘宇,马述波,祝文杰,张秀莲,仇付丽,李新莉
    2000, 14(2): 138-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贝品联,费丽君,王雅娟,赵德美
    2000, 14(2): 139-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魏忠田
    2000, 14(2):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文华,王保成,何丕山
    2000, 14(2): 140-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捷
    2000, 14(2): 14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顾俊茹
    2000, 14(2): 142-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艳,黄群
    2000, 14(2): 14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宁,赵东哲,王彦军,郭瑞林
    2000, 14(2):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段佳丽,牛振华,王绍丽,曹若湘,滕立新,马永红,吕若然,高权,孙颖
    2000, 14(2): 145-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佩杰
    2000, 14(2): 146-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巴莺乔,巴克姈
    2000, 14(2):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月桃,陈丽羚,曹阳
    2000, 14(2):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玉兰,巨秋梅,白世选,宋现
    2000, 14(2): 149-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德如
    2000, 14(2): 15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晓扬
    2000, 14(2): 151-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柳太祥
    2000, 14(2): 152-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小青
    2000, 14(2):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天梅
    2000, 14(2): 153-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高翔
    2000, 14(2): 154-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彭为民
    2000, 14(2): 15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孟昭恒,杜本华
    2000, 14(2): 156-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碧芳
    2000, 14(2):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孟丽萍
    2000, 14(2): 158-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才娘
    2000, 14(2): 159-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珩
    2000, 14(2):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郭春英
    2000, 14(2): 159-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00, 14(2): 160-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编:马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